80年前,即1940年5月12日,英國皇家空軍「無畏(Defiant)」戰鬥機首次參戰。
該機由英國波爾頓·保羅公司(Bolton Paul)研製,這也許是二戰中設計思想最原始的戰鬥機。非常特別的是,這款雙座戰鬥機的所有武器都安裝在駕駛艙後方的炮塔中。這種炮塔由液壓驅動,配備四挺7.7mm機槍,通常安裝在重型轟炸機上充當自衛火力。
由於採用了這種炮塔,「無畏」只能通過向後或向兩側射擊。由於無法配備同步器,所以它不能向前射擊。真想不明白為何英國人會設計這樣一款戰鬥機,因為配備了驅動裝置的炮塔就已經近一噸重,這嚴重惡化了飛行性能,而且對空氣動力學外形也有嚴重的影響。
四挺7.7mm機槍根本無法對敵方轟炸機造成嚴重損傷,在當時英國皇家空軍的單座戰鬥機,如「噴火」、「颶風」已經配備了八挺同樣的機槍,也就是說單純看火力的情況下,「無畏」已經打了五折。
在試飛中,「無畏」最高速度為489千米/小時,爬升率579米/分鐘。這些性能與「噴火」、「颶風」相比也差了不少。然而在1938年春,這種奇怪的戰鬥機還是被英國皇家空軍採用,並投入批量生產。
波爾頓·保羅公司共收到220架的採購訂單,後來增加到450架,按照二戰前的英國皇家空軍規模來說,這個數字還算正常。然而在1939年「無畏」戰鬥機的訂單已經猛增到1000架,這確實很難讓人理解。但是,生產過程相當緩慢,截至1939年底,也就是戰爭爆發之後,英國皇家空軍只接收了200架「無畏」,其中僅有50架部署到前線部隊。
1940年5月12日,「無畏」戰鬥機迎來了自己的首戰。幾架「無畏」與「噴火」戰鬥機一起在荷蘭上空攔截並擊落了德國空軍Ju.88轟炸機,尚不清楚這次戰鬥中,誰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因為「噴火」和「無畏」的飛行員都聲稱自己擊落了德軍轟炸機。
1941年5月28日至29日,「無畏」戰鬥機執行了為「敦刻爾克大撤退」提供空中掩護的任務,這也是他們大玩「拖刀計」的好機會。「無畏」的飛行員表示他們擊落了14架德軍飛機,其中包括5、6架Bf.109戰鬥機,而他們只損失了3架。這是因為德軍飛行員不知道「無畏」的特殊構造,習慣性地從後方進攻,結果直面機槍塔……
很快,德軍飛行員就發現這種英國戰鬥機的特殊之處,只要不是從後方進行攻擊,那麼「無畏」幾乎沒有還手之力,因為其速度慢,機動性差的弱點根本無法擺脫追逐的Bf.109。5月31日,德軍的Bf.109在敦刻爾克擊落了7架「無畏」戰鬥機,第二天又擊落了7架,顯然「拖刀計」剛開始玩就結束了。
7月19日,9架「無畏」戰鬥機前往英吉利海峽執行巡邏任務。他們遭遇了德軍戰鬥機的圍攻,只有1架返回機場,另1架在海灘迫降,其餘均被擊落沉入大海。8月,「無畏」與其他戰鬥機參加了「不列顛戰役」,儘管偶爾取得一些戰果,但與損失不成比例。隨著戰爭的繼續,夏末時「無畏」有一半被擊落,其餘的都被改裝成夜間戰鬥機。圖為「無畏」戰鬥機的兩種塗裝方案,上為第264中隊波蘭飛行員駕駛,下為夜間戰鬥機塗裝。
儘管很多人都傳說「無畏」戰鬥機可以利用能夠轉向的動力炮塔射擊德軍的轟炸機,但其實它的戰績慘不忍睹。為了提高夜間攔截的效率,1941年「無畏」配備了機載雷達,但當時德國已經停止對英國進行大規模空襲,德國空軍的主力已經轉移到東線。1942年,倖存的「無畏」拆掉了炮塔,被改裝成牽引靶標的拖靶機,並扮演這樣的角色直至二戰結束。
由於「無畏」戰鬥機的操控非常笨重,英國飛行員給它起了「Daffy(愚笨、瘋癲)」的外號,表達自己對它的失望之情。英國皇家空軍也曾經為它安裝炸彈掛架,希望它能夠扮演輕型轟炸機的角色,但最終還是因為糟糕的飛行性能而放棄。這樣古怪的「無畏」戰鬥機只能作為二戰中的花絮,成為大家閒暇時的談資。
圖說:85年前寇蒂斯75戰鬥機首飛成功 曾出口到中國參加抗戰
冰川女孩:探險隊從格陵蘭冰川80米深處挖出P-38「閃電」戰鬥機
圖說:瑞典薩博J.21戰鬥機 早期螺旋槳後期噴氣式 兼顧兩代發動機
本人是原SC軍事貼圖區版主hawk26,為大家提供原創軍事內容,感謝大家收看。用微信掃描以下二維碼或搜索「hawk26講武堂」微信公眾號,可以關注收聽,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