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印度低種姓群體禱告|第3天·釣魚養家

2021-03-01 教牧


最近的30天時間裡,我們一同為印度的低種姓群體禱告,千百年來他們服膺於世襲的種姓制度中,一出生就被設定好人生劇本,擔任不起眼的小螺絲釘角色,任勞任怨地服侍、供養高種姓群體。

我們將一同通過每天一篇的文章分享,深入他們的處境與世界觀,為之代求。

 我們祝福你的禱告,
 求神開啟
你新的看見跟感動 

- 第3天 -

  印度丨巴格迪人

 

釣魚是很多人的休閒嗜好;對於印度東北部的巴格迪人來說,這是他們主要的謀生方式。如果巴格迪人沒有捕到足夠的魚,他們的家人就會挨餓。

巴格迪人是被國家列入表列部落( Scheduled Tribe,簡稱ST)的原住民,享有補助及就學、公職的保留名額。

印度的西孟加拉邦與鄰國孟加拉國,都有大量巴格迪人。他們定居在靠近孟加拉灣的村莊裡,主要收入來源是捕魚和幫別人務農。大部分巴格迪人不識字或識字很少。有些巴格迪人受到良好教育,離開了捕魚的村莊,去城市生活。

巴格迪人的信仰混合印度教與祖先崇拜泛靈信仰,他們相信自然界如大海、河流、動物都有各種神靈,如果不用儀式、獻祭來討好這些靈,神靈就會降災。

義人吃得飽足。惡人肚腹缺糧。(箴13:25和合本)

飽足——』akal直譯是「吃得心滿意足」,含有「狼吞虎咽」、「大口大口吞」的意思,一般可以形容蔓延的火焰和蝗蟲之災那種無法限制的意思。

不曉得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心中總隱隱覺得神很吝嗇,祂擁有許多東西,可是卻慢慢地施捨給人;我們不應有太大的胃口,不然會讓自己有挫折感。但經文說:「不用擔心,神擁有很多,絕對夠你吃得飽。」

這節經文有個小的雙關語: appetite源自nephesh,指「氣息、生命和靈魂。」可是這 nephesh不是指受希臘文影響的「靈魂」而已,乃是指人所有的需要,從身體的需求到屬靈的渴望,通通涵蓋在內; nephesh是指整個生命,是一個完整的我想要充實、滿足地活著,是一種進入完全滿足的境界。

人生應該得到如此滿足,因為神造我們原是如此。可是當心!經文告訴我們能得到滿足的是義人,就是那些住在供應者父神手下的人,是像鏡子一樣反映出神的心的人,這些人會心滿意足。

主前代禱

天父,釋放巴格迪人脫離對邪靈的恐懼,他們在全能的父、創造的主裡面找到真平安。「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你們要呼求我,禱告我,我就應允你們。」

求神向巴格迪人啟示你的榮耀、能力及恩慈,差派大能的僕人,幫助巴格迪人認識統管宇宙萬有的全能神。

禱告有教導恩賜的基督僕人善用口傳、影音的方式,教導巴格迪人清楚明白真理。

祈求巴格迪人教育環境改善,能夠閱讀查考聖經。

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我們祝福你的禱告
求神開啟你新的看見跟感動

相關焦點

  • 印度低種姓人為什麼不能冒充高種姓?
    其實,當今的印度,直接去問一個印度人屬於什麼種姓,會被看作一種非常失禮的行為,畢竟,早在印度獨立建國之初的1950年,其憲法就公開禁止了種姓制度。只是,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這種歧視依然深深紮根於幾代人的心底。種姓和階級固化相互促進,幾乎封死了低種姓人群的上升渠道。
  • 禱告祭壇 | 未及之民-瓦特人
    儘管種姓制度在印度憲法中已被禁止,但種姓制度卻依然影響著印度人每天的生活,不論穆斯林群體或印度教群體同樣深受影響。
  • 印度低種姓敢侵犯高種姓么?真的如印度所說沒有種姓區分?
    在之前的時候我一直認為有,但是其中一段時間看到了印度方面的一些小視頻傳播在網上的那種小視頻,其中一個印度小哥就說:這都2020年的,印度早就已經沒有種族歧視了,也就沒有低種姓和高種姓之分了,大家都是生而平等的人,事實上真的如此嗎?恐怕未必。首先我們要提到一點,那就是印度的低種姓敢侵犯高種姓嗎?
  • 印度種姓制度的前世今生
    ,為什麼我們注重的是人與天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不過,應該說種姓就好像中國以前女人的小腳一樣也開始有了逐漸消亡的趨勢,比較世界這麼大,你自家人分種姓可是到了外面,那些不屬於種姓制度之中的人,這種思想怎麼也會覺得無稽之談,比方說印度現任總理莫迪貴為國家元首,怎麼也得是婆羅門或剎帝利階層吧?實際上他是古吉拉特邦的「甘琦」亞種姓,絕對的低種姓弱勢群體。不過尼赫魯是婆羅門,聖雄甘地是吠舍,這也能看出種姓制度的逐漸消亡。
  • 印度種姓制度
    今天開始,印度臨研薈會推出《印度知多少》系列,帶您全方位、360無死角、上帝視角了解印度這個神秘的國度。今天主題:論投胎的重要性——種姓制度縱觀人類歷史,少數民族統治多數民族時通常都會採取分級而治的策略,從而保證社會財富和血統只在統治階層內部交換而不被多數人同化、稀釋。
  • 印度種姓制度下,高種姓美女與低種姓美女的待遇差別大嗎?
    大家都知道,印度是一個實行種姓制度的國家,在這樣的制度下人們被區別對待,劃分為三六九等。
  • 種姓制度真的在印度消失了嗎?
    所以,「美圖秀秀」在印度市場很受歡迎,因為通過強大的磨皮和修圖功能,低種姓的人就可以通過自拍偽裝成高種姓的人。  賤民所從事的,都是其他種姓瞧不上的「低端工作」,比如屠宰、捕魚、理髮、打掃衛生、洗衣服...  而且,就算天天打掃衛生,還是被其他種族認定為「汙穢」的。
  • 維基精選:【印度種姓制度】
    這種種姓制度以婆羅門為中心,劃分出許多以職業為基礎的內婚制群體,即種姓。各種姓依所居地區不同而劃分成許多次種姓,這些次種姓內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許多聚落種姓,這些聚落種姓最後再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層層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於整個印度次大陸的社會體系。因此,種姓制度涵蓋印度社會絕大多數的群體,並與印度的社會體系、宇宙觀、宗教與人際關係息息相關,可說是傳統印度最重要的社會制度與規範。
  • 印度種姓制度篇─印度還有賤民嗎?
    種姓制度是曾在印度存在的一種社會體系,它將人分為四大類,分別是:婆羅門(祭司與教師)、剎帝利(士兵和統治者)、吠舍(普通勞動者、商人、農人、工匠)和首陀羅(奴隸),至於賤民則被種姓制度排除在外,世世代代從事最汙穢的工作,譬如處理屍體、收集垃圾、清除排洩物、屠殺動物、皮革處理等等。種姓制度以婆羅門為中心,劃分出許多以職業為基礎的內婚制群體,即種姓。
  • 印度種姓制度是怎麼產生的?所有印度人都有種姓嗎?
    此外,還有一個位列種姓之外的龐大群體叫「達利特」,也就是所謂的賤民。那麼問題來了,印度種姓制度究竟是怎麼產生的呢?印度種姓制度在名義上是4種,即4瓦爾那制度。所以當伊斯蘭教在印度站穩腳跟後,不少生活在最底層,且對印度教沒那麼虔誠的教徒選擇了改換門庭皈依伊斯蘭教。然而正所謂「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按理說穆斯林應該人人平等,可是印度穆斯林卻又以潛規則的形式衍生出了「類種姓」。
  • 印度的種姓制度,如果中國人到了印度,算什麼種姓?中國有種姓制度嗎?
    印度的種姓制度舉世皆知,世界上的大國強國,無不具有文明先進的基本特徵,而自詡為大國的印度,卻還廣泛存在著這種明目張胆把人天然分成三六九等的原始制度,的確令人困惑,而且還會引發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如果外國人到了印度,比如中國人,算哪個種姓呢?
  • 我所經歷的印度種姓
    他想了一下,回答說,「其實是因為種姓。」在傳統的印度教中,統治者將人劃分為四個種姓,最高種姓為婆羅門,最低的是首陀羅。首陀羅之下,還有一群被認為處在種姓體系最底層的人,他們在印度教中不享有任何權利,民間稱他們為「達利特」(印地語中「破碎」之意)。達利特被認為是「不潔的」、「不可觸碰的」。
  • 印度賤民怎樣突破種姓制度?
    ▲ 印度賤民的抗爭然而,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印度賤民開始了一種另類的抗爭手段,那就是皈依佛教,擺脫傳統印度教對他們的束縛和藩籬。這種「佛系抗爭法」從何而起,對賤民群體能有多大的幫助呢?印度至今仍有數個邦明文禁止印度教徒轉信伊斯蘭教或基督教,而印度憲法第 25 條則表明佛教為印度教的「分支」,所以賤民改信佛教是不存在法律和道德上的問題。
  • 時代 | 印度「賤民」有機會突破種姓制度嗎?
    印度的種姓制度歷史悠久,而印度「賤民」雖然佔了印度人口的五分之一,但地位卻非常低。印度種姓制度來源於印度教。印度教即古世婆羅門教,產生於印度文化圈中的宗教、哲學、文化和社會習俗中。印度教崇拜三大主神(梵天、溼婆、毗溼奴),宣揚世襲的種姓制度,把等級制度作為核心教義,規定著人們不同的社會和精神地位。
  • 種姓之外的印度「賤民」:達利特人
    嗶吧啵按:在印度的廣闊大陸上,存在著這樣一群被印度社會冷落的人:達利特人。
  • 種姓只是政治博弈的籌碼?印度真的會有「賤民」總理嗎?
    這次選舉改變了印度政治的風向,自此印度在「右轉」的路上不斷改寫歷史。但在當時,更吸引人的是莫迪本人「從賣茶小販逆襲為總理」的故事。競選期間,莫迪自稱出身於「其他落後階層」,曾是一名「茶販」。這為他在低種姓階層中贏得了不少好感和選票,低種姓的逆襲故事也在印度國民社交應用WhatsApp上廣為流傳。
  • 一秒鐘教你準確區分印度人的種姓
    除印度外,尼泊爾、巴基斯坦、斯裡蘭卡和馬來西亞等國家也有大量的印度教徒,崇尚種姓制度。英國殖民後,迫於壓力,印度政府在憲法裡規定:「任何人不得因種姓、宗教、出生地而受歧視。」,並且廢除了「不可接觸」賤民制度。印度在政府機構和國營企業中為低種姓提供高達27%的職位,給賤民免費的教育,並在學生記錄冊總永遠免除了「種姓」一欄。
  • 印度種姓制度是中國人最不能理解的
    2019.11.24印度種姓為印度帶來了什麼
  • 印度種姓等級森嚴,外國人在印度的地位怎麼樣?
    很多人都知道,印度存在種姓制度,種姓制度把人分為不同的等級。雖然印度法律上已經廢除了種姓制度,但在人們的思想觀念裡,印度的種姓思維根深蒂固。印度種姓制度的影響,無處不在。很多人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印度存在種姓等級,那麼外國人如果移民到印度,一般會處於什麼等級?印度的種姓制度,把人分為了五個等級。最高等級是婆羅門,婆羅門下面是剎帝利。
  • 印度種姓制度那麼惡劣,為什麼沒人冒充高種姓呢?
    低種姓印度人想要冒充高種姓根本不可能,因為種姓已經深入到整個印度社會,印度老百姓只要一聽對方的姓名就能自動識別出他的種姓。有些人以為分辨種姓是靠膚色,皮膚越白種姓越高,皮膚黑就是低種姓,實際上這是一種想當然的謬論。印度總理莫迪膚色不算黑吧,但他其實是吠舍種姓,在印度種姓中排第三階級,屬於一般平民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