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賤民怎樣突破種姓制度?

2021-02-13 冷熱軍事史


NO.458 - 印度賤民

作者:小蔡

編輯:冷小軍  /  出品:冷熱軍事史


種姓制度之殘酷罪惡,印度賤民是體會最深的。賤民雖然佔了印度人口的五分之一, 但地位卻如同牲畜一般,經常遭受其他種姓的歧視、排擠乃至殺害。


賤民只能從事印度傳統上認為低賤的工作,比如倒糞、掃街和喪葬等。賤民縱有不滿和怨恨,在種姓意識根深蒂固的印度,他們的抗爭也很少能掀起波瀾。


▲ 印度賤民的抗爭


然而,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印度賤民開始了一種另類的抗爭手段,那就是皈依佛教,擺脫傳統印度教對他們的束縛和藩籬。這種「佛系抗爭法」從何而起,對賤民群體能有多大的幫助呢?



說起「佛系抗爭法」,就不得不提到這個運動的創始人、印度憲法之父阿姆倍加爾。


1891年,阿姆倍加爾生於印度中央邦的一個賤民家庭。雖然他出身賤民,但由於祖上長期為英國東印度公司效力,家境不俗,有能力讓阿姆倍加爾進入政府學校讀書。


▲ 東印度公司總部


但他在學校受盡歧視。教師們不願意幫助他,也不準他坐在教室裡,高種姓小孩不跟他玩等等。童年經歷使得阿姆倍加爾決心成為一名律師,為更多賤民爭取人道權益。


後來,阿姆倍加爾從海外留學歸來,成為一名律師和法學教授。


阿姆倍加爾積極為賤民爭取選舉權,與賤民一起焚燒歧視賤民的印度教經典《摩奴法典》,帶領他們遊行示威。阿姆倍加爾很快就成為賤民的精神領袖,在政壇擁有巨大的影響力。


1947年印度獨立,尼赫魯政府邀請了阿姆倍加爾擔任新政權的法律和司法部長,同時又任命他為憲法起草委員會主席,負責制定印度的新憲法,所以阿姆倍加爾被稱為印度的「憲法之父」。


▲ 尼赫魯


由與阿姆倍加爾的卑微出身和經歷,所以他堅決要為印度賤民翻身,讓他們在印度受到人道對待。


他認為賤民要獲得完全的自由,就要從宗教上徹底改變——拋棄印度教和種姓制度的束縛,佛教就成為了必然的選擇


阿姆倍加爾本身就鑽研佛學,在英國殖民時期更創立了一支佛教宗派。這個宗派視佛陀為激進的社會改革家,亦有別於主流佛教教義,認為四聖諦、冥想、轉世等都是佛陀涅盤後出現的觀念,並非佛陀的原教旨思想。


▲ 阿姆倍加爾


確定這個選擇後,阿姆倍加爾出席了在斯裡蘭卡和緬甸的佛教交流會,又在1955年成立了印度佛教協會。


1956年,阿姆倍加爾帶領50萬賤民組織了一場佛教皈依大會,主張復興佛教,打破印度教種姓制度,這也開啟了聲勢浩大的賤民佛教徒運動。



不過時至今日,印度賤民的地位仍然沒有扭轉。


印度高種姓針對賤民的暴力在近年反倒愈演愈烈。2007-17 的10年間,針對賤民的罪行暴增 66%,強姦賤民女性的案件亦同樣急增。


現任印度總理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更擁有右翼印度教民族主義背景,不少黨員做出針對賤民的恐嚇性發言,導致種姓階級的對立加劇。


▲ 印度總理莫迪


這樣的境遇下,印度越來越多的賤民皈依佛教,現在幾乎每日都有數百人改信佛教。他們誦讀不信印度教神祗的宣言,正式與印度教分道揚鑣。


為什麼賤民們不改信其他宗教而只改信佛教,這與阿姆倍加爾起草的憲法有關。


印度至今仍有數個邦明文禁止印度教徒轉信伊斯蘭教或基督教,而印度憲法第 25 條則表明佛教為印度教的「分支」,所以賤民改信佛教是不存在法律和道德上的問題。


於是賤民可以利用這個法律「漏洞」皈依佛教,將自己從印度教的種姓束縛中解放出來。


▲ 賤民轉信佛教儀式


以去年發生的薩哈蘭普爾種姓衝突為例,當時大批高種姓襲擊賤民居住地,最少有25間賤民房屋被燒毀、1人被殺。當地賤民大舉把印度教神像扔入河中,180個家庭集體轉信佛教。



實際上,公開轉信佛教已經是印度賤民最主要、最有效的抗爭手段。


改信佛教運動對印度政局也產生了較大影響。由與印度明年大選,印度總理莫迪為了爭取佛教徒的支持,居然出奇地安排佛教僧侶出現於地方競選活動上,又讓佛教背景的議員加入執政黨,可見印度佛教愈來愈有影響力。


▲ 印度賤民


雖然改信佛教不能完全消除高種姓對賤民的歧視,但能夠消除賤民們的心理劣勢,使得他們相信能跟其他種姓平起平坐,繼而有動力、有信心為改變自身境遇而鬥爭。


再者,皈依佛教使得賤民們擁有了一個人人平等的宗教,增強了凝聚力,賤民的團結性空前提高,繼而將賤民階級提升為印度社會一個有影響力的群體。


世界各地的佛教僧侶和佛教居士也願意前往印度,為佛教在創始國的復興出一份力。


▲ 日本僧侶到印度傳教


據稱印度現在有840萬佛教徒,但這個數字可能被低估了,因為印度政府經常把有印度教名字的佛教徒歸為印度教徒,所以實際上的佛教徒數量應該更多。


目前,印度平均每天有大約500人改信佛教,按照這樣的速度,佛教很快就會成為印度第三大宗教。

- 延伸閱讀 -

- 冷熱軍事史更多好文- 

入群、投稿、轉載與商務合作

請聯繫微信號:potereio

相關焦點

  • 時代 | 印度「賤民」有機會突破種姓制度嗎?
    印度的種姓制度歷史悠久,而印度「賤民」雖然佔了印度人口的五分之一,但地位卻非常低。印度種姓制度來源於印度教。印度教即古世婆羅門教,產生於印度文化圈中的宗教、哲學、文化和社會習俗中。印度教崇拜三大主神(梵天、溼婆、毗溼奴),宣揚世襲的種姓制度,把等級制度作為核心教義,規定著人們不同的社會和精神地位。
  • 印度種姓制度篇─印度還有賤民嗎?
    種姓制度是曾在印度存在的一種社會體系,它將人分為四大類,分別是:婆羅門(祭司與教師)、剎帝利(士兵和統治者)、吠舍(普通勞動者、商人、農人、工匠)和首陀羅(奴隸),至於賤民則被種姓制度排除在外,世世代代從事最汙穢的工作,譬如處理屍體、收集垃圾、清除排洩物、屠殺動物、皮革處理等等。種姓制度以婆羅門為中心,劃分出許多以職業為基礎的內婚制群體,即種姓。
  • 印度種姓制度
    雅利安人在徵服原住民後為了維持執政權、保證社會各個職業有一定的供給設計了種姓制度,又稱瓦爾那制度。在中國,想進上層社會,你可以拼才氣、拼運氣、拼命、拼爹。但在印度,你似乎只能靠投胎。種姓制度將人分為4個等級,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和達利特。
  • 印度的種姓制度,如果中國人到了印度,算什麼種姓?中國有種姓制度嗎?
    印度的種姓制度舉世皆知,世界上的大國強國,無不具有文明先進的基本特徵,而自詡為大國的印度,卻還廣泛存在著這種明目張胆把人天然分成三六九等的原始制度,的確令人困惑,而且還會引發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如果外國人到了印度,比如中國人,算哪個種姓呢?
  • 印度種姓制度的前世今生
    種姓制度千百年來早已滲透到印度社會的各個角落。在印度的錫克教徒、穆斯林,甚至天主教徒中,儘管他們的教義提倡人人平等,但種姓差異甚至種姓歧視依然存在。一位印度穆斯林非常巧妙地回答這個問題,他說「伊斯蘭教沒有種姓之分,但印度穆斯林有」。
  • 種姓制度真的在印度消失了嗎?
    但也的確反映出了「種姓」這一畸形制度在印度根深蒂固的影響力,以及對印度人民所造成的巨大傷害。  那「種姓制度」到底是怎麼在印度發展起來的?今日的印度到底還有沒有「種姓制度」呢?  一、種姓制度的由來  最早的時候,印度大陸上生活著一群黑皮膚的土著,叫做「達羅毗)荼(daluopitu)人」。
  • 探秘令人窒息的印度種姓制度,這麼奇葩的制度現在還存在嗎
    說起印度,人們第一印象就是種姓制度,但隨著現代化的發展,種姓制也在發生變化,那麼種姓制對現代印度人的生產生活究竟還有怎樣的影響呢。01古老的種姓印度教把人分為四個不同等級,從高到低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
  • 賤民當總統對印度意味著什麼?
    大約3500年到4000年以前,雅利安人從中亞入侵南亞次大陸,為了保持雅利安人血統的高貴,他們制定了種姓制度,核心就是不許和當地人通婚,把雅利安人和印度土著隔離開來。7月20日,71歲的考文德(Ram Nath Kovind)當選印度第14任總統。
  • 印度種姓制度是怎麼產生的?所有印度人都有種姓嗎?
    此外,還有一個位列種姓之外的龐大群體叫「達利特」,也就是所謂的賤民。那麼問題來了,印度種姓制度究竟是怎麼產生的呢?印度種姓制度在名義上是4種,即4瓦爾那制度。可隨著時代的變化,每個種姓內部又衍生出了許多亞種姓,即闍提。比如印度北部有一個叫「卡亞斯塔」的亞種姓(闍提),但這個種姓又屬於婆羅門。此外,種姓制度在經過幾千年的演變後,職業特徵也不再那麼涇渭分明,婆羅門中當兵或經商的大有人在,剎帝利中務農者也比比皆是。而且像現代社會許多新出現的職業則根本無法劃分到4瓦爾那等級制度中的任何一種。值得一提的是,並非所有印度人都受種姓制度的束縛。
  • 印度種姓制度是中國人最不能理解的
    了解印度之印度種姓制度曾經有一則新聞報導,印度航空一年內本國人民飛行次數銳減。後來航空公司做了全國範圍內的抽樣調查,結論就是:很多低種姓群眾在飛機上「不願意」甚至「不敢」讓高種姓的工作人員服務。後來航空公司給部分工作人員用了假的名牌。說到這兒你就知道了,印度種姓制度。
  • 種姓制度在印度是怎樣確立的?
    史前印度河文明與入侵的雅利安人,是印度文明的兩大源頭。種姓制度固然是印歐系民族共有的元素,但做到印度那樣變態,則與外來的雅利安人關係不大,而是與本地的原始奧族人有關。婆羅門教為種姓制度加持,旨在打破那些祭司壟斷神權的武士剎帝利階層,而後開創了道德宗教:佛教、耆那教。沒有一種文明是突然誕生的,其過程必然曲折而漫長,兼具傳承與偶然性。
  • 印度的新任總統是賤民
    印度也存在這樣的種族問題,而且存在了幾千年了,這就是他們家的種姓制度,印度這個種姓問題最初的來源也是基於膚色,經過印度人反覆迭代升級變得非常複雜龐大,而且其危害性是遠大於其它國家的種族歧視問題的。可能關於這個種姓制度很多人多少都有聽說,因為初中歷史課本會講這部分內容。
  • 印度種姓制度為何能延續3000多年,其內在存續動力是什麼?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階層制度能夠像印度種姓制度那樣頑固的保留三千多年,而且不用驚訝,在現代科學中,它確實是一個重要的社會管理科學中的社會治理體系。今天的印度,已然是世界經濟大國,排在美中日德法英的後面第七位,而且計算機科學異常發達。哪怕是這樣的印度,今天依然深受種姓制度的影響。用咱們中國的古話講「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怎麼能把人如此赤裸裸的分成三六九等呢?
  • 印度低種姓人為什麼不能冒充高種姓?
    其實,當今的印度,直接去問一個印度人屬於什麼種姓,會被看作一種非常失禮的行為,畢竟,早在印度獨立建國之初的1950年,其憲法就公開禁止了種姓制度。只是,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這種歧視依然深深紮根於幾代人的心底。種姓和階級固化相互促進,幾乎封死了低種姓人群的上升渠道。
  • 印度有種姓制度,與他相鄰的國家有嗎?例如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
    在世界知名的各大宗教之中,只有印度教才有種姓制度。在南亞次大陸上,現今的印度、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甚至還包括在地理上稍遠的東南亞的緬甸等國),在歷史上都曾經屬於英屬印度,即都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後來,這些國家各自獨立的原因很多,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由於各自信奉的宗教不同。
  • 「賤民」還能當印度總統?對,他將是第二位! by 胡劍龍
    第五類就是排除在種姓之外的賤民,他們從事四大種姓不做的職業,比如清除糞便、安葬逝者等。飲食上,婆羅門嚴格茹素,其他種姓不吃牛肉。而賤民可以吃牛肉。    在四大種姓和賤民內部,數千個亞種姓與職業相聯,印度人稱之賈蒂。    歷史上,賤民應該避免觸碰到比自己種姓高的人,甚至不能把影子投到他們身上,那也認為是一種汙染。種姓制度還拒斥跨種姓婚姻。
  • 印度的宗教以及種姓制度解析
    圖片來源於網絡印度教衍生的種姓制度:種姓是以血統、職業世襲、內部通婚與不準外人參加等為特徵的社會等級集團。種姓分為四等,即婆羅門(祭司)、剎帝利(王族、武士)、吠舍(農民、手工業者及商人)和首陀羅(奴隸)。四種姓中婆羅門最高貴,首陀羅最卑下,首陀羅一般是被雅利安人徵服的土著。此外,在吠陀末期還出現了種姓以外的旃陀羅(賤民)。
  • 種姓之殤 | 為何印度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致7人死亡?
    雖然說許多不同的宗教中都有種姓制度,但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印度——種姓將印度社會的人們嚴格地劃分成不同的組別,這一習俗從古時一直流傳至今。最近,活動人士表示,年輕的達利特人日益增長的願望改善了他們的生活,但這也增加了上層種姓成員對他們的暴力行為,他們無法接受這一點。印度種姓制度與達利特人印度是全世界最典型的種姓制度國家之一,雖然在法律層面已經名義廢除,但時至今日仍然深刻影響著印度社會的各個方面。
  • 種姓制度在印度是怎樣確立的?跟雅利安人關係不大|文史宴
    文/遍照金剛史前印度河文明與入侵的雅利安人,是印度文明的兩大源頭。種姓制度固然是印歐系民族共有的元素,但搞到印度那樣變態則跟本地的原始奧族人有關。婆羅門教為種姓制度加持,但旨在打破祭司壟斷神權的武士剎帝利,則開創了道德宗教佛教、耆那教。
  • 你知道在印度的中國人是什麼種姓嗎?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印度已經成為神奇的代名詞了,在這世界上無論多麼奇葩的事情都有可能在印度發生,不如「喝了這碗恆河水,來生還做印度人」!比如在如果在大街上人和大象相遇了那人要給大象讓路!你說奇葩不奇葩?不僅如此印度還有一個非常奇葩的制度——種姓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