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植物玩具,現在的孩子多半沒見過了.

2021-12-29 高翛然

作為一個資深寶寶,今天這個節就算是犯法我還是要過的。我們在鄉間村野裡的童年是現在生活在城市裡的孩子不能明白的。我們吃的、玩的大多也是他們沒見過的。所以我一定要寫一篇我的童年玩具去羨慕一下現在的熊孩子們。

第一個重磅武器——竹筒炮

竹筒炮,小夥伴們玩過沒?我們曾經拿來打仗,打鳥的。結果由於砍壞了家裡的筷子,被爸媽打得很慘啊!

竹筒炮的原理和注射器是一樣的。我小時候是用觀音竹和筷子來做。殺傷力還是很驚人的,畢竟曾經用它打到過鳥的。

做法非常簡單:

 砍下一截竹筒,如上圖,要留下一個竹節。

然後鋸開,有節的那頭留夠手握那麼長,這是撞針的把手。沒有節那頭就是炮筒了。

找一根細竹子或者筷子插入把手,這就是撞針了。撞針最好用實心而且結實的材料,不然容易斷,最佳推薦就是竹筷子。(我小時候就是因為用了太多筷子做撞針被家長打慘了)

一支竹筒炮就基本上就完工了。然後就是找子彈。

我小時候用的子彈是燈臺樹果實,其實山茱萸科的很多樹的果實都可以做子彈。大小、硬度都很好,打在身上是很痛的。曾經被我哥打哭過。

沒有燈臺樹果實,各種樸樹的果實也是很好用的。

實在沒有什麼可用的果實,告訴你們其實作業本也可以拿來做子彈的。

小時候經常把寫過不要了的作業本打溼後撕開揉成豌豆大小的一團,那就是子彈了。比起天然的果實作業本子彈力度肯定是不夠的,經常打出去就散了,不過癮。

竹筒炮怎麼用呢?將子彈塞進炮筒然後插入撞針,快速的推進撞針,隨著pia的一聲響就發射了。竹筒炮在我老家叫「白水炮」,你那裡叫什麼呢?

觀音竹Bambusa multiplex var. riviereorum

別看觀音竹這麼細小,其實人家肉厚,拿來做竹筒炮很結實不容易壞。和竹筷子撞針是絕配。此外觀音竹的用途大概就是用來做四季豆(菜豆)、豇豆的架子。

運用竹筒炮相同的原理還能做竹筒水槍哈。只是撞針上面要包個布球。而炮筒則是要用有竹節那頭,並且在竹節中間扎個小洞。選用的竹子則要粗壯的慈竹、毛竹之類的。

重磅武器二——彈弓

估計小夥伴們都玩過彈弓吧。作為童年兵器排行榜的一員,彈弓是可以驕傲的。現在的小破孩兒不知道有幾個玩過更不用說自己做啦。

彈弓做起來也是很簡單,首先選個Y字型的樹杈。

然後在樹杈兩個頂端各鑽一個洞或者刻一個槽,方便綑紮橡皮筋。

最後找一塊皮革做子彈託,再用幾截結實的橡皮筋把皮革和樹杈綁好就成啦。


想當年一個彈弓我能玩幾年,橡皮筋都扯斷了好多根,一個好的彈弓還沒有壞。在我老家最常用來做彈弓的樹就是殼鬥科的槲櫟(細皮青岡)。它實在是結實耐操啊。

作為殼鬥科櫟屬的一員,槲櫟的葉子當然也是可以用來包粽子裹食物的。

重磅武器三——竹弓箭

這個玩具所有的孩子都會做吧。用刀在竹子在兩頭刻一個槽,然後找一根結實的線做弦,把弦綁好就可以使用啦!再削上幾根竹子做成的箭,裝備就齊全了。如果是用樹做弓還得先用火把樹枝烤一烤才能彎得過來。

最討厭的暗器——不解釋

蒼耳

鬼針草

山螞蝗類植物

這兩個小孩兒在玩啥?

估計和我年齡相當的小夥伴都會秒懂。

重磅玩具——陀螺

小時候的冬天從來都不覺得冷。因為一到冬天我們就會打陀螺。

一個陀螺,一根鞭子,幾個人一起打比賽,看誰的陀螺轉的時間長。別人冷得牙齒打顫,我們卻熱得汗流浹背。

當年好羨慕人家的陀螺底下安了鋼珠的啊。有鋼珠的陀螺就算豪華高配版了,自己的陀螺僅僅是用刀砍削出來的一個木疙瘩。然而,有就已經很滿足了。那才是童年啊!

科技含量很高的簡單玩具——竹蜻蜓

現在的娃玩的都是塑料竹蜻蜓了,估計他們很難理解為啥明明是塑料的卻要叫竹蜻蜓。當年我們的竹蜻蜓就是竹子片子做的啊。

雙手一搓,一松,竹蜻蜓就飛上天空。竹蜻蜓曾令西方傳教士驚嘆不已,將其稱為「中國螺旋」。直升機的螺旋槳據說就是德國人根據「竹蜻蜓」的形狀和原理髮明的。

重磅植物遊戲——鬥草

我這個鬥草不同於《紅樓夢》裡面的鬥草。《紅樓夢》是文鬥,我們這些熊孩子都是武鬥的。而且我們也不叫它「鬥草」而叫「打官司」。

鬥草的主角之一就是牛筋草

牛筋草的花序就是鬥草的工具。一人抽一根牛筋草的花序出來,將兩根花序頂端分別套一個活結。

再將對方的花序根部插進自己的花序套的活結圈內。

然後兩人同時用力拉扯自己的花序根部,誰的先斷掉誰就算輸了。(原諒我,實在找不到圖,只找到這兩個模糊的)可惜我們小時候玩鬥草的時候並沒有智慧型手機。

鬥草的另一個主角就是大花金挖耳草。

大花金挖耳草的花頭和花梗之間有個天然的鉤子一樣的彎曲幅度。鬥草的時候就利用這個彎曲的幅度把兩個花頭鉤到一起,一人拉一邊的花梗,同樣誰的先斷掉誰就輸了。

上面那兩種鬥草似乎很受物種的限制,而這種鬥草就方便多了,隨便找兩根草穿過去對拉就行了。鬥草原本是我們的端午節習俗之一,可惜現在的人很少玩了。

各種草編玩具

狗尾草兔子

白薯葉柄首飾

棕櫚葉玫瑰、蜻蜓~~~

植物樂器——竹笛、各種口哨

在我小時候是沒有什麼古箏培訓班,豎笛培訓班之類的。那時候有個口琴就很牛叉了。曾經,我的口琴被別人偷走了,把我傷心了好久。

然而那時候竹笛是管夠的。自己去砍一截竹子,再挖上7個洞,就是一支自製的竹笛了。由於技術拙劣這樣的笛子吹不出什麼音調,但是能吹得「嗚嗚~~」響也不錯的。

柳哨

折下一小段柳條,把樹皮和樹枝分離開,打磨成光溜溜的樹骨頭,然後將裡面的木棍抽出,在另一頭削成一個小嘴模樣,就可以吹出動聽的聲音了。

這種野豌豆也能拿來做口哨。只要摘下一個豆莢,把豆莢的兩頭去掉,中間的豆豆擠出來,成空心狀,吹著就會響了。它的聲音是介於「嗚」和放屁的「噗」之間的。一不小心就會吹出放屁的聲音。哈哈

樹葉口哨

這個最簡單,摘一片葉子放在嘴唇上一吹就行了。小時候都用洋槐的葉子,因為它柔軟又有一定韌性,關鍵是容易得,到處都有。

野燕麥口哨

抽一根野燕麥的麥穗出來,把麥穗最尖端那三四節摘下來,然後把整根麥穗的杆子劃破,就能放到嘴裡吹了。

看麥娘口哨

這是最簡單的口哨。只需要拔一根看麥娘,再抽出它的花序,剩下的葉鞘就是一個口哨。

其他遊戲

拍畫片

打彈珠

跳馬

滾鐵環

跳房子

翻花繩

鬥雞

這大概是最具男子氣概的遊戲,不過我也玩過。把一條腿抬起來,放到另一條大腿上。用手抱著抬起的腳,單腿在地上蹦。用抬起的那條腿膝蓋來攻擊別人,可以進行單挑獨鬥,也可以進行集體項目,以腳落地為輸。

跳皮筋

告訴你們跳皮筋我可是高手,經常一口氣玩到側手翻的高度。

捉迷藏和躲貓貓

捉迷藏我們小時候也是玩出了新高度。就是在大柚子樹上玩,被蒙眼的小朋友全程抹黑從這個樹枝爬那個樹枝去抓人。

老鷹捉小雞

瞬間覺得我那時真的是個寶寶。

丟手絹

我們小學老師每次出去玩的保留節目。每次被陷害完了之後要表演節目都好緊張的說。

踢毽子

想當年都是自己做毽子啊。為了給自己做個毽子,把鄰居家大公雞背上的毛都薅光了。據說踢毽子起源於蹴鞠呢。


丟沙包

打方寶

也叫打方塊,用紙疊成的正方體,用自己的去砸對方的,以能將對方的砸得翻一面為贏。這個很費力氣的,親測。

抓子兒

這個遊戲從小玩到大都玩不累啊。這個遊戲花樣超多,一般7個子兒,我記得是按1到6的順序抓。抓完了還有什麼「小雞吃米」、「下雨」之類的花樣。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玩過。

挑小棒

撒成相互交錯的一堆,一根一根的挑,不能碰到其他的,把其他的碰動了就輸了。

過家家

打水漂

這是見到水就必然要玩的遊戲。記憶中我似乎能連打7下以上。

東南西北

裡面寫上懲罰或者獎勵,感覺和真心話大冒險有點神似啊。

至於什麼抓知了猴、抓竹象這些關於動物的我就不寫了。大家自己去回憶吧。

我要把這篇留著給我以後的娃兒看看,讓他們知道老娘以前都玩的什麼原生態的遊戲。別整天嚷嚷著要錢買玩具,要玩就自己做,哈哈!!!


相關焦點

  • 閆超華:第二童年——論童詩中的遊戲精神
    (5)然而,就是這樣兒童遊戲在當下也成了一種奢侈品,比如捉迷藏,在美國作家妮爾.波茲曼的作品《童年的消逝中》中有著發人耳目的言辭:「就連兩千多年前在伯裡克利(pericles)統治時期的雅典就已出現的捉迷藏,現在幾乎已經完全從兒童自發的娛樂活動中消失了。兒童遊戲,言簡意賅地說,已成為瀕臨滅絕的事物。」
  • 童年回憶,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玩具和動畫片
    無憂無慮的童年一去不復返,不知兒時的那些玩具和動畫片,大家還能記得幾個呢?今天是兒童節!轉給你同齡小夥伴,一起回憶童年!1、小霸王遊戲機小霸王,其樂無窮啊!當你聽到這句話時,想起了什麼?說完了我們小時候的玩具,再說說我們小時候看的動畫片。那個時候沒有重播,我們每天按時坐在電視機前,等待著電視上播放的動畫片,看完以後總是感覺意猶未盡……1、《黑貓警長》眼睛瞪得像銅鈴,耳朵豎得像天線,啊啊啊 黑貓警長!2、《小邋遢》小邋遢,真呀真邋遢,邋遢大王就是他,沒人喜歡他。看完以後你還會不講衛生嗎?
  • 《童年的終結》,是升仙?還是人類的末日?
    但是其過程在地球人看來卻十分的殘忍:從某一天開始,地球人將無法再生育新的孩子,所有十歲以下的兒童都會擁有超能力。他們在一個大陸上集合起來,凝聚成一個整體,然後全部轉化為超智的一部分。於此同時,其他所有還活著的地球成年人只能慢慢等死。最終地球將會作為孩子們的「嫁妝」整個的化為烏有,徹底融入超智的世界。
  • 這類玩具千萬別給孩子玩!短短幾秒又一個9歲孩子失明!速看→
    消費者選購兒童玩具槍時,可通過查看外包裝、試用產品或諮詢銷售人員確認玩具是否帶有雷射器。建議消費者不要為兒童購買帶雷射射擊功能或雷射瞄準功能的玩具。若已購買相關產品,應仔細查看雷射輻射類別是否為I類,對於超過I類的雷射玩具建議立即停止使用。
  • 3.75: 玩具歷史上的神奇代碼
    1973年10月6日,是的,是1973年 當以色列還沉浸在贖罪日的氣氛中時敘利亞裝甲部隊的滾滾鐵流已經衝向了戈蘭高地第四次中東戰爭就此拉開帷幕鑽進T-55坦克的敘利亞坦克兵想到的是為祖國奪回戈蘭高地而他們沒想到的是
  • 優秀的士兵絕對不會棄戰友於不顧——那些玩具兵教會我的事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大家談起童年回憶時總是要帶上一個其實每一個人都會在童年時期留下很多重要的回憶或印象,能夠在腦海裡存在一生,並且時刻影響著他對於凡事的判斷。對於有趣君這樣的初代目九零後來說,遊戲、動畫和玩具構成了我們童年時期最為廣闊的世界。說到玩具,在有趣君還不知道如何與玩具「正確相處」的時候,一個名叫《玩具總動員》的動畫片出現了。
  • 十大危險兒童玩具:孩子再想要,也別給他買
    正如網友所言,這次血的教訓,也為我們每一位家長敲響了警鐘:千萬不要私自改裝玩具,一不小心,可能危及孩子生命,還可能觸及法律底線。身為父母,想要平安養大一個孩子,真心不容易。單就孩子的玩具,有時候就讓老母親愁斷腸。
  • 童年的紙炮槍
    那時候我的玩具箱子裡,有一半以上是各種槍械,從兩周歲抱著玩具槍拍下生日照起,以後的每一個生日都與各類槍枝合影,我曾經毫不懷疑長大以後會參軍入伍,縱橫沙場,續寫英雄的傳奇,想不到時至今日成為一介文弱書生,總覺得是什麼地方沒活對。因為一不小心沒有實現軍旅夢想,所以我和槍的緣分只是小時候的痴狂。
  • 酷到想不到的海陸空三軍玩具,看完閱兵玩玩看 特會玩
    而在熱血沸騰之際,也正是點燃孩子心中的火焰的好時機。「爸爸真棒」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介紹幾款國內外最新研發出的、和軍事有關的高科技玩具,看看有多好玩;這些玩具不僅好玩,也是給孩子進行科普教育的好道具。特別提醒:文末還有心動福利,可以將文中的一款玩具帶回家。
  • 讓孩子玩電子遊戲,挺好的
    (*本文並不鼓勵孩子無節制地玩遊戲,即上癮)(*家長應起到一個適當引導作用)什麼是遊戲?(著名遊戲設計師 Chris Crawford)簡單的來說,我們生活中有兩種玩物比如沒有目標只是把玩的彈簧玩具就只是玩具但如果有目標,把彈簧玩具弄下樓梯
  • 過年反熊孩子指南
    年還沒過,熊孩子就開始禍禍人間了。小年夜前夕,甘肅有兩個熊孩子往井蓋裡扔鞭炮,結果把自己給炸昏了。
  • 承載童年的遊戲機,已停產!但我在 GitHub 找到了它們
    雖然那些年沒有網際網路,但遊戲機承載了我的童年。小時候我老是追著我的兩個哥哥,他們帶我玩了好多種遊戲機,比如街機、紅白機、小霸王、世嘉、GBA、PS,現在想想我哥他們應該很煩我,這不就相當於現在的:王者帶著小學生打遊戲嗎?後來我長大了,他們也不玩遊戲了...
  • 植物探索|彈弓打下來的彈弓樹蘿蔔
    彈弓樹蘿蔔附生的天料木大樹(譚運洪 供圖)彈弓樹蘿蔔的標本由金頓·沃德於 1935 年10 月26 日在印度阿薩姆邦海拔900 ~1200 米的帕雷利河谷密林中第一次採得,此後80多年的時間裡,很少有人再見過其真容
  • 五味人生(2):我的童年,有點傳奇
    我的出生地是怎樣的狀況,不得而知,也沒必要去考證。在我的記憶裡只有母親和父親,在我心裡,父親是個大英雄。我聽著他講的故事長大,所以對他的人生之路了解不少。父親很小爹死娘嫁人,剩下他一人孤零零的,跟奶奶長大,14歲為了給奶奶治病,自賣自身,先後兩次,換來了40塊大洋給奶奶治病用,自己去當兵混飯吃。開始他在東北軍張作霖的部隊中,學習吹號。
  • 看看這些屬於童年的卡通彩繪機
    今天就帶大家看看那些卡通彩繪機,會不會喚起你某段童年的回憶!(「 米奇米妮奇妙號 」主題彩繪 )(「 迪士尼 · 皮克斯玩具總動員 」主題彩繪 ) 還沒完!( 80、90童年回憶  愛吃銅鑼燒的藍胖子 )2010 年 2 月 14 日,日本東京,為紀念「多啦A夢」誕生 30 周年,日本航空公司推出畫有
  • 潮玩對戰軟彈槍——經典玩具背後的科學原理
    這種玩具槍能發射出海綿材料製成的軟子彈。    首先這個軟彈槍很好的體現了玩具的概念,造型稍許科幻,又不失傳統的樣貌。雖然是塑料製品,但是拿在手上真的是一點都不覺得廉價,質感也挺好。下面一起來看看軟彈槍背後的科學原理吧~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近日一位專業人士對這種玩具的工程學原理進行了解釋,包括它如何快速地連續發射出海綿子彈,利用彈簧上膛的玩具槍是如何同時發射出所有的子彈 ~視頻中,揭示了Nerf玩具槍背後的工程學原理,包括如何快速地連續發射出海綿子彈。
  • 智識雲 烽火硝煙中的玩具之歌
    然而,我們多多少少還是能從玩具中嗅到一股煙火味,像希臘聯軍在圍困特洛伊時用到的巨大木馬,又或者是羅馬人攻城掠地的投石器,就隱約有了玩具的影子。隨後,直到工業文明到來前夕,玩具逐漸遠離孩子的歡笑聲,真正開始和戰爭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雖然它們更多地還是貴族和富豪家中的奢侈品。但是它們已經開始扮演幫貴族們熟悉軍事常識,以便日後擔當大任的角色。
  • 看見「童年創傷」深井,成為治癒他人的人
    而也因為我需要到個案的家裡提供諮商,讓我有機會走入這些孩子的生活環境中,看到在這些「診斷標籤」下,這些孩子正在(或曾經)經歷貧困、髒亂的家庭環境、肢體暴力、情緒虐待、性侵害、疏忽、到處換寄養家庭、父母有毒癮問題、父母長期爭吵、父母離婚、家暴、父母有人去坐牢…等等。當時的我對創傷還不了解,常常會看著這些診斷名稱,然後想著這些孩子的經歷,去試著理解這之間到底發生什麼事情。
  • 【商機】韓國「稚成人」扎堆 成年人玩具需求猛增
    很多人說,人要保持一顆童心才能忘卻煩惱並體味到世間的新奇美麗。喜好玩具的這群成年人被韓國社會稱為「童心成年人」,其玩具跟小孩們玩的毛絨玩具、小機器人不同,而是一些規格較高的「重型武器」,如二戰坦克模型,同時也包括日本卡通片主角的精緻模型。 成年人玩具往往性能精良、價格不菲,有些價格甚至相當於一個初入社會的辦公室小白領的月工資。不過,「童心成年人」中包括醫生、會計師等高收入者,他們與時尚人士追逐時裝一樣,遇到喜歡的玩具非常捨得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