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娃娃司令到共和國上將——紀念興國將軍蕭華誕辰100周年

2021-02-07 興國縣融媒體中心 興視網


    2016年1月21日,是我們興國籍開國將軍蕭華同志百年誕辰紀念日,讓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深切緬懷他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的一生。


蕭華(1916—1985),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參加過土地革命戰爭、長徵、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空軍政委、總政治部副主任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蕭華譜寫的《長徵組歌》被評為二十世紀華人經典音樂作品之一。

1月13日,在我省舉行的紀念蕭華同志誕辰100周年座談會上,強衛同志飽含深情地回顧了蕭華同志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以及心繫家鄉人民、關心家鄉建設的拳拳赤子心、殷殷桑梓情。

強衛指出:蕭華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人民軍隊的優秀領導人,傑出的政治工作領導者。在長達五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一心向黨、忠於人民,出生入死、嘔心瀝血,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貢獻了畢生精力。他是在紅土地上出生、成長起來的,是江西人民的光榮和驕傲。他的歷史功勳和優秀品德,永載黨的史冊,永遠留在人民心中。

        蕭華出生於貧苦工人家庭。其父母都是共產黨員,他家是中共興國縣地下黨組織的交通站。蕭華自幼天資聰穎,少年時代投身革命,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12月20日參加興國暴動。在暴動的頭一天晚上,他邀集幾名共青團員悄悄摸到全城反動分子的門前,在門上用木炭畫了記號。暴動時,暴動隊伍按記號把全城反動分子一網打盡。偽公安局長肖敬安被抓獲。

       1929年4月,毛澤東率紅四軍第三縱隊來到興國城,蕭華第一次見到了他。毛澤東在瀲江書院崇聖舉辦了「土地革命幹部訓練班」,蕭華是年齡最小的學員。同年12月,年僅13歲的蕭華便任少共興國縣委書記。他的組織才能深得毛澤東稱讚。1930年3月被調入中國工農紅軍,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紅四軍軍委青年委員,連政治指導員、營政治教導員、團政治委員,紅軍總政治部青年部長,少共國際師政治委員。1933年夏,蕭華主持全軍青年工作會議,向中央提出了在青年中擴大紅軍,創建「少共國際師」的建議。不久,在中央蘇區掀起擴紅高潮,組建起「少共國際師」,17歲的蕭華被任命為師政治委員。長徵中蕭華任紅一軍團組織部長、二師政治委員。1935年3月21日,他指揮搶渡烏江先遣部隊,冒著風雨,勇猛果敢再渡烏江,鞏固和擴大烏江渡口陣地,使紅軍主力安全渡過了烏江。在越過大涼山時,他率先遣隊向彝民耐心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協助劉伯承同彝族首領小葉丹結盟,使紅軍順利通過彝族區。在強渡大渡河戰鬥中,他帶領紅軍戰士,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衝入敵陣,速戰速決。到達陝北後,他參與指揮了直羅鎮、東徵、西徵和山城堡等重大戰役。在東徵的兌久峪戰鬥中,他親臨前線指揮作戰,不幸左腿負傷。


       抗日戰爭開始時,蕭華任八路軍一一五師政治部副主任,參加了名震中外的平型關戰鬥。1937年11月,任一一五師三四三旅政治委員,與陳光一起指揮了廣陽、義棠鎮、午城、井溝等戰鬥。

       1938年6月,年僅22歲的蕭華任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他於1938年7月中旬率領東進抗日挺進縱隊,曉行夜宿,渡過汾河,穿過同蒲路,橫跨太行山,越過津浦線,深入敵後的冀魯平原,於1938年9月27日抵達山東樂陵縣城。國民黨委派的樂陵縣長牟宜之沒想到肖華如此年輕,說還是個「娃娃」,從此,八路軍「娃娃司令」的名字便在冀魯邊不脛而走。1943年3月,中央批准成立新的山東軍區,蕭華任軍區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委員,協助羅榮桓指揮山東軍民粉碎了日寇的頻繁「掃蕩」。抗戰勝利後,蕭華奉命率山東部隊4個師橫跨渤海,進軍遼東,並任遼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共遼東省委書記。



 解放戰爭時期的蕭華將軍

       1946年1月5日,國民黨第五十二軍空襲溝幫子、盤山地區,奪取營口。蕭華指揮部隊奮起還擊,殲敵1759人,取得保衛營口首戰勝利。從營口撤出後,又與號稱「國內無敵」的國民黨新六軍及五十二軍大戰沙嶺子,三戰本溪,擊斃敵五十二軍副軍長鄭明新、二十五師師長劉世懋。撤出本溪後,蕭華又指揮部隊發起鞍(山)海(城)戰役,殲敵一八四師五五一團和五五團一個營,斃傷敵人1200餘名,俘敵團長以下官兵2100餘名,迫使敵師長潘朔端率2700多人起義。黨中央、毛澤東專門致電錶揚:「鞍山戰鬥打得很好。」1946年10月,杜聿明親自指揮8個師計10萬之眾再次進攻遼東,與蕭華較量。蕭華成竹在胸,選擇杜聿明號稱「千裡駒」的敵二十五師開刀,主動放棄安東城,誘敵二十五師孤軍冒進,在新開嶺打伏擊。肖華親赴前線指揮。戰鬥結束,共斃傷敵團長以下3150人,俘敵師長李正誼、副師長段培德以下5877人,敵二十五師8000餘人全部被殲。新開嶺戰役,創造了東北民主聯軍在解放戰爭中首次殲滅敵人一個師的先例。1946年11月後,蕭華出任中共南滿分局副書記、南滿軍區副司令員兼副政治委員,東北野戰軍第一兵團政治委員,東北野戰軍特種兵司令員,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特種部隊最早的領導人之一。在圍困長春戰役中,他提出「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的策略,積極展開政治攻勢,爭取了國民黨六十軍和新七軍先後起義和投誠,和平解放了長春。

       1949年3月,東北野戰軍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蕭華任「四野」第十三兵團政治委員。3月31日,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在北平香山接見並宴請各位「四野」師以上幹部。當蕭華給毛澤東敬酒時,毛澤東笑著說:「蕭華,你我多年不見,可是我的耳朵長得很,你一時司令,一時政委,一時山東,一時東北,出息好大喲!」

       新中國成立後,蕭華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委員,總政治部副主任、總幹部部部長,總政治部主任,中央監察委員會副書記、解放軍監察委員會書記,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常委、副秘書長。


       1975年恢復工作後的蕭華任軍事科學院第二政治委員,蘭州軍區第一政治委員、黨委第一書記,中共甘肅省委書記。他努力探索現代戰爭條件下的戰略戰術和政治工作,總結新時期部隊建設的經驗,寫出了《論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四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重要論文。生前著作還有《鐵流之歌》、《艱苦歲月》等。

       1977年4月蕭華出任蘭州軍區政治委員,司令員韓先楚在為蕭華舉行的歡迎儀式上說:「蕭華同志在很長時間裡擔任軍隊的重要領導職務,是我軍的主要領導人之一。蕭華同志文武兼備,軍政兼優。論武,他有統軍之才,當過縱隊司令、軍區司令;論文,他有豐富的政治工作經驗,從紅軍的青年部長一直到人民解放軍的政治部主任;論才,他能詩善文,《長徵組歌》早已家喻戶曉。因此,周恩來總理說蕭華人才難得……」他是中國共產黨第八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中央委員,第一屆、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


        1955年蕭華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35年,曾被選為國際共產主義青聯第六屆執行委員。1949年7月,被選為第二屆世界民主青年聯盟理事。

       1983年6月,蕭華當選為六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分管全國政協提案工作。

       1985年8月1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優秀領導人、傑出的政治工作領導者蕭華病逝於北京,享年69歲。

視頻資料

蕭華—永遠的「長徵組歌」


相關焦點

  • 紀念抗日名將孫立人誕辰117周年:呂金成詩10首
    值孫立人將軍誕辰117周年之際,刊發10首所寫關於孫立人將軍的詩,以作紀念。(一)上海廬江商會赴孫立人故居開展祭拜活動清明故裡盡芳菲,滬上精英祭拜回。浩氣長存輝日月,木瓜葉翠共鶯飛。(三)紀念抗日名將孫立人誕辰116周年故居竹翠有人來,銅像巍巍憶將才。義勇從戎紓國難,忠誠報國抗倭豺。
  • 後來,他成了最年輕的開國上將...
    《經濟半小時》欄目紀念長徵勝利80周年特供--《長徵財經密碼》,今天我們來看的是第三集《官兵一致的物資分配》。中央蘇區曾經流傳一句順口溜,南京北京不如瑞金,中國外國不如興國。興國縣位於中央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區域,1931年到1934年第三、四、五次反圍剿戰爭,這裡都是主戰場。
  • 碧血丹心丨紀念沙孟海誕辰120周年系列活動啟幕
    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民盟中央、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國書法家協會聯合主辦的「碧血丹心——紀念沙孟海120周年書法篆刻藝術大展暨文獻展」正式在北京中國美術館開幕了。開幕現場系列活動分為三部分,包括一個展覽、一次紀念會和三場學術研討會,即:沙孟海書法篆刻藝術大展暨學術文獻展,傳承、跨越與典範:紀念沙孟海誕辰120周年座談會,全國「書法學」學科建設與發展學術研討會。
  • 「碧血丹心:紀念沙孟海誕辰120周年系列活動」在北京舉行
    11月28日上午,由中國文聯、民盟中央、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國書協聯合主辦的「碧血丹心:紀念沙孟海誕辰120周年系列活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 何毅亭:紀念偉大的思想家恩格斯誕辰200周年
    今年是恩格斯誕辰200周年。每當我們提起恩格斯,總是自然而然地要把他同馬克思、同馬克思主義緊密聯繫在一起。這位無產階級革命的偉大導師,和馬克思一起為批判舊世界、創造新世界,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進步人類爭取解放的鬥爭,提供了最強大的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
  • 挪威王儲哈康王子,三軍上將軍銜,王儲妃一身王室勳章卻有黑暗史
    到了2013年11月,他已經是挪威皇家海軍上將、挪威陸軍和挪威皇家空軍上將軍銜,和他的父親一樣都是三軍上將軍銜。有人可能會說,軍隊都是國王家的,王子在挪威軍隊服役不算當兵,其實,這種觀點也是片面的,不能說為了退役安置而參軍才是當兵,王子履行王室義務參軍就不是當兵了。
  • 100周年:紅十字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
    100周年:紅十字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
  • 出了99位將軍而斐聲中外的將軍縣,興國客家堪輿文化與客家將軍縣形成初探(胡玉春)
    興國縣因湧現出54位共 產 黨將軍和45位民國將軍而斐聲中外,成為中國客家區域著名的將軍縣。興國成為將軍縣的原因很多,但興國是中國堪輿文化發源地的因素尤為引人注目。龍脈入境後,從大烏山宛延至縣城西北的覆笥山成為興國之上祖山,曲折往東北雄起於方山嶺,結成興國縣之中祖山,龍脈轉東到靈山,結成興國縣之少祖山,龍脈輾轉落脈於縣城雨壇腦,下臨東河、北河雙江交匯,結成興國縣城之大穴,穴形名「鯉魚上水」,舊縣誌亦作「船形」。
  • 巴基斯坦喜慶國父誕辰144周年
    本報訊 巴基斯坦每年12月25日為法定節假日,以紀念巴基斯坦國父穆罕默德·阿里·真納(Muhammad
  • 【老齊出品】碧血丹心--紀念沙孟海誕辰120周年書法篆刻藝術大展暨文獻展」今日在京開幕
    2020年是沙孟海誕辰120周年,為了紀念沙孟海及其為現當代書法事業做出的卓越貢獻,弘揚其窮源溯流的治學方法,厚積薄發、精益求精的治學態度
  • 河南兩位曹姓上將,一位是空軍司令,一位是國防部長
    曹雙明想參軍,就跟繼母商量,繼母說,想去就去吧,不要大家綁在一起受苦受窮,到部隊雖說也苦,至少可以吃飽肚子,幹好了將來還會有出頭之日。1946年,曹雙明加入了太行軍區的部隊。同年,曹雙明光榮入黨,那一年他還只有17歲。團長見他聰明伶俐,就把他調到身邊當警衛員。1947年,劉鄧大軍第九縱隊在豫西成立,秦基偉擔任縱隊司令,曹雙明繼續給團長當警衛員。
  • 國慶大閱兵,參閱將軍全名單
    記者梳理發現,閱兵場上有100餘位將軍亮相。其中,上將5位,包括乙曉光上將、劉粵軍上將、趙宗岐上將、朱生嶺上將和丁來杭上將。此外,還有兩位中將領隊,近80位少將領隊。2015年9月,原北京軍區司令員宋普選上將擔任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總指揮。軍改後,原七大軍區改為五大戰區,其中,中部戰區主要負責領導和指揮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陝西、湖北7省市所屬武裝力量。閱兵總指揮開始由中部戰區司令員擔任。2017年7月,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總指揮由中部戰區原司令員韓衛國上將擔任。
  • 「紅二代」上將劉源:我,與我的父親!
    「紅二代」上將劉源:我,與我的父親!我國有很多的優秀軍事將領,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一位,就是擁有陸軍「上將」軍銜的一位將軍。
  • 興國籍國民黨將軍名單 [48人]及部級官員
    洎惠州克復,蔣總司令嘉獎先生功,任為國民革命軍第六軍第十八師師長,留守惠州兼警備司令,後方鞏固。大軍北伐直進,無後顧之憂,先生大有力焉」。任東徵軍總指揮部參謀長。1926年起任國民革命軍第六軍第十八師師長。北伐開始後駐惠州,任惠州警備司令。1927年9月因與張發奎、第四軍二十五師師長李漢魂發生衝突,胡謙兵敗,被李處決於惠州。後被迫贈為陸軍上將。曾出版發行《胡謙將軍傳略》等。
  • 今為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日 長思量 不能忘
    今天是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日。75年前的今天,1945年10月25日,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儀式在臺北市公會堂(今中山堂)舉行。臺灣受降主官接受日本原臺灣總督兼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大將遞呈投降書,陳儀隨後發布廣播演說,宣布「從今天起,臺灣及其附屬島嶼及澎湖列島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於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權之下。
  • 全國十大將軍縣,梁姓將軍喜上榜!
    經統計,十大將軍縣是:湖北紅安、安徽金寨、江西興國、湖南平江、江西吉安、江西永新、河南新縣、湖北大悟、安徽六安、湖南瀏陽。由於全國解放後行政區劃變化的原因,一些將軍的籍貫也存在「雙重」之說,在這裡按現有的行政區劃來分別。比如,吳先恩中將,按解放前的行政區劃,他的籍貫應該在湖北麻城,但解放後麻城的一部分劃歸了河南新縣,所以,現在把吳先恩將軍歸在河南籍。
  • [2016第六屆中國海峽兩岸將軍論壇暨第七屆中國海峽兩岸將軍書畫展]
    活動舉辦至今,累計邀請到近500位兩岸退役將軍、中央及地方各級領導以及諸多知名書畫藝術家共襄盛舉,參與活動的各界人士更高達6千餘人。通過與會人士口耳相傳,海內外媒體廣泛報導,網絡社交平臺大力推廣,組委會、協會影響日盛,受到兩岸三地乃至全球華人高度關注。此項活動已成為兩岸文化交流的精品、廈門乃至大陸對臺交流的一張亮麗名片,更是目前兩岸關係發展、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特有的一個平臺。
  • 【伊犁老故事】張志立回憶(2):我所見到的開國元帥和開國上將
    此後,他參加了紅軍一到五次反圍剿,長徵途中的四渡赤水、17勇士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攻克天險臘子口,以及抗戰中的平型關大捷,解放戰爭時的遼瀋、平津戰役,為共和國的誕生立下了赫赫戰功,成為毛主席麾下文武雙全的得力戰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