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防力量的增強,中國陸續研製出多款優秀戰鬥機,戰鬥機年產量已經高達百架以上。
殲20一旦換裝國產發動機就會進入批量生產階段,第三艘國產航母也逐漸浮出水面,還要面對殲11、殲15、殲16等戰機的大批換裝,軍迷常常擔心成飛和沈飛的產能,但相比生產戰鬥機,培養飛行員是一個更大的問題,基數少淘汰多,成才時間長,還要花費巨資。
據美國空軍估計,訓練一名F-35戰鬥機新飛行員,所產生的費用大約是1100萬美元,F22是1400萬美元以上,這只是將新手培養成能開F35和F22的程度,要成為成熟飛行員,還得繼續投入和訓練。
我軍將一名飛行學員培養成為能夠擔負作戰值班任務的飛行員,要經過「三級五階段」的培訓。三級是院校訓練、基地訓練、部隊訓練;五階段是基礎訓練、初教機訓練、高教機訓練、改裝訓練、戰術訓練。由於培訓周期長,因而需要建立相應的培訓體制,設置專門的培訓機構。
1986年,據空軍有關部門測算,將一名新服役的空軍士兵培養到能駕駛戰機作戰的狀態,殲-7戰鬥機需要200萬元,殲-8需要287萬元,轟-6則需要465萬元,而當時我國城鎮職工一年的平均工資只有762元,465萬就相當於6102人的全年工資,並且這還只是一個合格的飛行員,培養一名優秀的飛行員還需要更多。
到了2020年,統計顯示全國城鎮職工平均工資大概是8、9萬的樣子,是1986年的100倍以上,如果按這個倍數簡單換算,那麼,現在培養一個合格殲-7或殲8飛行員就需要2-3億。
而優秀的戰鬥機飛行員需要飛行1000小時以上,這是中外空軍的共識。
現代軍用飛機是最新科技成果的結晶,使用最新的製造材料,價格非常昂貴,飛行消耗巨大,一架飛機飛行一小時需要幾萬元、十幾萬元,甚至幾十萬的費用。成長到不同的階段,開的飛機不一樣,投入的成本也不同。
戰鬥機飛行員會駕駛殲7或者殲8飛行一段時間,然後改換殲10或者殲11,到最後才有資格駕駛更加先進的五代機,所以戰鬥機的型號越先進,其飛行員的培養成本也就越高。
像我國組建首支艦載戰鬥機飛行員隊伍時,除了技術關、心理關、生理關等層層篩選,還要求飛過至少5個機種,飛行時間超過1000小時,三代機不低於500小時,殲20部隊同樣也是這些要求。
這種條件下選拔出的飛行精英,至少都經過了10年的培訓,像參加2019年閱兵的殲20編隊飛行員平均年齡32歲。
公開數據顯示,殲-10戰鬥機試飛起降飛行成本接近30萬元/小時,服役後飛行成本為20萬元/小時,殲-11的飛行成本為每小時30萬元人民幣,試飛成本為每小時40萬元人民幣。
到了五代機,成本飆升,美國空軍表示,培養四代機飛行員成本只有五代機的50%。
殲20的飛行成本有說每小時34萬的,比F22的40萬便宜。
也可以根據飛機本身的成本推算一下:最近賣給阿根廷的梟龍單價5500萬美元,殲10作為中型戰機肯定高於這個價,算6000萬美元,而殲20造價為1億美元到1.2億美元之間,大約是殲10的2倍,那單位時間的飛行成本也應該是殲10的2倍,即40萬元,和傳說中的34萬差不太多。
培養成本和訓練時間有關,時間越長成本自然越高。
金頭盔,戰鬥機飛行員精英中的精英
早在2014年,解放軍空軍飛行員的年平均飛行小時數就已經達到了200小時,這兩年更是攀升到240小時!先進戰機和精銳飛行員年飛行小時數只會更高。
美國空軍飛行員2010年平均飛行小時數達到了232小時的巔峰之後,就開始一路下降,到2014年,平均每個飛行員的年飛行小時數就只剩下158小時。飛行時間下降的原因包括模擬器輔助訓練等,但是模擬器訓練畢竟不如真正駕駛戰鬥機進行訓練,美國空軍這些年來面臨著各種戰機老化的問題,為了延長飛機壽命從而省下資金,這才不得不採用模擬器訓練輔助。
另外,土豪如我軍,直接用實彈訓練,導致中國飛行員的訓練成本比美國還高,沒辦法,美國飛行員接受完基礎訓練之後,剩下的就直接在戰場上熟悉就可以了。
最近俄羅斯一直在摔各種型號的飛機,快趕上印度了,除了機型老化外,還有飛行員訓練時間不足的原因,目前俄羅斯戰鬥機飛行員的年平均飛行小時數不超過100小時。
所以,培養一個飛行員要花多少錢的問題,可以從「合格」和「成熟」兩個層次來解答。
如果只是「合格飛行員」,根據上文1986年殲7、殲8的數據,再綜合新型戰機殲10和殲11的費用,大概3億人民幣。
而培養「成熟飛行員」遠遠不止這個數,他們的飛行生涯從高中畢業持續到45歲,前10年是成為「合格飛行員」的過程,後面15年左右,如果是飛最先進的殲20,每年飛200小時,15年3000小時,每小時成本34萬,那就是10.2億,即便五代機金貴不能練得太狠,每年只飛100小時,5個億也跑不掉。
殲20首飛試飛員李剛
加上前10年的培養成本,一位殲20飛行員生涯總的投入將達到8-13億,取中間數10億,也貴過了一架殲20本身的造價。
當然,這個數據偏理想化,目前為止,全球能把五代機飛到1000小時的人並不多。
近年來,發生了幾次軍用飛機墜毀導致飛行員犧牲,有傳聞稱中國空軍「保機不保人」,因為戰鬥機貴。
這是徹頭徹尾的假新聞,究其原因,都是因為飛行員在最後的時間裡放棄逃生,努力讓戰鬥機飛離人口密集區所導致的。
幾個月造一架飛機,5到10年才能培養一個飛行員,光是從時間和金錢的角度來說,飛行員也比戰鬥機金貴得多。
軍工黑科技小店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