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智賢:這是21世紀的帝國主義

2021-02-14 海峽新幹線

1937年7月7日,日本藉口說有兩個士兵失蹤,要求進宛平縣城搜索,於是七七事變爆發。這是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起點。

更早一點,不需要理由,日本直接對中國發動甲午戰爭。中國戰敗,割讓臺灣,賠了巨款,養肥日本。甲午之後,有八國聯軍,劫掠紫禁城。更早,有英法聯軍,隨手燒了圓明園。最早,中國連不願意買鴉片都不行。民主國家英國,在國會做成決議:中國竟敢拒絕鴉片毒害國民,打!這就是鴉片戰爭。

帝國主義國家,要侵略別的國家,隨便找個理由,算給你面子。有時候,連藉口都懶得找。槍炮就是硬道理。被侵略了100年,我們怎麼會不懂?

美國一步步,發動了對中國的全面圍堵和挾制。剛開始還遮遮掩掩,找點不算理由的理由。中國人用聰慧和血淚,賺來一點外匯,都算是罪行。

但蠻橫是會習慣的。美國不甩聯合國。因為美國最大,他說了算。哪個國,可以活?哪個國,要被弄死?哪個國,只配有傀儡政權?難道不是以美國利益作標準?食髓知味了,漸漸對中國的打壓,已經到連臉面都不顧的地步。不用講理由了。反正老子高興。

向來,歐美和日本,控制了全球的科技專利。控制專利,規格和科技,就控制了利益。甚至他國的生死存亡,人民的生計,都要仰望歐美國家的。美國發動全球對華為的圍堵,像是新版的麥卡錫主義。更像納粹德國時,對猶太人的妖魔控訴。

中國並不需要犯什麼錯,中國也並沒有犯什麼錯。中國只有一條罪。一切只因為中國的復興,威脅了美國和盟邦的利益。中國的科技,怎配進展如此迅速?華為必須被「祭旗」,因為它竟然技術先進,超越歐美不知多少年?

我們必須明白,美國只能允許自己強大。任何其他文明,必須服膺效忠美國的邏輯和利益,否則不配存在,只能被徵討摧毀。這是21世紀的新帝國主義。因為帝國需要繼續宰制殖民地,更需要新的侵略途徑。

不只科技的宰制。美國更要捍衛美元和英語的獨霸性,以及文化與制度的優越性。石油,當然要控制在美國手裡。全球金融和貨幣,得要美國決定起落和價格。中國的生存和強大,實在太過不正確。中國唯一的錯,就是中國竟然活得這樣好。

美國公然說,「如果臺灣屬於中國,將會損及美國的利益」。所以上海公報只是一張衛生紙?承諾的「兩岸中國人自己處理統一的問題」,只是美國放的一個屁?

中國的統一與復興,損害了美國的利益。所以中國人,必須為了美國,繼續衰弱,繼續分裂?南海的太平島,只因為美國吃不到,就必須只能是個礁巖?臺灣海峽,也必須是變成美國內海?

很快,為了美國的利益,一加一,絕對不可以等於二。

蔡「政府」說因為有資安風險,宣布禁用華為手機。更不準上大陸的網站,不準用微信。這當然跟資安無關,只跟把自己當「美國殖民地」,配合美國,表演「反中」有關。谷歌,蘋果,臉書和LINE……誰不搜集用戶的一切信息?過去以來,偷偷搜集用戶信息,洩漏用戶信息的,難道不就是這些中國以外的軟硬體信息大廠?

還有誰?做賊的喊捉賊。網絡的骨幹技術,不是多半還捏在美國手裡?所以網絡上的一切信息,不是都留存在美國的骨幹伺服器了?信息和大數據就是勢力和實力。所以,軟硬體地盤,和所有的大數據資產,必須屬於歐美大廠和歐美政府?LINE是韓國的,所有大數據送給韓國人,也沒關係?寶可夢洩漏的個資,也可以?

這是21世紀的帝國主義。臺灣人,可不可以醒過來?我們必須捍衛我們中國人自己的生存,和璀璨的未來。

本文摘自臺灣《中國時報》

 

相關焦點

  • 汪暉 | 帝國主義時代的帝國與革命——作為思想對象的20世紀中國
    「世紀」這個概念進入中國,首先是傳教士翻譯聖經的時候,用「創世紀」這樣的範疇。但是「創世紀」的範疇很早就有了,為什麼從來沒有把它沿用於對歷史時間的標記?這跟歐洲的思想有關係,也就是說中國的世紀誕生跟歐洲的「世紀末」有非常深的關聯,因為這個時期歐洲思想當中把世紀作為一個主要的意識,這在19世紀的晚期才出現。
  • 美帝國的特殊性,20世紀100年裡是一種,21世紀這20年是另一種
    二十世紀許多最佳的外交行動,可以追本溯源到威爾遜總統的理想主義:例如,馬歇爾計劃、勇敢承諾遏制共產主義、保衛西歐的自由,甚至命運曲折的國際聯盟,以及日後取代國聯的聯合國等等都是。」 基辛格基本上是對的,在強調美帝國與舊式的西方帝國之間的區別並解釋20世紀大部分時間裡美帝國特殊的外交政策風格這一點上,無出其右。
  • 第一次世界大戰——二十世紀初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戰,是二十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段,即帝國主義過度時產生的廣泛不可調和矛盾
  • 美帝國主義(英語:American Imperialism)
    (當月評論〔Monthly Review〕主筆如此描述這種現象:「在不列顛,帝國主義被解釋為一種樂善好施的白人的負擔;而在美國,從無帝國這回事。『我們』只不過是致力於保護全世界之自由、民主、與正義。」)持中間立場的美國人則認為:「帝國主義偏離常軌。」
  • 現代日本史:從德川時代到21世紀
    而本書以此為重點,開始於德川幕府統治的後期1800 年前後,終結於21 世紀初的日本。這200多年間,正是現代世界史無前例的蛻變期。現代世界的出發點在1800 年左右,這一時間點開創了世界史不平凡的階段,亦象徵日本巨大變化的初期,然而兩者的聯繫是千絲萬縷的。
  • 智庫 | 川普:讓我們重新回到19世紀帝國主義吧!
    由於美國在這自由秩序中處於領導地位,而這一地位可以為它的盟友提供政治穩定和經濟繁榮的雙重保障,它在亞洲的盟友及其他國家尋求並維持與美國的合作。 然而現在,這一領導地位正岌岌可危——如果僅從川普的花言巧語的表面來看,美國似乎正在尋求成為一個普通的強大政權,只關注它自身的利益而沒有更大的野心。 從外交政策上看,川普並沒有勝過自己的對手希拉蕊。
  • 王銳 |《帝國主義與中國政治》的當代啟示
    在胡繩看來,在18世紀工業革命之前,「歐洲各國的從事『開拓事業』的『殖民家』們,雖然在所至之處對於土著的落後人民從事搶掠與殘酷的暴行,但對於遠東這一個有著悠久文化傳統的大帝國還不能不有所顧忌,只能在可能的範圍內進行欺詐性的有利貿易。
  • 21世紀最偉大的100部電視劇,都在這了
    21世紀最受歡迎的電視劇是哪部?
  • 世紀的誕生——二十世紀中國的歷史位置
    這些時間觀相互對立,但共享著一種新的進步意識,即歷史與時間軸線的統一。1900年是庚子年,也是光緒二十六年。這一年的1月30日午夜,流亡在夏威夷的梁啓超感慨萬千,寫下《二十世紀太平洋歌》:「驀然忽想今夕何夕地何地,乃是新舊二世紀之界線,東西兩半球之中央。」梁啓超把兩個重要的新概念放在一起,一是表示時間的20世紀,二是表示空間的太平洋。
  • 美國的帝國主義本性是不會改變的!
    「諸位已經看到,在科索沃戰事上,原來我們還對他(俄羅斯)心有餘悸,現在,他幾乎成了一絲不掛的乞丐。但是,我想諸位議員能夠明確地了解,我們的東擴,不僅僅是讓葉爾欽出出洋相,我們東擴的目的是控制整個歐亞板塊,在那裡,在東南亞有一個我們頭痛的地方,就是中國。」「總之,在這條路上雖然也有一點冒險性,但基本上沒有可以阻擋我們的敵人。一個完全在美國領導下的21世紀很快就會到來。」
  • 21世紀最牛逼的21部電影
    這裡的21世紀指的是2000到2015年。2016年其實我已經看到一部電影可以名列這個單子的前十,不過這一年尚未過完,所以暫且不算。 1. 利維坦(Leviathan,2013) 此《利維坦》非那部2014年功利乏味的俄羅斯片,而是哈佛大學人類學教授呂西安·卡斯坦因-泰勒用12臺GoPro拍攝的一艘在海上航行的漁船。
  • 戴旭:美國資本帝國主義的本質
    我稱呼美國為帝國,與上個世紀中國人批評美帝的情緒不一樣,並不僅僅是貶義和批判的意思,我只是承認一個基本的事實。而且我認為美國想稱帝,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現象,美國不是第一個這樣做的國家。區別只在於它的野心是最大的。帝國是民族和國家強暴同類的結果。
  • 登高望遠 || 美國警察制度的軍事——帝國主義來源
    作者通過研究認為美國警察系統在20世紀初發生了一次重大的軍事化轉向,奠定了當今美國專業警察制度的基礎。而在此次軍事化轉向中,制度借鑑不僅來自於軍事部門,更來自於20世紀初美國國家的軍事-帝國主義 (imperial-military regime) 。這種制度借鑑直接來自於美國在海外進行帝國主義擴張和殖民地統治的過程。作者首先描述了美國警察系統軍事化轉向的歷史過程。
  • 李慎明:帝國主義國家對社會主義國家進行戰爭的特點和根源
    的國際和平環境和良好的周邊環境,加快發展,壯大自己,以迎接新的21世紀和新的千年的挑戰,無疑有著至關重大的現實意義。德軍最高統帥部在1941年5月19日的特別命令即「巴巴羅薩」方案的附件中寫道:「布爾什維主義是國家社會主義的德國人民的死敵,這是一種破壞性的世界觀,德國必須與其代表者進行鬥爭。」[7] 社會主義新中國誕生,打破了帝國主義在東方的陣線,極大地鼓舞了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的解放鬥爭。這引起西方極大恐慌。
  • 美帝國主義在朝鮮半島簡史
    根據當時的氣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之後,帝國主義的下一個目標可能是敘利亞、伊朗或朝鮮。然而,資產階級媒體謹慎地不談論此前的帝國主義幹涉。而這種帝國主義幹涉是朝鮮政權及其人民與美帝國主義敵對的主要原因。下面,我們將通過美帝國主義的簡史來研究這種威脅的性質。
  • 外國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對舊中國的野蠻侵略
    外國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對舊中國的野蠻侵略     19世紀中葉到1949年的100多年裡,外國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對舊中國進行了瘋狂的野蠻侵略,使我國由封建社會變成一個半殖民半封建社會。外國侵略者多次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
  • 阿蘭瑞安《論政治》23-帝國與帝國主義(有聲書)
    在討論這一思想時,我們將考慮民族國家的思想和民族主義在1945年後的世界中異乎尋常的強大力量,並略微涉獵賽義德·庫特卜論述的民族主義和宗教之間的聯繫。至於今天的世界是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之後的世界,還是新殖民主義和新帝國主義的世界,就由讀者自己來判斷吧。自16世紀中期開始,管轄權和所有權這兩個孿生問題讓著書立說的人們傷透了腦筋。
  • 警惕帝國主義的糖衣炮彈!
    收錄於話題 #派生熱評 21
  • 帝國主義極限施壓,是時候讀毛主席這本書了
    這一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這一年,也是中美兩國關係最嚴峻的時刻!40年前,中美兩國結束了長達30年之久的不正常狀態,正式建立了外交關係。40年彈指一揮間,40年後的今天,中國和美國,這兩個大國,關係卻正處於一個關鍵且危險的十字路口,中美的關係是40年來最糟糕的狀態,美國對中國的MY戰,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場侵略戰爭。可就在這大戰的關頭,某些軟骨頭還想著投降,實在令人羞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