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軍雖然撤了,但中印邊境可能依然會暗流湧動

2021-02-20 鑑軍堂

中印兩軍開始了新一次的邊境脫離接觸工作,標誌著中印兩國在邊界的矛盾暫時按下了停止鍵。2月10日,在農曆除夕當天,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發布消息說,根據中印雙方第九輪軍長級會談達成的共識,中印兩軍班公湖南、北岸一線部隊於2月10日開始同步有計劃組織脫離接觸。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當天記者會後回答記者提問也表示,根據中印兩國外長莫斯科會晤和雙方第九輪軍長級會談達成的共識,中印兩軍一線部隊於2月10日開始在班公湖地區同步有計劃組織脫離接觸。希望印方與中方相向而行,嚴格落實雙方達成的共識,確保脫離接觸進程順利實施。中方有關中印兩軍脫離接觸的消息簡明扼要,相對也缺乏細節,但印方隨後也很快確認了此次雙方脫離接觸消息的「真實可靠」。多家印度媒體報導,印度國防部長辛格11日證實了這一消息,表示中印雙方達成的脫離接觸是從班公湖地區開始的,辛格還將其形容為中印部隊在長達數月的對峙後取得的重大突破。

在此之前,中印兩軍的對峙已經一度到了裝甲車輛炮口相向的地步

這種「重大突破」從時間上是顯而易見的,中印兩軍在2020年6月6日在莫爾多邊境會談會晤站舉行首次軍長級會談,在6月15日衝突造成流血事件之後,雙方從2020年6月22日舉行第二輪軍長級會談開始,先後8次舉行軍長級會談致力於解決相關問題。從第二輪會談開始,「在爭議地區脫離接觸」就已經成為雙方的共識,但直到雙方連續談了這麼多輪,耗時7個多月,這「脫離接觸」才似乎真正付諸實施。這其中的原因,凡是關注過中印邊境此次對峙的起因和經過的人都不難做出結論,那就是印度在雙方連續談判的過程中,一直沒有停止向邊境不斷的增兵,同時繼續派出部隊試圖在與我軍的摩擦中「佔便宜」。這一系列事件導致的結果,就是中印雙方隨後持續向邊境地區增派了大量的作戰部隊,將包括主戰坦克在內的各種重裝備送上高原前線,同時進一步加強了通往一線對峙地區的基礎設施,為可能的邊境衝突做好萬全準備。在第一線的工事內吃年夜飯,這頗有一點淮海戰役圍困杜聿明集團的意思了中印雖然同為人口十億以上的發展中國家,但兩國的綜合國力反映在邊境對峙上卻有著巨大的差異:中國在武器裝備、基礎設施、後勤保障等領域幾乎全面勝出,不僅在對峙快速將各類裝甲機械化部隊和山地作戰部隊送上對峙前線,同時還在一線後方修建了體系完備的交通路網和足以支持部隊各類行動的後勤保障體系,解放軍不僅在第一線部署了性能優於印軍裝備的99A型坦克和04A型步兵戰車,也利用健全的後勤體系保障了大規模靠前部署的部隊的日常生活需要,包括可在零下40攝氏度的環境下使用的新型拆裝式自供能保溫方艙,滿足高原官兵使用的新型高原防寒服、還有保障高原地區能量消耗的豐富給養。臨近春節,解放軍更是為前線官兵配發了新型特需節日會餐食品,讓解放軍官兵能在高原駐訓地吃上火鍋、一線邊境哨所裡吃到烤魚。相比之下,印軍雖然在這一方向上具有軍隊員額的規模優勢,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向邊境部署了超過4個師,接近10萬人的大規模軍事力量,但在高原高寒地區維持大規模武裝力量部署的後勤壓力,明顯超出了印軍的供應能力,印軍也確實沒有想過大量軍隊在高原高寒地區長期部署帶來的壓力,這才有了後來印軍造應急板房、買美國二手防寒服等奇葩操作。當然,依靠印度軍隊的低人權優勢,印軍在表面上並未在對峙中佔據下風,至少主戰坦克、步兵戰車、武裝直升機等幾類武器該有的也都有,但就如同2017年中印兩國在洞朗地區的對峙一樣,面對綜合國力遠強於印度的中國,印軍如果在第一時間無法利用在邊境兵力存量上的數量優勢佔的便宜,那麼對峙的時間越是延長,印度就越不可能在邊境問題上取得進展。按照印軍的說法,解放軍在開始脫離接觸後從班公湖南岸一線撤出了超過200輛主戰坦克,印媒同時也發布了連級規模的解放軍裝甲部隊後撤的照片,這甚至讓印軍指揮官「感到吃驚」。不過儘管印度軍官也承認「中國軍隊的候車速度也展現了其部署能力」,中國國內自媒體也借著這類消息來表揚人民軍隊,但不得不說,印方的這類報導很可能更多還是處於為自己表功的目的。畢竟一方面在中印衝突中誇大中方的兵力規模,以為本國軍隊塑造「輝煌戰績」乃是印度從1962年延續至今的傳統操作,解放軍按照協議從班公湖方向撤軍的規模自然也會成為印軍「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一部分,另一方面,200輛主戰坦克已經相當於解放軍2個合成旅/團級別的規模,不可能全部部署在班公湖南岸的狹窄地域中,也不會全部集中在一線印軍能夠觀察到的區域之中。印度媒體拍攝到的解放軍裝甲部隊,實際規模大約是坦克連級別,約14輛坦克對於中國而言,儘管我軍為了確保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向中印邊境上增調了諸多部隊和技術裝備,並且積極構築和強化了前推後實際控制線附近的基礎設施,中國軍隊也完全有能力以較小的代價對當面的印軍部隊造成沉重的打擊,但從中國整體的國家戰略角度,中國的核心利益依然存在於東南沿海以及南海地區,在西部地區貿然發起軍事行動,分散本國的軍事力量,在地緣戰略上將目前的「潛在對手」直接變成「明確敵人」,並且給予域外大國以介入的機會,無疑與我國對核心利益的保障背道而馳,在這樣的情況下,通過和平的手段達成暫時的形勢緩和,雖然不可能藉此徹底解決相關的領土問題,但也能有利於我們更好地應對當下的主要安全問題。當然,作為在中印邊境上挑事的「慣犯」,印度軍隊先在脫離接觸中後撤,隨後再趁機悄悄回來這樣的事情在歷史上也不在少數,考慮到中印邊境軍事力量的部署條件,我軍的後撤也不可能是無條件地回到去年4月以前,從這個角度看,未來幾個月裡的中印邊境可能依然會暗流湧動,需要各方時刻保持高度關注。(觀察者網)

相關焦點

  • 印軍「扣留」中國迷路士兵——帶你走近中印邊境的軍事禁區
    當地邊防軍戰士應該很熟悉那裡的地形地貌,為什麼會為找一頭犛牛而迷路,並被印軍扣住呢?這就涉及到中印實際控制線附近的複雜情況。 我先給大家總體介紹一下。中國和印度接壤的邊境地區絕大部分在西藏,一小部分在新疆。
  •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前線軍官稱印軍戰力相當於國民黨中等部隊
    毛主席要求乘勝即撤也是高明的一著棋。中印邊界爭端在當年已不可能解決,能通過一仗爭取幾十年邊境安定,這就是保衛我國和平建設環境的一個重大歷史貢獻。 現代戰爭某種意義上就是打後勤,在西藏和中印邊界打仗最愁的恰恰是後勤。
  • 中印邊境發生嚴重衝突,印軍3人死亡!
    中印兩國軍人在加勒萬河谷爆發嚴重肢體衝突,印方稱,印軍有3人死亡。據老胡緊急了解,我方也有人員傷亡。
  • 印軍打破中印邊境45年來的紀錄
    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錢峰8日對《環球時報》表示,最新事態說明印度「以壓促談」的思路不僅沒有變化,而且出現了「以武逼談」的趨勢,若印方繼續推高緊張局勢,屆時局勢也將會從量變發展到質變,不排除進一步增大未來兩國邊境爆發更大衝突的可能性。解放軍西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張水利大校指出,9月7日,印軍非法越線進入中印邊境西段班公湖南岸神炮山地域。
  • 橡樹 | 中印1962年邊境戰事:和談,或者戰爭
    此後,他在若干集會、訪談和議會發表對中印邊境問題的講話,提出了中國部隊撤到塔格拉山脊後面,中印軍隊維持戰前態勢的要求。尼赫魯口氣越發變得異常強硬:要麼撤退,否則,就打。印度人民永不屈服。他們認為,中國軍隊以先發制人突擊克節朗河谷,再以邊境談判而後發制人應變中印邊境衝突,使得同樣缺乏外交和軍事經驗的印度尼赫魯政府屢屢應對失誤,成為印度在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戰敗的一個主要原因。於是,隨著談判解決中印邊境問題的大門關閉,周總、林、賀、劉等老總也就開始會商籌劃第二階段的引蛇出洞,再戰印軍的作戰計劃。
  • 中印邊境大雪印軍處境艱難竟然拿出劣質睡袋過冬!
    印媒表示,現在印軍想要正常的進行巡邏,都非常的困難。報導稱,雖然中印雙方的軍事負責人針對中印邊境問題進行了八輪的軍長級會談,但是現在都沒有達成共識。第九輪的軍長級會談現在也沒有定下時間。所以現在還有10萬的印軍駐紮在當地,印媒表示,這在印度的軍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一件事情。
  • 聽外交部辭令,推測中印對峙可能的結局
    答:中印邊界錫金段已經得到中印雙方共同承認,此次事件實質是印軍非法越界進入中國領土,中國奉勸印度某些政客不要將派遣軍事人員越過已定國界作為謀取政治資本工具,中國不會無限容忍。我們在這裡多次強調過,印度方面應當認清事態,儘快採取措施將非法越界的人員撤回邊界線印方一側,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 1962年挨打後,印度後來還在邊境和中國打過兩次 | 軍武正片
    總之就是,我們把前來挑釁和侵犯的印軍打退了,但是並沒有打服。因為沒過幾年,中國和印度就在邊境發生了第二次軍事衝突。▲1962年11月21日中國宣布停火併主動後撤至1963年,中國邊防部隊和印軍在東、西兩段爭議邊界已經基本脫離軍事接觸。
  • 中印邊境最新消息!印軍參謀長再次釋放危險信號,中方;絕不姑息
    據環球時報報導,《印度教徒報》消息稱,印度國防參謀長拉瓦特近日前往邊境列城地區,主要評估了印軍的整體狀況。目前,中印邊境問題已長達8個月,雙方士兵還在未撤離,仍然部署在附近山區。不可否認的是,邊境局勢依然緊張。環球時報報導稱,印度消息人士透露稱,拉瓦特已經聽取了高級軍事官員的動態安全匯報。而且,拉瓦特還訪問了印方的"最前沿"哨所。印媒分析稱,拉瓦特還將前往克什米爾地區。
  • 中印邊境,大雪封山,印軍噩夢!
    寒冷的冬天來了,大雪封山,多條運輸線路已經無法使用,後勤補給終將成為印軍的夢魘!印軍還賴在邊境不走,還能幹什麼呢?難道還想打一仗不成?雖然,個別現象不能代替整體,我們分析印度邊境的相關消息。中印邊境最低的氣溫到了零下50度,如此極端寒冷的氣候下,不要說打仗,就是正常地活下來,就不簡單了!
  • 印媒分析62年中印邊境戰爭慘敗的原因
    印媒分析:1962年中印衝突印度失敗的5大原因1962年10月20日,中國陸軍從拉達克和麥克馬洪線附近對印度發起進攻。雙方軍力對比:中國軍隊8萬人,印度軍隊1萬人。在東段,中國西藏的邊防軍佔領了藏南和達旺地區;在西段,中國新疆邊防軍驅除了37處據點的印軍。10月24日,中國政府發表聲明,提出停止衝突、重開談判、和平解決邊界問題的三項建議,提議雙方從戰前邊境線各自後撤20公裡。印度表示無法接受,宣布印北地區進入「緊急狀態」,並在東線的藏南及達旺地區大力增援士兵。印軍在中印邊境東側的瓦弄發動進攻。11月16日至21日中方轉入反擊,為戰爭的第二階段。
  • 1987年中印邊境衝突,印軍的武器裝備竟然領先解放軍一代以上
    而在這裡我所要說的是,當時印軍的武器裝備竟然領先解放軍一代以上。  印度這個國家,是一個最會打小算盤而沒有大智慧的國家,每次搞事都是精心挑選時機。1987年中越之間還在處於戰爭期間,印度在這時在我藏南地區宣布成立了阿魯恰納爾邦。
  • 1962年中印邊境還擊戰老兵:圍殲達旺印軍
    參加過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主戰場作戰。寫得有自始至終的戰爭日記。中學教師退休,目前在老家大理養老。要殲滅達旺印軍,必須先消滅棒山口印軍。棒山口位於錯那正南,達旺以北約30公裡的「麥克馬洪線」上,是印軍在達旺以北的重要侵略據點。這是低矮稀疏的灌木區,再向北就是處於荒漠地帶的錯那縣城了。克節朗地區的印軍迅速被殲後,龍布、吉米塘、加林定等地的印軍倉皇南逃,棒山口的印軍也有撤逃跡象。為不使棒山口印軍南逃達旺,西藏軍區前指發出了「拔除棒山口據點的作戰命令」。
  • 中印對峙倒計時追蹤(四):大批印軍正向中印邊境集結,疏散村民或為增兵準備;我解放軍再次大量調兵西藏,包含東風飛彈!
    新聞延伸:據印度The Quint網站當地時間8月9日報導,駐蘇克納(Sukna)的印軍第33軍大批部隊已經或正在向中印邊境錫金段集結。  報導援引印軍消息人士的話稱,印軍常駐蘇克納的第33軍下屬的3個師早在20-25天前就已經開始這次向中印邊境部署的行動,部隊最重要的部分已經進入指定「行動區域」。
  • 中印交鋒 印軍的最大短板
    在這種情況下,以煽動民粹主義著稱,經常當眾耍大刀的莫迪「老仙」會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堅持挑戰中國底線,最終導致第二次對印自衛反擊作戰全面爆發呢? 這似乎不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中印開戰,會是什麼樣子呢? 關於這個問題,筆者給大家推薦一本很有意思的網絡小說,發表在鐵血中文網的《雷霆反擊》(原名《國家意志》,作者「野狼獾」)。
  • 中印若再次開戰,印軍是否不堪一擊?
    「冷兵器作戰」中,印軍遭受20餘人死亡上百人受傷的悲哀結局以來,印度總理莫迪下放了印軍「自由交戰權」、印軍隨後大局增兵中印邊境,做出了決戰的姿態。中中印之間到底會不會開戰?中印之間再次開戰我方勝算有多大?三年前,在中印洞朗危機期間,作為特邀嘉賓,我參加了鳳凰衛視《一虎一席談》的中印對峙專題討論節目。在回答主持人胡一虎其中一個提問「如果中印之間必有一戰,您認為結局如何?
  • 印軍開始從邊境撤離,所修地道曝光,我被驚呆了...
    請關注:俠客棧前幾天,據印度媒體報導稱,印度在中印邊境所謂的拉達克地區,為了在嚴寒和惡劣天氣下更好的跟解放軍對峙,學習和採用了中國以前對付日本侵略者的地道戰昨天,有印度媒體就曝光了印軍前線部隊所開挖的「地道」,立即讓韜哥震驚了!據印度報導,印軍前線指控官聲稱,印軍在中印邊境地區的地下挖掘了直徑在1.8米到2.4米之間的地下通道,目前建了長達14公裡。
  • 中印邊境戰爭那些事及其他||王刃
    翻閱了不少西藏歷史與資料,對62年中印邊境戰爭有些了解,供大家參閱。中印兩個東方大國一直友好,就因英國殖民主義者作祟禍害,一條「麥克馬洪線」把中印兩國引入衝突。50年前,1962年的中印邊境戰爭,印度完敗,尼赫魯氣死。印度人念念不忘,耿耿於懷,也屬正常。2、中印邊境衝突不是1次,是2次。62年一次,65年又來一次;只是62年大打,65年小打。
  • 中印邊境對峙有了新進展
    即使本周會談沒完全解決問題,接下來的會談也會解決,因為多年來兩國領導人顯然採取了抑制任何直接軍事衝突可能性的政策。目前,中印兩軍已展開對話。雙方都表示,邊境地區的局勢總體是穩定的、可控的,中印關於邊界問題的外交、軍事溝通渠道是暢通的。相信雙方通過談判協商,可以妥善解決兩國間的問題。
  • 中印邊境為何衝突不斷?
    11月7日,周恩來正式致函尼赫魯,建議兩國部隊各自從東邊的所謂「麥克馬洪線」和西邊的雙方實際控制線後撤20公裡,在撤出的地區,由兩國民政人員和非武裝的警察維持秩序,並為此舉行兩國領導人的外交磋商。中方承認有部分邊界從未劃定過,願意進行談判;印方則堅持邊界已經劃定,拒絕再談。中印邊境的大規模武裝衝突還是在1962年10月20日爆發。戰鬥進行了一個月,印軍死傷4885人,被俘396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