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NGO這隻黑手,顛覆,摧毀,瓦解他國政府和正常社會秩序,是美國屢試不爽的手段。
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非政府組織,顧名思義就是不由政府組織,獨立於政府行事的民間組織.
NGO最早建立的初衷,是真的希望通過民間手段,去幫助弱勢族群,你比如19世紀的國際紅十字會,就是最早的NGO組織,為戰亂地區的人民提供醫療救助。
那NGO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味的呢?
是冷戰時期。
根據現有資料,美國政府大規模資助各類NGO組織,開始於美蘇冷戰。
美國政府發現NGO是一種很好的滲透手段,他通常打著醫療救助,補助扶貧,文化教育,環境保護等道德旗號,進入與美國意識形態不同的國家,在展開「幫助」的同時,將根須扎入這些國家。
經過漫長的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滲透後,只要時機成熟,這些國家就會相繼爆發革命。
進而社會動蕩,人民對立,最終爆發內戰。
很多被滲透的國家民眾並不了解,他們看到的帶翅膀的天使,真面目是可怕的撒旦。
這本書詳細介紹了西方國家利用NGO組織的演變過程,以及NGO打著人道主義幌子,實則埋伏入他國「行顛覆和革命」之事實。
冷戰時期,美國政府為了避嫌,NGO的捐款者通常都是所謂的大富豪,慈善家。
那世界上真的有純粹的大慈善家嗎?可能有吧,但捐錢給NGO的肯定不是。
當時美國政府為了鼓勵富豪們捐助NGO,還特地修改了美國稅法,稅法規定,凡是向宗教、教育、慈善、科學、文學,公共安全等機構捐款的個人或組織,可提供相應抵稅。
美國政府這條稅法一改,極大促進了有錢人捐款NGO的積極性,而這些NGO的捐款富豪,通常也和「美國政治行動團體」,關係密切。
政治行動團體,是美國的一個遊說團體,類似於政客與商人中間的掮客角色。
如此一來,整條NGO的利益鏈條就被打通了,來給大家捋一下。
1,美國政府需要贏得冷戰,顛覆親蘇國家,通過各種NGO組織進行軟滲透。
2,NGO的資金來源,來自於富豪捐款。
3,美國政府修改稅法,為給NGO捐款的富豪免稅。
而這個只是1.0版本,到了全球化時代後,顛覆他國政府,就成了富豪資本家劫掠他國財富的最有效手段。
你可以去看看,通常一國政府被顛覆後,獲利最大的企業老闆,都是當初給NGO捐款最兇的人,你比如臭名昭著的索羅斯。
而當蘇聯解體,美國贏得冷戰後就一家獨大,全球再無對手,於是美國也越發猖狂和赤裸裸起來。
1.0版本的NGO援助,還要悄咪咪的縮手縮腳做底下操作,而美國獨霸後,他便無所顧忌,直接交代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進行NGO的援助.
美國國際開發署,是美國官方的專門向NGO和私人承包商發放狗糧的部門。
名義上他們依舊繼續打著道德援助的旗號,實則就是美國政府的黑手套。
21世紀後世界進入全球化時代,全球化讓各國往來更頻繁,NGO進入各國也變得更容易方便。
美國上萬個各類NGO遍布全球各地,中國當然是其中目標之一,但是當時中國是美國企業最大的海外市場,同時中國也是廉價商品的最大代工廠。
中國在為美國提供大量廉價商品的同時,也是美國國債的最大買家。
(那時的中國就像一個辛勤為美國打工的打工人,而今天的中國是一個要和美國平起平坐的老闆)
正因如此那時候的中美關係非常不錯,當時美國如果要搞亂中國,並不符合美國利益,也不符合美國資本家利益。
並且2001年以後,由於反恐戰爭的需要,NGO最活躍的地方還是在中東、北非那一塊。
從組織架構上來看美國有一整套完善的滲透系統:
首先頂層是,美國三大直屬部門:
1,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
2,美國中央情報局(CIA)
3,美國國防部(DOD)
其次中層是,美國兩大附屬機構:
1,救援與人道援助醫學中心(CDHAM),也就是今天的「美國全球健康行動中心」(CGHE)。
在下面這份美國內部的《給非政府組織的戰略指導意見》中,非常明確的提到。
網址:https://fas.org/irp/doddir/dod/ngo-guide.pdf
內部意見中非常明確的提到:我們真正的目的在於鼓吹他國「建立符合美國價值的民主機制」,「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制度」。人道主義救援,只是這個過程中的附屬品罷了。
而且報告還指出,美國搞顏色革命,比用軍事去顛覆一個國家便宜多了。
美國前總統小布希就明白的講,為了讓阿富汗和伊拉克政權更迭,美國花了3000億美元,相反在搞和平演變行動中,美國只花了46億美元。
於是小布希提出,成立一個「和平快速反應軍」,這支軍不是軍隊,而是專門用來培養在他國「推進民主」的特殊人才。
未來「和平快速反應軍」會加入到各地NGO,進入當地作為美國「政治工具」和「思想推進」的先行者。
NGO的根本目的在於,建立「美式民主價值」和「資本主義體制」,什麼醫療、教育、救助、傳教,那都是手段,都是假的。
在美國孜孜不倦的努力下,阿拉伯之春遍地開花,茉莉花革命轟轟烈烈,一個個國家政權被顛覆,一場場內戰被打響。
在血腥的內戰中,有本事的人擠上了偷渡歐洲的橡皮艇,沒本事的只能在戰亂的國家等死。
美國並不會在乎你的國家被顛覆後會有多悲慘,他在乎的只是你國被顛覆後,他能賺取多大好處。
著名富豪、慈善家股神巴菲特的兒子「彼得.巴菲特」(右),就曾直接炮轟美國慈善的「偽善」。
巴菲特是全世界捐款最多的富豪之一,他兒子對於「搞慈善」是怎麼回事,非常清楚。
彼得.巴菲特直接炮轟說:19世紀,你們在全球搞殖民掠奪,殺了多少人,害了多少國家?21世紀,你們換了張皮,又來做同樣的事。
彼得.巴菲特,將如今美國所作的惡行,簡稱為「慈善殖民主義」(Philanthropic Colonialism)。
也就是打著慈善的旗號,幹的還是白皮祖宗們一直幹的「殖民勾當」。
慈善殖民主義提到:NGO是門大生意,但資源分配極不平等,只有符合「美國價值」的NGO才會獲得大力資助。
同時NGO有兩大特色,第一是金主主導化,第二是運作專業化。
NGO的工作已經類似於一種客戶的報價服務,捐錢的金主可以指示NGO做任何事。
而且NGO的運作也非常專業,決不是一群志願者突然組織起來去乾乾慈善事業。
而是由總部直接向分部指派任務,分部無權決定要幹什麼,一切都按照總部的指示來做。
另外「投資報酬率」是金主捐錢的唯一衡量指標,也就是我今天捐款給你們這些NGO,未來我能獲得多少回報?
顛覆了這個國家的政權,我的生意能不能進這個國家佔據獨家優勢地位?這是一個重要的考量指標。
如果這個被顛覆的國家,有石油天然氣,或者各種礦產,那就更好了,那我們就能成為這些資源的「獨家代理商」。
弗朗西斯.博伊爾(Francis A. Boyle),國際特赦組織美國分會董事,美國伊利諾大學國際法學專家。
國際特赦組織,是擁有700萬成員的全球最大人權組織,專門關心其他國家的「人權」。
博伊爾說:「根據我在這系統裡那麼多年的觀察來看,包括國際特赦組織在內的各式NGO,他們的首要任務不是人權,而是政治。」
NGO的第一大任務,就是政治顛覆。
第二大任務,是宣傳美式價值。
第三大任務,是金錢。
第四大任務,是增加成員。
真正的單純關心人權的行動,少之又少。
像是國際特赦組織的高層,就是一群帝國主義精英組成的小圈子,他們高舉人權旗號,幹的都是齷齪與骯髒的交易。
不管是富豪巴菲特的兒子親身指控,還是前NGO的高層現身說法,無不都在鞏固一個事實。
就是現在世界上大多數的NGO,尤其是那些名頭很大的NGO,他們對非西方國家所進行滲透的目的:不是所謂的民主化,而是赤裸的「殖民地化」。
他們不是要把你變成所謂的「民主國家」,而是變成一又一個新殖民地。
過去搞殖民地,都是槍炮開路,暴力先行。
今天搞殖民地,都是NGO開路,人道救援先行。
而21世紀中美蜜月期結束後,美國明顯加大了對於中國的內部滲透。
美國對中國的內部滲透,主要是通過香港、臺灣這兩個地區作為前進基地實現的。
最近香港因為一系列改革和新法案的通過,消停了不少,大量NGO只好撤入臺灣,繼續運作。
你比如臺灣有幾個最大的NGO,背後無一例外都是美國政府主導的。
第一就是臺北的無國界記者組織(RSF),背後的金主是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與美國中央情報局(CIA)。
再比如,臺灣民主基金會(TFD),背後的金主是美國國際開發署。
像這種頭部NGO,每天不幹別的,就是抹黑中國,對中國議題煽風點火帶節奏,尋找中國境內的「合伙人」,展開內部煽動。
由於NGO打著「非政府,不盈利,人道主義」等高道德標籤,所以要查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
2017年中國大陸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簡稱《境外法》
這部法律就是用來規範和管理各種NGO在中國大陸的行為活動的。
2017到2019年10月,「境外法」實施兩年半,可以看到NGO在中國的登記數量已快速下降,從最初一個月可能有50家NGO登記,到一個月只有5家。
可謂效果顯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但美國不會就此停止對中國的滲透和影響。
明的,就是拉幫結派,進行政府層面的抹黑。
暗的,就是資助各類NGO,進行民間層面的滲透。
美國政府的白手套們,打著慈善,人道,環保等旗號,大搞慈善殖民主義,最終的目的無非是建立一個符合美國利益的中華殖民地。
所以對那些打著高大上旗號的NGO組織,每個中國人都需要擦亮眼睛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