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打撈失蹤戰鬥機 (中)

2021-02-15 薩蘇

任務,打撈失蹤戰鬥機



所謂政治因素,指的是失蹤飛機有叛逃風險。

儘管空軍與海航的飛行員都是千挑萬選,但仍難免有個別人由於種種原因選擇叛逃。由於飛機速度快,戰鬥機又只有一名乘員,一旦出現問題很難挽回。這樣的事例影響極為惡劣,也是部隊深惡痛絕的。

▲ 一架叛逃到臺灣的我軍戰鬥機

深惡痛絕的結果便是嚴格管理和審查。當時的飛機上天后,特別是執行海上任務的時候,飛行員出現迷航,聯絡不通或者忽然改變高度(飛到超低空雷達盲區)等,都被視為可能有叛逃企圖。為此,很多因為機械故障導致這些問題的飛行員往往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證明清白。

這架殲-6戰鬥機的失蹤,有漁民目擊墜海,而且事故飛機所屬單位迅速調查並得出結論,認為該名飛行員政治可靠,情緒正常,而且軍人榮譽感很強,沒有叛逃的跡象。

另外,出事海區狂風暴雨肆虐,而這架飛機當時訓練的高度正擦著雨雲區的邊緣,有可能是受到不良氣候影響導致的事故,訓練方案也有可商榷的地方。

然而,沒有找到失事飛機和飛行員之前,仍不能確定事故的性質。假如這邊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給定個烈士,明天在某個島上「烈士」忽然來一個什麼聲明,那事情可就麻煩了。

所以,這次搜救得到的要求便是「活要見人,死要見屍」,而執行這一任務的主力,便是J-301艦。

▲ 這裡要提一下王院長他們所在的J-301艦

該艦在1968年服役,最初的編號是海救512,是新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艘專業水下救援艦。其使命是營救遇險潛艇,並執行其他水下搜救任務,儘管和我國後來建造的新型打撈救生船相比存在很多問題,但它具備氦氧潛水救援能力,有專用的減壓艙等設備,在當時的海軍中獨一無二。

這些設備之外,關鍵艦上還有海軍精心挑選,極優秀的一批人員。比如王院長,當時便是該艦上的醫生。

和一般艦上的醫生主抓全體艦員的頭疼腦熱,睡前洗腳不同,他是專門為潛水員服務的潛水病理醫生。起初,潛水員們對這個當時年紀輕輕,文質彬彬的大夫有多大能耐並不十分了解,而上任不久王醫生便經受了一次嚴峻考驗。

在一次執行水下任務時,突然發生了潛水員最怕的惡性事故之一——放漂

所謂放漂,指的是在水下工作的潛水員供氣排氣系統突然出現故障,導致潛水服內進入大量氣體,其結果便是潛水員從深水迅速上升,直達水面,甚至極端條件下會像炮彈一樣被慣力拋出水面。


急劇迅速的減壓會使潛水員體內積蓄在內臟和骨骼中的氮(空氣潛水必然後果)如同開水沸騰一樣爆發開來,後果可想而知。

這一次事故便是如此,而且情況相當惡劣,從左舷下水的潛水員竟然被從船體的右側拋出了水面,這中間不知道在水下翻了多少個跟頭。被拋出水面的潛水員因潛水服內充滿空氣,變成了一個漂在水上的大字型氣球,樣子十分詭異。

戰友們匆忙跳入水中,把潛水員拖上船,隔著玻璃罩看到他的嘴唇還在微微翕動。按照老輩子潛水員的說法,這就是閻王爺慈悲,讓你在過去之前還能說幾句話,囑咐囑咐身後之事。

但就在戰友們想聽明白這位臨終有什麼事兒要交代的時候,王醫生突然粗暴地出現了,二話不說就把還穿著全套潛水服,溼漉漉的潛水員直接扔進了減壓艙。

以前放漂就沒活過一個,眾人驚訝之下都覺得這位新來的醫生中了邪。然而,扔進減壓艙的那位潛水員竟然並沒有如大家預測的那樣很快斷氣,又讓人對王醫生莫測高深。

王院長講,他是專門對這種急速減壓進行過研究的。放漂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十分嚴重,但若是從深水上升速度極快,那麼氮還來不及全部釋放出來,此時將其直接送進加壓的減壓艙,等於又回到了水下的高壓環境,便可中止這一進程。此後再徐徐減壓,或可救得潛水員性命。

「其實,我那也是第一回在實踐中嘗試,能不能成功,我也沒把握。」王院長在幾十年後說了句實話。

由於驟然從水下上升,使潛水員的身體已經受到傷害,對傷員的減壓進行得十分謹慎,經過50多個小時的精心觀察和有序調解艙內壓力,王醫生才終於打開了減壓艙的房門。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名潛水員不但活了下來,而且恢復了健康,依然可以從事潛水工作。這本來是科學的勝利,然而從此以後,天不怕地不怕的潛水員見了王醫生便如老鼠見了貓,畢恭畢敬得幾乎要繞道走。王醫生在他們眼裡很快向半神半人的活閻王方向發展。

沒辦法,在水底下那地方工作的,多少都有點兒迷信思想。

專業的船,專業的人,儘管編制在東海艦隊,實際上成了總部的一張王牌隨時使用,執行過若干重大任務。這一次發生飛機失事的水域水深將近百米,也的確是非J-301不能實施行動的。

由於是事故後立即接到命令並趕赴現場的,J-301到達指定海區的時候,事故發生還不到24小時。

此時,天雖然晴朗了一些,雨並沒有停,風仍然很大。在出事海區堅持待機,等待與J-301艦一起執行搜救任務的掃雷艇和獵潛艇上面,艙面人員都是穿著雨衣在執勤。

現在還不是潛水員施展手腳的時候,預先對失事飛機進行定位十分重要。

當時獵潛艇上裝備的聲納等水下探測設備比較陳舊、粗糙,不能有效發現飛機那麼大的水下目標。而狂風大浪又使在水面發現漂浮物的可能性幾乎減為零。因此,那幾名目擊飛機墜海的漁民便成了關鍵人物。

可是,由於在風浪中漁船發生漂移,僅僅十幾個小時他們就已經說不清飛機墜落的具體方位了。

的確,茫茫大海,僅靠幾名漁民的判斷尋找一架飛機,談何容易?想一想後來MH370的命運,那麼多人四面出擊,還是找不到它到底掉在了哪裡。殲-6的尺寸可比波音客機小多了。

J-301到達後,也面臨一個搜索麵積過大的問題而無從著手。此時,有人建議用船隻拖上纜繩,兩條船一組,如同種自留地一樣,進行地毯式搜索。

這種作法似乎有道理,但還是陸上工作的思維,面對一望無際而且毫無標誌物的大海,用這種搜法正應了大海撈針的說法。而且這一帶海底地貌複雜,很難保證纜繩拖底,顯然此路不通。

這時候,還是群策群力起了作用。有人提出,附近多島礁,有幾個隱約可見,那上面有沒有居民呢?如果有,他們是否看到飛機墜落呢?

發動群眾果然是好辦法,事後證明,附近有六個島礁有人居住,其中有三個上面的漁民看到了飛機墜落的異常情況,他們一致證實,那個時段的確有一架飛機掉到了海裡,而且大雨中竟然海面上還曾冒起黑煙,推測是飛機的油料有短暫的燃燒。

把三個島嶼上報告的飛機墜落大致方向在海圖上一畫,加上左右5°的誤差,一把量角器和一個直尺就解決了問題——如果真的有一架飛機掉下來,它應該就在一個方圓五平方公裡左右的多邊形裡面。

▲ J-301艦內景

帶著這個歡欣鼓舞的結論,搜救編隊決定馬上開始水下搜索。

誰知,就在這個時刻,又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各船已經組成編隊,忽然斜刺裡跑來一條怪模怪樣的船,一頭就扎進了搜索的核心區,而且不等我們驅趕,竟然直挺挺地沉了下去!

儘管能見度依然很差,有眼尖的水兵還是發現,那條船的桅頂上,居然升著一面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子。

對面來的船?它是來幹什麼的?怎麼直接就沉在這兒了?

這是開的什麼國際玩笑啊?

相關焦點

  • 臺F16戰鬥機失蹤,向大陸起義投誠?
    然而最新消息和相關專家都認為,這架F-16戰鬥機墜海的可能性更大。臺「防長」嚴德發在11月19日證實,一天前已在距臺東海岸9海裡處,收到戰機飛行紀錄儀(黑匣子)的信號,現在已經委託有打撈失事「幻影」戰鬥機經驗的銓日儀公司前往進行打撈。嚴德發表示,打撈船已抵達花蓮港,將出海探測、水下攝影,如果有確認就立刻打撈。
  • 中國造潛水支援船打撈日本墜海F-35,美日頗為尷尬
    萬事如意據日本相關媒體報導,日本和美國目前正在展開對本月初墜毀的空自F-35戰鬥機的打撈工作,但令美國和日本政府頗為尷尬的是,打撈隊伍中最關鍵的一艘潛水支援船是中國造。失事的日本8705號F-35戰機本月9日,隸屬於日本航空自衛隊第302中隊的4架F-35A戰鬥機於18時從三澤基地起飛,前往三澤以東海域執行訓練任務。但在18時35分左右,其中一架突然從地面雷達的監視信號中消失,後被日方確定墜毀於太平洋深處。
  • 「聖胡安」號失蹤1年後被發現,卻遇到一個難題,或會求助中國?
    2017年11月15日,一艘載有44人的阿根廷「聖胡安號」核潛艇在執行一項任務突然與外界失去聯繫,在短短7天的黃金救援時間裡,每一位家屬都備受煎熬
  • 阿波丸之謎:載有50億的郵輪慘遭襲擊,打撈時40噸黃金卻不翼而飛
    如今,再次回憶起那段血雨腥風的歲月時,一樁塵封了數十載的離奇舊案再次浮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一艘名為「阿波丸」號的日本郵船於我國福建省牛山島以東海域沉沒。距離它的沉沒已經過去了76年的歲月,但仍有太多的未解之謎未能散去——神秘失蹤的「北京人」頭蓋骨化石是否在船上?究竟是被美軍擊沉還是選擇自毀?這些至今未能解開的謎題讓縈繞在「阿波丸」號身旁的神秘色彩又濃厚了幾分。
  • 神秘失蹤的飛機與飛行員
    然而最新消息和相關專家都認為,這架F-16戰鬥機墜海的可能性更大。臺「防長」嚴德發在11月19日證實,一天前已在距臺東海岸9海裡處,收到戰機飛行紀錄儀(黑匣子)的信號,現在已經委託有打撈失事「幻影」戰鬥機經驗的銓日儀公司前往進行打撈。
  • 1000米深海底,臺灣墜毀F16被找到,如何打撈成了大難題
    ▲客機黑匣子示意圖位置已經標定了,趕緊打撈,但這個地方非常特殊,海底深度已經超過1000米,再加上海流強大造成探測儀器與水下攝影機操作困難,危險程度高,暫時無法完成水下作業,將待天氣,海流暫時穩定時才能展開精確攝影與打撈
  • 臺灣F-16戰鬥機失事情況
    一、美臺關於F-16的那點事    據島內媒體報導,2020年11月17日18時30分臺「防務部門」通報稱,臺軍一架F-16戰鬥機在進行夜航訓練時其雷達光點消失。22日臺軍表示在雷達光點消失處東北方約1海裡、深度約1000米處,順利找到「黑匣子」並發現多處水下金屬反應,正在組織打撈。
  • 最後的戰鬥機——紫電改
    日本在太平洋戰爭末期量產紫電改,並使用在本土防空任務。與同時期日本陸軍視為空中決戰主力。「紫電」採用了較多的新科技,如自動空戰襟翼與層流翼型等,前者用以提升飛機中低速下的操控品質與空戰性能,後者意圖減低阻力儘量追求高速化。
  • 飛機失蹤35年出現在月球上,全機人員全都沒事,太詭異!
    二戰時期,美軍五架轟炸機在百慕達三角區域執行巡邏任務時離奇失蹤,自此「生不見機死不見屍」。
  • 「無人駕駛」小艇被打撈上岸,死者屍體找回,事實經過究竟如何......
    昨天警方在一份聲明中說:「2021年3月24日周三下午1點45分左右,一名海灘漁民告訴警方,他看到離海岸較遠的地方有一艘小船,它好像一直在原地盤旋。」於是警方將這艘小艇打撈上來,並被拖到了Two Rocks碼頭。「水警、DFES海上救援、JRCC和警方空軍仍在搜尋小艇的主人。「警方和dfe SES也在沿著海岸線進行陸地搜索。」
  • 載大量黃金的日本沉船,幾十年後被中國打撈,卻發生了一件怪事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島國,所以在海軍上的發展要比其他國家快很多,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就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艦,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艘航母就是阿波丸號。根據相關史書記載,日本的阿波丸號再和美軍作戰時在福建海峽地區被打成,可是由於二戰結束以後國際上仍然十分混亂,所以阿波丸號就這樣被人們給遺忘了,也沒有人想起要去打撈和尋找。
  • F16墜毀準確位置已經確定,打撈遲遲未展開,臺島:海況惡劣難度太大
    根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的最新消息顯示,11月17日晚間隸屬於臺灣第5混合戰術戰鬥機聯隊26作戰隊上校飛行員蔣正志駕駛的F-16戰鬥機在失聯4
  • 日本「失蹤」一年多的F35終於找到,關鍵部位不翼而飛,美國急了
    就在不久前,日本再次公布了f-35戰鬥機最新研製的打撈進展情況,聲稱已找到部分記錄器和駕駛艙碎片,這是最大的成就,但缺少關鍵部件——飛機發動機。這事傳到美國,許多人都驚出了一身冷汗。這樣一個秘密裝置如果被另一個國家獲得的話,將會暴露f-35的秘密。
  • 打撈庫爾斯克號
    MAMMOET公司與SMIT公司聯手合作,計劃使用8條打撈船和100人,將「庫爾斯克」號打撈並運回到俄羅斯的摩爾曼斯克基地。MAMMOET負責起重設備與操作,SMIT公司負責海上打撈作業。該項工程中面臨著空前的困難和挑戰:打撈必須在3個月內結束;高達2米的海浪;零下40度的低溫;「庫爾斯克」號陷入海底巖床深達2m;艇上有危險的核燃料。
  • 6月18日,一架戰鬥機在執行任務時意外墜海,2名飛行員彈射逃生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6月20日報導,6月18日當天,美方一架戰鬥機在執行任務時意外墜海,所幸2名飛行員彈射逃生。最近,美國的戰機可謂是事故頻發,損失不斷。早在此前5月15日,美國佛羅裡達州埃格林空軍基地,一架F22戰鬥機在飛行過程中墜毀,飛行員成功進行了緊急彈射。
  • 阿根廷潛艇突然失蹤的真正原因已找到?中國這款裝備可伸出援手
    為此,美國、英國、法國、巴西、智利等9國協助阿根廷開展大規模搜救,在搜救行動中,曾多次發現疑似潛艇的求救信號,但最後都一一被否定了。    阿根廷「聖胡安」號潛艇  「聖胡安」號失蹤的原因讓各界摸不著頭緒,起初失聯48個鐘頭時,阿根廷仍信誓旦旦表示,潛艇只是通訊系統發生了故障,眼看時間一分一秒流逝,阿根廷才不得不向外求援。
  • F-35C墜海,如果中國將其打撈出水F-35都得停飛,但是有深水炸彈
    1968年蘇聯K-129號核潛艇離奇沉沒,蘇聯海軍找了倆月之後,心涼了,認為這是找不到了,所以放棄了打撈K-129計劃,而美國海軍也不知道怎麼知道的,反正美國海軍就是找到了出來了K-129沉沒之後的位置,專門造了一艘夠裝得下完整K-129號的格洛瑪·勘探者號打撈,1974年進行打撈時美國獲得了包括彈道飛彈在內的大量實體,在冷戰對抗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英國第一艘在航行中被擊沉的戰列艦,在南海被打撈
    一直以來英國政府對南海海域附近國家打撈英軍沉艦表示不滿和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