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據《日本經濟新聞》6月10日報導稱,美國政府於9日向日本方面提出,要求日本減少核材料鈽的保有量。鈽可以從核電站乏燃料中分離出來,之後可以作為核武器的原料。美方認為,為了保持核不擴散機制,日本應當限制鈽保有量,而這勢必將對日本長期以來堅持進行鈽分離的核能政策造成嚴重影響。
鈽是序號為94的重金屬元素,其在核反應上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同位素鈽239。人類歷史上最後一枚用於實戰的核武器:在日本長崎爆炸的「胖子」採用6.4公斤的武器級鈽作為核裝藥。作為核原料利用的鈽主要是用過反應堆生產,或者是從以鈾為原料的核電站產生的「尾料」——乏燃料中提取,其原理都是鈾238在反應堆中轉化為鈽239。
實戰中使用的最後一顆核彈「胖子」,據說其命名源自於與其體型相近的英國首相邱吉爾
作為核武器原料的一種,鈽受到核不擴散機制所管控,原則上非核武器擁有國(除了美俄英中法以外的其他國家)禁止生產鈽。而美國以日本資源貧乏為理由,在《日美核能協定》允許日本從核電站產生的乏燃料中進行鈽分離。日本將分離出來的鈽作為混合氧化物核燃料(MOX燃料,一般是鈽與貧化鈾的氧化混合物)的原料進行再利用。2011年發生嚴重核事故的福島第一核電站,其3號機組就使用MOX燃料進行發電。日本除了依靠自身的乏燃料後處理廠進行鈽分離活動以外,也委託英國和法國的後處理廠進行鈽分離。
然而,使用MOX進行發電的成本相當高昂。核不擴散機制也要求和平利用的鈽應當儘量減少庫存。對於日本持有大量鈽一事,《日本經濟新聞》的解釋是由於2011年的福島核事故之後,日本一度停運了所有的核電站,後來的再啟用也進行的不順利,因此MOX燃料的消耗量較之2011年以前大幅降低。
實際上持有大量鈽是日本核能的「常態」。從21世紀初日本鈽存量就已經達到40噸,除10年代初一度有所下降以外,始終保持著上升趨勢。《日本經濟新聞》在報導稱:目前日本已經積累的47燉鈽足以製造6000枚核彈。
不過這樣的說法存在相當大的問題:首先這些分離鈽中的鈽239並沒有達到武器級濃度(92%以上),其次這些鈽也不完全儲存在日本國內,有大部分存放在海外,尤其是進行後處理的法國和英國。但日本國內儲存的10噸左右的分離鈽依然相當可觀。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稱,保存如此巨量的鈽引發了日本鄰國的擔憂,而美國和國際社會由於在核不擴散問題上的強硬立場,很難對日本特別網開一面。因此,美國國家安全會議要求日本政府對鈽採取適當的利用和管理措施,包括設置鈽保有量的上限,公布削減鈽保有量的措施,配合《日美核能協定》的自動延期發布相關的日美共同文件等等。
《日本經濟新聞》認為,負責管理鈽的日本核能委員會可能應美國的要求,在6月內確定減少鈽保有量的措施。日本方面很有可能會停止位於青森縣的鈽分離工廠的運轉,並正在協調爭取6月下旬向國際原子能機構匯報確定的保有量上限。
而為了減少現有的鈽存量,就要通過核電站消耗MOX燃料。為此日本政府也向大型電力公司組成的「電氣事業聯合會」尋求幫助,要求利用四國電力的伊方核電站和九州電力的玄海核電站,消耗東京電力和中部電力所持有的鈽。使用鈾燃料的核反應堆和使用MOX燃料的核反應堆在結構上有所不同,而在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機廢棄之後,東京電力屬下已經沒有可以使用MOX燃料的反應堆,而中部電力所屬使用MOX燃料的濱岡核電站3號機也遲遲未能重啟。
以往日本的核電企業都是消耗自己生產的鈽,從其他企業接受鈽可能會造成一定的牴觸,由此而來的鈽運輸問題也可能引發民眾的牴觸情緒。然而,最大的問題可能還是日本核電站重啟進度的停滯不前。目前處於自動延長期的《日美核能協定》可以由任意一方宣布終止並在6個月後生效。《日本經濟新聞》推測,如果日本的鈽保有量長期維持在高位狀態,美國可能會宣布停止《日美核能協定》,不再支持日本的鈽分離活動,這也將使得日本現行核能政策發生動搖。
然而,在鈽分離勞民傷財,MOX燃料發電又並不經濟的情況下,日本為何長期堅持鈽分離活動並保持可觀的鈽存量呢?這倒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