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0枚!美國公布自己的核彈總數, 俄羅斯的態度仍然霸氣強硬

2022-01-05 軍武次位面

10月5日,美國國務院發表公告,聲稱截止2020年9月30日,本國核彈總數為3750枚,這也是美國4年來首次公布這方面的信息,一些人認為美國終於有重視核武器軍備限制條約的態度。

 

今年1月時,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一份報告顯示,如果加入報廢的退役核彈,美國的核彈總數為5550枚,俄羅斯則為6255枚,這兩大巨頭就佔據了世界各擁核國家核彈總數的9成!

▲被核彈包圍的地球

圖為8個核武器國家的核彈數量(缺少朝鮮)

自冷戰至今,兩大陣營對彼此核彈數量都可謂敏感之至,根據一系列核軍備限制條約,雙方不但要控制自身核彈數量,而且還要定期公布自身核武庫規模。然而自2017年川普總統上臺開始,美國一度不再公布其核彈總數,由此不少防務專家甚至猜測美國可能隱藏了不可告人的秘密。

 

▲美國時隔4年後首次公布其核彈數量

 

美軍核彈當量大小不一,氫彈佔多數

 

美國核武起源於廣島原子彈,但很快美軍就發現原子彈威力有限且重量太大,因此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就將核武研發重點放在重量低但威力大得多的氫彈上。

即使美國最老的W-76型核彈(上世紀70年代服役,爆炸當量超過10萬噸)也屬於氫彈發展而來的三相彈,即內部填充了大量高濃度裂變材料,反應過程為裂變-聚變-裂變,這種核彈的配備數量一度超過兩千,迄今也有不少保持戰備。

▲一發洲際飛彈中可攜帶多枚W-76型核彈頭

現在美國已經更新成W-76-2型

此外美軍還有兩種TU型氫彈保持服役,這就是W-78和輕量化的W-80型(130公斤),前者的當量為35萬,但抗衝擊和高溫能力不足,所以美軍後來又研發了總重僅270公斤、當量近似的W-87型,並將其用於和平衛士和民兵3系列陸基洲際飛彈;而W-80型可以通過扳機模式控制當量,威力為5000-15萬,一般被用於核彈頭巡航飛彈,目前依舊有數百發保持戰備。

 

▲W-80型核彈頭

美國海基戰略反擊力量的核心是配備三叉戟潛射洲際飛彈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而三叉戟的分彈頭為當量48萬噸的W-88型(三相彈),一枚三叉戟最多可以攜帶12枚。而美國目前威力最大的核彈則是B-83型空投氫彈,這種重量超過1噸的氫彈爆炸當量超過120萬噸,自1983年服役後量產了650枚,雖然自2015年就停止戰備部署而轉入庫存,但只要有需要即可再度服役。

 

▲美軍目前威力最大的核彈為B-83型

 

美國不少核彈都生產於冷戰時期,密封材料、電子設備和起爆裝藥都需要更新,而且用於核聚變的氚的半衰期大約為12年,所以才有人認為美國多數核彈幾乎不堪使用。但氫彈和三相彈使用的是氘化鋰,而這種元素是中子轟擊鋰元素後產生的,並不存在半衰期。由此不難看出,所謂美國沒有氫彈的說法完全不符合事實。

 

美國核彈數逐年遞減,但核實力卻在增加

 

儘管依舊是世界兩大核武庫巨頭之一,但目前美俄兩國核彈總數相對於各自在冷戰時的高峰期相差甚遠。以美國為例,其核彈歷史最高峰數字為1967年的31255枚,冷戰結束前夕的1989年也有22217枚。即使在2015年,美國核力量報告也指出當年美國的核彈總數為4760枚(2080枚戰備執勤),而且美國能源局還儲備了超過2000枚各類可以在改裝後投入實戰的核彈。

 

▲根據2020年初的報告顯示,美俄兩國擁有目前世界絕大多數核彈

 

按照美國自己的說法,自冷戰結束以來,美國的戰略性高當量核彈數量已經拆除了超過9成,其中2017年9月底至今,美國就拆除了711枚各類核彈。然而一些評論者認為,美國歷來說一套做一套,因此美國國務院公布的核彈總數很可能與事實存在很大差異,考慮美國以其他名義儲備的核彈,其彈頭總數可能仍然超過5500枚!

 

如何以最小的投入換來最大的回報,並最大程度吻合當下的國際局勢,也是任何國家戰略武器發展的根本。對美國而言,雖然如前所述,其現有核武庫中大量冷戰後期製造的核彈經過維護後依舊可以投入戰備,但顯然巨額的配套花費也是十分可觀的,而且巨大當量的核彈反而很少有實戰機會,畢竟美國認為使用戰略核武會讓自己招來同等報復。所以美國將一定數量的高當量戰略核彈儲備起來,一面生產新的小型核彈。

  

▲B-61型核彈可直接由戰鬥機掛載

 

在美國的核武庫中,改進版B-61型核彈(TU結構氫彈)以及近年服役的W-76-2型核彈就體現了美國新時代核戰的思維。前者原本是一種空投核彈,當量可以調控為數千到45萬之間,這就適應了不同的打擊強度需求,而由於它的重量只有540公斤,所以F-35這樣的隱身戰鬥機也可以攜帶;而W-76-2則主要用於戰略核潛艇,其當量也同樣很低。然而這些低當量核彈卻意味著核戰爆發的可能性驟增。

 

 ▲小男孩炸廣島與B-61的威力對比

相較於傳統核彈,一發炸平一座城市

已經進化到小型核彈,定點清除了

在美軍看來,這些低當量的小型核彈的破壞力介於高威力常規武器和真正的核武之間,而且輻射和衝擊效果很不明顯,一般也直接攻擊對方軍事目標而非城市,所以對方挨了這種攻擊後很可能吃了啞巴虧,畢竟用戰略核武報復就會讓事態升級。這就好比兩個幫派火拼,他們都知道使用大威力槍械不但會讓對方再無顧忌,也會招來警方的關注,而如果只是使用山寨版土槍,事情就沒有那麼複雜,自然想怎麼用就怎麼用。

自衛國戰爭時開始,蘇聯/俄羅斯的風格就是以牙還牙。對於美國的所謂核武擦邊球原則,俄羅斯一直明確表示只要美國在衝突中對自身使用核彈,那麼俄羅斯不會在乎對方核彈的當量如何,將立刻用核彈回敬!也不會刻意在乎反擊核彈的當量!很明顯,俄羅斯的態度不但讓美國恐慌,而且也從根本上斷絕了美國的新思維核戰計劃。▲以俄羅斯的態度,即使被戰術核武攻擊,也可能用高當量核彈回敬
自1949年蘇聯試爆成功自己的原子彈,打破美國此前4年的核壟斷,真正意義上體量對等的冷戰就基本形成。不久後的抗美援朝戰爭中,美軍在連連被志願軍痛擊後,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多次表示要用原子彈扭轉戰局,但最終美國高層害怕蘇聯使用原子彈進行報復,因此最終否決了這個瘋狂議案。上世紀50年代,美蘇兩國的原子彈測試次數不斷增加,並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放在氫彈這種高威力核武上。1951年,美國率先在太平洋埃尼威託克群島的試驗場進行測試,但2年後蘇聯卻率先成功研發小體量實戰類氫彈,雖然其當量僅40萬噸,但相比於美國此前的60噸級試驗裝置,其先進性不言而喻。深感壓力的美國只能從領跑者再度淪為追趕者,並竭力在1954年推出了1500萬噸當量的實用型氫彈。自此,更大威力的核彈也成為美蘇爭霸的一個關鍵點。 在核彈投送工具方面,美蘇同樣競爭激烈。1955年,美國完成了世界首艘核潛艇的試航,由此標誌著海基戰略反擊實現了技術上的可能;同時藉助於B-36、B-47、B-52等戰略轟炸機的服役以及諸多海外基地,美國得以依靠航空技術優勢增大了空基戰略打擊項目優勢。然而蘇聯卻在1957年發射了人類第一枚人造衛星,這無疑表示蘇聯的火箭發動機技術、運載火箭控制技術和彈道計算技術等方面已取得領先,其洲際飛彈自然也有能力抵達美國。冷戰中,雙方根據自己的優勢和戰略環境強化了各自的戰略反擊力量。美國藉助海空力量優勢,將海基和空基戰略打擊力量作為發展重點,最終結合其隱身軍用機技術,推出了所謂空中核彈斬首的概念。而蘇聯一方面利用廣袤的西伯利亞荒原以及自身發達的鐵路網,發展了特色化的飛彈列車以及大量發射井,同時也在對手的優勢領域奮起直追,其最終代表作品就是颱風級戰略核潛艇以及圖-160高速戰略轟炸機。冷戰中,劍拔弩張的雙方雖然看似強大至極,但也都惶惶不可終日,畢竟稍有衝突就可能演變為將本國化為灰燼的核大戰。因此自1963年到新世紀的2010年,雙方不得不在隨後的幾十年內籤署了一系列核武軍備限制條約,這些條約不但限制了核彈數量,也限制了其載具的數量,並禁止雙方在空中、外太空以及水下進行核試驗。在第一波條約到來之際,蘇聯顯然佔了上風。上世紀50年代後期,美國核彈數量大幅超過蘇聯,而英國也在美國協助下完成本國氫彈的測試,而英美兩國又都是航空技術頂尖強國,其大型四渦輪飛機甚至多次完成了橫渡大西洋的飛行。蘇聯陸基彈道飛彈雖然在此階段取得了飛速發展,但即使赫魯雪夫本人在晚年也直言1957年時蘇聯洲際飛彈數量不但很少,制導精度和控制也存在很大難題。面臨這種劣勢,蘇聯決定發展一種前所未有的超大威力氫彈作為震懾手段。這種威力逆天的氫彈,就是被戲稱為大伊萬的沙皇氫彈,於1961年完成。按照估算,其當量接近一億噸!考慮到在北極圈測試,如此威力的氫彈可能也會對部分華約國家帶來影響,因此蘇聯最終決定將測試威力減半,其具體方式就是將外層的鈾238換成鉛,由此就能控制融合反應中裂變反應的鈾原子和中子的速度。由於沙皇氫彈的重量達到27噸,因此即使圖-95這樣的巨型轟炸機也必須進行徹底改裝才能勉強攜帶。 ▲即使距離200公裡外,沙皇氫彈爆炸後的火球依舊十分耀眼
1961年10月30日,沙皇氫彈在新地島以空爆形式成功測試。爆炸40秒後,就形成了一個半徑超過4.6公裡的巨大火球,即使距離上千公裡,那個火球也清晰可見,新地島附近一些直徑15公裡以上的冰山甚至都這恐怖高溫瞬間融化!隨後,一個高度達64公裡的蘑菇雲拔地而起,同時巨大的衝擊波環繞地球整整三圈!歐洲很大區域內的通訊一度也徹底中止,一些地震儀顯示新地島區域出現了5級地震,不少老人甚至想起了1908年的通古斯大爆炸!此次爆炸威力為5800萬噸,達到廣島原子彈的3846倍!而美國迄今為止威力最大的Mk-41型氫彈的威力也還不到沙皇氫彈的一半!如果沙皇彈在華盛頓引爆,那麼瞬間死亡人數就可能接近300萬,而且還會出現一系列可能摧毀局部生態的次生災害。美軍將領卻表示這種巨大笨重的武器只能由改裝版轟炸機攜帶,而此時這種空中目標無疑就是活靶子,所以沙皇氫彈不具備實戰意義。儘管如此,西方還是在戰戰兢兢中表示我們能毀滅世界,但蘇俄敢於毀滅世界。沙皇彈的測試也直接催生英美蘇三國在1963年籤訂了《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歷史學家表示沙皇彈的意義在於長痛被短痛結束,因為此後各國都停止在多個環境下的核試驗,極大降低了核試驗對地球帶來的生態影響。特別是蘇聯十分滿意於沙皇彈帶來的威懾效果,此後三年都沒有進行核試驗,考慮雙方整體實力對比,沙皇彈可謂四兩撥千斤。如果說1963年的《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讓蘇聯獲得戰略主動,那麼1987年美蘇雙方籤訂的《美蘇兩國消除中程和中短程飛彈條約》(簡稱中導條約)的結果就是蘇聯吃了大虧,而美國卻依靠偷梁換柱等手段獲得了優勢。上世紀70年代時,美蘇兩國核武競賽趨於白熱化,雖然雙方在1972年和1977年相繼籤訂了《反彈道飛彈條約》和《第一階段限制進攻性武器條約》,但蘇聯依舊將RSD-10先驅者等中程飛彈對準了西歐的北約成員國。對此,美國推出了潘興2彈道飛彈和BGM-109A陸基戰斧飛彈。從體量上看,具有三彈頭的RSD-10飛彈近似於今天的東風-26,而潘興2和BGM-109A則對應東風-15B和長劍10A。這種對比讓美國如鯁在喉,西方試圖通過條約讓蘇聯拆解那些飛彈,但蘇聯起初自然不會理會,直到戈巴契夫上臺,蘇聯的態度才發生改變。當時蘇聯因入侵阿富汗而遭到多方制裁,而高昂的軍費以及與美國的軍備競賽導致其經濟陷入危機,甚至民生口糧都不斷出現缺口。在戰略方面,不少蘇聯的傳統盟友此時不是態度搖擺,就是間接轉投西方陣營,進而讓蘇聯面臨全面包圍。在內外交困的局勢下,蘇聯被迫接受了《中導條約》,按照協定,蘇聯要銷毀826枚中程飛彈和926枚中近程飛彈,而美國對應所需銷毀的飛彈則只有689枚和170枚!非但如此,蘇聯為表示誠意,還同意了美國的現場核查,即同意對方代表到自己的生產、發射基地以及銷毀現場進行檢查。如果以今天的標準來看,美國損失了不足200枚東風15B和500枚長劍10A,而蘇聯卻損失了450枚東風26和東風-31級別的飛彈!更讓人始料未及的是美國對BGM-109A巡航飛彈的處理,這些核戰鬥部巡航飛彈最終通過使用常規戰鬥部交付了美國海軍,並用於不久後的海灣戰爭。當年日本海軍在海軍條約限定下,讓最上級輕巡洋艦最終變身重巡洋艦,以至於被美國稱為驚人的違約之舉,而幾十年後美國自己的行徑,卻與之別無二致。反觀蘇聯不是將要求銷毀的飛彈就地拆解,就是直接打靶,甚至沒有利用其通用性使其變身為民用航天的火箭。 ▲美國還試圖讓中國加入《中導條約》,由此削弱人民火箭軍
儘管蘇聯當年一廂情願地認為自己主動大幅度削減核武庫,就會和西方化幹戈為玉帛,然而對方卻一心要置蘇聯乃至繼承蘇聯武裝力量大部分的俄羅斯於死地。從結果來看,《中導條約》無疑讓蘇聯蒙受了多重失敗,更誇張的是,美國還曾在近年希望中國也加入該條約,其目的無非是最終讓解放軍的東風-21D和東風-26等對美軍最具威脅的彈道飛彈消失。無疑,吸取歷史教訓的俄羅斯自然不會再次上當,而中國就更不可能著對方的道,畢竟可能有大殺器和的確有大殺器,會得到美國截然不同的態度。 那麼該如何看待美國公布核彈總數以及核彈數量本身這個問題呢?美國之所以顯示自己的「誠意」,必然也和中俄理智而不失強硬的態度有關,而非美國自己良心發現。對俄羅斯而言,儘管老對手的核武庫規模遠低於冷戰,但依舊需要自己不惜血本地維護本國核武庫,才能保證現有的平衡。對中國而言就另當別論了,畢竟解放軍所面臨的,是一條核常兼備的均衡之路,所以適當數量的核彈、先進的攔截/投送技術,意義遠超過一味提升核彈數量。

相關焦點

  • 數據出爐:印度新增10枚核彈,中國新增30枚核彈!印度人態度反轉
    乃至有很多印度人覺得,印度戎行是有才氣抗衡中國的,不過非常新一組數據的公布,印度人「驚掉了下巴」。據環球日報7月6號的報導,2020年,中國增長了30枚核彈頭,而印度惟有10枚。辣麼為何核兵器的數據云雲讓印度人驚奇?核兵器又畢竟代表著甚麼呢?核兵器,關於一個國度是否領有自力主權,是至關緊張的。
  • 核彈威力巨大,為何要造5萬多枚?當前世界核武數量
    按照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發布的《全球核武報告》推測世界各國核力量統計,截止2017年初,全球共有9國擁有核武器,分別是美國約6800
  • 中國、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5大國核彈數量一覽表
    核彈的威力在二戰末期表現的淋漓盡致,從此以後,世界進入一個核時代,1945年二戰即將結束是,鑑於當時的國際局勢,成立了聯合國,二戰中做出巨大貢獻的五個大國,中國、美國、法國、英國和當時的蘇聯成為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國,同時也被寫入聯合國的相關法律,這五個常任理事國擁有一票否決權,隨後,聯合國五常先後裝備了核彈,為了控制核彈
  • 土耳其發出強烈警告,再敢制裁就拆核彈,美國玩砸了?
    ,埃爾多安不僅取消了與美軍的多項合作,還在去年不顧美國警告從俄羅斯進口了S400防空飛彈,導致美國宣布對土耳其實施制裁,取消土耳其採購F35戰機的資格,兩國關係直到現在仍然沒有恢復。,否則就不會向土耳其出口疫苗,目前兩國仍然為疫苗問題僵持不下,雙方誰也不願意讓步,但最近中國疫苗的成功上市改變了這一局面,在得到中國疫苗上市的消息后土耳其立刻宣布放棄採購美國疫苗的計劃,轉而從中國採購疫苗。
  • 胡錫進重提1000枚核彈,我看這次誰中招?
    中國在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前提下,採取符合本國國情的核數量模糊的核威懾戰略,以應對美國日益擴大的核威懾力量。2020年5月初,胡錫進在《環球時報》發表社論,呼籲中國「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將核彈頭增加到1000枚」,並「彌補與美國的核差距」。
  • 美國逼中國公開核彈數量,中國霸氣回復3個字
    據相關公開資料顯示,目前美國擁有6500枚左右核彈頭,俄羅斯更甚,擁有各類核彈頭約7000枚左右。如此龐大的核彈數量,每年僅保養和維修就會花掉美俄不小的軍費開支。不過美俄會把自己的常規武器,高價出售給其他軍事實力弱的國家,以此賺取高額利潤。美和俄核彈頭眾多,對於彼此都是極大的威脅,誰都不妥協,誰都不率先銷毀核武。於是籤訂了核武器銷毀協議,因此,其實每年的核武數量都在逐漸減少的。
  • 俄羅斯終於發怒,50枚溫壓彈已抵達戰場,國防部:不投降就活埋
    然而就在敘利亞即將迎來和平的曙光時,以美國為首的聯盟並不甘就此退出,這才有了五角大樓早前向敘利亞增兵800人稱是為了撤軍做準備,但實際上卻是為了培訓新的代理人。近段時間,五角大樓稱將繼續在敘利亞坦夫鎮一處安全區內培訓武裝人員,且在培訓完後美軍利用直升飛機將這些武裝人員投放到敘政府軍控制的區域內。對於美軍此舉,俄羅斯上將魯茨科伊稱這是赤裸裸的挑釁。
  • 上千萬噸核彈暗藏深海,只等一聲令下!美要求立即銷毀遭霸氣拒絕
    美國一向重視航母力量建設,因此,至今為止美國擁有十多艘10萬噸級核航母,是世界上核航母數量最多的國家,其老對手俄羅斯卻想要反其道而行之
  • 世界上四個國家態度強硬,拒絕與美國建交,背後原因不簡單
    美國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自然有很多國家願意與他攀上關係,並從中賺取好處。但全球依然有4個國家立場堅定,態度強硬,堅持拒絕與美國建交,而且背後的原因都不簡單。第一個是伊朗。從美國擅自退出伊核協定開始,伊朗就坐定了「反美急先鋒」的名號。圍繞著波斯灣,美國與伊朗已經分別進行了多場軍演來秀肌肉。在這一段時間裡,美國對伊朗公布的制裁命令更是高達1500多次。
  • 2016年,美軍50枚戰術核彈差點被搶!
    飛行員一會說當時他駕駛的飛機沒油了;一會又說自己NIAO急;最後又改口說自己本來是想效忠總統大人,他和他的飛機是來帶彈護航而不是要擊落總統大人的飛機。這事就成了鬧劇之一。鬧劇之二,事件被平息後,相當多參與此事的土耳其軍人受到的懲罰方式也堪稱搞笑。不是什麼大刑伺候。而是讓一群政B參與者,圍在一起盯著總統大人的大幅畫像不準眨眼。
  • 日媒:鈽保有量夠造6000枚核彈 美國要求日本削減
    【觀察者網】據《日本經濟新聞》6月10日報導稱,美國政府於9日向日本方面提出,要求日本減少核材料鈽的保有量。鈽可以從核電站乏燃料中分離出來,之後可以作為核武器的原料。實戰中使用的最後一顆核彈「胖子」,據說其命名源自於與其體型相近的英國首相邱吉爾作為核武器原料的一種,鈽受到核不擴散機制所管控,原則上非核武器擁有國(除了美俄英中法以外的其他國家)禁止生產鈽。而美國以日本資源貧乏為理由,在《日美核能協定》允許日本從核電站產生的乏燃料中進行鈽分離。
  • 1959年美國核打擊中國計劃解密,870枚核彈覆蓋117城
    據統計,全國這樣的原爆點有近870個左右,這意味著,如果美蘇戰爭爆發,美國將可能在中國至少投放近870枚之多的核彈。所以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刻板地認為,隨便一顆核彈,就能摧毀一座城市。也正是因此,美軍上世紀50年代在設定核打擊目標時,往往需要在一個城市內設置多個原爆點,並投放多枚核彈。那麼什麼當量的核彈能夠覆蓋整個廣州呢?第二代核武器——6000萬當量的沙皇炸彈。
  • 俄羅斯防空部隊先發制人,美國還有膽繼續挑釁?
    圖為俄羅斯防空部隊眾所周知,美俄是一對歷史冤家,雙方都抱著「一方不死不罷手」的態度,在盡情的進行軍事博弈,雖然俄羅斯如今無論是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
  • 核武:美國戰術核彈入列
    美國已完成W76-2低當量核彈頭生產計劃 2020-12-31 16:25[據美國thedrive.com網站2020年12月29日報導]2020年12月28日,美國能源部國家核軍工管理局公布了新版《庫存管理計劃》,該報告提供了有關W76-2核彈頭項目的新細節。
  • 美國12年用67枚核彈毀滅了一個民族,相當於4380枚廣島原子彈威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國人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兩座城市分別投放了原子彈。
  • 大洋深處藏著一艘核潛艇,可攜帶288枚核彈,張召忠發出嚴厲警告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大洋深處藏著一艘核潛艇,可攜帶288枚核彈,近300枚核彈暗藏海底,一旦發起戰爭,後果可想而知,究竟是哪個國家的核潛艇呢?
  • F35掛核彈飛行畫面公布,還說巡南海!殲20核掛件呢?
    B61-12測試,在投放之後的數十秒後,這枚微型核彈精準命中了地面靶區。該測試旨在證明翻新的B61-12核彈與美國空軍的F-35A噴氣式戰鬥機兼容。經過一系列的測試後,美軍得到的數據顯示,F35A型已經具備掛載並投放微型智能核彈的能力。B61型核彈是美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研製而成,其外形就像是一顆非常普通的低阻航空炸彈,誰也想不到其平平無奇的外表下,竟然蘊含了如此龐大的能量。
  • 美國炸彈之母威力僅次於核彈,相當於二百枚中國魚雷
    據稱美國空軍研製MOAB共計花費3.2億美元,共生產了20枚,每一顆的單純造價為17萬美,但包括造價以及研製費用在內的每枚全面成本為1600萬美元。那麼,美國的所謂「炸彈之母」到底是什麼東西?炸藥威力通常使用TNT當量來表示,航空炸彈的威力可以用炸彈重量和裝藥當量的比值來表示,譬如環氧乙烷燃料空氣炸藥的TNT當量為2.5~5.0倍,普通航彈的TNT當量只有0.5~1倍,而美國B61-12小型核彈,彈重僅300多公斤,最小可調當量也有30萬噸TNT當量。而燃料空氣炸彈的威力大約為1.5~5倍TNT當量。
  • 英媒:一枚俄羅斯飛彈,足以毀滅一整個國家
    其中,俄羅斯和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擁核國,不僅擁有的核彈頭數量遠超其他國家,甚至在核載具上也是極具威脅性!近日,就有英國媒體報導稱,俄羅斯「薩爾馬特」洲際彈道飛彈令人害怕。根據英國媒體的說法,俄羅斯的「薩爾馬特」洲際彈道飛彈,不僅射程達到了1.8萬公裡,還能夠攜帶10枚大型核彈頭或16枚小型核彈頭。而一枚攜帶10枚大型熱核彈頭的「薩爾馬特」飛彈,足以毀滅一整個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