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唬誰?F35掛核彈飛行畫面公布,還說巡南海!殲20核掛件呢?

2021-02-15 軍工黑科技

最近,美軍突然公布了一則消息,稱其F35戰鬥機測試了最新的B61-12戰術核航彈,並且公開了測試畫面,這也意味著「肥電」成為了一款極其危險的核攻擊機。

一邊大喊削減核武器,一邊發展奇奇怪怪的玩意,美帝這事幹得,真是活久見,據說還要讓掛載核彈的F35巡航南海。

嚇唬誰呢?!

同時我們也不禁要問:殲20能攜帶核彈嗎?

目前,全世界服役的隱形戰鬥機只包含了F22、F35、殲20,F22已經停產10年,量產數量不斷提升的F35無疑是美國的空中主力。在F35迎來發展強盛期的今天,美軍開始利用F35A這一路基型號掛載微型核彈測試,這是要幹什麼?

當地時間11月19日,美國桑迪亞國家實驗室公布了F-35A「閃電2」戰鬥機投放B61-12核炸彈的視頻,測試是在8月25日,內華達州桑迪亞國家實驗室的託諾帕試驗場進行的,F-35A以超音速飛行,並從內部彈艙中投放了一枚未攜帶核戰鬥部的B61-12測試,在投放之後的數十秒後,這枚微型核彈精準命中了地面靶區。

該測試旨在證明翻新的B61-12核彈與美國空軍的F-35A噴氣式戰鬥機兼容。經過一系列的測試後,美軍得到的數據顯示,F35A型已經具備掛載並投放微型智能核彈的能力。

B61型核彈是美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研製而成,其外形就像是一顆非常普通的低阻航空炸彈,誰也想不到其平平無奇的外表下,竟然蘊含了如此龐大的能量。B61型核彈也是美軍生產數量最大的核武器之一,至今已經生產了高達3000多枚,一共有12個型號。

B61型核彈長3.56米,重320公斤,尺寸非常小,完全能夠裝載F35戰鬥機的彈艙之中,而此次F35測試的則是B61型核彈的最新改進型B61-12,在2012年至2016年四年期間被研發完成,儘管時任歐巴馬政府一再削減核武器,但負責B61-12核彈計劃的洛馬公司並沒有受到影響。時至今日,B61-12核彈已經完成自身最後的測試階段,正式搭配戰機開始試驗。

之所以將其稱為智能核彈,是由於B61-12核彈配備了最新的制導尾翼工具包組件,由GPS/慣性導航,任務計算機,慣性測量修正,以及GPS接收模塊等核心部件組成,命中精確率在30米圓概率誤差範圍。

B61-12核彈之所以不受制於核削減條控,和其彈頭當量可調有很大關係,B61-12核彈的爆炸當量在300-50000噸之間可調,最低的爆炸當量和現有的常規武器打擊相差不大,也就能名正言順的發展了。至於最大當量,已經遠超常規打擊威力,能達到戰略打擊的目的。

既然美軍的F35戰鬥機能夠成為一款核攻擊機,同樣擁有隱身戰機的解放軍能不能也把殲20戰鬥機當成核攻擊機來用呢?

我國隱身戰機的設計初衷和起點,都與美軍不同,殲20並沒有考慮配置具有攻擊性的核打擊能力,而更具野心的美軍顯然早有準備。

從公開的信息來看,殲20還不具備此種掛載能力,而我國的核武庫中,公開資料顯示並沒有與B61-12類似的核航彈。

因此,殲20能否被改成核攻擊機,需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核航彈的有無,二是殲20的掛載能力。

在上世紀60-70年代,我國曾經為強-5A(甲)型核攻擊機研發過代號為「狂飆一號」的戰術核航彈,有增強型原子彈和小型氫彈兩種說法,不過這款核航彈的尺寸就相當大了,甚至需要將強5攻擊機的腹部改成半埋式彈倉才能塞的下這款核航彈。

「狂飆一號」模型

網絡上演繹最多的是,面對北方強敵的「坦克海」和百萬大軍,攜帶「狂飆一號」的強-5A,是「西伯利亞單程列車」,意思就是在執行打擊蘇聯西伯利亞地區的軍事力量時,根本不可能有返航的機會。

這是何等的悲壯!

在1998年,英國退役了最後一種核航彈——和B61很類似的WE177。這兩年,一架俄羅斯空軍的蘇-30SM帶有一枚代號為244N的核航彈模型現身,讓人懷疑俄羅斯可能還保有類似的核彈。

再說殲20的掛載能力,似乎只能攜帶6枚飛彈,要知道美國很久之前研發的F-22是可以搭載8枚飛彈的,同時戰鬥機的體積也要比殲-20小上不少。讓人感到疑惑的是,曾經殲-20的副總師表示殲20能攜帶8枚飛彈,為何到了實際應用中,卻只帶了6枚?

實際上,在6+2的飛彈配置中,6代表的是6枚中視距飛彈,2代表的是兩枚超視距飛彈。不過在實際使用中,只搭載了4枚中視距飛彈。

殲20展示彈倉,傳說中的「六節南孚電池」

在殲-20設計之初,本身就是設計了6個飛彈的搭載點。只不過問題不出在殲-20上,而是出在飛彈上。

殲-20上搭載的是霹靂-15飛彈,比美國的戰鬥機搭載的AIM-120體積上要大不少。因為AIM-120體積比較小,所以可以使用前後交錯的放置方法,自然是可以放下6個。

所以如果不用霹靂-15的話,殲-20上面也是可以放下6個飛彈的,那麼軍方為什麼執意要這麼做呢?在當時飛彈的方案中,霹靂-15隻不過是備選方案中的一種,但是現在卻成為了殲-20的標準配備。原因就是霹靂-15太過先進,就算是只搭載4枚也已經夠用。

其實當時中國研發出霹靂-15也是一個意外,霹靂-15對標的就是AIM-120。AIM-120動力不是非常強勁,甚至和同期的俄制飛彈相比,也並沒有多大的優勢。

但當時美國專家就吹牛說,他們的飛彈上搭載了雙脈衝發動機。所以不甘人後的中國人也就相信了,雖然當時中國專家在經過研究之後,也覺得在飛彈上搭載雙脈衝發動機難度太大。

但是因為對美國技術的信任,也就悶頭搞了下去,最終還真的被中國人給弄成了,誕生了最強飛彈霹靂-15。這下就輪到美國人傻眼了,畢竟他們當時這樣說,是為了誤導中國的發展方向。

但到了未來,如果隱身戰機相遇,飛彈的數量將會成為決定勝負的一個因素。所以現在我國正在將空空飛彈小型化的任務提上了日程,目前美國的AIM-120長度是3.65米,未來中國的研發目標是研發體積在4米以下的空空飛彈。

殲20的彈倉是目前世界上三款隱身戰機之中尺寸最大的,既然F35都能塞下3米多長的核彈,殲20當然也沒問題,只需要對核航彈作出一些改進即可。

因此,殲20能否變成核攻擊機,並不存在技術問題。

沒有列裝這種戰術核武器,這並非偶然,這種核武器看似簡單,但載機也很容易被擊落。所以我國更加青睞於用轟6轟炸機掛載射程數千公裡的核巡航飛彈攻擊敵人。

畢竟,美國擁有其他國家難以媲美的空中優勢,讓B-2、F-35等隱形戰機可以大搖大擺深入敵方要害,臨空投擲核彈。

而其他有能力發展空射核武器的國家,如中國、俄羅斯、法國等,更傾向於在射程數千公裡的遠程巡航飛彈、高超音速飛彈上安核彈頭。

等到某一天,我們面對強敵也能擁有絕對空中優勢時,沒準就會研製一款小型核航彈裝在殲20上玩玩了。

軍工黑科技評論區由原解放軍裝甲兵工程學院教授夏良華大校值守,歡迎向夏大校提問。

特別提醒:

有購買連結!!!

軍工黑科技小商店

已上新殲20飛機合金模型

為了讓各位軍迷深度了解殲20

軍工黑科技今天特別推出

10個定製

1:12 大尺寸版殲20

長1米7, 寬1米2

這是目前市場上最大、最接近殲20真機的合金模型

結構零件掛件與殲20一模一樣

是收藏和公司展示的珍品

由飛機設計師根據真實機型完美還原

擁有與實際機型近乎一致的巨型飛彈艙

與原機型完全一致的起落架

極致的細節做工

請點擊下圖選擇:

1:12定製版」購買

您也可以選擇其他幾種比例的模型

量子防務第二期軍工資質辦理線下培訓12月18日在深圳舉行,專為有志於民參軍的企業量身打造精華課程

報名本周五截止,只剩最後四個名額

請點擊以下連結報名

12月18日在深圳舉辦第二期軍工資質辦理線下培訓,報名從速!

相關焦點

  • 中國空軍戰機直穿宮古海峽,疑似日本F-15J伴飛畫面曝光
    ,畫面中首次拍攝到了一架與我空軍轟六K保持一定距離伴飛的日本空自F-15J戰鬥機同框。日本F-15J的引進時間大約是在1981年起,總數約有200於架,其中約有100左右的生產日期大約是在1985年之前,另外100左右約在1985-1998年期間;儘管日本在2014年前完成了約100架F-15J的現代化改造,但它們畢竟還是已經服役20-30年了,而且還發生過多起各種大小事故,它們實際上已不堪重負了。
  • 中方轟炸機警告美國,殲20進入南海,中方強化巡飛彈訓練
    自從美國「卡爾·羅宇勝」號航母進入南海後,面對美國的惡意挑釁,中國也不是吃素的,以至於中美在南海較量中達成了微妙的平衡,美國不敢輕舉妄動。第一件事:中方啟動轟炸機,警告美國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在美國人卡爾·羅宇勝進入南海之前,中國已經知道如何應對,那就是啟動轟炸機。事實也是如此。只要美國艦隊進入南海,中國空軍就會派出轟炸機和軍機隊在南海巡邏。這種對抗今年發生了四次。
  • 殲20曝新出海畫面:秀酷炫飛行特技,模擬桶滾驅離外機
    其中最搶眼的可能要數殲-20出海進行實戰化訓練的新畫面,以及很有實戰價值的360度橫滾、桶滾、大角度迴旋等戰鬥特技飛行動作。對於這些特技動作,網友最熟悉的可能就是「桶滾」,因為在南海、東海,海軍殲-11B、空軍蘇-30MKK等戰機都曾以這一勇猛剛烈的動作驅離過搞抵近偵察的外軍飛機。殲-20出海新畫面,背後的海岸線清晰可見。感謝截圖網友。
  • 美國首次公布五代機測試投擲核彈視頻 炸彈在空中旋轉奔向目標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美國媒體近日公布了F-35A戰鬥機進行B61-12型核炸彈空投測試的畫面,這是美國首次公布第五代戰鬥機測試投擲核武器的視頻影像
  • 殲-20,列裝!
    呼嘯長空的殲-20戰機,來自被中央軍委授予榮譽稱號的空軍航空兵某旅「強軍先鋒飛行大隊」,是人民空軍首批組建、首支參戰、首獲勝績的英雄飛行大隊。所在部隊前身,從東北老航校飛向藍天、飛向戰場,在抗美援朝空戰和國土防空作戰中英勇戰鬥、屢立戰功,取得擊落擊傷敵機92架的輝煌戰績,開創了新中國空戰史上多個首次。
  • 美軍兩大打擊群逼近,殲16戰機戰巡南海,解放軍亮出拳頭敢硬碰硬
    美國五角大樓下屬網站第一時間公布了CVN70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和LHD2艾塞克斯號兩棲攻擊艦在南海的「合流」照片,美國海軍的挑釁意味相當的濃厚。在美國海軍顯擺兩大海上打擊群逼近中國的時候,解放軍出動10架殲-16「猛虎」重型戰鬥機,在南海展開了大規模的戰鬥巡航行動,由此可見解放軍亮出拳頭敢於硬碰硬。殲-16重型戰鬥機是解放軍的主力空中裝備,同時兼具空戰和對面攻擊的能力,因此可以攜帶反艦飛彈對於海上目標建立威懾。
  • 中航發布暴力鑽地彈, 為何說它與殲-20是絕配?
    ▲中航發布的畫面中,炸彈垂直鑽入地面後,沒有爆炸火光就出現垂直鑽升的煙塵,表示該炸彈垂直鑽入極深才會擠出如此多的土石從視頻畫面來看,中航此次公開的鑽地彈外型細長,彈錐尖削,與美國動能鑽地彈相當類似鑽地炸彈若搭配殲-20將具有極佳效果,因為隱身戰機的奇襲優勢,搭配鑽地彈的破壞力,可在開戰第一天對敵人的指揮中心進行斬首攻擊,使隱身戰機能內掛的少量彈藥發揮最大的戰略效果,如同美國的F-117與B-2一樣。相較之下,傳統戰機被攔截機率高,除非對手戰力極度不相稱,能夠早早取得絕對空優,不然飛到敵軍頭頂投下鑽地彈的機率很低。
  • 美軍首次公開F-35A戰鬥機投放訓練用核彈畫面
    美國軍方首次公開了F-35A戰鬥機投放新型核彈B61-12的試驗畫面,相關視頻被發布在Youtube網站上。F-35A戰機從約3200米的高空投放了只有一個核彈模擬器的B61-12。核彈摧毀假想目標耗時約42秒。畫面展示了核彈如何先以自由落體模式滑行,然後觸發殼體上的引擎,連同尾翼,通過慣性導航系統使得飛彈可控並提高其精度。
  • 殲-20將「三新」亮相
    中國空軍今日(11月2日)發布消息:空軍多架殲-20戰機將在第12屆中國航展上以新塗裝、新編隊、新姿態進行飛行展示
  • 多名飛行員通飛殲-20、殲-16、殲-10C
    中國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大校表示,殲-20、運-20飛機在列裝空軍之後已經開展編隊訓練,多名飛行員具備了通飛殲-20、殲-16、殲-10C等多種新型戰機的能力。△視頻:「通飛」能力意味著什麼申進科稱,現階段,空軍高新武器裝備成體系發展。
  • 臺灣飛彈專家:大陸軍機巡臺要留意參謀作業;臺媒記者問何時宣布對"臺獨"分子制裁 國臺辦回應
    拜登政府剛上臺,臺海看起來不大平靜,臺灣軍方公布23日發布大陸戰機動態,為1架運8反潛機、8架轟-6K、4架殲16,6進入臺灣西南空域,24日更多達15架次。  張誠解釋,按照臺軍方公布的軌跡圖,他們飛行路線距離R5禁航區非常近,這次飛機裡面有運8跟轟-6K,比較有意思的是,運8因為經常往返,被認為常態,轟-6K不是慢速機,其實一下就可以轉進來臺灣的「領空」區域,更特殊的是「8架次」,一定有大事,一定要演練,演練項目是什麼?
  • 轟-6K掛鷹擊-12,中國罕見公布飛彈演習,我軍進入飽和打擊時代!
    例如8月1日公布的空軍系列演習,由空軍航空兵的殲-16戰機掛載紅外導航吊艙和鷹擊-83空艦飛彈,以及8架-6K轟炸機,每架轟炸機攜帶4枚鷹擊-12超音速重型反艦飛彈戰鬥起飛,以大編隊龐大的空中機群,進行近似實戰背景下的飽和飛彈打擊。
  • 普京的核手提箱第一次被官方公布,這東西已經過時了嗎?
    今年美俄關係一直不好,當8月份合同到期後誰也抹不開面子,就較著勁兒讓這個合同徹底失效了,於是充滿危險的軍備競賽又在暗中進行。2010年美國和俄羅斯還籤過一個合同,名叫《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合同規定美俄兩國將各自儲備的核飛彈發射器削減一半。再過1年多這個合同也要到期了,上個禮拜俄羅斯方面喊話給美國方面說,我們是想延長這個合同的,但是美國方面也一直沒有回應,不知道是不是心裡有別的想法。
  • 四根天線嚇唬誰 小米路由器3說你呢!
    但一貫高調的小米怎會把這麼酷炫的小米路由器3隱藏起來呢?下面小編帶你來一探究竟。四根天線嚇死寶寶了  不知道你看到小米路由器3的時候,心中是否有個疑問「那小米路由器2呢?」。小米有小米路由器、小米路由器 mini、小米路由器 青春版,而小米路由器2在之前的發布會上並未提出來,如果真要往「2」上靠,那麼1TB的小米路由器大概就是第二代吧。
  • 俄五代機總師稱一架蘇57戰力等於F22+F35,還說殲20不隱身
    聲明:除《踢館》外,講武堂所刊登文章均為授權轉載,目的是提供多樣化看問題的視角,不代表堂主完全認同文章觀點在最近的珠海航展上,中國空軍殲20進行了大尺度的公開飛行表演,更首次打開了彈艙進行掛載展示。俄羅斯早在10年前就展出過AESA的雷達模型,可時至今日,俄羅斯都還沒有一種AESA雷達裝備部隊。su57能否順利裝備足夠的雷達真是未知數。美國人不用說了,他們都裝備了數百套了。中國的現在都可以出口AESA雷達。在電子方面的差距,米哈伊爾·斯特列茨總師可能裝作沒看到。
  • F35一萬小時,蘇35六千,殲20呢?
    圖為F35戰鬥機雖然在實戰當中,一架戰機的使用壽命長短,可能對戰鬥的結果造成不了任何影響,但是在非戰爭時期,這個指標卻直接關心到一架戰機的運行成本,世界各國對於戰機壽命的追求因為觀念不同長短不一,在世界各國的王牌戰機當中,F35的壽命長達10000小時,蘇35僅有6000小時,那麼殲20是多少?有專家表示:殲20的壽命則令國人放心。
  • 她還在喊「保衛臺灣」,殲-20視頻已引發驚懼!
    26日,大陸網際網路上一段解放軍殲-20戰機飛行的視頻,引發臺媒「共軍最先進隱形戰機進駐衢州機場」的驚呼,稱該機飛行15至20分鐘就可抵達臺灣上空轟炸。解放軍戰機近日大規模越過所謂「海峽中線」,顯然已經對臺形成強大威懾和心理衝擊。島內一項最新民調顯示,近八成人不願上戰場為蔡當局當炮灰,那些經歷過戰爭年代的人更是痛批民進黨刻意炒作兩岸仇恨,掩蓋戰爭的可怕。美國近來頻繁操弄「臺灣牌」給了蔡英文勇氣。
  • 擊毀F22和F35並不難,難就難在這裡
    雖說F22和F35是隱身戰機,但並不是說雷達無法鎖定,而是將雷達鎖定的距離大幅度壓縮了。顯而易見的是,只要雷達可以鎖定F22和F35,緊接著飛彈就可以將其擊落。那麼問題來了,現役的有哪些武器系列可以鎖定並擊落F22和F35呢?在近距離內基本上大部分防空雷達都可以鎖定這兩種戰鬥機的,但是在遠距離上能夠做到的就寥寥無幾了。
  • F35已經飛了32萬小時!價格比四代機還便宜,殲20如何應對?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公布的數據F35戰機從2011年開始量產後,產量已經保持逐年遞增的狀態,年產量已經由2011年的9
  • 焦點 | 為何說殲20將是世界第一?當然不只是因為夠自信!
    蘇57和殲20都不能動搖其霸主地位。YF22和YF23競爭的時候,在用戶面前展示了60度大攻角飛行,和乾脆利落的9G轉彎,一下子就把用戶(慘遭越南飛機追殺的老頭子飛行員)的心抓住了。而且YF23隻是說機動性很好,但是飛行時候沒有展示出來,一上一下,客戶就知道問題所在了。最終總結:YF22贏在機動性好,而隱身和超音速巡航中等,航程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