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軍突然公布了一則消息,稱其F35戰鬥機測試了最新的B61-12戰術核航彈,並且公開了測試畫面,這也意味著「肥電」成為了一款極其危險的核攻擊機。
一邊大喊削減核武器,一邊發展奇奇怪怪的玩意,美帝這事幹得,真是活久見,據說還要讓掛載核彈的F35巡航南海。
嚇唬誰呢?!
同時我們也不禁要問:殲20能攜帶核彈嗎?
目前,全世界服役的隱形戰鬥機只包含了F22、F35、殲20,F22已經停產10年,量產數量不斷提升的F35無疑是美國的空中主力。在F35迎來發展強盛期的今天,美軍開始利用F35A這一路基型號掛載微型核彈測試,這是要幹什麼?
當地時間11月19日,美國桑迪亞國家實驗室公布了F-35A「閃電2」戰鬥機投放B61-12核炸彈的視頻,測試是在8月25日,內華達州桑迪亞國家實驗室的託諾帕試驗場進行的,F-35A以超音速飛行,並從內部彈艙中投放了一枚未攜帶核戰鬥部的B61-12測試,在投放之後的數十秒後,這枚微型核彈精準命中了地面靶區。
該測試旨在證明翻新的B61-12核彈與美國空軍的F-35A噴氣式戰鬥機兼容。經過一系列的測試後,美軍得到的數據顯示,F35A型已經具備掛載並投放微型智能核彈的能力。
B61型核彈是美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研製而成,其外形就像是一顆非常普通的低阻航空炸彈,誰也想不到其平平無奇的外表下,竟然蘊含了如此龐大的能量。B61型核彈也是美軍生產數量最大的核武器之一,至今已經生產了高達3000多枚,一共有12個型號。
B61型核彈長3.56米,重320公斤,尺寸非常小,完全能夠裝載F35戰鬥機的彈艙之中,而此次F35測試的則是B61型核彈的最新改進型B61-12,在2012年至2016年四年期間被研發完成,儘管時任歐巴馬政府一再削減核武器,但負責B61-12核彈計劃的洛馬公司並沒有受到影響。時至今日,B61-12核彈已經完成自身最後的測試階段,正式搭配戰機開始試驗。
之所以將其稱為智能核彈,是由於B61-12核彈配備了最新的制導尾翼工具包組件,由GPS/慣性導航,任務計算機,慣性測量修正,以及GPS接收模塊等核心部件組成,命中精確率在30米圓概率誤差範圍。
B61-12核彈之所以不受制於核削減條控,和其彈頭當量可調有很大關係,B61-12核彈的爆炸當量在300-50000噸之間可調,最低的爆炸當量和現有的常規武器打擊相差不大,也就能名正言順的發展了。至於最大當量,已經遠超常規打擊威力,能達到戰略打擊的目的。
既然美軍的F35戰鬥機能夠成為一款核攻擊機,同樣擁有隱身戰機的解放軍能不能也把殲20戰鬥機當成核攻擊機來用呢?
我國隱身戰機的設計初衷和起點,都與美軍不同,殲20並沒有考慮配置具有攻擊性的核打擊能力,而更具野心的美軍顯然早有準備。
從公開的信息來看,殲20還不具備此種掛載能力,而我國的核武庫中,公開資料顯示並沒有與B61-12類似的核航彈。
因此,殲20能否被改成核攻擊機,需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核航彈的有無,二是殲20的掛載能力。
在上世紀60-70年代,我國曾經為強-5A(甲)型核攻擊機研發過代號為「狂飆一號」的戰術核航彈,有增強型原子彈和小型氫彈兩種說法,不過這款核航彈的尺寸就相當大了,甚至需要將強5攻擊機的腹部改成半埋式彈倉才能塞的下這款核航彈。
「狂飆一號」模型
網絡上演繹最多的是,面對北方強敵的「坦克海」和百萬大軍,攜帶「狂飆一號」的強-5A,是「西伯利亞單程列車」,意思就是在執行打擊蘇聯西伯利亞地區的軍事力量時,根本不可能有返航的機會。
這是何等的悲壯!
在1998年,英國退役了最後一種核航彈——和B61很類似的WE177。這兩年,一架俄羅斯空軍的蘇-30SM帶有一枚代號為244N的核航彈模型現身,讓人懷疑俄羅斯可能還保有類似的核彈。
再說殲20的掛載能力,似乎只能攜帶6枚飛彈,要知道美國很久之前研發的F-22是可以搭載8枚飛彈的,同時戰鬥機的體積也要比殲-20小上不少。讓人感到疑惑的是,曾經殲-20的副總師表示殲20能攜帶8枚飛彈,為何到了實際應用中,卻只帶了6枚?
實際上,在6+2的飛彈配置中,6代表的是6枚中視距飛彈,2代表的是兩枚超視距飛彈。不過在實際使用中,只搭載了4枚中視距飛彈。
殲20展示彈倉,傳說中的「六節南孚電池」
在殲-20設計之初,本身就是設計了6個飛彈的搭載點。只不過問題不出在殲-20上,而是出在飛彈上。
殲-20上搭載的是霹靂-15飛彈,比美國的戰鬥機搭載的AIM-120體積上要大不少。因為AIM-120體積比較小,所以可以使用前後交錯的放置方法,自然是可以放下6個。
所以如果不用霹靂-15的話,殲-20上面也是可以放下6個飛彈的,那麼軍方為什麼執意要這麼做呢?在當時飛彈的方案中,霹靂-15隻不過是備選方案中的一種,但是現在卻成為了殲-20的標準配備。原因就是霹靂-15太過先進,就算是只搭載4枚也已經夠用。
其實當時中國研發出霹靂-15也是一個意外,霹靂-15對標的就是AIM-120。AIM-120動力不是非常強勁,甚至和同期的俄制飛彈相比,也並沒有多大的優勢。
但當時美國專家就吹牛說,他們的飛彈上搭載了雙脈衝發動機。所以不甘人後的中國人也就相信了,雖然當時中國專家在經過研究之後,也覺得在飛彈上搭載雙脈衝發動機難度太大。
但是因為對美國技術的信任,也就悶頭搞了下去,最終還真的被中國人給弄成了,誕生了最強飛彈霹靂-15。這下就輪到美國人傻眼了,畢竟他們當時這樣說,是為了誤導中國的發展方向。
但到了未來,如果隱身戰機相遇,飛彈的數量將會成為決定勝負的一個因素。所以現在我國正在將空空飛彈小型化的任務提上了日程,目前美國的AIM-120長度是3.65米,未來中國的研發目標是研發體積在4米以下的空空飛彈。
殲20的彈倉是目前世界上三款隱身戰機之中尺寸最大的,既然F35都能塞下3米多長的核彈,殲20當然也沒問題,只需要對核航彈作出一些改進即可。
因此,殲20能否變成核攻擊機,並不存在技術問題。
沒有列裝這種戰術核武器,這並非偶然,這種核武器看似簡單,但載機也很容易被擊落。所以我國更加青睞於用轟6轟炸機掛載射程數千公裡的核巡航飛彈攻擊敵人。
畢竟,美國擁有其他國家難以媲美的空中優勢,讓B-2、F-35等隱形戰機可以大搖大擺深入敵方要害,臨空投擲核彈。
而其他有能力發展空射核武器的國家,如中國、俄羅斯、法國等,更傾向於在射程數千公裡的遠程巡航飛彈、高超音速飛彈上安核彈頭。
等到某一天,我們面對強敵也能擁有絕對空中優勢時,沒準就會研製一款小型核航彈裝在殲20上玩玩了。
軍工黑科技評論區由原解放軍裝甲兵工程學院教授夏良華大校值守,歡迎向夏大校提問。
特別提醒:
有購買連結!!!
軍工黑科技小商店
已上新殲20飛機合金模型
為了讓各位軍迷深度了解殲20
軍工黑科技今天特別推出
10個定製
1:12 大尺寸版殲20
長1米7, 寬1米2
這是目前市場上最大、最接近殲20真機的合金模型
結構零件掛件與殲20一模一樣
是收藏和公司展示的珍品
由飛機設計師根據真實機型完美還原
擁有與實際機型近乎一致的巨型飛彈艙
與原機型完全一致的起落架
極致的細節做工
請點擊下圖選擇:
「1:12定製版」購買
您也可以選擇其他幾種比例的模型
量子防務第二期軍工資質辦理線下培訓12月18日在深圳舉行,專為有志於民參軍的企業量身打造精華課程
報名本周五截止,只剩最後四個名額
請點擊以下連結報名
12月18日在深圳舉辦第二期軍工資質辦理線下培訓,報名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