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中國空軍成立68周年紀念日。據了解,當前,我國空軍正以「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為戰略目標,不斷錘鍊空天戰略打擊能力、空天防禦能力和空中戰略投送能力。中國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大校表示,殲-20、運-20飛機在列裝空軍之後已經開展編隊訓練,多名飛行員具備了通飛殲-20、殲-16、殲-10C等多種新型戰機的能力。
△視頻:「通飛」能力意味著什麼
申進科稱,現階段,空軍高新武器裝備成體系發展。列裝殲-20隱身戰鬥機,進一步提升空軍綜合作戰能力;列裝運-20大型運輸機,使空軍戰略投送能力邁出關鍵性一步。目前,殲-20、運-20已開展編隊訓練,多名飛行員具備通飛殲-20、殲-16、殲-10C等多種新型戰機的能力。
然而,實現通飛,並非易事。
從三種機型的差別來看,首先是代差。殲-20是屬於四代隱形戰機,殲-16是三代半重型戰機,殲-10C是三代半中型戰機。這三種機型並不屬於同一代戰機。
從發動機上來看。殲-20是雙發,殲-16雙發,殲-10C是單發,是三種完全不同的機型。
因此,多名飛行員具備的新型戰機"通飛"能力,不容小覷。
申進科稱,目前,我國空軍活動範圍正由陸地向遠海遠洋延伸,兵力運用從單一平臺向構建體系發展。前出第一島鏈、飛越多個海峽、展翅西太平洋,戰機航跡不斷遠伸,體系能力越練越強。釣魚島空中維權、東海防空識別區管控、南海常態化戰巡,空軍堅定不移維護國家主權、保衛國家安全、保障和平發展。
△空軍轟-6K在黃巖島等島礁附近空域巡航
2016年,空軍轟-6K戰機首次巡航黃巖島的照片一經公布,立即搶佔了各大媒體頭條,被眾多網友轉發點讚,極大振奮了國人信心。其實,這張照片的背後也蘊含著無數空軍官兵的奮力前行。
空軍航空兵某團團長劉銳:
對我們來說有點單刀赴會的感覺,以前看到這些島礁都是在媒體上,當你飛過去,真正看到它們,能夠觸摸到它們的那一刻,你就會感到這就是我們的國、我們的家,是我要守衛的地方。
從年度例行訓練到自主安排,從「單刀赴會」到體系出擊,穿越島鏈、赴西太平洋遠海訓練,如今常態化警巡東海、戰訓南海,中國空軍戰鬥機的身影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深海上空,維護國家空天安全的戰略航跡不斷得到鞏固拓展。
中國空軍未來走向如何,對此,評論員宋曉軍表示,聯合作戰將會是軍隊發展的核心方向:
空軍發展規劃中指出,到2020年要基本實現機械化,(而且)信息化要有很大的進展,戰略能力要有很大的提升,2035年軍隊要實現現代化,2050年打造一流軍隊。在整個過程中,聯合作戰是核心問題。隨著空軍裝備、空軍訓練的到位,在未來發展進城中,實戰化訓練一定要以聯合作戰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