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C和殲-16戰機是我國空軍目前除殲-20外最為先進的戰機,這三架戰機共同組成了空軍戰機的「鐵三角」。那麼,就有網友好奇了,如果殲-10C和殲-16戰機來一場PK,誰更勝一籌呢?近日空軍某部組織的空戰訓練中,殲-10C竟用機炮就擊落了殲-16戰機,這好像說明了什麼。
在這場自由空戰中,殲10C和殲16從中距離空戰打到近距離格鬥,雙方戰機持續機動,緊要關頭,殲10C駕駛員員抓住了殲-16駕駛員的失誤,一招制敵。從這些消息我們不難看出,殲10C和殲16,無論機動性能還是近戰格鬥,兩架戰機都很厲害,而真正決定此次空戰勝敗關鍵的是雙方飛行員對戰機的把控。但是相比之下,殲-10C在瞬時機頭指向上似乎更快。
從珠海航展中可知,殲-10C戰機360度環繞一圈,只需要19秒,而無論是蘇27、亦或是陣風系列戰機,均需20秒以上,而在戰場上,一兩秒鐘足夠決定戰役的勝敗。
但由於動力系統的阻礙,殲-10C在持續轉彎時,是遠不及蘇-27和殲-16的。蘇-27雖然是重型戰鬥機,但是在空重不超過20噸時,它的近距格鬥能力極強。2015年我國和泰國空軍進行聯合軍演時,殲-11以0:4敗於泰國空軍「鷹獅」,但在近距格鬥情況下,殲-11可以一直壓制「鷹獅」。這兩款戰機主要差距在於雷達裝置,蘇27和殲-11均採用俄制雷達,整體性能上較為落後。中距離空是殲-16的強項。
雖然殲-16源於殲-11,是把殲-10戰機的某些先進的電子系統裝在飛機上,但由於殲-16擁有巨大的體型和雙發設計以及強勁的動力系統,還是佔到了不少便宜,再加上在航程和載彈量上本就具備優勢,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殲-10C用機炮「擊落」殲-16之前,在上一輪的較量中,2架殲-10C戰機均被殲-16擊落,雙方之間實力可謂半斤八兩。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空戰訓練中,殲-10C飛行員稱殲-16戰機的戰術靈活多變,這就表明了重型戰機所具備的先天優勢。由於具備載彈量大、航程遠、續航時間長等優勢,殲-16可長時間在空中盤旋,能有效避開殲-10C的進攻鋒芒,再等到殲-10C油量不足時進行追擊即可完勝。
另外,重型機雖然具備優勢,可是因為體格原因也存在短板,殲-16在這方面不如殲-10C。殲-16的雷達反射面較大,在中距離空戰條件下,殲-10C可以更快發現並予以打擊。而殲-10C由於體積小,雷達反射面小,加上它自身具備一定的隱身能力,二者在這方面的差距可謂懸殊。
另一個方面,就機載武器配備來說,兩款戰機均配備霹靂空戰飛彈,在這方面殲-10C和殲-16差別倒不大,只是殲-16由於是重型戰機,載彈量比殲-10C戰機多一些罷了。
但在實際的空戰訓練中,卻時常可以看到一個奇像,即體型較小的殲-10C掛載著各種各樣的武器,例如YJ-91反輻射飛彈。而擅長攻擊戰的殲16,卻強調空優掛載。總而言之,殲-10C和殲-16作為我軍可平分秋色的兩種三代半戰機,其本身都具有各自的優勢,在空戰中也是分別配合作戰的,與殲-20一起,組成了我軍戰機的「鐵三角」,是我國空軍的重要軍事力量。
來源:迷彩虎
軍工黑科技評論區由原解放軍裝甲兵工程學院教授夏良華大校值守,歡迎向夏大校提問。
軍工黑科技小店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