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眼神擊落敵機!殲-10頭盔顯示器亮相,外形科幻大氣

2021-02-14 演兵場

圖片說明:殲-10新型頭盔顯示器亮相 軍網英文

東方網·演兵場11月7日報導:近日,軍網英文版刊登的一組南部戰區殲-10C戰機空中對抗訓練的圖片。演兵場注意到,參與空中對抗飛行員佩戴了一種新型頭盔,從外形上應該集成了頭盔顯示瞄準系統,性能上應該接近美制JHMCS聯合頭盔瞄準系統(Joint Helmet Mounted Cueing System)。

圖片說明:「2中2近」的標準空戰掛載 軍網英文

在新聞配圖中,殲-10C掛載了PL-10這種近距離格鬥飛彈,顯然此次空中對抗訓練一定會有近距離「狗鬥」的環節。PL-10屬於第四代格鬥飛彈,具備「高機動、大角度、反隱身、抗幹擾」的特點,代表了人民軍隊近距離空空飛彈的最高水平。除了作為殲-20的標配格鬥彈,PL-10還被整合到了殲-10C、殲-16等「三代半」戰鬥機上。

更關鍵是的,此次殲-10C飛行還佩戴了一款帶有頭盔顯示功能的新型頭盔,可以和PL-10亮相結合發揮更強的作用。諸如JHMCS聯合頭盔瞄準系統這一類設備,不僅可以將關鍵信息整合至飛行員視野之中,飛行員就只需用目光鎖定,就能探測、鎖定或者攻擊目標。

資料圖:殲-10C超低空山谷飛行

在此之前,殲-10C的一次超低空山谷飛行中,該新型頭盔曾「驚鴻一瞥」,曝光了其頂部俯視的畫面。和殲-20上那款「蒼蠅頭盔」相比,殲-10C新型顯示頭盔外形要簡潔許多,但外形同樣科幻。

外界普遍猜測,由於殲-10戰機的座艙在設計時並未考慮到光學定位系統的集成,應該選擇了集成難度較小的電磁頭盔定位系統,在座艙中增加一個交變磁場來測量飛行員頭部運動時頭盔內置線圈在多個軸上的電流變化,最終定精確頭部位置。

資料圖:「熊貓盔」使用瞄準具鎖定敵機 來源:海軍航空大學

因此,無論飛行員如何轉頭或抬頭,甚至180度回頭,機載系統依舊可以快速判定其視線方向。相比於外置的頭盔瞄準具狹小的視界範圍,頭盔顯示器可以集合眼球捕捉技術,實現「看到什麼就鎖定什麼」,進一步抬升攻擊的範圍和精度。

也就是說,殲-10C飛行員在使用新型頭盔後,只需要用眼神鎖定「敵機」就能引導飛彈發起攻擊,PL-10的大離軸角性能發揮到極致,甚至可以攻擊位於飛機後半球的目標,真正實現「用眼神擊落敵機」。

資料圖:去年空軍開放日上殲-20秀出了PL-10 錢程燦攝

雖然現代空戰逐漸轉向BVR(Beyond Visual Range)視距外打擊,但世界各個大國依舊在不斷提升戰機的近距離格鬥能力。PL-10總師梁曉庚在接受《世界軍事》總編輯陳虎專訪時表示,隨著各大國電子幹擾能力的提升,未來空戰中尤其在四代機的對決中,戰機雷達能否有效引導中遠距飛彈發起進攻都有很大的不確性因素,雙方戰機離開遠了都彼此看不著打不到。假設,未來發生頂級大國間的空戰,性能先進的近距飛彈可能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資料圖:殲-10和「熊貓盔」首次合體 圖源南部空軍

在這款新型頭盔曝光之前,殲-10飛行員都是使用TK-10/TK-10A系列頭盔,偶爾還會使用「熊貓盔」。除去殲-20在試飛階段試飛員佩戴過一段時間TK-10系列頭盔,TK-10系列頭盔幾乎就和殲-10戰鬥機畫了等號,故TK-10系列頭盔也被認為是殲-10的專用盔。

資料圖:TK-10/TK-10A系列頭盔

TK-10系列頭盔也非「一蹴而就」,如今我們常見的TK-10A頭盔,是和殲-10共同不斷改進升級的結果。例如伴隨蘇-27戰鬥機進入中國的「舒拉」頭盔瞄準具,在實現國產之後也被整合到了TK-10A頭盔上。得到帶有頭盔瞄功能TK-10A加持,殲-10戰機具備了使用PL-8B飛彈進行大離軸射擊能力,大大提升了其近距離格鬥的能力。

同樣,被譽為「熊貓盔」的我軍新型輕量化頭盔,也可以使用外凹陷型快拆底座安裝瞄準具,拓展性基本和目之前提到TK-10系列頭盔相仿。「熊貓盔」最大優勢在輕量化,相比重量超過1公斤TK-10頭盔而言,1公斤都不到的「熊貓盔」要輕便得多。

資料圖:TK-12頭盔使用外掛頭盔瞄準具

然而,無論是TK-10亦或是「熊貓盔」,兩者都是通過外掛頭盔瞄準具實現大離軸發射的,視界受限性能有限。同時,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空戰中,戰機稍縱即逝,這種簡易頭瞄不具備信息顯示能力,相反頭盔顯示器可以將關鍵信息直接顯示到頭盔上,減少飛行員低頭次數,提升作戰效能。

相關焦點

  • 殲20飛行員頭盔亮相閱兵:外形科幻 內涵多
    特別是電視直播畫面中,首次曝光了殲-20的座艙內景,雖然看不到座艙細節以及布局,但是飛行員佩戴的頭盔卻讓人眼前一亮。可以看出,這款外形科幻的頭盔簡潔但絕不簡單。「這款產品應該屬於殲-20戰鬥機的標配,作為匹配四代機的飛行員頭盔,它應該是一款媲美世界尖端飛行頭盔的先進產品。」一位匿名的軍事評論員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 直10新世代頭盔顯示器曝光:超大衍射鏡,殲20 也應用
    正式亮相!這一全新設計的頭盔顯示器,表現出世界頂尖的武裝直升機相應設備技術特點!而且,它將強化直10戰鬥力,彌補現有若干缺陷!在軍媒發布的照片中,我軍直10武裝直升機前座飛行員,佩戴了這一外觀精美的高技術頭盔!
  • 揭秘 | 殲-20飛行員頭盔「有變化」:外形科幻、性能不凡!
    值得注意的是,殲-20飛行員頭盔似乎有一些變化,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視頻來源:中國軍視網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式中,殲-20的座艙內景首次被公開,當時飛行員佩戴的頭盔就吸引了很多目光。可以看到,當時的頭盔前部有稜角和凸起。
  • 媒體點評科幻新兵器 電子墨水能讓坦克隱形(圖)
    俄羅斯決定將007電影裡的隱形艦隊變為現實,英國研製出讓坦克隱形的電子墨水,韓國開發智能軍服打造「未來戰士」……他們從科幻小說、電子遊戲和電影中汲取靈感,努力讓科幻之光照進現實。  與科幻電影展現的不同,在現實世界,技術的絕對領先有時候並不能帶來絕對的勝利,被伊朗擊落的美軍無人機證實了這一點。
  • 殲10擊退24架「敵機」!印度空軍不相信:連陣風都做不到
    11月16日,媒體對「金頭盔」飛行員李勇進行了專題報導,透露了43歲的李勇曾經率領4架殲10C戰機,在演習中成功擊退了24架「敵機
  • StrikerII-英式戰鬥機頭盔顯示器,來自BAE
    然而,在未來, StrikerII頭盔將幫助他們理解這一切。由BAE系統公司位於肯特郡羅切斯特的電子系統基地開發的攻擊者II(Striker II)數字式頭盔顯示器(Digital Helmet-Mounted Display,HMD),該系統是原先為歐洲颱風戰機的飛行員設計的「攻擊者火控系統」而開發的。
  • 揭秘丨殲-20飛行員頭盔亮相閱兵式 它可不止是炫酷……
    據軍事專家介紹,閱兵式上亮相的這款頭盔應該屬於殲-20戰鬥機的標配,作為匹配這款機型的飛行員頭盔,它應該是一款能媲美世界尖端飛行頭盔的先進產品。△殲—20在建軍90周年閱兵式上亮相相比上一代飛行員頭盔,先進戰機的飛行員頭盔都集成了很多先進技術,如F-35的飛行員頭盔,就集成了光電分布式孔徑系統(EODAS),飛機外的光電傳感器會將外部景象拍攝下來,顯示在飛行員頭盔上
  • 空軍宣傳片殲-20首秀戰果,殲-11BS首次低可視塗裝亮相外掛神秘飛彈
    」飛行員,還首次展示了殲-20空戰戰果,另外該片還展示了低可視塗裝殲-11BS掛載的新型飛彈。視頻中一架殲-20座艙下面有5顆實心紅五星和3顆空心紅五星,根據慣例,這應該代表著該機在歷次演訓中取得了「擊落5架、擊傷3架」的戰果。軍事專家解釋稱,平時沒有實戰機會的情況下,在類似空軍「金頭盔」演練等貼近實戰的演訓對抗中,優勝的飛行員和戰鬥機也可以採取這樣的方式塗裝來彰顯「戰績」,以此來激勵飛行員和樹立榮譽感。
  • 飛行員頭盔價值數十萬美元?!
    如果這架飛機被確認是敵機,那麼飛行員就可以根據目標信息來選擇武器,而無需在使用操縱杆的同時低頭去看座艙顯示器。F-35頭盔還為飛行員提供了獨特的能力——可以「透視」他們的飛機,當然不是什麼 X 射線裝置。頭盔顯示器可於被稱為分布式孔徑系統的一組攝像機交聯,後者安裝在飛機的表面四周,可提供周圍 360 度範圍的恆定圖像。
  • 殲16新裝備,飛行員新頭盔科技感十足,眼觀六路指哪打哪!
    新頭盔可以減輕飛行員在空戰時的壓力,無需保持戰機頭部一直向前,僅僅憑藉著頭盔上的瞄準器,就能達成自動觀瞄,從而在纏鬥中抓住稍縱即逝的戰機,一舉發射飛彈擊落"敵機"。 這種發射方式,幾乎是飛行員僅僅靠著緊盯目標,通過機載傳感器與飛彈導引頭聯動,就能鎖定目標,可以說是真正做到了"死亡凝視"。
  • 殲20黑科技:共形天線、吸波、隱形、相控、火控、光電孔徑、飛行頭盔.....
    與該機的先進頭盔顯示器相配合後,光電孔徑系統可為飛行員提供外界高解析度紅外圖像,實現「透視」機身,大幅提高飛行員的態勢感知能力。新頭盔從上圖的新頭盔照片可以看到,它的整體外形與BAE公司給F-35戰機做備份的打擊者頭盔顯示器很相似,面部的遮光鏡很大,而且有多層,中間一層明顯為透明層,按照打擊者的結構來看,這一層就是全息顯示層。
  • 春節特別報導⑦|「中華側衛」殲-11:蘇-27在華極速升華 「絕配」 殲-20
    值此新春佳節之際,整理了殲-5、殲-6、殲-7、殲轟-7、殲-8、殲-10、殲-11等解放軍經典戰鬥機的小記,通過講述這些國產戰鷹的守衛祖國領空故事,展現些許人民空軍成立至今的崢嶸歲月,以饗讀者。圖片說明:殲-11A使用的還是俄制飛彈1993年10月30日,「11號工程」也就是國產蘇-27項目正式立項。1995年,在瀋陽引進蘇-27生產線。1998年7月2日建線完成並開始首架飛機總裝。
  • 殲10C都能擊落殲16,未來空戰如何打?
    殲10C能擊落殲16,這是演習。演習的目的並不是單純的讓兩款戰機打出個強弱高低,而是在檢驗戰機的性能、各項指標,以及自身的優點、缺點。這種演習只是在單純的檢驗殲10和殲16的近程格鬥能力。這種檢測不能用來證明殲10C比殲16強,更不能說明在實戰中,殲10C比殲16的作用更大。首先這樣的一個對抗就不公平。
  • 今天,我,全村的希望,JF-17雷電,終於打下敵機了!!!
    有消息稱,在中國留學的巴方學生(航空背景家庭)說,這次作戰巴基斯坦空軍擊落敵機使用的是SD-10空空飛彈(PL-12出口型)。梟龍的前身是中國與美國合作為巴基斯坦研製的「佩刀II」項目,早期稱為殲-7CP,計劃使用F404發動機、APG-67雷達等先進零部件。後來這個項目因為巴方的經費問題和中國在1989年後和美國關係惡化,沒有繼續下去。
  • 「看哪打哪」的飛行員頭盔!科技火拼的時刻!
    美國人的雞肋方案:美國霍尼韋爾公司將飛機平視顯示器搬到頭盔上做成頭盔顯示器,簡單的搬運導致產品重量太大,飛行員很容易扭脖子不說,且只有3~6度的視野,沒促進,反而影響飛行員。蘇聯人的方案:在飛行頭盔邊緣,眼睛餘光能覆蓋的地方上左右分別安裝了一排簡單的LED指示燈,一旦敵人從飛行員左右兩側的視角之外,LED燈即亮起,飛行員立刻向那邊看去,就可以發現對手。
  • 拳打殲20,腳踢紅旗9,什麼戰機這麼牛?得知真相後我笑了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一款戰鬥機,可以在制空作戰中,輕鬆碾壓咱們國產最新一代隱身戰機殲-20,還能在對地攻擊的時候,讓咱紅旗-9防空飛彈形同虛設,你首先想到的會是什麼?是美軍的F-22、F-35,還是剛剛在巴黎航展上亮相的,英法德三國聯合研製的「世界首款六代機」?好像都不行吧?
  • 央視官宣:「更威猛的殲-10」即將出現!隱身版殲-10要亮相了?
    這個解說詞,稍微有點語文功底的人都會感到「殲-10家族或將迎來更加威猛的兄弟」這句話加的非常可疑,難道是讓殲-10具備殲-20一樣的隱身能力?此外,起碼到目前為止,殲-10型戰鬥機還有一型技術改進的型號沒有出現(也就是傳的沸沸揚揚的殲-10D),而且有可能很快就要出來亮相了。
  • 從殲-7跨越到殲-16!東部戰區這支王牌部隊更強了
    資料圖:趙寶桐向戰友講述克敵過程其中,趙寶桐所帶領的飛行三大隊七中隊先後兩次入朝作戰,擊落擊傷敵機17架,於1952年被東北軍區空軍授予「英雄中隊」榮譽稱號。而趙寶桐本身更是創造了奇蹟,在抗美援朝戰爭結束時,他的戰機是無比耀眼的「九星戰鷹」:其中擊落敵機7架,擊傷2架,創志願軍空軍個人戰績最高記錄,擊落敵機數多於王海。國土防空時期,這支部隊不斷發揚「英雄中隊」的精神,出色完成保衛浙東沿海、打敵空飄氣球、解放一江山島等戰鬥任務,形成了「爭第一、爭優勝、爭先進,見任務就搶、見困難就上、見堡壘就攻、見紅旗就扛」的「三爭四見」團隊精神。
  • 從外形來看,殲-10B與殲-10A有哪些明顯區別?
    圖註:地面靜態展示的殲-10B戰鬥機殲-10作為我國自主研發的第四代戰鬥機
  • 經典戰機系列:東方猛龍——殲-10
    殲-10A殲-10戰機(編號J-10,軍方代號」猛龍「,北約代號 「火鳥」)是由中國成都飛機工業集團研製的我國第一款單發,全天候,多功能的第三代戰機,從氣動外形到航電系統可以說摒棄了中國戰鬥機40多年來仿製蘇系戰機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