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殲-10新型頭盔顯示器亮相 軍網英文
東方網·演兵場11月7日報導:近日,軍網英文版刊登的一組南部戰區殲-10C戰機空中對抗訓練的圖片。演兵場注意到,參與空中對抗飛行員佩戴了一種新型頭盔,從外形上應該集成了頭盔顯示瞄準系統,性能上應該接近美制JHMCS聯合頭盔瞄準系統(Joint Helmet Mounted Cueing System)。
圖片說明:「2中2近」的標準空戰掛載 軍網英文
在新聞配圖中,殲-10C掛載了PL-10這種近距離格鬥飛彈,顯然此次空中對抗訓練一定會有近距離「狗鬥」的環節。PL-10屬於第四代格鬥飛彈,具備「高機動、大角度、反隱身、抗幹擾」的特點,代表了人民軍隊近距離空空飛彈的最高水平。除了作為殲-20的標配格鬥彈,PL-10還被整合到了殲-10C、殲-16等「三代半」戰鬥機上。
更關鍵是的,此次殲-10C飛行還佩戴了一款帶有頭盔顯示功能的新型頭盔,可以和PL-10亮相結合發揮更強的作用。諸如JHMCS聯合頭盔瞄準系統這一類設備,不僅可以將關鍵信息整合至飛行員視野之中,飛行員就只需用目光鎖定,就能探測、鎖定或者攻擊目標。
資料圖:殲-10C超低空山谷飛行
在此之前,殲-10C的一次超低空山谷飛行中,該新型頭盔曾「驚鴻一瞥」,曝光了其頂部俯視的畫面。和殲-20上那款「蒼蠅頭盔」相比,殲-10C新型顯示頭盔外形要簡潔許多,但外形同樣科幻。
外界普遍猜測,由於殲-10戰機的座艙在設計時並未考慮到光學定位系統的集成,應該選擇了集成難度較小的電磁頭盔定位系統,在座艙中增加一個交變磁場來測量飛行員頭部運動時頭盔內置線圈在多個軸上的電流變化,最終定精確頭部位置。
資料圖:「熊貓盔」使用瞄準具鎖定敵機 來源:海軍航空大學
因此,無論飛行員如何轉頭或抬頭,甚至180度回頭,機載系統依舊可以快速判定其視線方向。相比於外置的頭盔瞄準具狹小的視界範圍,頭盔顯示器可以集合眼球捕捉技術,實現「看到什麼就鎖定什麼」,進一步抬升攻擊的範圍和精度。
也就是說,殲-10C飛行員在使用新型頭盔後,只需要用眼神鎖定「敵機」就能引導飛彈發起攻擊,PL-10的大離軸角性能發揮到極致,甚至可以攻擊位於飛機後半球的目標,真正實現「用眼神擊落敵機」。
資料圖:去年空軍開放日上殲-20秀出了PL-10 錢程燦攝
雖然現代空戰逐漸轉向BVR(Beyond Visual Range)視距外打擊,但世界各個大國依舊在不斷提升戰機的近距離格鬥能力。PL-10總師梁曉庚在接受《世界軍事》總編輯陳虎專訪時表示,隨著各大國電子幹擾能力的提升,未來空戰中尤其在四代機的對決中,戰機雷達能否有效引導中遠距飛彈發起進攻都有很大的不確性因素,雙方戰機離開遠了都彼此看不著打不到。假設,未來發生頂級大國間的空戰,性能先進的近距飛彈可能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資料圖:殲-10和「熊貓盔」首次合體 圖源南部空軍
在這款新型頭盔曝光之前,殲-10飛行員都是使用TK-10/TK-10A系列頭盔,偶爾還會使用「熊貓盔」。除去殲-20在試飛階段試飛員佩戴過一段時間TK-10系列頭盔,TK-10系列頭盔幾乎就和殲-10戰鬥機畫了等號,故TK-10系列頭盔也被認為是殲-10的專用盔。
資料圖:TK-10/TK-10A系列頭盔
TK-10系列頭盔也非「一蹴而就」,如今我們常見的TK-10A頭盔,是和殲-10共同不斷改進升級的結果。例如伴隨蘇-27戰鬥機進入中國的「舒拉」頭盔瞄準具,在實現國產之後也被整合到了TK-10A頭盔上。得到帶有頭盔瞄功能TK-10A加持,殲-10戰機具備了使用PL-8B飛彈進行大離軸射擊能力,大大提升了其近距離格鬥的能力。
同樣,被譽為「熊貓盔」的我軍新型輕量化頭盔,也可以使用外凹陷型快拆底座安裝瞄準具,拓展性基本和目之前提到TK-10系列頭盔相仿。「熊貓盔」最大優勢在輕量化,相比重量超過1公斤TK-10頭盔而言,1公斤都不到的「熊貓盔」要輕便得多。
資料圖:TK-12頭盔使用外掛頭盔瞄準具
然而,無論是TK-10亦或是「熊貓盔」,兩者都是通過外掛頭盔瞄準具實現大離軸發射的,視界受限性能有限。同時,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空戰中,戰機稍縱即逝,這種簡易頭瞄不具備信息顯示能力,相反頭盔顯示器可以將關鍵信息直接顯示到頭盔上,減少飛行員低頭次數,提升作戰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