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隱身版想像圖
(作者微博:lovely_swift)
F-16V
參考美軍採取的這一裝備建設策略,我軍的殲-10C對比F-16E/V、殲-16對比F-15E/SG這種機型,雖然在部分機載分系統、任務多元化程度上的技戰術性能各有長短,但是整體上是處於同一技術水平的,大概都相當於三代半戰鬥機中、後期水準。故而,即使不實施過多的技術狀態改進,我軍靠現有的殲-10C和殲-16,在當前和未來較長時期,應付美軍的F-16E/V與F-15E之類的「同類目標」威脅,這也是完全夠的。F-15E
但是,伴隨著美國空軍、美國海軍航空兵這幾年的路子越來越讓人「看不懂」,美國空軍開始採購在F-15E上繼續「深度挖潛」的F-15EX型,而美國海軍則開始採購在F/A-18E/F Block2上改進的Block3型,這兩種「幾乎用上了所有四代機技術」、「除了不能隱身」的第三代戰鬥機「終極版本」,在事實上對我軍現有的殲-10C和殲-16再度形成了技術優勢。在這種情況下,正如咱們前天剛剛說過的那樣,我軍保持同樣的技術改進步伐、在殲-10C和殲-16這兩個機型上做同樣的「挖潛」,似乎是裝備建設上的必由之路了。F/A-18E/F Block3型
除了應對美軍「同類目標」的威脅,咱們先前也說過,殲-10C和殲-16兩種戰術飛機,註定是要用上幾十年、甚至是要用到2050年代去的,別說我軍了,饒是美軍,手頭的三代半戰鬥機也要用到2045年左右。而從現在到2050年,中間還有30年時間,即使是從正常的技術改進與換代的角度來講,三代半戰鬥機也有部分實施技術改進的需求,而且這種改進可能會伴隨著軍事航空、電子工業的發展而變得越來越頻繁。最後,殲-10C型戰鬥機在最近兩年的「金頭盔」、「天鷹杯」競賽上表現優異,在去年的中泰「鷹擊」軍演上也成功壓制了JAS-39C戰機,大伊萬認為,殲-10C表現出的優良的技戰術性能,客觀上也給相關廠所推進改進型項目提供了助力。殲-10C型
當然了,話雖然說是這麼一說,可是這個「殲-10系列更威猛的兄弟」,到底是個什麼型號、可能會採取何種技改路線挖潛,大家現在還都處於莫衷一是的狀態。大伊萬覺得,根據目前殲-10C的技術狀態評估,參照中國空軍的部分戰術需求,這位「更威猛的兄弟」的改進策略,起碼有上、中、下三種可能性。殲10隱身版想像圖
(作者微博:lovely_swift)
先說「下」吧,「下」可以被稱為有限改進型,也就是在當前殲-10C型戰鬥機的基礎上,更換FWS-10「太行」發動機的最新改進型,有限改進航空電子系統,畢竟現在已經小批列裝殲-20的「太行」發動機某改型已經基本成熟、且推力超過AL-31FN-M1了嘛。經過這一輪改進的殲-10C型,其空戰性能基本上可以壓倒美軍推出的「經濟適用版」改進型F-16V,或者「高級版」的F-16E,但這方面的問題是,目前殲-10C型戰鬥機已經開始批產換裝「太行」,如果是只安裝了新型「太行」發動機、做有限小改的殲-10C戰機,完全沒有必要將其稱之為「更威猛的改進型」。換裝「太行」發動機的殲-10C
「往下改進」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再說到「往上改進」,那可能就是已經傳言了好幾年的隱身版殲-10D項目了。相比較「往下」,殲-10D的改進策略堪稱「脫胎換骨」:需要給殲-10戰機做隱身化修型,增加保形油箱提升燃油係數,甚至增加腹部彈艙或類似於F/A-18E/F Block3的EWP武器莢艙。而航電系統自然也要向殲-20看齊,同時,經過這麼一番升級之後,原有的FWS-10「太行」系列發動機推力必然不夠,故而大概率要配FWS-15型發動機。說白了就是把殲-10C給改成一個「準隱身」、「準四代」的機型,戰術性能全面壓制美軍的F-15EX與F-16E/V,在裝備定位上甚至可以直接與FC-31陸基型號展開競爭,可作為「中型第四代戰鬥機」使用。殲10隱身版想像圖
(作者微博:lovely_swift)
關於這一技術改進路線,大伊萬認為,可能性比「有限改進」還要顯得不靠譜:殲-10的基礎設計就不是個隱身戰機
首先,單純以殲-10型戰鬥機的基礎設計來講,其第三代戰鬥機的底子就絕對沒有可能改成第四代戰鬥機,而要實施所謂的隱身修型、更改氣動等,那就不是在「改進」、而是重新設計一架新的中型第四代戰鬥機了;其次,以殲-10型戰鬥機的掛載能力而言,想要在其腹部加裝腹部彈艙、在其機身背部加裝保形郵箱,難度也都相對較大,可能會對氣動性能產生負面影響;此外,如果真要實施這麼巨大的技術改進,還要配備與殲-20相同等級的、完備的四代機航電設備,這改進成本必然會高的難以想像,如果最後價格接近第四代戰鬥機而性能只能達到「終極三代半戰機」的水平,顯然就得不償失;更不用說,以殲-10型戰鬥機當前在中國空軍中承擔的戰術位置、改進潛力而言,未必能夠擔負起如此重大的責任,該機相對較小的機體、相對較小的燃油係數和作戰半徑、相對較弱的掛載能力始終是邁不過去的、一旦要邁就要付出代價的坎。隱身版殲10與殲20想像圖
(作者微博:lovely_swift)
故而,大伊萬覺得,即使這個把殲-10型戰鬥機改進成具有隱身能力的「準四代機」的「殲-10D」項目真的存在,也未必是我軍主導的項目,可能只是廠所項目而已。除了一個「最高」一個「最低」,殲-10C改進其實還有一個「中間選項」:繼續強化殲-10C型戰機遂行雙重任務的能力,實施相對有限、但有所側重的技術改進。殲-10C
其實這種改進策略,咱們在提美軍對F-15EX和F/A-18E/F Block3的改進時已經提到過兩次了:參照美軍改進這兩個機型的做法,殲-10C的後續技術改進可在不改變氣動外形的基礎上,採取有針對性地升級綜合航電、電子對抗系統,繼續增強其戰場態勢感知與數據處理能力;機體表面塗覆吸波塗料,並採取主動隱身與波束對消等「新鮮玩意兒」,有限度地提升其隱身性能;通過使用低可探測性外掛物莢艙(EWP)、使用半埋掛架、增加翼尖掛架等措施,進一步提升其外掛靈活性,強化殲-10戰機的多用途性能。低可探測性外掛物莢艙
這種升級措施相比「有限升級」,其改進成果相當巨大,而相比「隱身改進」,性價比又顯得相對較高,同時和美軍的F-15EX、F/A-18E/F Block3類似,這種升級措施不僅可以用於殲-10C後續批次的製造,還可以在MLU(中期改進)周期內用來對現役的數百架殲-10B/C型戰機、甚至部分殲-10A進行升級。改進後的殲-10不僅可以更有效地遂行對抗F-16E/V和F-15EX等機型的任務,在有第四代戰鬥機參戰的戰場上可以具備更好的戰場生存能力,更主要的是可以更好地承擔多元化的對面攻擊、防空壓制等任務,成為一種真正「好用」的雙重任務機型。大伊萬認為,相比較前兩個方案,這一方案花錢最少,辦的事兒最多,也最符合空軍的急迫需求,可能性也是相對最大的。當然了,除了這「上、中、下」三個改進策略,還有兩個「非主流」型號:一是目前傳得沸沸揚揚的巴基斯坦準備採購殲-10CE的當下,沒準這位「更加威猛的兄弟」就是殲-10CE;二是在殲-10S已經逐漸落後的情況下,沒準這位「兄弟」也可能是殲-10C的雙座型號,但究竟是只具備同型教功能的「殲-10CS」,還是具備同型教加隨隊電抗的「殲-10CSD」,咱們就完全沒有辦法實施預測了。總而言之,以殲-10、殲-11、殲-16為代表的機型,一方面伴隨著四代機的批量入役,這些機型在未來的存在感註定逐漸降低,而另一方面,裝備的長尾效應又使得這些機型不可能很快、全面退出歷史舞臺。故而,在當前美軍仍然未放棄三代半戰鬥機、繼續改進其主力三代機F-15、F-16、F/A-18的當下,我軍怎樣針鋒相對、有所側重地對手頭的殲-10、殲-11、殲-15、殲-16實施升級,到底是選擇現有機體改進,還是直接造新機,亦或是「造新機+現有機體改進」雙軌並行,同樣是值得我們長期關注的話題。大伊萬今日推薦【軍武次位面】新中國之鷹 《雲霄猛龍》(點擊藍字即可觀看),作為一型集眾多先進設計和技術於一身的戰鬥機,殲-10的出現標誌著中國正式邁進了世界先進戰鬥機研發國家的行列。本期就把目光聚焦到這型劃時代的戰機身上,一探雲霄猛龍的前世今生。
軍武優選上新啦!本周有新品不僅有好用的藍牙耳機,還有性價比特別高的多功能工具鉗等好多好裝備,大家一定要來看看哦! 戳下圖了解詳情,還有優惠券拿!
分享✔ 收藏✔ 點讚✔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