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十大改出隱身版,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三款隱身戰鬥機的國家

2021-02-22 小梗


軍事愛好者描繪的單大推四代戰鬥機

也就是前幾天,央視軍事報導中,突然出現了「殲十家族將迎來更加威猛的兄弟」的解說詞,配以殲10展翅高飛直插雲霄的畫面,引起一陣大譁。

與其說是引起大譁,不如說是引起一波對殲10未來發展的大猜測。

這篇報導引發的信息量太大。

什麼是更加威猛!?

還有稱更加威猛的「兄弟」

什麼意思?幾個意思?

筆者猜測,大致是:

更加威猛=性能大幅度提高,因為最新的殲10C裝上太行發動機已經夠威猛了,再威猛就要升級一個檔次,發動機和航電將更加強勁。

而「兄弟」,意味著殲10新型號。

軍事愛好者描繪的隱身版殲10

殲10發展隱身版的理由

一、隨著J20的不斷服役和空軍體系的完善,中國空軍對未來空戰的理解日益深刻。J20雖然強大,但成本高昂,且產能有限,難以形成3代機動輒千架的規模;同時中國空軍發現現在的J10C已經難以完成未來的需求了,空優幹不過4代,舔地不如J16,給J20打下手又不夠(腿短加非隱身)。只能用來對付周邊國家的3代機和日常巡邏,但空軍還有很多早期3代機可以幹這個活,而且現在F35擴散很快,壓力越來越大了。


二、說白了,中國需要一款性能夠用價格合理的4代機,用來對付數量龐大的F35,或者給J20當下手,又或者強調多用途(大航程和載荷),那麼在J10的基礎上改一款單大推4代機就是一種合理的思路。哪怕只是使用部分J10的成果和生產設備,也可以顯著降低成本。
三、另外,空軍的作戰需求和海軍又有所不同。

「海飛4」是海軍絕對的空優當家主力,性能不會弱,對地和對海攻擊則可以由J15系擔當。再加上海軍特有的上艦需求,海軍最後還是走的雙中推海4代的路子。


四、未來方便用來出口,相信不少國家也會感興趣。當今世界上能買到的、價格合理的、可對抗F35的4代機目前沒有,將來也不太可能有。
將來在國際市場上,也不排除有2款中國產的4代機。一款是單發大推,一款是雙發中推(海4代的陸基出口版)。

有人說殲20就是大號的殲10

英國的六代機隱身恐怕還不如殲10隱身版出色


這裡有2個疑問:一是這個隱身版的殲10單大推的動力,雖然WS10性能在不斷改進,但推力仍然偏小;而WS15什麼時候能定型,什麼時候能量產,量產後除了滿足J20的需要,還有多少產能給這個單發4代,都有很多的不確定性。

不過,WS15還沒有量產只是民間軍迷的猜測,有實錘的消息稱,WS15已經年產200臺,完全可以滿足2型戰鬥機發展的需要,

一、比如,殲20用150臺WS15就可以年產75架飛機,50臺WS15給單發中四就可以裝備50架單發中四飛機,2型合計125架,非常合算。

二、或者100臺WS15給殲20,殲20一年產量是50架,另外100臺給單發大推中四就是100架飛機,2型合計是150架四代機,也非常划算。。

畫家筆下的殲31是雙發動機

突出隱身是殲10大改的關鍵,而且有近水樓臺的優勢

在發現隱形戰機方面,大型雷達比戰機上的中小型雷達有巨大的天然優勢,沒地面引導,隱形機之間相互發現本來就很難。真發生隱形機之間的空戰,本來就源自空優構型的殲十大改近距格鬥將強於F35,這是毋庸置疑的。

突出隱身性能將是研發和設計殲10大改的初衷。

無論軍迷們如何興奮的暢談陣風、颱風戰鬥機和EA-18G電子戰飛機在同F-22、F-35的近距格鬥空戰中扭轉乾坤,但是隱身機如F22和F35對陣風、颱風戰鬥機和EA-18G電子戰飛機巨大的交換比仍然讓有識之士越發的清醒,隨著以F-35為代表的隱身戰鬥機在西太平洋地區的擴散,軍備競賽愈演愈烈的趨勢是無法迴避的,三代半在我軍裝備體制中的地位和在實戰中的價值,必然迅速走向沒落。


隨著我軍加速邁向聯合作戰的力量體系,空地密切協同進行快速響應、精確打擊的任務需求凸顯,我軍也的確需要一款相對於殲-20而言綜合成本相對較低,態勢感知能力及格,維護性更好,保障要求更低,出動率更高,具備基本的突防和戰場生存能力,能夠承受一定的戰損率,在繁瑣紛雜的實戰化任務中解放殲-20手腳的新型隱身戰鬥機。並不是說要威脅殲-20的地位,而是在四代加三代半組合的現有裝備體制下為應對戰爭形態與作戰樣式的新變化,壓縮三代半原定換裝規模的同時,與時俱進的及時替換數量龐大的二代、三代和三代半戰鬥機,與殲-20一道,為更好地滿足打贏信息化戰爭的既定目標,加速向全新作戰力量架構邁進的新機型。

這樣的思路就叫「變道超車」,遠勝於原來設想的「彎道超車」,就是一舉解決根本問題,即:殲10大改堅持以隱身性能為主要目標,一躍成為四代機,而四代機能絕對完勝三代機靠的是隱身性能而不是其他。

最重要的一點是,殲10隱身大改這個型號的成功有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成飛在殲20項目上已經積攢了大量研發和生產隱身戰鬥機的成功經驗,用於相對簡單的殲10大改的隱身版的設計和生產基本上是熟門熟路,沒有一點障礙,大白話說,就是技術是「現成的」。而且可以實現研發和生產降低成本的最大化,也是實現「多快好省」的最佳路徑,可以短時間內大量裝備部隊。

綜上所述「殲十家族將迎來更加威猛的兄弟」是一個怎樣威猛的兄弟,就很好解釋了。

相關焦點

  • 世界上的隱身戰機:中國有三款!
    F-117a作為世界上第一種隱身飛機,f-117a表現可謂是令人十分滿意。後來參加過入侵巴拿馬、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等軍事行動。雖然F-117a在歷次空中攻擊任務中表現出其極為重要的價值,但由於軍費削減之原因,美國國防部於2006年決定在數年內將所有的F-117退出現役。2008年4月,F-117正式退出作戰序列,並於2008年8月進行了它的最後一次飛行。
  • 隱身戰鬥機是如何實現隱身的?詳解隱身技術原理
    隱身技術 畢竟咱們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嘛! 我從三個方面分別跟大家聊聊啊。 第一個是外形設計。 第二個是機身吸波材料。 第三個是特殊部位的隱身處理技術。
  • 中國的FC-31、韓國的KFX、日本的F-3,誰會是亞洲第二款隱身戰鬥機?
    雖然在「中國行,我也行」的盲目膨脹下,在過去幾年的時間裡,世界各國都上馬了不少隱身戰鬥機項目。但是在經過這幾年現實的毒打後,大部分的隱身戰鬥機項目基本上都原形畢露了。其中一個還是圖紙機如果只把目光放在亞洲地區的話,目前亞洲地區還在執行的隱身戰鬥機項目,主要就是中國的FC-31隱身戰鬥機、韓國的KFX隱身戰鬥機和日本的F-3隱身戰鬥機。
  • 除殲-20外,中國又一款第四代隱身戰鬥機高調亮相!
    當前典型的隱身戰機機身塗有雷達波吸收材料(Radar-Absorbing Material,RAM),能吸收雷達信號,且通過特殊的外型設計來降低雷達反射;此外,設計時也考慮到抑制飛機本身所發出電子信號、熱能和噪音。 目前,世界上只有中、美、俄三個國家有能力研製生產隱身戰鬥機,而中國除了眾所周知的殲-20戰機外,還有一款隱身戰機,那就是殲-31戰機。
  • 土耳其展出TFX隱身戰鬥機模型,沒有美國我們照樣幹隱身飛機
    作為一個地區級大國,缺乏美國支持,強行研發隱身戰鬥機,非常需要勇氣,這一次TFX戰鬥機的出現,也大大刺激了尚未到巴黎參賽的日本韓國印度等國家,可以說,在未來5年內,世界將掀起一大波隱身戰鬥機研發高潮。土耳其專門為這次TFX巴黎航展做了宣傳畫要研製一款先進隱身戰鬥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土耳其在此之前從來沒有研發過任何一款噴氣戰鬥機,而中國研發殲20成功之間,花了將近50年時間,反覆磨礪自己,殲7,殲8,殲10,梟龍,最終才走到殲20,而土耳其人僅僅有依照美國許可證,仿製美國F16戰鬥機的製造經驗,設計戰鬥機經驗幾乎等於
  • 中國第3款隱身戰鬥機出世了?又一新款隱身戰機模型亮相航展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在看在珠海航展開幕的第二天,眼尖的軍迷赫然發現,一家企業的展臺上赫然放著一架新款隱身戰鬥機的模型,和殲20、殲31沒有任何關係,難道是中國第3款隱身戰鬥機出世了?就說嘛,中航工業是萬萬不會這樣搞的,也不敢這樣搞吧,美國人會答應嗎!至於說它會否成為中國第3款隱身戰鬥機,就有點說笑了,在本屆航展上看看得了,也就到此為止了吧!
  • 殲20威龍VS F-22猛禽,隱身戰鬥機哪家強?
    圖:F-22戰鬥機是現階段隱身能力和機動性能力最強的隱身戰鬥機第二種隱身戰鬥機是美國的F-35戰鬥機,這款戰鬥機的來由是1996年美國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三軍聯合研發的JSF聯合攻擊戰鬥機項目。最終競標結果是洛馬公司X-35擊敗波音公司的X-32技術驗證機獲得勝利,最終成為F-35戰鬥機,綽號閃電。
  • 逆襲的中國隱身戰機:殲20和殲31誰將成為我國航母下一代保護神?
    然而作為我國研製的第二款隱形四代機,殲31從誕生那一刻起就遭受了大量非議,有人甚至列舉了殲31十宗罪來表達對其的不滿,引發各種不滿,最主要原因之一就在於殲31僅是企業自主研製的中型隱身戰鬥機,並未取得國家立項,因此沒有資格與國家立項的重點型號殲20相提並論。
  • 網絡驚現成都單發隱身戰鬥機方案,酷似一款美國戰機,性能更強.
    ,好戲連臺,最終打造輕型單發戰鬥機的成飛,不斷努力,將雙發戰鬥機大戶沈飛推下王座。從外表來看,這款飛機機頭被拍扁,截面類似角錐,側面有尖銳的稜線,這是隱身戰鬥機的機頭特徵,但是飛機座艙蓋卻是比較傳統的三代機水泡式座艙,和四代機的稜錐式座艙蓋還不太一致,這種設計在美國波音公司X-32戰鬥機上曾經出現過;另外,我們可以看到飛機座艙蓋之後,脊背顯得比較平坦,從脊背頂部向左右傾斜下去,呈現一個比較明顯的稜邊。
  • 美國F22和F35戰機隱身VS中國J20和J31戰機隱身,美國貨不如你想像
    在上海交通大學進行的性能測試中,理論上的反隱身可以適用於所有的物體當然也包括隱身內的物體,通過反隱身材料附在隱身材料上即可讓物體內的人們看到外面。中國的反隱身層使用了各向異性的與隱身材料折射率相阻抗匹配的超材料。將反隱身材料貼在隱身材料上,一些光線可以按照在指定的路徑滲透進來,從而使得內部的觀察者可以看到外邊。
  • 梟龍戰鬥機還會大改嗎?中巴合作隱身戰鬥機缺錢,梟龍還有機會!
    ,2020年將開始大批量生產,成為中國第一款出口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戰機,這款戰機最大的特色是裝備了KLJ-7A有源相控陣雷達,可以執行多種任務,而且雷達重量控制也非常好,和上一款脈衝都卜勒雷達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雷達重量都在120公斤,避免了複雜的機身重心調配問題,儘量減少了飛機重量的增加。
  • 中國殲17戰機橫空出世, 隱身能力超過蘇35 俄羅斯如坐針氈了!
    據外媒報導,中國已經複製了蘇-30戰鬥機的多個型號,即殲-11戰鬥機系列。
  • YF23有多大可能變成日本「國產隱身戰鬥機」
    雖然目前第五代隱身戰鬥機還只有少部分國家空軍裝備並使用,屬於「高端玩家裝備」。
  • 中國FC-31被山寨了?印度五代隱身戰機曝光:外形充滿了中國味道!
    雖然五代機自研發出來,已經過去了十幾年,但目前世界上仍然只有三個國家擁有自主研發的五代機,這也導致了還有許多國家想要擁有自己的五代機,而印度就是其中之一。  經過多方的求購無果後,印度方面開始下定決心,要自己建造五代機,為此,空軍元帥親自對媒體宣布印度將獨自建造五代機。
  • 不是蘇57,俄羅斯曝光第二款隱身戰機,對標F35!
    它將成為繼蘇-57型重型隱身戰鬥機、俄羅斯第二架具有直接與美國F35相對應性能的隱身戰鬥機。看起來俄羅斯也對美國F35在國際軍火市場的風頭很好奇,想要分一杯羹。假如當年新型隱身戰機能夠研發成功,那將會證明俄羅斯在飛機製造方面的實力不止此,此前西方國家都曾受騙。蘇-57戰鬥機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研製的最先進的飛機,此前所有的設計都是在蘇-27戰鬥機的基礎上改進的。
  • F16為何不搞一種隱身升級版?
    比如F22A就可以看做F15的隱身升級版。而作為主力艦載機的F14,其實也有自己的雙發隱身升級繼承者。不過最終因為冷戰結束而沒有落實。這裡面比較奇怪的就是:F16作為超級大國三代機中幾乎是一個最成功的型號;這個「成功」,既可以以歷來不俗的戰績來對照;更可以從其巨大的海外銷售量帶來的滾滾財源來衡量。偏偏F16沒有研發一種單發隱身版,本來繼承其不錯的戰略遺產呢?
  • 中國神秘武器高調亮相, 戰機不再隱身, 美軍被迫賤賣隱身技術!
    【新奇軍事文化團隊第957期】美國正是掌握了戰機的隱身技術,使得五代戰機F22亮相開始,就成為世界第一戰機,任何國家都拿可以隱身的F22毫無辦法,一不小心的話,就會遭到該戰機沉重打擊,產生巨大的損失,各國苦不堪言!
  • 美國B1B退役:世界第一款變後超音速轟炸機,第一款半隱身戰機
    美國空軍解釋,退役如此多的飛機,是為了給預計今年首飛的B-21隱身轟炸機留出空間,在不久的未來,美國空軍將退役所有B-1B轟炸機,演化成B-52+B-2和B-21的格局,最終目標是B-52+B-21,在2030年後,美國空軍將大規模退役B-2轟炸機,理由是飛機飛行一小時,維護達到上百小時,成本高昂。
  • 官宣:殲20雙座版誕生!全球首款五代隱身雙座機
    美國空軍自研發F22並投入現役以來,似乎一直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隱身戰鬥機堅決不能搞雙座型,不但美國人堅持不搞,俄羅斯也堅決不搞。俄羅斯的做法更是決絕,印度拿著大把大把的銀子要俄羅斯搞雙座的T50(現在的蘇57),俄羅斯一開始動心了,後來不被金錢所誘惑拒絕了印度的要求,可見隱身戰鬥機搞雙座似乎成了五代機的禁忌和禁區。
  • 美國賠了夫人又折兵,隱身戰機技術恐洩密,五角大樓高呼提防中國
    就算是美國,在世界上稱王稱霸這麼多年,也總會有失手的時候!近日美國一家F-35C戰鬥機在降落時候,撞上了航母,直接墜入了南海,五角大樓對此非常關注,一邊進行打撈工作,一邊高呼「提防中國」,因為他們害怕這架戰鬥機被會中國打撈走,到時候美國隱身戰機技術就要謝露了!美國將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