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導,中國已經複製了蘇-30戰鬥機的多個型號,即殲-11戰鬥機系列。在這之後,還根據蘇34設計具有隱形能力的殲-17戰機,殲-17擁有內置彈艙設計,同時外形上也做了改變以增強對雷達的隱身能力。有消息稱,在隱身能力上,殲17的性能遠超俄羅斯的蘇35戰機。
美國軍事專家稱,殲-17被認為擁有圖-22的大部分功能和轟-6的幾乎全部功能,但更便宜,更小巧,更先進。此外,殲-17對中國空軍大量使用的國產殲轟-7「飛豹」戰機也有明顯優勢,包括航程更長,電子對抗能力更強大,武器射程更大,雷達更先進,飛行員遠程飛行條件更舒適等。基本可以斷定,正是該機的上述優點,使得中國認可了俄羅斯研發蘇-34戰機的發展理念,因而也要為中國戰術打擊空軍研發一款同類型戰機。
殲17是中國一種以俄羅斯蘇霍伊的蘇34為基礎研發的遠程戰鬥轟炸機。又稱這是中國在研發的一款隱形版殲-11B戰機,即殲-17,其內部炸彈艙,以及形狀上的改變,使該飛機在雷達上的可見度較低。殲-17項目已經接近完成,樣機即將進入試驗階段,中國的前線轟炸機部隊將增添新鮮血液,從而大幅提升中國的對地打擊能力。
據悉,殲17戰機也可攜帶重達8噸的彈藥,與轟-6的9噸武器載荷相比並不落後太多。因此,殲17可確保中國空軍一線作戰部隊擁有強悍的對地轟炸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