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軍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曾經的短板,在近幾年來終於揚眉吐氣,不僅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而且還在諸多機型上實現了對老師傅俄羅斯的反超。雖然中國先後研製了殲-10和殲-11系列戰鬥機,對中國空軍的實力提升十分明顯。但這些戰鬥機多用於奪取制空權。在對地和對海攻擊這一類的多用途戰鬥機上,中國並沒有一款足夠先進的戰鬥機,直到殲-16重型多用途戰鬥機的出現!在殲-16尚未研製成功之前,中國不得不向俄羅斯採購蘇-30MKK和蘇-35戰鬥機。而俄羅斯出於技術保密考慮,在蘇-35軍售的談判上,與中國產生了很大的分歧。經過幾年的談判協商,最終雙方敲定了24架蘇-35戰鬥機的軍售協議。
蘇-35戰鬥機
在軍工領域,向來技術為王,很多裝備都是有錢也無法買來的。中國深諳其中之道,也始終堅持走自主研發的軍工發展之路。而且,購買的戰鬥機也比不上原裝版本,還要受到別國的技術控制。由此,殲-16戰鬥機應時而出。殲-16作為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代重型多用途戰鬥機,在性能上絲毫不輸俄羅斯蘇-35,而且還有反超。
殲-16多用途戰鬥機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的大閱兵上,殲-16多用途戰鬥機首次亮相閱兵,向世界宣示中國最新的空軍力量。殲-16具有超遠的超視距作戰能力,還能實施對地空襲和對海反艦打擊。在戰鬥機劃代上,殲-16屬於第四代多用途戰鬥機,採用雙座雙發,航程最遠達4000公裡,最大速度2.35馬赫,能夠掛載鷹擊-62和鷹擊-83反艦飛彈。最重要的是,殲-16採用國產WS-10發動機,憑藉後發優勢,充分吸收最新技術,綜合性能上,完全不輸俄羅斯的蘇-35戰鬥機。
朱日和基地閱兵場空中的殲-16戰鬥轟炸機編隊
殲-16戰鬥機作為新一代國產殲轟戰鬥機,是中國軍工繼續突破的全新代表作品。殲-16未來必然是中國的主力戰鬥機之一。另外,在隱身戰鬥機的研製上,中國的殲-20早就服役,而此次也是首次在朱日和基地大閱兵上亮相。而俄羅斯的T-50隱身戰機項目終於再次迎來重大消息:俄羅斯對T-50原型機正式命名為蘇-57!這可能意味著,一路磕磕絆絆的T-50隱身戰鬥機終於取得重大突破,將要定型量產,不久便能在俄羅斯空軍中服役了。
T-50隱身戰鬥機設計圖
T-50,不,現在應該叫蘇-57了。蘇-57隱身戰鬥機比中國的殲-20要早一年首飛。但殲-20已經服役了,蘇-57還沒量產。在五代機的研製上,中國成功反超俄羅斯。據悉,蘇-57戰鬥機採用單座雙發,裝備最新的空氣動力系統,以及獨創的全動垂尾技術,機翼後掠角更大,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飛機的光、熱可探測性。為了達到有效的隱身性,蘇-57採用了大量的新型複合材料,用以躲避雷達的探測。同時,裝備全新的航空電子系統和有源相控陣雷達,在綜合性能上,全面對標美國F-22戰鬥機。和殲-20一樣,採用內置彈艙模式,增強戰鬥機的隱身性。公開資料顯示,蘇-57繼承了蘇-35的多用途性,能夠執行對地、對空、對海等多種打擊任務。能夠發現400公裡外的目標,還能同時跟蹤60個空中目標。
從蘇-57的公開性能來看,作為傳統的軍事強國,俄羅斯依然具備強大的軍工科技實力。雖然蘇-57戰鬥機在時間上,來的比殲-20晚,在研製的過程中,也遭遇了重大的挫折。但最終的成品,依然無愧於世界頂級戰鬥機。待蘇-57服役後,俄羅斯將成為繼美國、中國之後,第三個列裝第五代隱身戰鬥機的國家。據悉,由於對當前蘇-57的發動機尚不滿意,俄羅斯將於2019年先行採購12架。待對發動機進行改良後,至2025年,俄羅斯將採購160架蘇-57戰鬥機,全面提升俄羅斯空軍力量。
說到蘇-57戰鬥機,還有一個國家不能忘記。那就是印度。印度作為蘇-57戰鬥機的聯合研製方(印度出錢,俄羅斯出技術),此時也許很激動吧。蘇-57戰鬥機總算迎來了一個好消息。前幾天,看到中國殲-20戰鬥機在朱日和的天空中呼嘯而過,差點嚇的尿褲子。待蘇-57量產後,印度必然獲得蘇-57的採購權。但缺乏技術的印度,免得不了被俄羅斯坑。一則,蘇-57必然優先裝備俄羅斯空軍;二則,俄羅斯很可能出售給印度低配版蘇-57,即所謂的出口版;三則,價格必然昂貴!
以小編看,印度離蘇-57的列裝以及成軍還早的很。大概在2025年左右,印度能夠獲得少量的蘇-57,數量在30-40架左右。單價最低也在1.8-2億美元以上,俄羅斯坑印度可不少。誰讓印度自己沒有核心技術呢?更可悲的是,連參與研發的資格都沒有!俄羅斯經濟不好,缺錢,印度又願意打腫臉充胖子,不坑印度坑誰呢?屆時,中國空軍憑藉先發優勢,服役的殲-20戰鬥機至少180架,對印度具備絕對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