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目前關於俄羅斯蘇-57戰鬥機和中國殲-20戰鬥機孰優孰劣的討論仍然不少,但從目前的總體情況上來看,俄羅斯空軍的建設體系和中國空軍目前的建設體系還是比較接近的。
對地攻擊分別靠這兩位了
比如,雙方都是將空優機和攻擊機角色進行拆分,由蘇-35、殲-11等空優機執行制空權的奪取任務。而在執行對地攻擊任務時,則由攻擊機出頭。比如俄羅斯空軍有蘇-34戰鬥轟炸機,中國空軍則有殲-16重型戰鬥機。
蘇-34要接下後兩者的作戰任務
但和中國空軍的殲-16戰鬥機相比,俄羅斯的蘇-34戰鬥轟炸機實際上還是有一些不同的。從近些年俄羅斯空軍裝備更新情況上來看,俄羅斯空軍明顯是打算逐漸統一機型,用蘇-34戰鬥轟炸機,取代之前裝備的蘇-24前線戰鬥機和蘇-25攻擊機等機型。
蘇-34強化了裝甲防護能力
因此,俄羅斯空軍的蘇-34戰鬥轟炸機,除了強調大掛載和遠程攻擊能力外,還強調了低空對地支援能力。為了能夠在低空對地支援時不被對方野戰防空炮火輕易擊落,蘇-34戰鬥轟炸機則進行了目前比較少見的重裝甲優化。
座艙直接被鈦合金裝甲包了起來
首先,為了給2名並列而坐的飛行員提供良好的防護,蘇-34戰鬥轟炸機的飛行員座艙,直接包裹在了一個厚度為17毫米的鈦合金裝甲盆中,這也導致了蘇-34戰鬥轟炸機的飛行員,一度被戲稱是開著鈦合金澡盆上天執行作戰任務。
確實挺像澡盆的
其次,除了飛行員座艙之外,蘇-34戰鬥轟炸機的機腹油箱也使用了鈦合金裝甲進行覆蓋。因為鈦合金裝甲板的焊接難度比較高,導致此前蘇-34戰鬥轟炸機的生產速度較慢。最近俄羅斯方面改進了鈦合金裝甲的焊接工藝,這才提升了蘇-34戰鬥轟炸機的生產速度。
蘇-25同樣裝備大量的鈦合金裝甲
很明顯,俄羅斯空軍是把蘇-34戰鬥轟炸機當成「蘇-24+蘇-25」了。此前的蘇-25「蛙足」攻擊機,同樣也因大量使用了鈦合金裝甲,拿到了「鈦合金澡盆」的綽號。
目前國內有部分人認為,因為強-5強擊機目前已經退役,中國空軍需要一款能夠執行前線戰地支援的攻擊機。
殲-16目前的對地支援任務較多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殲-16戰鬥機顯然是執行這類任務的絕佳機型,因此,考慮到近距離對地攻擊時的危險性,殲-16戰鬥機也有必要進行一定的裝甲加強。
但從中國空軍這幾年軍演中的表現來看,中國空軍在近距離對地支援時,已經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任務分化。在距離目標較遠時,儘量使用超視距武器進行視距外攻擊,避開敵人的野戰防空火力。
畢竟無人機不會損傷人員
而在近距離空對地火力支援時,會優先採用查打一體無人機進行攻擊。如果實在沒有查打一體無人機使用,也會儘量使用目標引導的方式,調用陸軍的遠程炮火進行攻擊。
而中國空軍各種戰鬥機打火箭彈的場面,實際上大部分只是在日常訓練中使用一下而已,戰場上除非已經確定自己拿到了絕對制空權,不然是不會採用這麼危險的火力支援方式的。
正在打火箭彈的殲-16
此外,在中國空軍的殲-11D戰鬥機獲得正式定型之前,在殲-20戰鬥機之下,中國空軍在空優作戰方面,主要依靠部分殲-11、殲-10以及進口的蘇-35戰鬥機。這就意味著殲-16戰鬥機本身也要執行一部分的空優作戰任務。
蘇-34的作戰任務太雜了一些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給殲-16戰鬥機加上防護裝甲,即使是重量較輕的鈦合金裝甲,也會對殲-16戰鬥機的空戰性能造成較大的不利影響。所以,蘇-34戰鬥轟炸機的「鈦合金澡盆」看看就好了,殲-16戰鬥機如果真的採用,恐怕就會有些得不償失了。
圖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