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1和蘇-35都脫胎於蘇-27,殲-11魔改能媲美蘇-35嗎?

2021-02-19 軍武酷

 在中國空軍戰鬥機發展的歷程中,與蘇俄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中國諸多機型都借鑑了蘇俄的技術資料,甚至對前蘇聯多款戰鬥機進行了仿製。由於中國航空技術底子薄,通過學習蘇聯技術,讓中國在短期內便建立起了體系化的航空工業,為中國自主航空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上世紀,蘇聯作為與美國並肩的超級大國,推出過多款經典戰鬥機,其中享譽全球,傳奇至今的戰鬥機,非蘇-27莫屬。

由於蘇-27戰鬥機的誕生,蘇聯和現在的俄羅斯,都在蘇-27的基礎上,開發了龐大的蘇伊霍家族戰鬥機。俄羅斯蘇-30、蘇-33、蘇-34和蘇-35等現役主力戰鬥機,其基礎機型,皆來源於蘇-27戰鬥機。可以說,除了少數米格系列戰鬥機之外,蘇-27戰鬥機奠定了俄羅斯空軍的大半壁江山。蘇-35戰鬥機更是被譽為最接近五代機的四代半戰鬥機。曾在敘利亞的上空,兩架F-22戰鬥機更是遭到一架蘇-35戰鬥機的反攔截。蘇-35在面對F-22這種標準的隱身戰鬥機時,絲毫不佔據下風,堪稱一代傑作。

蘇-35戰鬥機

同樣,中國於上世紀90年代開始引進蘇-27戰鬥機,在1992-2002年間,共引進76架蘇-27SK戰鬥機,並且中國沈飛集團獲得蘇-27SK戰鬥機的生產許可證。自此之後,中國沈飛集團在充分吸收原版蘇-27戰鬥機的技術基礎上,研製了殲-11戰鬥機。並且,以殲-11為基礎,沈飛集團對其進行家族化開發,很快又推出殲-11B型戰鬥機。後續,沈飛集團從烏克蘭引進蘇-33原型機,成功研製出殲-15艦載機,又以蘇-30MKK戰鬥轟炸機為參考型號,再次推出殲-16戰鬥轟炸機。

由此可知,中俄兩國現役主力戰鬥機皆脫胎於蘇-27戰鬥機,但中國還缺乏一款像蘇-35一般性能極其優秀的多用途戰鬥機。而在中國,蘇-27的最早期版本,則是殲-11戰鬥機。因此,中國完全可以在殲-11系列戰鬥機中,推出一款性能與蘇-35相當的優秀戰鬥機。可是,為什麼中國始終無法做到呢?眾所周知,蘇-35最強之處,在於它的超高機動性。蘇-35裝備的117S矢量發動機,使得它的機動性,絲毫不遜色於美國的F-22戰鬥機。更何況,俄羅斯已經實現了代號為「產品30」最新型發動機的首飛測試。我們幾乎可以確認,未來的蘇-57戰鬥機,必然更加強大!

F-22戰鬥機

中國無法在殲-11的基礎上推出類似蘇-35的戰鬥機,其主要原因就在於中國缺乏一款強大的矢量發動機。最新型殲-11D戰鬥機多次被傳下馬,而中國又引進了24架蘇-35戰鬥機,更是佐證了這一傳聞。因為以殲-11D的性能,無法與蘇-35相提並論。除非殲-11D繼續進行深度改良,否則,中國空軍不可能採購技術無法達標的殲-11D戰鬥機。

因此,殲-11D很長一段時間消失在了公眾視野之中。直到近日來,殲-11D戰鬥機再次傳來最新照片,出現了許多細節改動。這架最新的殲-11D戰鬥機相較於殲-11B,其翼尖飛彈掛架從L型改成了長梭形。如此便可掛載PL-10E空空格鬥飛彈。要知道,之前的殲-11系列戰鬥機都不能掛載PL-10E空空飛彈。而PL-10E乃是目前中國空軍先進戰鬥機的標配級先進空空飛彈,在殲-10B/C、殲-16、殲-20戰鬥機上都出現過。因此,殲-11系列戰鬥機配備PL-10E空空飛彈是必然的趨勢。

除此之外,殲-11D還進行了多項細節改動,這都充分表明,殲-11D戰鬥機絕對沒有下馬。沈飛集團依然在對殲-11D進行深度改良中。以當前的形勢來看,中國先後實現了蘇-27SK、蘇-30MKK和蘇-33原型機的國產化,沒有理由不對蘇-35戰鬥機進行國產化。而國產化蘇-35戰鬥機的重任,很可能就落在了殲-11D身上。也許當殲-11D成功對蘇-35實現了國產化後,會對其進行重新命名。但目前最大的好消息是,中國已經成功研製首款WS-10B矢量發動機。以沈飛集團多年來的經驗,在借鑑俄制戰鬥機技術上,具有豐富的經驗。因此,魔改殲-11D,並最終推出中國版的蘇-35戰鬥機,是勢在必行的!

——END——

文字 :網絡

圖片| 網絡

無條件歡迎分享轉發至朋友圈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文章來源和立場與本公號無關

敬請收藏軍武酷小號武酷君,因為軍武酷文章深度緣故,不排除某一天軍武酷被HX,大家還可以在小號找到共鳴!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武酷君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軍武酷

簡介:最新的軍事資訊,最全的時事點評,拒絕打官腔,無觀點不說話!

相關焦點

  • 同為蘇27「終極」改進版,殲16和蘇35的差距在哪裡?
    作為與F15齊名的三代重型戰鬥機,蘇27的優異性能是毋庸置疑的。一款優秀的戰鬥過,不僅體現在具體性能上,可塑性也是重要的考量之一,毫無疑問,蘇27是一款可塑性極強的戰鬥機,在這一方面,甚至要超過F15!當前,蘇27「側衛」系列的最新改進型有兩款,一款是被稱為「終極側衛」的蘇35,另一款就是被稱為「炸彈卡車」的殲16。先來說一下殲16「炸彈卡車」這個稱謂。
  • 有了殲-20,我們還需要蘇-35嗎?
    俗話說得好啊,有圖有真相,可是圖片在哪裡啊 ┑( ̄Д  ̄)┍ 不會又是一次「狼來了」的故事吧……直到29日中國軍網上發表了一篇《蘇-35好是好,但希望這是咱最後一次「海淘」戰鬥機》,才算是正式確認了,12月25日,俄羅斯交付中國4架蘇-35戰鬥機。而蘇-35戰鬥機採購計劃被拖延近2年時間。2014年11月,蘇-35亮相珠海航展。
  • 20種,中國蘇27原來這麼多,殲11殲15殲16就有14型
    自從上世紀90年代初,我們用方便麵、狗皮大衣和現金換回大批蘇27以來,這種俄羅斯戰機就在中國落地生根、繁衍生息,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側衛」家族。包括蘇27、蘇30、蘇35、殲11、殲15、殲16,各種子型號加起來竟然有20種之多,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
  • 最強「側衛」蘇-35入華,國產殲-11D戰鬥機悲劇了
    在空空飛彈的配置上,蘇-35能夠掛載8枚R-27ER1飛彈、4枚R-27ET1或R-27EPl、6枚R-73近距格鬥飛彈、12枚RVV-AEd距空空飛彈,戰鬥力不容質疑!殲-20戰鬥機模擬戰鬥圖而中國也在蘇-27SK(蘇-27外銷版)的基礎上,對其進行了仿製與升級改進,從而研發出了殲-11系列戰鬥機,包括有殲-11B、殲-11BH和殲-11D等多款機型。
  • 春節特別報導⑦|「中華側衛」殲-11:蘇-27在華極速升華 「絕配」 殲-20
    1998年12月16日,首架我國組裝的殲-11成功首飛, 正式定型。雖然這架戰鬥機的僅僅是組裝生產,但是相較於之前純進口的蘇-27SK,它已能冠上「殲-11」的稱謂。隨著殲-11的生產逐漸完善,我們開始不斷提升國產零部件的比例,這種使用俄羅斯原產零部件和國產配件組裝的殲-11,又被稱為殲-11A。然而,真正的難題出現了在於除發動機外基本實現國產化的殲-11B上,這可能是中國軍工人在蘇-27本土化路上最艱難的一步。
  • 殲11不是蘇27仿製品,中國引進蘇-27,回報價值比航母還高
    首批進入中國的蘇-27SMK戰鬥機就在這個大背景之下,我國空軍引進了俄羅斯的蘇-27戰機,蘇-27戰機在當時各方面的性能都非常優越,尤其是航程和機動性都不錯,在部分性能上超越了美國的F-15戰機。我國的殲-11系列戰機是我前我軍裝備數量最多的一款重型戰鬥機之一,殲-11的前身就是蘇聯時期誕生的蘇-27戰機,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們的殲-11就是蘇-27的國內組裝版,早期的殲-11A戰鬥機和蘇-27SK並沒有多少區別,而且那個時期我國的航空發展水平還比較低
  • 蘇-35比拼機動性,殲-20飛行員一語道破玄機,但卻有一個大招
    殲-20作為中國最先進的戰鬥機,不說航電能力,就和蘇-35比拼機動性,對抗結果如何呢?  對此,道聽途說的信息不少,但都不可信。道理很簡單,那些真正掌握一手材料的人,怎麼可能洩露出來?否是,即便不進去蹲著,至少也要脫衣服走人。    蘇-35戰鬥機  不過,從殲-20飛行員說的一席話,我們倒是可以分析出個大概。
  • 殲-11D「受蘇-35刺激復活」?yes……and no!
    就去下一個育碧的HAWX,玩一下,就能理解那是啥了,當然現實中的系統界面不會這麼簡單,功能也不會這麼強大,但能給飛行員時刻一個「正確操作提示」,在瞬息之間決定命運的空戰中就很有用了——當然如果你的水平已經超過了輔助系統,那就甭管它……殲-16的問題說好,那麼我們回到殲-11D上來,也不知怎麼就有人認為引進蘇-35又對解放軍有「震動」了。
  • 蘇-35被殲-16超越,俄羅斯終於搞出T-50,改名為蘇-57
    雖然中國先後研製了殲-10和殲-11系列戰鬥機,對中國空軍的實力提升十分明顯。但這些戰鬥機多用於奪取制空權。在對地和對海攻擊這一類的多用途戰鬥機上,中國並沒有一款足夠先進的戰鬥機,直到殲-16重型多用途戰鬥機的出現!在殲-16尚未研製成功之前,中國不得不向俄羅斯採購蘇-30MKK和蘇-35戰鬥機。而俄羅斯出於技術保密考慮,在蘇-35軍售的談判上,與中國產生了很大的分歧。
  • 米格-35,F-35和蘇-35的故事
    他意味深長地說:「雷達探測距離160公裡,航程3500公裡,如果能達到的話,確實滿足了空軍的要求。」背後的意思嘛,大家都懂的。 米格公司似乎也清楚這些硬指標方面可能還並沒有完全到位,不過因為這次展示活動主要是針對國外用戶,所以他們努力宣傳的是米格-35具備安裝新型光電吊艙的能力,並且能夠使用各種先進的空地武器——針對該機的潛在用戶,埃及空軍,或許這確實是個比較合理的宣傳口徑。
  • 重金買進24架,最強四代機蘇35和殲16有何區別?
    從定位上說,二者並不一樣,殲-16是空地通吃的多用途戰鬥機,而Su-35是較為純粹的制空型戰鬥機。擁有相同的「祖源」是不假,但它們在Su-27的大族譜中卻是不同的兩個分支。殲-16的概念設計源自Su-30MKK,機體以Su-27SK仿製而來的殲-11為基礎。
  • 殲10C比武中輕鬆擊敗蘇35,美:俄已非最強對手
    ,對此有網友也表示,蘇35在比武中被殲10C擊敗,那麼中國還會再引進它嗎?圖為殲10C戰機殲10C和蘇35同屬於第三代戰鬥機,一直以來外界比較看好後者,不想蘇35卻在比武中輸給殲10C,這讓俄羅斯心情可謂是五味雜陳,要知道蘇35是以蘇27為基礎大幅改進而來的一款戰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俄羅斯空軍的頂尖水準
  • 中國拒絕購買蘇35,原因是殲16性能夠強,已經沒有它的位置
    其中就包括俄羅斯當時最先進的蘇27戰機。之後在2013年中俄兩國籤署的軍售協議中,我國又先後引進了最新型號的蘇27,以及蘇35S戰機。可以說在我國空軍在30年間,一共進口接近200架的俄制戰機。俄羅斯在這一方面對中國的幫助不可謂不深。而當時中國在引進俄制蘇27-戰機的時候,不但是引進了戰機,還連帶著將這款飛機的生產線都搬回了中國。
  • 蘇-35和F-15中,誰才是頭號四代機?美國說了實話:都不如殲-16
    其中,尤以蘇-35和F-15被普遍認為是四代機中的佼佼者。他們的最新型號分別代表了世界三大軍事武器派別中的兩大方向,俄制巔峰和美制巔峰。蘇-35是一款在蘇-27基礎上,進行了深度改進的超機動多用途戰鬥機,是俄羅斯最新一代的四代機,因此,它的信息透露的非常少。但考慮到它是蘇-27的改進型號,因此諸多性能應該比蘇-27有過之而無不及。
  • 美媒給出四代半機排名,蘇-35最具潛力,殲-16排名第幾?
    美媒給出四代半機排名  其實,所謂的四代半機,就是介於四代機與五代機之間的戰機,其他性能與五代機相似,唯一欠缺的就是隱身性能,而目前世界上比較著名的四代半機就是美國的F-15X、俄羅斯的蘇-35和我國的殲
  • 蘇35戰機獲得新訂單,徹底堵死殲10銷路,巴基斯坦的選擇很明智
    >5月16日,據俄羅斯《生意人報》報導,俄羅斯卡盧加無線電技術研究局正式在網上公布了一份航電設備採購清單,這批航電設備是為即將出口埃及的蘇35戰機配備的,俄羅斯第一次證實了將向埃及出售蘇35戰機。根據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透露的消息,蘇35戰機獲得了26架訂單,首批2架蘇35將在今年年底交付埃及空軍。
  • 新殲11B亮相,正式宣判殲11D下馬,蘇35演習慘敗成導火索
    新殲11B亮相,正式宣判殲11D下馬,這是為什麼呢?雖然此前殲-11D的原型可以說是殲-11B,因為它是基礎,只不過外形變化了一些,使用了比較多的五代機。可是殲-16戰機出現,他的空優戰機裝備壓縮的比較好,使得這一發光點讓其遮蓋了殲-11D。
  • 俄羅斯要將蘇-35生產技術轉讓給中國,中國為何不要?和國產戰機有何關係?
    中國各種蘇霍伊系列戰鬥機在中國從俄羅斯原裝進口的200架俄羅斯原廠蘇霍伊系列戰鬥機中,蘇-27SK、蘇-27UBK和蘇-35戰鬥機可以被歸屬到空優戰鬥機的行列,蘇-30MKK和蘇-30MK2則可以被歸入對地攻擊機種的行列
  • 中國殲17戰機橫空出世, 隱身能力超過蘇35 俄羅斯如坐針氈了!
    據外媒報導,中國已經複製了蘇-30戰鬥機的多個型號,即殲-11戰鬥機系列。
  • 殲20大批服役,俄方急了,蘇35放開出售,我們用行動給出了證明
    眾所周知我們這些年買的俄羅斯戰機少了,俄方面開始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