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35比拼機動性,殲-20飛行員一語道破玄機,但卻有一個大招

2021-02-07 一號哨所

  最後一批10架蘇-35戰鬥機將於2018年底前向中國交付。這種被俄羅斯冠以「四代半」戰鬥機,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其機動性。殲-20作為中國最先進的戰鬥機,不說航電能力,就和蘇-35比拼機動性,對抗結果如何呢?


  對此,道聽途說的信息不少,但都不可信。道理很簡單,那些真正掌握一手材料的人,怎麼可能洩露出來?否是,即便不進去蹲著,至少也要脫衣服走人。  

  蘇-35戰鬥機

  不過,從殲-20飛行員說的一席話,我們倒是可以分析出個大概。

  2017年7月間,殲-20飛行員在接受採訪時,講了這樣一段話:「我們這個飛機,機動性特別好,靜如處子,動如脫兔。飛機的亞音速性能不錯,一進入了超音速就是它的天下了。」


  對於這番話,當時有各種解讀。但是,都忽略了一個問題!都忽略了一個問題!!都忽略了一個問題!!!在評價殲-20的機動性時,是以誰為背景板?  

  殲-20飛行員 張昊

  首先,相較於傳統殲-10、殲-11、F-15等三代機,殲-20的機動性具有絕對優勢。


  雖然沒有具體的數字,但是從直觀上看殲-20的翼面,面積大、偏轉角度大、翼面組合形式多,這就表明其有非常好的亞音速機動性。在各種擺拍中,殲-20經常把自己整的像一個「變形金剛」,這就是在向潛在的對手炫耀自己的機動性。  

  殲-20隱身戰機

  這是最常見的擺拍照,殲-20將全動鴨翼偏轉到近乎垂直的角度。如果空戰中,飛行員可以不收油門或少收油門,同時將鴨翼偏轉成這樣,其減速效果將使得尾追的敵機被迫衝前;同時,殲-20的發動機還保持著較大推力,可以在鴨翼轉正後立刻大速度衝刺。這就是殲-20飛行員所說的「靜如處子,動如脫兔」。


  如果全動鴨翼+全動垂尾一起動作,說實話我不知道殲-20能飛出什麼花哨的動作。  

  殲-20隱身戰機

  殲-10、殲-11、F-15與殲-20近距格鬥時,一定會驚呼:「沃卡!這特碼是開掛呀!」沒錯!那感覺,一定與在打空戰手遊時遇見了使用外掛的對手一樣。這也就是殲-20飛行員所說的,「我們這個飛機,機動性特別好」。


  那麼,殲-20飛行員為什麼說「飛機的亞音速性能不錯」?關鍵就在於,中國空軍不僅有殲-11、殲-10,還有大名鼎鼎的「格鬥之王」蘇-35!  

  殲-20隱身戰機

  飛行員接受採訪時在2017年7月,而首批4架蘇-35是2016年12月底交付。半年時間內,殲-20與蘇-35之間沒有過對比飛行?沒有過模擬空戰?這種可能性一丁點都沒有!


  蘇-35有全向矢量發動機,從而機動能力極強。殲-20在與蘇-35進行亞音速近距格鬥時,並不能佔據上風。


  原因在於,殲-20機動性依靠翼面的氣動效應,有一定局限性。如,受本機速度影響,速度快時舵效好,但速度太快則翼面的機構強度限制了其可用偏轉角度;受高度(空氣密度)影響,空氣密度高舵效好,但密度太高還是翼面結構的強度問題。曾經有報導,殲-11在做最大過載的機動時,蒙皮上的鉚釘都飛掉了。殲-20在大速度的情況下,如果把鴨翼偏轉到最大角度,我擔心真的會把鴨翼飛掉。  

  蘇-35戰機

  蘇-35的機動除了有翼面的氣動效應,還有矢量發動機的推力效應,因此,其機動性來得更直接;在翼面偏轉受限或舵效不足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發動機噴管的轉向提供機動性支持,因此,蘇-35的機動性在亞音速區間受速度、高度的影響小。


  蘇-35的機動性,在敘利亞上空得到了驗證。當時,俄羅斯2架蘇-25遭到兩架 F-22的攔截; F-22靠近了蘇-25戰機並釋放了熱誘餌彈,幹擾蘇-25執行任務;蘇-25不甘屈服,奮起與之纏鬥,雙方高度在3000米左右;此時,一架蘇-35S戰機從萬米高空快速俯衝而下,從F-22的後半球逼近。局面很可能演變成這樣,一架蘇-35咬住一架F-22;其後面則有另一架F-22;這架F-22尾後則有兩架蘇-25在窮追不捨。這樣一場狗鬥據說持續了40分鐘,說明2架F-22在近距對抗1架蘇-35、2架蘇-25時並有取得優勢。考慮到身披厚甲的蘇-25機動性遠遠不如F-22,那麼,雙方均勢的取得主要依靠的是那架蘇-35,由此,證明了蘇-35在機動性上勝過了F-22。


  F-22的矢量發動機噴管是二元的,不如蘇-35的全向噴管有效。相比之下,殲-20的缺陷就更加明顯了。可以這樣描述殲-20與蘇-35在亞音速近距格鬥時的狀態,殲-20隻能在一定的速度、高度等條件下的限制下,才能與蘇-35抗衡,而且過失速機動能力不如蘇-35。  

  F-22戰鬥機

  這也就難怪殲-20的飛行員,一方面說「我們這個飛機,機動性特別好」,另一方面又說「飛機的亞音速性能不錯」,關鍵是看和誰做對比,誰來做背景板。

  不過,殲-20在與蘇-35較量時還有一個大招,就是殲-20飛行員所說的「一進入了超音速就是它的天下了」!


  殲-20的設計初衷就強調超音速機動能力,這是和中國空軍對「能量機動」更加深入的理解直接相關的。從業人士的分析看,殲-20優異的超音速機動性得益於以下幾點:長細比好;機身升力體效果好;翼載荷相對較低;超音速下升阻比高;鴨式布局使機身受力均勻以致機身較輕;鴨翼在超音速下配平效果好…….等等等等。


  蘇-35的問題是其發動機還是動力不足,無法忍受在需要大推力超音速時的推力損失。沒有了矢量推力,蘇-35的機動性就乏善可陳了。

  當然了,矢量發動機是趨勢性、規律性、方向性的發展方向,只是現階段殲-20還要等。  

  殲-20隱身戰機

  超音速機動能力是衡量四(五)代機的重要指標,以至於有人建議把四(五)代機的衡量標準之一~~~超常規機動能力,替換成超音速機動能力。有數據顯示,美國F-22A在1.6M時可以飛出7.5G,和F-16、蘇-27在0.8~0.9M時相當了。其實,前文述F-22與蘇-35之間的纏鬥,完全是在交戰規則限定下,美國飛行員的意氣用事所為~~反正基本上不會死,那就在蘇-35擅長的領域較量一把,結果自然吃癟。


  殲-20瞄準的對手不言而喻,因此,在面對殲-10、殲-11、蘇-35時,自然是「一進入了超音速就是它的天下了」。因此,即便不論電子戰能力的差距,即便是單純比拼機動性,只要殲-20不陷入與蘇-35的亞音速近距纏鬥,吃定蘇-35還是手拿把攥的事情。本來嘛!瞄準的是F-22,如果連蘇-35都搞不定,那還搞什麼搞?


點擊下方連結,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美國人:12年後中國是海上新霸主,不料復旦大學專家立馬這樣回答


4枚火箭爆炸,150名科學家遇難,這國付出慘痛代價給中國提了個醒


如此發達的美國為何至今沒有一條高鐵?四大原因揭開,令人折服


中國海軍狂造新艦改航母,美國人:出招也沒用,最大問題不在中俄


中國這10年計劃針對印度?印度人:別自作多情,中國領先印度60年



相關焦點

  • 有了殲-20,我們還需要蘇-35嗎?
    俗話說得好啊,有圖有真相,可是圖片在哪裡啊 ┑( ̄Д  ̄)┍ 不會又是一次「狼來了」的故事吧……直到29日中國軍網上發表了一篇《蘇-35好是好,但希望這是咱最後一次「海淘」戰鬥機》,才算是正式確認了,12月25日,俄羅斯交付中國4架蘇-35戰鬥機。而蘇-35戰鬥機採購計劃被拖延近2年時間。2014年11月,蘇-35亮相珠海航展。
  • 殲-11和蘇-35都脫胎於蘇-27,殲-11魔改能媲美蘇-35嗎?
    由此可知,中俄兩國現役主力戰鬥機皆脫胎於蘇-27戰鬥機,但中國還缺乏一款像蘇-35一般性能極其優秀的多用途戰鬥機。而在中國,蘇-27的最早期版本,則是殲-11戰鬥機。因此,中國完全可以在殲-11系列戰鬥機中,推出一款性能與蘇-35相當的優秀戰鬥機。可是,為什麼中國始終無法做到呢?眾所周知,蘇-35最強之處,在於它的超高機動性。
  • 最強「側衛」蘇-35入華,國產殲-11D戰鬥機悲劇了
    蘇-35戰鬥機後來,也是美國從側面助攻,再加上中國殲-20隱身戰鬥機不斷測試,讓俄羅斯有了緊迫感。還記得,中俄籤訂蘇-35戰鬥機合同的那一年,歐美國家對俄羅斯實行了嚴厲的經濟制裁,俄羅斯經濟大受打擊。由此,中俄雙方在共同妥協的情況下,中國籤署了24架蘇-35戰鬥機的採購合同。同時,那年中俄還籤署了巨額的石油採購協議,而石油價格上,中國佔了不小的便宜。
  • 中國殲20隱身數據對俄震動有多大:或動搖俄投產蘇57
    在更早的6月30日,俄羅斯副總理尤裡·鮑裡索夫宣稱:「蘇-35是今天世界上最先進的戰鬥機之一,所以沒有必要加速推行第五代戰鬥機的大量生產。」對於鮑裡索夫表態的含義坊間各種猜測都有,從蘇-57的量產推遲,到事實上取消。  蘇-57在2010年1月29日首飛,比成飛殲-20還早一年。當時還稱作T-50,這是蘇霍伊設計局的內部代號,不是俄羅斯空軍的正式型號。
  • 印度空軍做好戰鬥準備,揚言殲20不足為慮,24架蘇35才是勁敵
    巴達烏裡亞將蘇-35形容為蘇-30MKI的「進化版」,這款戰機兼顧了可靠性、機動性與先進性,擁有與蘇-30MKI類似的超機動能力,並且飛行速度更快、航電系統更先進,除了陣風戰鬥機外,印度空軍的其它機型都很難與蘇-35
  • 殲-20和殲-10B為何這麼牛?!
    其實這個不是殲-20首秀而是在上屆航展首次亮相儘管只有驚鴻一瞥卻已驚豔全場、舉世關注今年殲-20有更多機會與大家見面航展期間殲-20飛行表演每天都有而且是以新塗裝、新編隊、新姿態飛行展示昨天的新聞發布會現場有記者提問:何時在殲-20戰機上裝備殲-10B的矢量發動機,楊偉當場反問:「你怎麼知道沒用上呢?」在此背景下,楊偉的機智反問就更加意味深長。「這兩年殲-20組裝以後,我們一方面支持作戰部隊能將其儘快地形成作戰能力,對抗、訓練和實習的過程中也提出了很多建議,實際上殲-20是在不斷地成熟、發展,也是不斷提升的過程。」
  • 殲20與F22全方位大比拼,一優勢美方沒得比
    據美國真實防務世界網站9月26日報導,美軍退役飛行員內特-傑羅斯稱,中國未來就裝備第五代戰鬥機。
  • 軍情 美刊假想殲-20大戰T-50:最終將演變為近距纏鬥
    參考消息網9月14日報導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9月12日發表題為《俄羅斯PAK-FA隱形戰機比拼中國殲-20戰機,誰能勝出?》的文章,作者為戴夫·馬宗達,編譯如下:由於需要聯合抑制美國的全球影響力,近來俄羅斯與中國越走越近。但兩個大國之間的關係不會永遠如此甜蜜,未來它們的利益總是有出現分化的可能性。
  • 中國引進S400飛彈暗藏玄機 俄:如今才明白
    S-400防空飛彈近日,據媒體報導,前不久中國從俄羅斯訂購的S400飛彈到貨了,雖然西方嚴厲警告中國,但中國依然堅持引進S400,那麼中國引進S400究竟暗藏了什麼玄機呢就像是中國已有殲-20戰機,卻採購了俄羅斯的蘇-35一樣。很多人都認為這筆生意是不划算的。即使蘇-35再先進,那也是屬於三代機,比起中國的殲-20來說是有代差的,作戰的效率和戰鬥力更是不能同日而語。其實中國採購蘇-35戰機也是有自己的打算,蘇-35裝備了世界上最為先進的航空發動機之一。對於中國比較落後的航空發動機產業來說是一個值得參考的樣本。
  • 春節特別報導⑦|「中華側衛」殲-11:蘇-27在華極速升華 「絕配」 殲-20
    而殲-15「飛鯊」艦載戰鬥機,正是我國在殲-11平臺上發展而來的。殲-15是在蘇-33原型機的基礎上,融合了我國對於蘇-27平臺的理解,推出的我國首款艦載戰鬥機。目前,殲-15是中國唯一的艦載戰鬥機平臺,目前有彈射型和雙座電戰型在研。從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服役,再到殲-15艦載機實現完美著艦,成功實現艦機合璧,當中僅僅間隔了兩個月。
  • 和中國殲20比隱身能力,俄羅斯蘇57鐵定尷尬
    但目前能拿出隱身戰鬥機比試一番的只有中美俄,怎麼看中國殲-20、美國F-22和F-35以及俄羅斯蘇-57(俄羅斯將五代機正式命名為蘇-57)隱身性好壞?圖為典型的RCS雷達電磁波反射截面圖看其RCS雷達反射電磁波截面大小。隱身能力好壞關鍵看戰機能吞多少雷達電磁波,吞得越多,RCS雷達反射電磁波截面面積就越小,隱身性就越強。
  • 殲20大戰蘇30是17:0還是0:4?中國印度俄羅斯誰在自吹自擂
    殲20可以吊打印度的蘇-30MKI戰機,原因是殲20的雷達、傳感器以及超音速機動性太強了,完全是代差。五代機對四代機的提升是全方位的,這一點毋庸置疑。蘇-30在殲20眼裡幾乎相當於瞎子,其使用的雷達還停留在脈衝都卜勒時代,目標探測距離僅100公裡,雷達計算機處理能力差,下視能力稀爛,抗幹擾能力極弱。
  • 殲-11D「受蘇-35刺激復活」?yes……and no!
    就想像這是殲-11D的新原型機,然後一頓說什麼蘇-35啊,殲-11D啊,14所啊,607啊的一頓想像……對於此,列車長首先要同情一下這幾位以20元一篇的稿費為某網站寫文章,還要求「圖文並茂」的寫手。就去下一個育碧的HAWX,玩一下,就能理解那是啥了,當然現實中的系統界面不會這麼簡單,功能也不會這麼強大,但能給飛行員時刻一個「正確操作提示」,在瞬息之間決定命運的空戰中就很有用了——當然如果你的水平已經超過了輔助系統,那就甭管它……殲-16的問題說好,那麼我們回到殲-11D上來,也不知怎麼就有人認為引進蘇-35又對解放軍有「震動」了。
  • 從蘇57看殲10B的落葉飄,這種花哨機動到底有沒有實戰價值?
    博格丹透露了蘇-57在機動性上的一些有趣特點,他表示蘇-57具有目前俄制戰鬥機中最高的穩定性和可控性,該機做高難度落葉飄機動時旋轉非常快,停止也很快。蘇-57和蘇-35有許多類似飛行特性,然而在超音速下,蘇-57的表現就截然不同了,該機能在高速下出色地加速並一直爬升到平流層,在低空加速到超音速的加速性能也堪稱瘋狂,能把飛行員死死壓向椅背,超乎想像。
  • 展板顯示殲20最大速度僅2馬赫,不如SU-27,動力不足還是另有玄機
    觸目驚心,慢的可憐的殲-20,速度尚且比不過F-15與SU-27珠海航展的展板數據顯示,殲-20威龍戰鬥機的最大飛行速度僅為2.0馬赫,可以說看到這個數據之後,軍迷的心臟病直接犯了,SU-27戰鬥機最大飛行速度2.35馬赫,SU-35最大飛行速度2.25馬赫,F-15戰鬥機最大飛行速度2.5馬赫!
  • 殲-20戰機全解析!
    殲-20此次機動性展示說明,中國空軍對四代機的空戰機動性要求不僅不遜於三代機,甚至還有過之。那麼,這種要求背後的深層原因又是什麼呢?最終勝出的殲-20方案之所以採用鴨式布局,除研製單位的設計習慣外,控制其機身長度(不大於蘇-27)也是一個重要目的。很多深受美國航空企業宣傳影響的讀者認為,鴨翼出現在殲-20上,意味著其隱身性能達不到F-22的水平,甚至達不到F-35的水平。事實上,鴨翼和隱身不能共存的看法,是基於上世紀90年代左右的設計理念,以及材料和結構應用水平而來的。
  • 土耳其飛行員鬥志昂揚,消滅敘利亞空軍後,點名挑戰俄軍蘇35
    在消滅了敘利亞空軍後,土耳其飛行員鬥志昂揚,甚至在返航途中進行自拍,手握辱罵俄羅斯的紙板,點名要求挑戰俄軍蘇35戰機土耳其飛行員在自拍中高舉拳頭,對擊落1架L39蘇35戰機的單機性能要強於F16,蘇35裝備了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矢量推力發動機,並且蘇35的載油量與載彈量更高,單打獨鬥的話F16根本不是對手。
  • 為什麼說東海方向用蘇-30是妥妥的看不起小日本?而南海卻是用上SU-35
    最近和軍迷在群裡聊天,有軍迷問小編,我們不是有了殲-16麼(蘇-30MKK國產升級版)為什麼最近我們東海的動作一直出現的是蘇-30這款老飛機的身影
  • 蘇35戰機交貨又有變動,中國有了這項黑科技 可能會退貨?
    隨著殲20戰機的服役,大家有個疑問既然有了殲20為何還要購蘇35呢?
  • 平戎 有殲20為啥還要購買蘇-35?軍方有三重考慮!
    23日劇情又有大反轉,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行政長官維亞切斯拉夫·什波爾特對媒體表示,向中國提供蘇-35戰鬥機的工作將嚴格按照進度進行,並將按合同如期供貨。有俄羅斯與外國軍事技術合作領域的消息人士之前就透露,中國採購的蘇-35戰鬥機原本計劃從明年開始交付,但是俄羅斯決定加快進程,今年底前就交付第一批。目前,俄方生產線正繼續加緊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