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殲15已過時?重大改進型或能壓制隱身戰機

2021-03-02 新浪軍事

    近來隨著美國海軍F-35C、海軍陸戰隊F-35B隱身艦載機陸續實現重大節點,中國海軍目前唯一艦載戰鬥機殲-15再次引發熱議。不少軍迷認為,在世界範圍內航母艦載戰鬥機已全面進入隱身時代,殲-15作為一款典型三代艦載戰機,完全無法與隱身艦載戰機抗衡,應該儘快棄用,並推出我國自己的隱身艦載戰機。這一觀點的結論當然是正確的,贊同者的急迫心理也完全可以理解。不過,最新消息顯示,我國軍工在很可能已啟動國產隱身艦載機研製工程之餘,仍在對殲-15進行繼續改進,並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推出一款重大改進型。

美國海軍F-35C隱身艦載機即將開始實際部署。

  殲-15艦載機的技術水平大致與美國海軍F/A-18E/F、俄羅斯海軍蘇-33艦載機相當,屬於採用機械掃描脈衝都卜勒火控雷達的典型三代機。其不要說與四代機殲-20、F-22、F-35比,就是相比蘇-35、殲-16等3.5代機,也有一定的技術差距。所以從未來作戰需求來看,殲-15在面對F-35B/C艦載機時,確實基本沒有「勝算」。不過,遼寧艦或首艘國產航母搭載殲-15艦載機仍可執行不少任務。

  比如在南海、東海等海域的戰備、警戒巡航,赴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大洋的日常巡航等。總體來說,搭載殲-15艦載機的中國海軍航母,在今後一段時間仍有較強的威懾力,特別是在面對並無航母的海上武裝力量,或是搭載同代艦載機的航母時。至於面對搭載隱身艦載機的大型核動力航母,確實只能等待國產隱身艦載機的研製成功。

遼寧艦搭載殲-15艦載機進行跨區訓練。

  但是,這並不等於殲-15艦載機就完全失去作用了,更不意味著它不應該進行繼續改進。參照美國海軍航母艦載機發展來看,三代機F/A-18E/F的持續改進一直沒有停止,而且美軍自己也有在未來將F-35艦載型與F/A-18E/F的最新改進型搭配使用的規劃。這說明達到3.5代機技術狀態的非隱身艦載機,在未來仍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公開消息顯示,我國軍工正在對殲-15艦載機進行至少3項重大改進。一是發展殲-15彈射型,為了未來國產彈射型航母做準備;二是升級殲-15的雷達、航電、其他機載電子系統。主要是將現在的機掃雷達換成相控陣雷達。參照殲-16、殲-10C戰機在中國空軍內部對抗演練中的表現可知,通過升級三代機最核心的機載雷達系統,可以形成對其他典型三代機的壓倒性優勢。

殲-10C戰機正在批量裝備空軍作戰部隊。

  殲-15艦載機的第三種改進型,則可能大大延長其在中國海軍的服役時間。最新消息顯示,中國海軍首款艦載專用電子攻擊機殲-15D(D代表「電戰」),可能在未來不長的一段時間裡首飛。殲-15D飛機與我國首款專用電子攻擊機殲-16D,以及美軍EA-18G「咆哮者」艦載電子攻擊機的功能類似,尤其是後者。目前,中國海軍航母艦載機仍然缺少的專用飛機有固定翼預警機、專用電子攻擊機、固定翼反潛飛機。

  其中固定翼預警機空警-600已經在研製之中。固定翼反潛機暫時沒有研製消息,直-18反潛直升機可能會取代它的位置。艦載專用電子攻擊機則是現代航母不可或缺的專用機型。沒有電子攻擊機對本方艦載戰機的電磁保護,對「敵」戰機的電子幹擾和壓制,在航母對陣之中基本沒有可能取得勝利。

美軍EA-18G「咆哮者」艦載電子攻擊機。

  更重要的是,艦載電子攻擊機在面對隱身艦載戰機時,不像非隱身艦載戰機那樣毫無還手之力。比如EA-18G飛機,其可以定位F-22等隱身戰機的雷達信號,並對後者進行主動壓制;還可以憑藉機載電子幹擾設備,為本機造成一定的雷達隱身效果。至於如何在超視距交戰距離上發現隱身飛機,專用電子攻擊機可以通過與預警機、無人偵察機等第三方預警平臺的更密切「連結」達到目的。在通過多維預警平臺發現隱身飛機這方面,專用電子攻擊機要比非隱身戰機更有技術優勢。

  參照我國已經亮相的殲-16D電子攻擊機來看,由同一設計所研製的殲-15D艦載電子攻擊機的技術水平應該也能與EA-18G飛機持平,甚至可能在某些子系統上有超過。所以,殲-15D飛機服役後,將會成為殲-15艦載機系列裡最「長壽」的型號,因為它甚至可以與未來的國產隱身艦載戰機並肩「作戰」。

殲-16D電子攻擊機原型機試飛。感謝照片作者(見水印)。

  而正在研製中的國產隱身艦載機,其首要研髮型號還會是艦載戰鬥型。只有在艦載戰鬥型研製成功之後,我國軍工才會開始研製隱身艦載電子攻擊機等更多衍生型號。(作者署名:百戰刀)

  F35C幾乎與殲15同步形成戰力 艦載機代差呼喚殲20

  3月底,太平洋的東西兩頭,解放軍和美軍的新一代艦載機研製同時開始加速,美軍F-35C隨航母「林肯」在加州外海訓練,而「遼寧」艦南下進行大規模實戰化演習。哪家更快?更強呢?

         一、F-35C兩個中隊年內形成作戰能力

  3月17日-21日,太平洋,兩個中隊的美軍新一代艦載機F-35C在航母「林肯」上完成航母資格認證。這20多架F-35C來自美國海軍航空兵VFA 125中隊和VFA 101中隊。此次已不再是科研試飛,而是交付部隊的成建製作戰測試,在5天完成了140多次起降,包括了夜間起降科目。同時也對航母自身的艦機適配進行了檢驗,包括油水彈氣保障,甲板調運、機庫維護,空中管制、彈射起飛和攔阻著陸流程、實戰化作戰任務檢驗。

  而2014年首次上艦到2016年以前的F-35C科研試飛,已經把均衡掛載、左右翅膀非均衡掛載、最大重量彈射起飛與著陸等技術問題都驗證了。

  尤其是驗證了F-35戰機的ALIS與航母系統的整合。這是一種信息化管理工具,集成了F-35的任務計劃、維護、供應鏈等信息,不僅可以與航母上的相關系統有機融合,而且可以向美軍全球支持保障力量互通,共享最新維護保養數據。

  再就是對JPALS聯合精確進近和著艦系統的進一步檢驗,該系統是2017年12月首次完成適配的,基於GPS系統的全天候著陸系統,為艦載機提供準確可靠的信息,確保F35在惡劣天氣下著陸。

  除了這個JPALS系統的輔助,其實F-35C還有名為Delta Flight Path的「半自動著艦」系統。以及名為「魔毯」的「全自動著艦系統」,一個按鈕就能讓飛機自動攔阻著陸,在2016年8月即完成測試。但美軍目前依然要求飛行員「自己掌握命運」,要讓他們苦練手動著艦本領。

  5天,兩個中隊20-24架機,140架次,平均每人每天1架次多點,已經達到美軍作戰部隊日常的訓練強度。

  如此快馬加鞭,就是要確保按計劃2018年形成初始作戰能力IOC,海軍總共訂購了260架F-35C,可以裝備21-22個中隊,滿足每艘航母上配備兩個中隊。而首批兩個VFA-125和VFA-101中隊正好成為首個隨航母海外部署的F-35C中隊。

  二、遼寧艦南下,殲15戰鬥力初具規模

  3月23日海軍參謀部消息,為堅決貫徹主席開訓動員令、持續興起海軍部隊大抓實戰化訓練熱潮,海軍近期將在南海海域舉行實戰化演練。這是海軍年度計劃內的例行性安排,目的是檢驗和提高部隊訓練水平,全面提高打贏能力,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目標。

  與此同時,多方媒體證實,」遼寧」號航母通過臺灣海峽南下。此次演習已航母編隊為核心,不言而喻。

  「遼寧」號服役已5年多,殲-15首次著艦也5年,後續多次進行了遠海測試訓練、多機多波次起降,以及實彈打靶。應該也是戰鬥力逐步形成。

  雖然兩國新一代航母艦載機都在逐步形成作戰能力,但差距還是明顯的。

  按照俄式五代戰鬥機劃代標準,F-35C雖然沒有超音速巡航,但也基本劃入五代機行列,擁有內置武器隱身設計、先進航電和分布式網絡化協同作戰能力和更好的維護保障能力。

  而殲15還是跟美軍現役F/A-18「大黃蜂」系列相當的四代機,但畢竟脫胎於蘇27時代,在隱身性能、航電、網絡化作戰能力、保障能力方面還是略遜一籌。

  即使是如傳聞的珠海航展亮相的FC-31艦載版出現,這個各方面設計「神似」F-35C的中型戰機恐怕在各方面性能也不能取得對F-35C的明顯優勢。除非殲20這樣的突出空戰能力的重型隱身戰機派生出艦載型來,才能取得對F-35C這種「多功能戰鬥/攻擊機」的壓倒性優勢吧。(作者署名:默虹美海軍學習小站)


歡迎新朋友關注【新浪軍事】查看更多精彩好文。
長按上面二維碼,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

相關焦點

  • 獨家|「咆哮殲15」登上國產航母 為隱身艦載機爭取時間
    儘管國產航母未能出現在4月23日的海軍建軍70周年閱兵多少有些遺憾,但近日網上曝光的圖片顯示,目前國產航母不僅已完成甲板噴塗,而且在甲板測試的艦載機模型中,出現了殲-15艦載電子戰機,也就是所謂的「咆哮殲-15」。與基本型殲-15相比,「咆哮殲-15」是一款更複雜,更高端的戰機,而該機此時出現,或許是為中國隱身艦載機爭取時間。
  • 殲-16重大改進曝光?一細節已經亮相,暗藏無形武器殲敵於寂靜中
    這一張標註為2018年10月23日的照片,看起來顯示了一架殲-15D電子戰機!殲-15D電子戰機帶有更大的翼尖電子戰吊艙,這顯然是它最主要的外觀特徵。此外,照片中似乎還有一架殲-16D或殲-11D,帶有淺灰色天線罩。兩架飛機均被塗成灰色。近年報導稱中國瀋陽飛機公司(SAC)正在開發這一專用的艦載電子戰鬥機殲-15D。
  • 央視官宣:「更威猛的殲-10」即將出現!隱身版殲-10要亮相了?
    通過這些型號我們可以發現,殲-10的改進基本上遵循了「兩小步並一大步」的原則,殲-10「白板」和殲-10B作為首先邁出去的「一小步」,讓殲-10系列戰機首先跨入了第三代戰鬥機、三代半戰鬥機的門檻,同時也因其「型號過渡」的性質,批產數量並不多,而殲-10A型和殲-10C型戰鬥機作為跨出去的「一大步」,不僅產量較高,也使得中國空軍的國產戰術飛機分別達到了典型第三代戰鬥機、三代半戰鬥機中後期型號的技術水平
  • 擔心F-35戰力不足,日本壓寶F-3隱身戰機,目標是超越中國殲-20
    據環球網報導,據《歐亞時報》12月20日報導稱,隨著中國軍力不斷成長,特別是以殲-20為代表的新一批多款戰機的列裝入役,迫使日本在研發隱身戰機事項上
  • 我國艦載機殲-15或已換裝最新的WS-10B發動機
    航母作為一個大國海軍的重要標誌,具有能進行遠洋作戰和戰時指揮作戰的能力,而艦載機是航母上必不可少的一員了,有了艦載機才能發揮出來航母的最大威力。我國目前有遼寧艦和山東艦兩艘航母,搭載了我國的殲-15艦載機,今天來給各位讀者詳細解答一下殲-15的戰力到底有多強!
  • 美軍F-22戰機歷時14年終於完成升級 美媒:比起殲-20已經過時
    但美媒分析認為,儘管F-22戰鬥機依舊很強大,但與F-35戰鬥機或是中國的殲-20戰鬥機相比,F-22的許多技術已經過時。美國空軍F-22戰鬥機美國《軍事觀察》雜誌網站1月29日報導稱,F-22戰鬥機系統項目辦公室近日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波音公司完成了長達14年的F-22結構維修項目。
  • 美稱中國航母殺手過時了 我軍公布這組照片回擊(圖)
    美國媒體近日援引海軍陸戰隊一名軍官的話報導稱,美軍剛剛部署到亞太地區的F-35B短距/垂直起降隱身戰鬥機,將是「打破」中國火箭軍「航母殺手」防線的利器。這一觀點據稱得到美軍內部不少人認同,因此正極力推動F-35B戰機儘快全面形成戰鬥力,並進一步在西太平洋「前沿」擴大部署規模。
  • 美國F22和F35戰機隱身VS中國J20和J31戰機隱身,美國貨不如你想像
    但是我們中國的殲20機庫裡沒有空調沒有加溼器,還可以經常露天停放,殲20戰機用上時髦迷彩塗裝其中奧秘就在於我們的殲20機身上有神奇的超材料,有了這層超材料不僅可以讓雷達波繞著走而探測不到飛機,而且傳說還能收集敵方的電磁波信號從而可以反向定位雷達,這可不得嚇壞了敵方雷達兵,殲20是可以發動超視距攻擊的啊。
  • 殲16已有三種型號,隱身版功虧一簣,價格可能比殲20還要貴
    自2013年3月首飛以來,目前已服役4年多時間,產量超過200架,平均下來每年50架,這在我國現役戰機中幾乎是生產速度最快的了。殲16的生產速度可能是國產戰機中最快的更重要的是,到目前為止,殲16已經發展了三個型號,分別為殲16基本型,殲16D電子戰型,還有隱身版殲16。
  • 20種,中國蘇27原來這麼多,殲11殲15殲16就有14型
    自從上世紀90年代初,我們用方便麵、狗皮大衣和現金換回大批蘇27以來,這種俄羅斯戰機就在中國落地生根、繁衍生息,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側衛」家族。包括蘇27、蘇30、蘇35、殲11、殲15、殲16,各種子型號加起來竟然有20種之多,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
  • 殲15電戰機打隱身戰機不現實,但可打敵預警機或成絕技!
    隨著殲-15電子戰飛機頻繁試飛,這種我軍第一代艦載電戰機成為近日網絡熱門話題,對於該機的編號,有的人說是殲-15D,有的說是殲-17,不一而論。
  • 網傳殲15艦載電戰機首飛,或否成為美國「肥電」殺手?
    4月24日下午,微博和軍事論壇裡都被殲15電子戰型號成功首飛的消息引爆了,甚至有人安排了殲17這個編號,更有軍迷將其命名為「電鯊」,因為殲15的外號叫
  • 殲-10戰機,它改變了中國
    成飛也曾透露,該廠已建立了至少兩條以上殲-10系列戰機生產線,年產量可達30餘架,即每年可裝備中國空軍一個航空兵旅。其後殲10發展出了多個改進型號,著重加強了多用途能力,一是把500公斤級的LS500雷射制導炸彈作為對地精確攻擊手段,二是可通過機翼複合掛架來攜帶多枚250公斤級炸彈,比如殲-10B執行對地攻擊任務時就曾採用了這種掛載方式。殲10戰機的發展思路其實證明了,我們海軍所常說的「小步快走」策略在空軍也是適用的。
  • 從殲-1到殲-20:中國戰機蓽路藍縷70載……
    如今中國的「殲」字頭戰鬥機的聲譽已不亞於美國的「F」字頭戰鬥機,從殲-7在世界範圍內大賣開始,後續跟進的殲-10/11/15/16,以及世界上第二款入役的五代機殲-20,每一款戰機的問世都代表著我國軍用航空領域的進步,
  • 中國怪異戰機亮相代號殲17 一架頂10架殲10
    特別是殲-16的技術參照對象蘇-30MKK和蘇-34系出同源,這就更增強了改裝的可行性,這樣的戰機肯定也是中國航空工業所能達到的。然而,這樣的並列雙座戰鬥轟炸機一旦研製出來,在總體性能上又能對殲-16戰鬥轟炸機構成多大的優勢,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又能採購多少,這些都還是未知數。
  • 美軍F-15EX首飛,性能直逼四代機,或唯有殲-20才能壓制!
    根據美國媒體「The WarZone」的報導,當地時間2月2日,美國波音公司的F-15戰鬥機最新改進型F-15EX「先進鷹」在美國密蘇裡州聖路易斯成功首飛
  • 意義重大!殲15完成夜晚夥伴空中加油,我航母編隊已具備夜晚遠程打擊能力
    ,中國海軍殲-15艦載戰鬥機成功完成夜晚空中加油訓練,標誌著殲-15艦載戰鬥機已經具備晝夜全天候遠程打擊能力。▲殲15完成夜晚空中加油訓練夜晚空中加油對於殲-15艦載戰鬥機來說至關重要。從近期幾場局部戰爭來看,艦載戰鬥機利用夜晚掩護髮動攻擊已經成為發達國家常用戰術。在夜晚掩護下對方光學瞄準武器很難發揮作用,只能採用雷達或者紅外製導飛彈進行防禦,我方則可以採用電子幹擾、防空壓制等手段進行壓制,這樣可以提高我方攻擊成功概率和戰場生存能力。
  • 重大突破!殲15完成夜晚夥伴空中加油,我航母編隊已具備夜晚遠程打擊能力
    根據人民海軍發布消息,中國海軍殲-15艦載戰鬥機成功完成夜晚空中加油訓練,標誌著殲-15艦載戰鬥機已經具備晝夜全天候遠程打擊能力。
  • 中國殲10D亮相, 外形科幻, 隱身能力追平殲20
    (殲-10C戰機)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殲10是一款三代輕型戰機。輕型機的體格註定了,它的改裝潛力要遠低於殲-11等重型戰機。而同殲-10D相對應,殲-11也有一款最新改進型號,那就是殲-11D。(殲-11B型戰機)而在殲-10C的基礎上再進行深挖,貌似已經看不到再度改進的可能。實際上,還有一條路,那便是隱身化。三代機隱身化改進,並不是沒有先例。
  • 中國隱形戰機終於能大方展示威懾力了
    ▲最近被網友拍到的殲20編隊隨著受閱空中梯隊各單位開始在閱兵村附近空域排練,殲-20畢竟不是「光學隱形」的,所以其低空編隊訓練的場面被各路吃瓜群眾拍到了也很正常。而中國隱形戰機能夠自主研發所帶來的意義重大,我國神聖領空主權的捍衛也將大大得到加強,但還有奮起直追,畢竟早在上世紀80年代,歐美就已經在這方面取得了巨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