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作為一個大國海軍的重要標誌,具有能進行遠洋作戰和戰時指揮作戰的能力,而艦載機是航母上必不可少的一員了,有了艦載機才能發揮出來航母的最大威力。我國目前有遼寧艦和山東艦兩艘航母,搭載了我國的殲-15艦載機,今天來給各位讀者詳細解答一下殲-15的戰力到底有多強!
殲-15
殲-15艦載機於2009年8月31日首飛,經過五年多的各種驗證和試驗於2014年服役於我國海軍。
殲-15戰機是我國參考從烏克蘭獲得蘇-33戰鬥機原型機T-10K-3以國產殲-11戰鬥機為基礎進而研製和發展的單座雙發艦載戰鬥機。殲-15在世代劃分上屬於第四代戰鬥機改進型,即第四代半戰鬥機。
殲-15在殲-11戰機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對鴨翼,現了機翼摺疊,全新設計了增升裝置、起落裝置和攔阻鉤等系統,使得飛機在保持優良的作戰使用性能條件下, 實現了著艦要求的飛行特性。
殲-15戰機長22.28m,翼展為15m,高5.92m。最大起飛重量為32.5噸,為重型戰鬥機,最大飛行速度為2.4馬赫,最大升限20000m,最大航程為3500km。
殲-15戰機可以看為殲-11B戰機的海基版本,裝備了最新的有源相控陣雷達,能一次跟蹤30個目標,並且對威脅最大的6個發動打擊。
殲-15戰機一共12個武器外掛點,其中翼尖有2個,翼下6個,發動機進氣道下面2個,機身中心線前後各1個。可以掛載國產的各種空空飛彈、反艦飛彈和制導炸彈,比如PL-8紅外格鬥彈、PL-12和PL-15中遠程空空飛彈等。
另外,殲-15已經發展出來了電子戰型號,能在翼尖掛載電子幹擾吊艙,可以對敵方戰機進行欺騙性幹擾和噪聲壓制幹擾。
與蘇-33戰機相比,殲-15戰機在隱身、火控、電子系統、雷達、機體壽命等方面都有了大幅度的改進和創新。
殲-15戰機增加了一對鴨翼,有效的減小了空氣阻力,加大了戰機的穩定性,而且使用了國產最新的四餘度電傳飛控系統,使得系統性能比以前的模擬電傳有了很大的提高。
早期的殲-15戰機使用的是俄羅斯的AL-31F發動機,但是根據消息,最新批次的殲-15戰機已經換裝了我國最新研製的WS-10B發動機,使殲-15戰機的動力進一步有了提升。但是因為我國現役的兩艘航母是滑躍起飛,並不是彈射起飛,要保證殲-15戰機從14度的上翹滑躍跳板上起飛,那麼它的最大起飛重量就要打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殲-15的戰力,不過相信下一艘003航母裝備了電磁彈射器後,殲-15的戰力還會有很大的提升。
目前,殲-15戰機已經至少裝備了70架,並且還在不斷生產中,新的升級型號也在不斷的研發之中,等到新航母下水服役之後,新的殲-15戰機也會和大家見面,大家拭目以待!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