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31總師表示3.0版將亮相,未來可能命名殲35,取代殲15定位彈射

2021-02-20 倆分鐘談車

隨著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中國在各個領域的成就可以說是相當喜人的。對於我國的海軍而言,成就更是斐然。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裡,我國的軍艦猶如「下餃子」一般,總共下水了9艘052D和055型飛彈驅逐艦、1艘901型綜合補給艦、一艘075型兩棲攻擊艦、12艘056A輕型護衛艦等。

據公開消息顯示,我國下水艦艇的總噸位已經達到了20萬噸左右。更喜人的是2019年12月17日,我們依靠自己的努力,靠中國人自己的雙手完全獨立建造了第一艘航空母艦「山東艦」正式入列。這艘純國產的航空母艦從開始建造到如今的服役,用了6年左右的時間,可以說,6年來,這艘航母的點點滴滴都被全國人民關注著,並牽動著所有人的心!

如今,航空母艦已經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徵,航母有著「海上霸主」的美稱,是一種以艦載機為作戰武器的大型水面艦艇,可以供艦載機起飛和降落。說到艦載機,我們就不得不提及全球為數不多的重型艦載機殲-15。

殲-15是一款單座雙發艦載戰鬥機,與2009年實現首飛,2012年首次在遼寧艦上降落,目前已將量產。殲-15戰鬥機機長22.28米,翼展15米,高5.92米,空重17.5噸,最大起飛重量約為32.5噸,最大飛行速度為2.4馬赫,最大航程約3500公裡。殲-15在外形上與俄制蘇-33非常的相似,殲-15在殲-11的基礎上新增鴨翼、裝配2臺大推力發動機,配置了國產的雷達機械掃描系統、數字式多餘度電傳作業系統、雙向數據鏈系統、機體建造使用了超過8%的複合材料等。

作為我國的第一代多用途艦載戰鬥機,該機具有航程遠、武器的荷載量大等優點,可以執行對空、反艦對地攻擊等任務。艦-15在世代劃分上屬於第四代戰鬥機改進型,即為四代半戰鬥機。但是讓我們擔心的是,在面對紛繁複雜的國際形勢下,面對美國的航母霸權,以及第五代戰機F35登上美國航母以及兩棲攻擊艦後,即使艦-15性能再優異,但在代差面前,優劣明顯。

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人擔心中國將如何應對這一大難題。經大喵查閱資料時發現,我國或已經找到了艦載機的突破口。此前中行工業在官方微博上發出了一張圖片,圖片顯示出中行航空工業已經有了新型艦載戰鬥機的方案,對於性能方面則顯示過於先進不宜公開。大喵按現有的消息來分析,FC-31很有可能就是要登上國產航母的艦載機。在之前中國第二代隱身戰鬥機FC-31的首席設計師孫聰表示;FC-31現在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同時還表示大約在今年,FC-313.0將會與大家見面。這說明沈飛還未放棄FC-31項目,只要繼續發展,便必會有希望。甚至有傳聞指出,FC-31或已被命名為殲-35,配備新一代推比10的渦扇19發動機,對標美國海軍最新的F-35C型,成為未來國產彈射起飛、攔阻降落型航母的標配,取代沒有隱形能力的殲-15。

在不久的將來,你將在適當的售後看到它的最新進展。FC-35具有高生存率、低雷達特徵、現代化電子戰對抗、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強等特點,據孫聰院士指出,FC-31除了空戰,它還可以對陸地和海洋目標進行打擊。其實,我國對於下一代的艦載機,定位非常的清晰,那就是實現隱形戰機上艦。在我國確立了殲-20作為未來空戰主力的情況下,FC-31上艦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相關焦點

  • 中國海軍殲15已過時?重大改進型或能壓制隱身戰機
    殲-15艦載機的技術水平大致與美國海軍F/A-18E/F、俄羅斯海軍蘇-33艦載機相當,屬於採用機械掃描脈衝都卜勒火控雷達的典型三代機。其不要說與四代機殲-20、F-22、F-35比,就是相比蘇-35、殲-16等3.5代機,也有一定的技術差距。所以從未來作戰需求來看,殲-15在面對F-35B/C艦載機時,確實基本沒有「勝算」。
  • 殲20總師:空中不止15架,在地上還有許多!
    其中殲20作為航空工業自主研製的中遠程、重型第四代隱身戰鬥機,具有優異的中遠程制空作戰能力和良好的對地、對海精確打擊能力,雖然已是第三次亮相珠海航展,但依舊是全場的焦點。在新聞發布會上,殲20總師楊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就表示,在十三五期間,代表我國航空工業最高技術水準的殲-20飛機列裝部隊,在建黨百年的慶祝大會,15架殲-20飛過天安門上空,實際上天上不止15架,在地上還有許多。在採訪中,楊偉還透露,殲-20在實戰化演練中表現卓越。
  • X國殲35艦載戰鬥機現身:邁向「最強大的海軍」?
    J-35 首次公開亮相是在 2014 年X國航展上以 J-31 身份亮相。該型號配備了兩個動力不足的俄羅斯製造發動機,最初是為米高揚 MiG-29 開發的。但即使是這種較早的配置似乎已經是美國洛克希德馬丁 F-35 設計的雙引擎改編版。
  • 殲15彈射試驗照又曝出?一細節透露第2艘國產航母將上電磁彈射
    -15彈射試驗的圖片,注意沒有蒸汽,飛機掛有武器最近網上出現可能是中國殲-15艦載機進行彈射試驗圖片,表明中國已經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掌握航母彈射器技術的國家,國產航母發展進入新的階段。從相關圖片可以看到殲-15艦載機前起落架已經伸入彈射器滑塊之中,滑塊是利用彈射器力量牽引飛機快速滑跑加速,可以肯定殲-15正在進行彈射起飛試驗,最令人振奮的是在彈射試驗之中沒有看到蒸汽,可以推測殲-15正在使用電磁彈射器進行彈射,如果是蒸汽彈射器,我們就會在甲板上看到洩露的蒸汽,蒸汽彈射器工作的時候,不可避免會導致少量蒸汽洩露,所以它工作的時候,甲板上會有洩露的蒸汽,當年蘇聯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放棄使用蒸汽彈射器
  • 中國怪異戰機亮相代號殲17 一架頂10架殲10
    早在80年代末,沙特花費35億美元購買中國東風3飛彈,此次由於美國人不信守承諾,沙特把目光投向中國也是非常合理的,因此外界傳出沙特百億美元引進中國殲31生產線技術也是值得斟酌的。殲-31戰機具備雙引擎、具有雷達規避能力,中國這款隱形戰機對印度有著戰略上的意義,因為除中國外,與北京一起製造JF-17「雷電」戰機的巴基斯坦已經表示有意購買中國的這款隱形戰機。
  • 殲35可胖揍F35C!
    殲35,大概率是未來上艦隱形艦載主力戰鬥機的編號,誰讓超級大國現在兩種上艦隱形艦載機,一種叫F35C,一種叫F35B。
  • 子午線竟是關鍵,殲-15艦載機彈射起飛靠輪胎
    由於殲-15彈射型最大起飛重量可達42噸,且起飛時受電磁或蒸汽彈射器的外力影響,航母甲板對輪胎的磨損極大,斜交輪胎已不能充分滿足彈射起飛要求,因此艦載機和陸基戰鬥機、民用飛機一樣,配套子午線輪胎已成為大勢所趨。
  • 逆襲的中國隱身戰機:殲20和殲31誰將成為我國航母下一代保護神?
    雖然殲31亮相珠海航展並沒有取得預想中的效果,但是在室內展廳靜態展示的一款大模型,卻為他的未來發展加分不少。據悉,這款名為fc31的飛機模型,實際上就是殲31的未來改進版本,相比殲31首架原型機,他已經有了非常多的變化,,甚至許多方面與殲20十分類似。
  • 殲-20殲-35運-20都有驚喜 最大意外是H-20
    殲-15艦載機總設計師孫聰透露:「飛機一出來,大家都能看到,大家不用著急,可以再等等,應該在今年,大家就能看到下一代航母艦載機的好消息了。」這個消息一下子就炸鍋了,因為對於海四代大家一直心存懸念,此前雖有種種猜測,但現在一下子確定下來,證明3.0版的FC-31未來可能以殲-35的名義登上003航母,似乎已經得到證實。
  • 彈射型殲-15T突然亮相,看來003型航母已經萬事俱備了!
    通過視頻細節判斷殲-15T的關鍵在於,它的前起落架上有一根細杆,這是彈射型艦載機獨有的將其拉到彈射器的彈射杆(艦載機彈射起飛時,彈射器上的拖梭連接前起落架彈射杆,同時連接前起落架的牽制裝置,然後由拖梭及飛機發動機同時施加載荷,當達到彈射起飛載荷時,牽制裝置瞬間釋放,由拖梭提供驅動力通過前起落架傳遞載荷牽引飛機加速滑跑,完成起飛)。
  • FC31前身殲14雪鴞,競爭中不敵殲20,在蘇式道路上越走越遠
    相比於殲20,沈飛FC31的亮相更加高調,但從其編號FC來說,就顯示了其是在軍方訂單競爭失敗後的產物,只能嘗試走外貿的路線。而這次我們不說FC31,來說一說它的前身,由沈飛開發的殲14"雪鴞"戰機,以及它在國產五代機競爭中是如何不敵殲20的。
  • FC31再傳新消息,離上艦成為殲35還有多遠的路程
    4月2號,有消息人士稱,FC-31上艦後,將改名為殲35,其空重、內油都將進一步增加。其中,空重將增加10%左右,內油將增加到8噸以上。對於殲35的首飛時間,消息人士也有提及(下文會說到)。以F-35A為例,其翼展為10.7米,空重為13.3噸,內油為8.3噸,最大作戰半徑為1080公裡。為了上艦,F-35C翼展增加到13.1米,空重增加到15.8噸,內油增加到8.7噸,最大作戰半徑增加到1140公裡。F-35C所增加的重量,一方面是以為為了提高升力對翼展的增加,一方面是為上艦而進行的對起落架、機身等機體結構的加強。
  • 108:0!殲-20與殲-11B對抗結果公布,作戰能力差距駭人
    美國最早裝備的F-22戰機在2007年進行的「北方之邊」演習中曾打出了144:0的戰績,F-35在2017進行的「紅旗軍演」中也打出40:0的記錄。自從殲-20裝備部隊以來,其先進程度已經被媒體大量報導,不過該機與四代機較量的成績一直成謎。殲-20的總師強調,電視節目和飛行表演根本無法展示殲-20的先進性,這一結論在近日被《艦載武器》雜誌證實。
  • 獨家|「咆哮殲15」登上國產航母 為隱身艦載機爭取時間
    所謂「咆哮殲-15」是因為美國此前列裝的艦載電子戰機——EA-18G被命名為「咆哮者」。相比殲-15基本型,「咆哮殲-15」最大的外部特徵是採用雙座布局,並在翼端掛點上裝備電子戰吊艙,而在日後的實際使用中,「咆哮殲-15」還將在翼下掛點上掛載更多電子戰吊艙,以及國產小型化的反輻射飛彈。
  • 「殲-31」、「殲-35」還是FC-31?海外專家看中國另一款隱形戰鬥機(1)
    這使得FC-31確實獲得了「殲」開頭的編號。目前,有消息將這款戰鬥機稱為「殲-35」,但是這樣的命名與「殲-20」相比,在數值上發生了相當大的跳躍,與先前的命名規範不同。在此前的命名規範中,飛機的編號更為連續(可以參考殲-10、殲-11、殲-15、殲-16)。這個數字與美國F-35的編號相同,不知是不是一個巧合。目前來看,僅這款戰機的名稱,就有很大的思考空間。
  • 殲15艦載機完成重大突破,換裝相控陣雷達,未來將搭配新航母作戰
    文章來源:米爾防務從網上的圖片我們可以看出,新一批的殲15/為座艙蓋增加了把手,形似「L」,和美軍的F18航載機/頗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樣設計的主要目的,是方便飛行員在依靠航母彈射起飛時穩定身體,不會因瞬間加速導致意外的發射。值得一提的是,最新生產的殲15採用了綠皮底漆,這樣做極大有可能是為了,將新批次和之前服役的滑躍型殲15區分來。
  • 美日韓有F-35了,我們的殲-15還能應對嗎?
    而韓國也表示將建造兩艘3萬噸級的航空母艦,也要搭載F-35B戰鬥機。 而在未來F-35C也不會在短時間內全面取代F/A-18E/F,而是兩者搭配使用。 未來根據需求,利用殲-11D、殲-16的技術對一脈相承的殲-15進行升級並非難事。在短時間內,將殲-15升級成不亞於蘇-35、「超級大黃蜂」的「超級三代機」,以及類似EA-18G的電子戰機「咆哮鯊」是完全可能的。
  • 央視官宣:「更威猛的殲-10」即將出現!隱身版殲-10要亮相了?
    ,中間突然加了一句「殲-10家族或將迎來更加威猛的兄弟」這一句話,然後繼續說殲-20的事,表示「殲-20在戰機信息化、智能化方面永不止步,引領中國特色的技術發展,將飛行技術推向極致」。這個解說詞,稍微有點語文功底的人都會感到「殲-10家族或將迎來更加威猛的兄弟」這句話加的非常可疑,難道是讓殲-10具備殲-20一樣的隱身能力?此外,起碼到目前為止,殲-10型戰鬥機還有一型技術改進的型號沒有出現(也就是傳的沸沸揚揚的殲-10D),而且有可能很快就要出來亮相了。
  • 解放軍少將:中國或跳過蒸汽彈射,直接發展電磁彈射航母
    有分析認為,這表示遼寧艦近防系統接受全面測試。軍事專家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我國海軍只要擁有足夠的艦載機和艦載機飛行員,遼寧艦就將形成初始戰力。未來中國可能會越過蒸汽彈射航母階段,直接發展採用電磁彈射器的航母。
  • FC31變身為殲35,為上艦機體全面放大,性能真能比肩殲20?
    而在近期,網際網路上有一種言論稱,FC-31技術驗證機在研製之初並沒有想過與殲20去競爭空中優勢戰鬥機的項目,相反這款技術驗證機是專門為航母艦載戰鬥機準備的,將會是繼殲15之後沈飛研製的第二款固定翼艦載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