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5艦載機完成重大突破,換裝相控陣雷達,未來將搭配新航母作戰

2021-03-02 樓市諸葛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 圖文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謝謝!)        

文章來源:米爾防務

從網上的圖片我們可以看出,新一批的殲15/為座艙蓋增加了把手,形似「L」,和美軍的F18航載機/頗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樣設計的主要目的,是方便飛行員在依靠航母彈射起飛時穩定身體,不會因瞬間加速導致意外的發射。值得一提的是,最新生產的殲15採用了綠皮底漆,這樣做極大有可能是為了,將新批次和之前服役的滑躍型殲15區分來。要知道,目前遼寧艦搭載的滑躍型殲15,主要是依靠自身發動力的推力實現起飛。但是,隨著我國電磁彈射技術的成熟,新航母或將一改蒸汽彈射,換上電磁彈射裝置,因此生產彈射型殲15也是大勢所趨。另外,和滑躍型殲15相比看,採用彈射起飛後/可以攜帶更多的武器,從而大幅提升整體戰力。

除此之外,為了滿足我國新航母彈射起飛的要求,最新生產的殲15在航電系統上/也相應的做了升級,同時進一步加強了起落架結構。據了解,新批次彈射型殲15/將採用有源相控陣雷達,其航電水平可以媲美我國殲16等三代半戰機。那麼,彈射型殲15登上新航母戰力又如何?

相關資料顯示出,殲15有著和原型機蘇33/旗鼓相當的推重比,一旦空中正面相逢,兩者之間的戰力也會不相上下。不得不說的是,換裝國產航空發動機渦扇10「太行」之後,殲15的推力從原來的1.2萬匹,直接提升到現如今的1.4萬匹。更重要的是,改良後的殲15/最高飛行速度達到了2.4馬赫。這也就是說,殲15不到一個小時就可以飛到南太平洋,其速度已經遠遠超過了/1.8馬赫的F18。倘若讓兩款戰機同時執行攔截任務,顯然殲15會更加佔據優勢。再者,雖然殲15隻是三代機,但卻能夠搭載和自身重量接近的武器裝備,最高可以達到1.5噸左右。換句話說,在實戰中殲15可以攜帶不小規模的武器裝備,在和同一水平戰機對峙時保持戰力。

從目前透露的信息看出,彈射型殲15能夠搭載國產霹靂15空空飛彈,這樣就完全取代之前的霹靂12飛彈,並且霹靂15飛彈/配備有主動發射雷達,這樣一來就提高了飛彈的射程和抗幹擾能力。可以有效的對敵航母發動打擊,從而為後續打擊力量的深入鋪路。同時殲-15的武器掛載的數量也有所提升,從目前的10個掛點增加到現有的12個,這樣在作戰時,就可以攜帶/更多的武器飛彈,進行可以執行不同的作戰武器,充分發揮重型艦載機的/重要性能。

所以從以上的信息可以看出,殲15航載機登上新航母,一定會成為航母編隊主要對外擊打力量

就目前曝光的消息來看,彈射型殲15已經進入量產階段,整個項目進度明顯快於新航母。外界猜測,未來新航母至少主要40架以上彈射型殲15。按照目前殲15的生產速度來看,趕在新航母服役前,彈射型殲15的數量就可以達到一定的規模。可以預見的是,待到新航母正式入列我軍服役,所以預備航載機將悉數上艦,在較短時間內快速形成戰鬥力。屆時,我國又將擁有一支強有力的航母編隊,為我國構建/海上軍事建設/添磚加瓦。

相關焦點

  • 獨家|「咆哮殲15」登上國產航母 為隱身艦載機爭取時間
    「咆哮殲-15」相比目前採用單座布局並僅裝備脈衝都卜勒雷達的基本型殲-15實現了雙座布局、加裝有源相控陣雷達並改進升級、整合電子對抗與通訊幹擾等眾多跨越。從目前世界主流第4代戰機的家族化發展來看,「咆哮殲-15」或許將是殲-15家族中最複雜的一款。
  • 我國艦載機殲-15或已換裝最新的WS-10B發動機
    航母作為一個大國海軍的重要標誌,具有能進行遠洋作戰和戰時指揮作戰的能力,而艦載機是航母上必不可少的一員了,有了艦載機才能發揮出來航母的最大威力。我國目前有遼寧艦和山東艦兩艘航母,搭載了我國的殲-15艦載機,今天來給各位讀者詳細解答一下殲-15的戰力到底有多強!
  • 重大事件!003航母與殲15說再見!沈飛或作出重大抉擇,新艦載機超越F35
    關於003航母的艦載機,無論是在殲-15上還是在新一代艦載機上,都有很多猜測。但在目前的形勢下,沈飛可能已經做出了為003航空母艦研製新一代艦載機的重大決定。這意味著003艦載機和殲-15告別了中國海軍的新型艦載機或超越了F35戰鬥機。  老實說,中國海軍艦載機的更新換代與世界各國海軍的發展息息相關。
  • 殲11、15、16外觀相似,三者之間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殲-15是我國在烏克蘭T-10K-3原型機的技術上研製的一款艦載機,算是俄羅斯蘇-33艦載機的中國表兄弟,主要裝備在我國的遼寧號航母上,而殲-16戰機是我國在蘇-30MKI的基礎上研製的一款戰機,相比殲-11B戰鬥機,殲-16的載彈量更大,掛載能力更豐富,能夠掛載更多的精確制飛彈藥,吊艙和反艦飛彈等執行多種任務,這就是這三種戰機的區別。
  • 中國海軍殲15已過時?重大改進型或能壓制隱身戰機
    其不要說與四代機殲-20、F-22、F-35比,就是相比蘇-35、殲-16等3.5代機,也有一定的技術差距。所以從未來作戰需求來看,殲-15在面對F-35B/C艦載機時,確實基本沒有「勝算」。不過,遼寧艦或首艘國產航母搭載殲-15艦載機仍可執行不少任務。  比如在南海、東海等海域的戰備、警戒巡航,赴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大洋的日常巡航等。
  • 美日韓有F-35了,我們的殲-15還能應對嗎?
    儘管相比四代機仍有很大的差距,但憑藉蘇-27這個優秀平臺,殲-15本身就已經是一架戰力強大的作戰兵器。在本期的《張召忠說》中,局座就對殲-15的性能和其他國家的艦載機進行了比較和點評。  不過,作為一種第三代戰鬥機,殲-15並未換裝相控陣雷達等先進航電設備,在航電上不僅落後於美國F/A-18E/F「超級大黃蜂」,在國內戰機中也早已不是頂尖水平。
  • 泰國「鷹獅」戰機或將換裝相控陣雷達 補齊短板後再次約戰殲10C
    鷹獅戰機換裝有源相控陣雷達4月29日,瑞典薩博公司新聞處宣布,薩博公司已經完成了PS-05/A Mk4雷達的天線測試工作
  • 美媒:中國航母將裝備4款新艦載機 戰鬥力明顯提升
    隨著「山東」號和更先進的新型航空母艦的發展,中國航母未來可能將裝備彈射器,可以起降更先進的艦載機。該機的更新更先進的改進型號或命名為殲-15B,將裝備許多新技術,包括新的推力更強的發動機、三維推力矢量噴口、新的電子戰系統和航空電子設備、強大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新的遠程PL-15空空飛彈、隱身塗層以及在更輕但更堅固的複合材料等等。新一代「飛鯊」戰機將成為世界上性能最強的艦載機之一,是一款具有高度殺傷力的空中優勢戰鬥機,新版殲-15B將受益於新一代技術和新航母上安裝的彈射器從而使戰鬥力明顯提升。
  • 殲-31新照已看不到空速管,或將接近研發完成,未來很可能上航母
    一個是成飛的殲-20,已經服役裝備。另一個是沈飛的FC-31,也有網友將其稱為「殲-31」。在空軍下一代主力戰機選拔中,重型的且更加成熟的殲-20被選中,目前已經在批量生產中,裝備了數個作戰旅。相比之下,FC-31「鵠鷹」戰機就落寞許多,但終歸來說,中國還是再需要一款中型的五代機給航母配備,就像是美國的F-35C海軍航母艦載機版本。
  • 中信軍工•軍臨天下(第23期) ——雷達專題之一 相控陣雷達
    我國經過長期的投入,空基和海基相控陣雷達均實現了技術突破,已經具備了大規模裝備的條件。考慮到未來海軍裝備的加速投入和空軍裝備新增/替代需求,未來國內相控陣雷達的發展前景十分光明。未來中國海軍將發展為近海遠洋兼顧的海上作戰力量,未來面臨近海防禦作戰、遠洋防禦作戰、近海攻勢作戰、遠洋攻勢作戰四種作戰樣式的挑戰。
  • 中國下一艘國產航母艦載機取得突破,改名為殲-18
    ,中國隱身艦載機取得重大突破,一款改進型隱身戰機即將亮相。據悉,這型艦載機將以FC-31「鶻鷹」 戰機2.0版本為基礎,進行改進升級,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大機體,使其擁有更大的機腹彈倉,甚至還可能增加側彈倉。不過,即便是擴大機體,該機之後的整體機身尺寸也將比殲-15戰機更小,與美國F/A-18E/F戰機的尺寸差不多,並且使用摺疊機翼和平尾的設計。
  • 蘇俄艦載機傑作,航母甲板重型超音速戰機,海側衛蘇-33艦載機
    在建造新航空母艦期間,蘇聯對航空母艦項目進行評估和研究,存在著三種航母方案:1160型航母方案搭載米格-23海基版和蘇-24海基版戰機,但由於預算限制而被放棄;1153型航母方案可搭載蘇-25海基版,未來裝備米格-23海基版和蘇-27K(即蘇-33艦載機),也因為資金研製而作罷,最重要因素這是蘇-24戰鬥機最大起飛重量太重,而根據蘇聯航空母艦最大起飛重量只能保持25-30噸。
  • 重大突破!殲15完成夜晚夥伴空中加油,我航母編隊已具備夜晚遠程打擊能力
    根據人民海軍發布消息,中國海軍殲-15艦載戰鬥機成功完成夜晚空中加油訓練,標誌著殲-15艦載戰鬥機已經具備晝夜全天候遠程打擊能力。
  • 中國8萬噸國產航母動力系統獲突破 無需核反應堆也能用電磁彈射
    據外媒報導稱,中國第二艘國產航母(003型航母)已經在動力系統領域獲得突破,將無需核反應堆就可支持電磁彈射系統的動力需求。據了解,得益於海軍馬偉明少將團隊取得的技術突破,中國不僅在電磁彈射領域追平了美國,而且在中壓直流電力推進領取達到了世界領先地位。
  • 中國艦載機有多強?
    我國的艦載機目前就一種型號,也就是殲-15系列戰鬥機,為何說系列呢?因為殲-15戰鬥機分成好幾個型號,比如殲-15S雙座型艦載機,再比如殲-15彈射型艦載機,還有我國新改進的殲-15戰鬥機。具體來說,殲-15系列戰鬥機是目前全球艦載機中比較先進的型號,性能在蘇-33、陣風M、米格-29K之上,和美國的F/A-18E/F戰鬥機差不多,但是比美國最新的F-35C艦載機五代機要差。
  • 殲-15彈射型加緊試飛,配海太行發動機 — 將配備國產彈射器航母
    外界也由此推測第2艘國產航母應該是1艘大甲板帶彈射器航母,作戰能力比現有兩艘滑躍甲板航母明顯增強。眾所周知,彈射器作用就是讓艦載戰鬥機在極短距離內達到起飛速度。現代航母彈射器軌道長度只有100米左右,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大約是99米,最新一代福特級也不過105米。艦載戰鬥機要在這麼短距離內從靜止加速到起飛,飛機受力是非常大的,這些力傳遞到飛行員身上就產生了巨大的載荷。
  • 精確計算,法國戴高樂號航母和中國山東號航母作戰性能對比
    殲-15艦載機整體性能超越蘇-33艦載機,在航電設備和有源相控陣雷達等方面都強於蘇-33艦載機,而且中國在航電設備研發能力強於俄羅斯。在執行空戰任務時,陣風艦載戰鬥機存在著最大起飛重量限制,再加上作為中型艦載戰鬥機的局限性,配備「米卡」空空飛彈在性能強於俄羅斯R-27系列中距空空飛彈,但很可能跟R-77和中國PL-12空空飛彈相抗衡。
  • 中國艦載機早期發展歷程,曾考慮殲八
    國產殲-15艦載戰鬥機  航母的戰鬥機來源於艦載機,因此發展航母最重要的配套系統就是艦載機,中國海軍在早期的航母發展之中
  • 日本炫耀軍力:未來裝備147架F-35戰機,殲-20戰機能否一戰?
    出雲號直升機驅逐艦打著直升機準航母旗號的謊言將被揭穿,標誌著日本朝著打造部署隱身艦載機的輕型航空母艦發展,而加賀號直升機驅逐艦在未來也將被改裝為輕型航空母艦,除裝備輕型航空母艦,日本海上自衛隊裝備2艘摩耶級驅逐艦、2艘愛宕級驅逐艦和4艘金剛級驅逐艦,相對前6艘神盾艦,摩耶級驅逐艦在噸位、技術水平、作戰能力都堪稱日本自衛隊神盾艦之最,採用美國以「阿利·伯克」Ⅲ型驅逐艦為藍本設計,配備最新「宙斯盾」基線
  • 中國航母傲視「群雄」的高科技武器——殲-15D電戰機
    隨著中國第一艘航母服役和第二艘航母完成試航,中國航母未來可能裝備的高科技武器備受世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