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1、15、16外觀相似,三者之間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2021-02-19 航空苑

殲-11B,殲-15和殲-16戰鬥機都源自於前蘇聯和俄羅斯的蘇霍伊試驗設計局設計的側衛家族,所以其外觀十分的相似。那麼這三種飛機的主要區別是什麼呢?首先,殲-11B戰鬥機是我國根據上世紀90年代引進的蘇-27戰鬥機研製的深度改進型號,是一款傳統雙發重型空優戰機。殲-15是我國在烏克蘭T-10K-3原型機的技術上研製的一款艦載機,算是俄羅斯蘇-33艦載機的中國表兄弟,主要裝備在我國的遼寧號航母上,而殲-16戰機是我國在蘇-30MKI的基礎上研製的一款戰機,相比殲-11B戰鬥機,殲-16的載彈量更大,掛載能力更豐富,能夠掛載更多的精確制飛彈藥,吊艙和反艦飛彈等執行多種任務,這就是這三種戰機的區別。

也許盯上這張圖,看上一會即能明白,殲-16是雙座、雙前輪和低可探測性塗裝,沒有空速管。殲-15是三翼面布局,海軍塗裝,有著艦鉤。殲-11雖有雙座,但是單前輪,其它方面,對於普通受眾來講,則比較費勁。比如說差別在發動機,今後這三型飛機,都將換裝國產發動機,況且與俄制細微的區別,還是難以辨認。大致就是這些,殲-15比較好認一些。殲-16低可探測塗裝也易辨識,那麼今後剩下的只有殲-11B和殲-11BS了,還要使用一段時間,在可見未來十年內,這三型飛機仍然還是主力戰鬥機。抽一點空,辨一辨,有助認識這三款機型。下面簡單說一說。

▲殲-11

殲-11要在制空。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國引進蘇-27和雙座教練飛機,並引進了生產線,也就是100多架的樣子,作戰任務以制空為主,模擬數位化飛控,我國實現國產化以後,相繼推出了殲-11B和殲-11BS,前者作為制空主力,後者用於教練機使用,機體結構上沒有發生大的改變,解決了作戰一時之需,生產數量不多。主要不符合主流戰機發展趨勢,我們國產化以後,主要的作用,可以使用國產飛彈了,不再受制於原裝只能使用俄制武器的缺失。

▲殲-15

殲-15滿足上艦需要。有了航母,必有艦載機,與俄有關蘇-33談判也多年,因價格,技術產權等問題,一直扯扯不清,索性自家製造。經過多年努力,突破了一系列重大技術難題,完成了中國第一架艦載戰鬥機的製造。據傳使用了四餘度電傳作業系統,航電非常先進。不過出過二、三次事故,據媒體分析,可能在大迎角起飛時,有點失速問題,出自戰機本身氣動問題。因此生產數量有限,現在還不能滿足國產航母部署需求。不過,我們不會望而卻步,期待在殲-15雙座及其改進型,一勞永逸地解決。

而我們的殲-11戰機是在2000年後開始的,首先我們進行的俄羅斯配件,我們自己組裝,這個階段的蘇-27戰機被稱為殲-11A,其實就是蘇-27戰機的國內組裝,沒有什麼技術變化。蘇-27SK與殲11A外觀基本相同,殲11A是第一代蘇27的最基本外形:垂尾頂部切件、駕駛艙前部IRST光電探頭居中、雷達罩前有空速管。

▲殲-11A

殲-11A戰機

殲-11B則是完全國產化的蘇-27飛機,我們運用了國產的機體材料,改進了機體結構。並且換裝了國內生產的脈衝都卜勒雷達,換裝了任務計算機,數據總線等。區別在於殲11B雷達罩為純黑色帶空速管,翼尖掛架不在安裝較粗的幹擾吊艙,而是改為梯形掛架。除了第一批次外,所有的殲11B採用了渦扇10A發動機,發動機尾噴口為銀白色,而不是AL31的黑灰色。

▲殲-11B

殲-11B戰機

殲-15戰機是海航的艦載機,主要應用在航母之上。那麼其外形設計特點最容易分辨,因為其採用的是三翼面設計,也就是在主翼前面有一對小翅膀,這也是分辨殲-15戰機的最主要的地方。其次殲-15戰機還有尾勾設計,這是為了降落航母上所使用的。

▲殲-15

殲-15戰機

殲-16戰機屬於戰鬥轟炸機,其特點就是載彈量大,作戰航程遠。殲-16屬於我們製造的蘇-27家族的最新改進型,也許會是終極版本。殲-16的最主要特點就是都採用了雙座布局設計,不存在單座版本。

▲殲-16

 殲-16戰機

殲-16與殲-11的雙座型(殲-11BS)有些不好區分,其最容易分辨的就是殲-16戰機由於安裝了有源相控陣雷達,機頭沒有安裝空速管。最後來說說殲-16,殲-16是一款四代半戰鬥機,其載彈量高達12噸。而其杭電設備已經接近五代機標準,由於其沒有空速管,所以殲-16應該使用了我國研製的有源相控陣雷達。不僅如此,殲-16戰鬥機還能夠攜帶鷹擊-62或鷹擊-83,鷹擊-91反艦飛彈等,執行反艦任務,攜帶電子幹擾吊艙執行電子戰壓制的任務,攜帶精確制飛彈藥執行對地攻擊的任務,其擁有很強的多用途能力。能夠根據情況攜帶多種掛載。

而在對空方面,殲-16戰鬥機繼承了側衛家族優秀的機動性,且具有很強的機載雷達,具有超視距空戰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的一次軍演中,我國的殲-16戰鬥機和殲-10C戰鬥機在空戰中成功壓制了進口的蘇-35「超級側衛」,正是歸功於殲-16的有源相控陣雷達,該雷達相比蘇-35的「雪豹-E」相控陣雷達更加先進。總的來說,殲-16是一款擁有五代機杭電設備的四代半戰機。

相關焦點

  • 殲-11殲-16傻傻分不清?這篇文章告訴你!
    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經有網友提出,分不清殲-11和殲-16的區別。
  • 重金買進24架,最強四代機蘇35和殲16有何區別?
    從定位上說,二者並不一樣,殲-16是空地通吃的多用途戰鬥機,而Su-35是較為純粹的制空型戰鬥機。擁有相同的「祖源」是不假,但它們在Su-27的大族譜中卻是不同的兩個分支。殲-16的概念設計源自Su-30MKK,機體以Su-27SK仿製而來的殲-11為基礎。
  • 集線器,交換機,路由器三者區別
    一、交換機與路由器的區別    計算機網絡往往由許多種不同類型的網絡互連連接而成。如果幾個計算機網絡只是在物理上連接在一起,它們之間並不能進行通信,那麼這種「互連」並沒有什麼實 際意義。  號稱網絡硬體三劍客的集線器(Hub)、交換機(Switch)與路由器(Router)一直都是網絡界的活躍分 子,但讓很多初入網絡之門的菜鳥惱火的是,它們三者不僅外觀相似,而且經常呆在一起,要想分清誰是誰,感覺有點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 和聯繫吧!
  • 20種,中國蘇27原來這麼多,殲11殲15殲16就有14型
    包括蘇27、蘇30、蘇35、殲11、殲15、殲16,各種子型號加起來竟然有20種之多,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蘇27家族型譜,我們並不比俄羅斯少多少首先是最早引進的蘇27SK,以及它的同型雙座教練機蘇27UBK,加起來差不多有76架。由於當時俄羅斯航空工業已經接近失去批量生產新飛機的能力,所以這些蘇27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從俄羅斯空軍部隊中直接調撥的。
  • 殲10B和殲10C有什麼區別?
    當前,中國空軍已經裝備了上百架殲10系列戰機,其中,最先進的型號當屬殲10C型,不過,如果不細看,殲10B和殲10C在外形上十分相似
  • 四代機時代,殲-11日子怎麼過
    在可預見的將來,殲-15將是中國主力艦載戰鬥機,殲-15的未來是保證的,所以殲-11的家族未來主要是殲-11和殲-16的問題。殲-11是蘇-27國產化和改進發展的結果。殲-11A是國產替代為主的基本型,殲-11B換用「太行」渦扇發動機和國產綜合航電系統,殲-11D換裝主動電掃雷達,增強多用途能力和加強了重載能力。據說部份殲-11B已經升級為裝備主動電掃雷達的殲-11B+,還有其他航電升級。
  • 殲15戰鬥機多個鴨翼,飛機最大攻角24度提升到80度
    殲15戰鬥機採用了三翼面設計,前面加了個小小的鴨翼,飛行性能有巨大提高蘇30,蘇33,殲15戰鬥機採用三翼面設計,會給飛機帶來啥樣的好處呢?從氣動構型來說,三者都差不多,最終一份蘇30鴨翼的研究報告給了世界一個驚喜:蘇30戰鬥機的鴨翼向下偏轉30-40度,能給飛機帶來巨大的效益,能使飛機最大失速攻角提高到80度,要知道,三代機普遍水平就是24-26度。
  • 殲-11系列加速改進 「白頭」殲-11B現身沈飛試飛場
    圖片說明:「白頭」殲-11B 航空工業沈飛稿件配圖顯示,進行最後一次試飛任務的是一架殲-11平臺的重型戰鬥機,該機最大的特點是使用了白色的雷達罩,這和之前的殲-11、殲-11B戰機形成了鮮明對比。圖片說明:「白頭」殲-11B 航空工業沈飛從試飛戰機的外觀上來看,這架戰機系屬於殲-11B戰機平臺上的改進型號,最典型的外觀特徵當屬其翼尖為適配霹靂-8B設計的「L」型發射架。
  • 沈飛殲11D流出新照片,單座國產三代半制空戰鬥機,遲到的王者
    關於傾斜的雷達罩,這裡大家有一個誤區,很多人覺得殲-11D戰機的機首位置由於雷達天線布置方式不同有所修形,其實殲-11D戰機的機首外觀尺寸與殲-11B戰機相比並沒有多大區別。由於蘇-35戰機採用全新的機體結構 ,其內部航油達到12噸,殲-11D戰機的最大作戰半徑也要低於蘇-35。與之相比殲-11D戰機的整體平臺性能並沒有什麼優勢。然而在航電系統和機載武器方面,殲-11D戰機應該優於蘇-35戰機。
  • 殲-11B奪取「天鷹杯」,代表了什麼
    俗話說「兔子是最大的美粉」,和美國空軍將F-15C與F-16C配合使用一樣,我軍也同樣裝備了兩型互相配合奪取制空權的戰術飛機——承擔「側衛之牆」也就是空中戰鬥巡邏(CAP)任務的蘇-27SK/殲-11型殲擊機,以及換裝了國產航空電子與武器系統的殲-11B型重型戰機;以及在研發之初預備用於截擊蘇聯前線航空兵戰鬥機與戰鬥轟炸機,並逐步過渡到同蘇-27配合實施攻勢防空、奪取戰區制空權的殲-10
  • Failure, Error和Fault三者之間區別與聯繫?(IEC 61508和ISO 26262)
    Failure, Error和Fault三者之間區別與聯繫
  • 春節特別報導⑦|「中華側衛」殲-11:蘇-27在華極速升華 「絕配」 殲-20
    1998年12月16日,首架我國組裝的殲-11成功首飛, 正式定型。雖然這架戰鬥機的僅僅是組裝生產,但是相較於之前純進口的蘇-27SK,它已能冠上「殲-11」的稱謂。圖片說明:殲-11BS別看殲-11B/BS外形和殲-11/蘇-27UBK外觀上區別不大,其「內功」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採用國產的航電系統與武器系統、玻璃化座艙,換裝國產新型雷達,並使用更加先進的電傳操控系統。
  • 殲-20彈艙裡最大的「疑案」,蝶形翼飛彈是不是霹靂-15?
    (歡迎朋友圈及微信群轉發本文,無需授權)都說2018珠海航展閉幕最大的彩蛋不僅是殲-20的四機編隊,還有內置彈艙裡的新型空空飛彈,軍迷圈為了爭論是霹靂-15,還是霹靂-12,甚至霹靂2X,霹靂1X撕得不亦樂乎。恩,就是這圖。
  • 殲16打造攻防兼備空軍核心 空軍現役殲擊機中僅次殲-20
    除了與殲-20、殲-10C組建編隊協同作戰訓練,近日更與殲-10、殲11B展開對抗空戰訓練。作為具備遠距離超視距攻擊能力和對地對海打擊能力的重型多用途戰鬥機,殲-16是空軍現役殲擊機中僅次於殲-20的重器,是打造攻防兼備強大空軍的核心力量。殲-16是在殲-11戰鬥機基礎上發展研製的新型第四代雙座雙發多用途戰鬥機,於2011年10月在瀋陽首飛。
  • 國產隱身無人機出現,外觀與殲20很相似,戰鬥能力不亞於F35!
    我國最新研發出來的「暗劍」無人機,它的外觀與殲20比較相似,同時也具備隱身能力,機動性能更是令人瞠目結舌。
  • 關於殲-11D
    網上流傳出殲-11D的圖片,這是殲-11的最新型號。
  • 交換機和路由器之間有什麼區別?
    交換機和路由器是機房中的常見網絡設備,很多朋友都不知道路由器與交換機是有區別的,常常問一些看起來有點可笑的問題,至於這倆傢伙是基友還是情侶,外觀長的差不多
  • 海軍殲17飛機首飛成功?國產最貴戰機一架頂兩架殲20
    4月24日下午,我國新一代艦載電子戰專用戰機——殲-15艦載電子戰飛機(一些觀點認為其將被重新命名為殲-17飛機)首飛成功,這意味著我國成為繼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二個研製重型艦載電子戰飛機的國家,具有裡程碑意義,這標誌著我國海軍艦載電子戰能力發生質的飛躍,一舉趕上世界第一強國,並具備與其核動力航母進行正面對抗的能力,軍事專家告訴記者,航母的威力主要來自其搭載的各型艦載機,形成體系化的航空作戰能力
  • 世界最強重型戰鬥機高清圖集 F-15戰機一枝獨秀 殲-11B榜上有名
    美國的F-15戰鬥機就是一款典型的重型戰鬥機。今天與大家分享一些個人比較喜歡的照片。圖片攝於多個航展和基地開放日。我們都知道,F-15是美國空軍第一款第三代重型戰鬥機,於1976年裝備美國空軍。1976年那個時候,年長的軍迷應該知道當時我們有什麼?我國空軍的裝備與當時F-15戰機相比,差距有多大?大家自行理會。本文主要是F-15戰鬥機的照片,另外還有一些知名的重戰。
  • 殲11戰機鎖定F16,巴基斯坦終於醒悟,引進殲16是當務之急
    F16接近轟6K2月20日,據《自由時報》報導,空軍的轟6K轟炸機進行遠海長航訓練時,曾遭到F16跟隨監視,這架F16曾一度貼近轟6K進行拍照,後據當地媒體援引知情軍官的話聲稱:一架護航的殲11戰機對F16進行了驅逐,在纏鬥過程中,殲11戰機開啟火控雷達鎖定了F16,不過雙方並未發射實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