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5彈射型加緊試飛,配海太行發動機 — 將配備國產彈射器航母

2021-03-02 新刀口談兵

近日一張沈飛新型戰鬥機試飛圖片引起外界關注,這種戰鬥機座艙蓋上面兩個L形把手,外界由此確定它應該是國產殲-15彈射型艦載戰鬥機。

這個L形把手主要用途是讓飛行員在彈射過程中固定手的位置,避免出現誤操縱,它也是彈射型艦載戰鬥機識別特徵之一。外界也由此推測第2艘國產航母應該是1艘大甲板帶彈射器航母,作戰能力比現有兩艘滑躍甲板航母明顯增強。

眾所周知,彈射器作用就是讓艦載戰鬥機在極短距離內達到起飛速度。現代航母彈射器軌道長度只有100米左右,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大約是99米,最新一代福特級也不過105米。艦載戰鬥機要在這麼短距離內從靜止加速到起飛,飛機受力是非常大的,這些力傳遞到飛行員身上就產生了巨大的載荷。

這樣就產生兩個問題,一個是飛行員會不由自主向前傾,而飛機操縱杆、儀錶板就在前面,飛行員可能會無意識觸碰這些設備,造成誤操作。還有一個後果就是飛行員黑視,當人體受到巨大載荷,血液會聚集在下肢,造成頭部供血不足,大腦缺氧,飛行員會出現短暫視覺模糊、手腳麻木、暈厥等現象。這樣飛行員會短暫失去對飛機操縱能力,加上飛機剛離地,幾乎沒有修正空間,一旦誤操作後果不堪設想。

航母彈射器正在維護之中,從艦員對比可以看到它的長度較小

為了避免飛行員誤操作,彈射型艦載戰鬥機在座艙增加一個把手,飛行員彈射的時候緊握把手,避免前傾,美國海軍F/A-18、F-35C等艦載戰鬥機座艙就有這樣的把手。

當然這個辦法對於飛機技術水平要求較高,因為飛行員雙手緊握把手,無法操作飛機,飛機彈射全過程必須實現自動化,這樣飛行員不需要操縱飛機,最大限度減少了誤操作發生。現在殲15彈射型艦載戰鬥機也採用了這個座艙把手,表明殲-15彈射型艦載戰鬥機實現了起降自動化,能夠在晝夜全天候條件下在航母上起降,進一步提高中國海軍航母作戰能力。

外界認為殲-15彈射型艦載戰鬥機航空電子系統和武器也進行了升級。首先換裝國產機載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AESA),2020年之後,機載AESA火控雷達已經成為國產戰鬥機標準配備,殲-15彈射型艦載戰鬥機也不會例外。

機載武器方面,換裝國產新一代PL-15中遠程空空飛彈、PL-10E紅外成像制導格鬥空空飛彈。考慮艦載戰鬥機要求執行多種任務,所以它還會掛載新型反艦飛彈、隱身防區外攻擊飛彈、精確制導炸彈、小直徑制導炸彈等武器。

殲-15彈射型艦載戰鬥機還有一點讓人振奮,那就是發動機。此前圖片顯示殲-15彈射型艦載戰鬥機已經換上了新一代WS-10艦載型發動機,而殲-15滑躍型艦載戰鬥機仍然使用俄羅斯AL-31F發動機。

此前國產太行艦載型發動機曾經裝備在殲-15滑躍型上面進行測試,不過實驗結果並不理想,殲-15滑躍型艦載戰鬥機又換回AL-31F。經過努力,國產航空發動機技術人員研製出更加先進的WS-10改進型發動機,在它的基礎上發展出新一代WS-10艦載型發動機。

新一代WS-10艦載性能更好,能夠滿足殲-15彈射型艦載戰鬥機使用要求。如果試飛順利,殲-15彈射型艦載戰鬥機將會配備新一代WS-10艦載型發動機,國產戰鬥終於不用再使用AL-31F發動機了。

我們還需要更先進的第五代隱身艦載戰鬥機,圖為網友想像圖

當然殲-15彈射型艦載戰鬥機只是一個過渡。隨著F-35C艦載戰鬥機形成作戰能力,中國海軍航母也需要第五代隱身艦載戰鬥機,國產第五代隱身艦載戰鬥機將與殲-15高低搭配,形成中國海軍新一代艦載戰鬥機體系,讓海軍航母編隊作戰能力邁入當今頂尖水平。

為分享前沿資訊及有價值的觀點,新刀口談兵微信公眾號轉載此文,並經過編輯。


相關焦點

  • 國產電磁彈射器即將交付使用!國產航母確定配備電磁彈射器,迎歷史性跨越
    外界紛紛猜測這種新型裝備應該就是電磁彈射器,它將配備中國第二艘國產航空母艦,如果猜測屬實,中國將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研製裝備電磁彈射器的國家。根據這些報導,先後彈射的飛機包括殲-15彈射型艦載戰鬥機、艦載無人機等等。前者最大起飛重量30噸,後者只有數噸重,突出顯示了電磁彈射器廣泛彈射範圍,可以支持艦載機部隊編制更多種類飛機,例如艦載無人機,作戰能力更強,執行任務也更加靈活。
  • 殲-10配「太行」:最初的夢想,絕對要到達
    畢竟渦扇-10定型至今已經15年,作為一款合格的第三代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其廣泛應用到解放軍空軍戰機上屬於理所應當。▲ 如今的這種「理所當然」,10年前還是一種小幸福呢誠然如此,當看到量產型殲-10C尾巴上的「太行」噴口的時候,施佬這樣的老軍迷還是覺得高興。畢竟渦扇-10配殲-10這「原湯化原食」的搭配,才是渦扇-10一開始上馬研製的第一目標。
  • 殲15彈射試驗照又曝出?一細節透露第2艘國產航母將上電磁彈射
    15彈射試驗的圖片,注意沒有蒸汽,飛機掛有武器最近網上出現可能是中國殲-15艦載機進行彈射試驗圖片,表明中國已經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掌握航母彈射器技術的國家,國產航母發展進入新的階段。從相關圖片可以看到殲-15艦載機前起落架已經伸入彈射器滑塊之中,滑塊是利用彈射器力量牽引飛機快速滑跑加速,可以肯定殲-15正在進行彈射起飛試驗,最令人振奮的是在彈射試驗之中沒有看到蒸汽,可以推測殲-15正在使用電磁彈射器進行彈射,如果是蒸汽彈射器,我們就會在甲板上看到洩露的蒸汽,蒸汽彈射器工作的時候,不可避免會導致少量蒸汽洩露,所以它工作的時候,甲板上會有洩露的蒸汽,當年蘇聯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放棄使用蒸汽彈射器
  • 國產航母搞定「電磁彈射」技術,狂贊!
    ↑點名關注最近,中國不斷地向世界展示自己最新的武器庫,先是殲20,接著又是長徵5號。最近,有消息稱英國簡氏防務曝出11月8日殲15艦載戰鬥機在我國第一條航母電磁彈射試驗機上完成彈射飛行,如果這則消息得到官方證實,就意味著中國從此跨入了世界航母技術最前列。
  • 國產太行發動機終於行了!殲-10C換裝太行意義重大,已經遍地開花
    在這部片中最後,一架灰色塗裝的新交付殲-10C從試飛站停機坪滑出進行試飛,然而戰機的發動機噴口卻和以往大不一樣,從長度較短、塗成暗銀色的發動機噴口來看,這顯然不是一臺俄制AL-31FN發動機,而是國產太行發動機。
  • 子午線竟是關鍵,殲-15艦載機彈射起飛靠輪胎
    由於殲-15彈射型最大起飛重量可達42噸,且起飛時受電磁或蒸汽彈射器的外力影響,航母甲板對輪胎的磨損極大,斜交輪胎已不能充分滿足彈射起飛要求,因此艦載機和陸基戰鬥機、民用飛機一樣,配套子午線輪胎已成為大勢所趨。
  • 淺談航母滑躍式與彈射式起飛!
    總的來說,帶彈起飛,帶彈降落,夜間起降這三個科目的實驗成功,說明遼寧號和殲15集群,開始邁入初步作戰能力生成的門檻,同時也給新航母的總裝開具了施工許可證。  ▼彈射器,是上世紀50年代以來成熟起來的技術。美國在彈射型航空母艦上,有豐富的操作實踐,有大量的多型號艦載機彈射起飛的經驗。
  • 國產第二艘航母正式在上海開工:用電磁彈射起飛
    據相關渠道消息,江南造船基地進行某大型船塢改造工程已經啟動,此外該船塢相關的1600噸級大型龍門吊和兩個堆場正在安裝設備的最後調式階段,據外國媒體轉述消息,作為備料和切割鋼板開始,我國在今年11月中旬舉行了國產第二型航母的開工儀式,我國首艘彈射型航母已經在上海開工了,雖然是今年才開工,但以中國的製造能力,在2022年左右就能下水,並在次年交付部隊。
  • 彈射型殲-15T突然亮相,看來003型航母已經萬事俱備了!
    通過視頻細節判斷殲-15T的關鍵在於,它的前起落架上有一根細杆,這是彈射型艦載機獨有的將其拉到彈射器的彈射杆(艦載機彈射起飛時,彈射器上的拖梭連接前起落架彈射杆,同時連接前起落架的牽制裝置,然後由拖梭及飛機發動機同時施加載荷,當達到彈射起飛載荷時,牽制裝置瞬間釋放,由拖梭提供驅動力通過前起落架傳遞載荷牽引飛機加速滑跑,完成起飛)。
  • 殲15艦載機完成重大突破,換裝相控陣雷達,未來將搭配新航母作戰
    文章來源:米爾防務從網上的圖片我們可以看出,新一批的殲15/為座艙蓋增加了把手,形似「L」,和美軍的F18航載機/頗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樣設計的主要目的,是方便飛行員在依靠航母彈射起飛時穩定身體,不會因瞬間加速導致意外的發射。值得一提的是,最新生產的殲15採用了綠皮底漆,這樣做極大有可能是為了,將新批次和之前服役的滑躍型殲15區分來。
  • 國產太行發動機終於行了!裝上新批次殲10C開始量產,振奮人心
    在這部片中最後,一架灰色塗裝的新交付殲-10C從試飛站停機坪滑出進行試飛,然而戰機的發動機噴口卻和以往大不一樣,從長度較短、塗成暗銀色的發動機噴口來看,這顯然不是一臺俄制AL-31FN發動機,而是國產太行發動機。圖片:裝有太行的殲-10C,截圖來自成飛官微這意味著,新一批次的殲-10C,將首次採用國產太行發動機。
  • 中國航母電磁彈射露了「一條縫」:和美軍比落後多少年?
    上面一張顯然是今年7月份出現的疑似殲-15在2016年11月進行陸上電磁彈射的照片,只不過場景更加完全能夠看到整個殲-15戰機的形狀,但顏色細節損失很大。疑似殲-15在2016年11月進行陸上電磁彈射的照片下邊這張圖則是新出現,上面有4名疑似中國航母地勤人員,在進行飛行前的場地檢查,而他們中間則是類似航母彈射器的溝槽,背景則可以看到一架殲-15戰機。
  • 亞洲首艘彈射航母或將問世,配備隱形艦載機
    而英國的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二號艦威爾斯親王號與開啟了海試,這一型採用全電推進,並具備短距起飛與垂直降落的航母,搭載F-35B戰機,無疑是僅次於美國尼米茲級與福特級的先進航母。然而除了美英之外,我國在航母領域有了顯著成就,不僅獨立完成了遼寧艦的改造升級,還獨立研製了首艘國產航母002號,如今002號已經先後完成了9次海試,離服役越來越近。
  • 裝配WS-10「太行」改型的殲20成功首飛
    本月初疑似換裝國產「太行」(WS-10)改進型發動機的殲-20原型機照片在網際網路上曝光後,近日國內網絡上再次爆出殲-20黃皮新機圖片
  • 軍情觀察|太行發動機終於行了!人民空軍可以扔掉拐杖了
    圖片說明:鋸齒版尾噴殲-20(來源:新浪微博)令人欣喜的是,人民空軍成立70周年前夕,安裝了改進型「太行」發動機的殲-20、「太行」版殲-10C的照片在社交網絡上流出,一直制約著解放軍空軍發展的「心病」已經全部治癒,國產戰鬥機未來全面換上「中國芯」指日可待,產能不再受制於人。
  • 殲20開始裝備國產發動機,推力超130千牛,大於俄制發動機
    空軍官方宣傳帳號"空軍在線"在5日發布了一段視頻,視頻中可以看出有一架殲-20戰鬥機已經換裝國產"太行C"型渦扇發動機,初步實現了殲-20戰鬥機發動機的國產化,並且表示以前生產的殲-20戰鬥機一直使用的都是俄羅斯進口發動機。
  • 解放軍少將:中國或跳過蒸汽彈射,直接發展電磁彈射航母
    軍事專家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我國海軍只要擁有足夠的艦載機和艦載機飛行員,遼寧艦就將形成初始戰力。未來中國可能會越過蒸汽彈射航母階段,直接發展採用電磁彈射器的航母。遼寧艦形成作戰能力需足夠的艦載機和艦載機飛行員在航母編隊中,航母有著眾多「帶刀護衛」,包括驅逐艦、護衛艦、潛艇、直升機等,這些裝備均具有較強的防衛能力,為何航母自身還需要加裝近防系統呢?
  • 央視再曝重磅懸念,轟-20和003航母今年將與大家見面?
    、國產機械外骨骼、運-20戰略運輸機、PCL-181型155毫米車載加榴炮等。(及003號航母)排水量將達到至少8萬噸,採用更先進的推進方式,起飛方式也將採用彈射起飛。報導還指出,中國在船舶推進系統研發方面取得技術突破,得益於綜合推進系統(IPS)的研發,將使航母效力更高,動力更強,使得第二艘國產航母可以應用世界上最先進的飛機彈射系統。
  • 蘇俄艦載機傑作,航母甲板重型超音速戰機,海側衛蘇-33艦載機
    在建造新航空母艦期間,蘇聯對航空母艦項目進行評估和研究,存在著三種航母方案:1160型航母方案搭載米格-23海基版和蘇-24海基版戰機,但由於預算限制而被放棄;1153型航母方案可搭載蘇-25海基版,未來裝備米格-23海基版和蘇-27K(即蘇-33艦載機),也因為資金研製而作罷,最重要因素這是蘇-24戰鬥機最大起飛重量太重,而根據蘇聯航空母艦最大起飛重量只能保持25-30噸。
  • 淺析我國第一艘國產航母 — 001A型航母
    從更廣的範圍來講,大連造船廠也有許多先天上的優勢,特別是該廠背靠東北重工業區,各種配套支援企業集中,特別是有許多是航母系統的關鍵配套企業,如哈爾濱汽輪機廠可以提供航母動力系統,鞍山鋼鐵可以提供建造用的鋼材,瀋陽飛機公司提供殲-15艦載機,這樣建造地點距離配套企業較近,有助縮短物資、設備運送距離,降低在路上運送的時間,特別是航母一些配套設備是超寬、超限設備,運送比較困難,這樣的話也有助於減少造船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