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興城艦載機訓練中心衛星圖片中的蒸汽彈射器和電磁彈射器對比試驗平臺。
據相關渠道消息,江南造船基地進行某大型船塢改造工程已經啟動,此外該船塢相關的1600噸級大型龍門吊和兩個堆場正在安裝設備的最後調式階段,據外國媒體轉述消息,作為備料和切割鋼板開始,我國在今年11月中旬舉行了國產第二型航母的開工儀式,我國首艘彈射型航母已經在上海開工了,雖然是今年才開工,但以中國的製造能力,在2022年左右就能下水,並在次年交付部隊。軍事專家告訴記者,與常規水面艦船相比,航母建造是一項巨型系統工程。因排水量大、系統複雜、上艦設備種類和數量眾多、建造周期長、經費投入大等特點,航母的建造難度和風險遠遠高於常規水面艦船,我國第二艘國產航母建造工程歷經波折,總算走到最關鍵一步,畢竟這是我們第一次獨立自主設計的航母,與遼寧艦和002型航母完全不同。
武漢某科研基地出現的某型固定翼預警機模型。
根據美國「尼米茲」級航母的建造經驗,建造一艘10萬噸級的航母,從籤訂建造合同開始計算,到最終交付海軍,需要約8年以上的時間,其中塢期約為42個月。滿載排水量6萬噸級的前蘇聯「庫茲涅佐夫」級航母的船臺周期約為3年。航母下水後,還需要經過幾年的進一步舾裝和海試,才能交付使用。美國「布希」號航母舾裝和海試時間花費了29個月。我國第二艘國產航母將採用彈射起飛結構和更大的船體,全新設計的艦島,所以其建造難度也非常大,外國媒體分析,在興城基地的蒸汽彈射器與電磁彈射器競標工程之後,中國海軍選擇了電磁彈射器作為未來航母發展的基本道路,新型航母為此在設計上進行了必要的調整。總體上,從2017年開工開始,至2019年下半年航母將正式入船塢,至2020年下半年或2021年下水,2022年至2023年完成舾裝和試航工作,並交付海軍。
國產第二艘航母(003型)電磁兼容試驗陸上平臺。
軍事專家告訴記者,在航母建造過程中,舾裝花費的時間佔總時間一半以上,為了減少舾裝時間,降低建造費用,國外正在逐步提高航母分段的預舾裝程度。據統計,預舾裝能減少40%的人工費用,具體數值取決於舾裝的類型和艦船的種類。美國正在逐步提升航母分段的預舾裝水平,而英國的伊莉莎白號航母已經基本實現了80%預舾裝的成都,我國第二艘國產也將採用預舾裝技術,此外為了加快,航母建造步伐,我國航母將採取南北兩線同時建造的策略,在上海江南廠開工之後,中國大連的造船廠也在明後年開工第三艘國產航母。
按照這個工期,我國第二型也是第二艘國產航母,將最終很可能和美國第二艘「福特」級航母同時下水交付部隊,因為這兩者都是電磁彈射航母,自然需要比較一下雙方的戰鬥力了。雖然中國航母在電磁彈射上有一定優勢,但福特級是核動力航母,擁有無限續航能力,兩者究竟誰作戰能力更強是顯而易見的,在外國媒體看來,屆時兩者的戰鬥力很可能就要取決於雙方的艦載機先進程度了,雖然中國現在還沒有確定第五代艦載機究竟是哪款戰機,但以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可能是殲20戰機或一種完全全新的重型五代機實現上艦,畢竟如果要「趕時間」的話,已經服役部隊的殲20某改進型方案自然更合適一些。
航母的戰鬥力更多取決於艦載機水平和戰機出動效率,其他方面沒有太大區別,美國的「小鷹」級航母和「尼米茲」級航母雖然噸位上相差了1萬噸以上,但實質上兩者作戰能力在一個水平線上,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兩者的甲板面積、機庫面積基本上在一個水平,並且兩者艦載機相同,此外因為都是4臺蒸汽彈射器的原因,所以兩者作戰能力基本差不多,尼米茲級僅僅比小鷹級強出了5%左右,這個差距是可以忽略的。尼米茲級之所以噸位多出一萬噸,主要就是在核動力系統和用於遮蔽反應堆的數千噸防護殼,此外核動力航母可以攜帶更多彈藥和航空燃油,因此在持續打擊能力上更強大一些,但實際上應用上,依據相關條件,差距並不是想像那麼大。
而中國的003電磁彈射航母服役以後,和美國航母戰鬥群實質上是有三個優勢的,第一就是我國電磁彈射方面採用了中壓直流電機,這種電機要更先進一些,在彈射效率和出動率上實際上要更高一些,美國用了4年時間在做完1000次地面彈射實驗,而我國僅僅不到2年就完成了,可見我國的電磁彈射效率之高。其次就是我國在艦載機上更出色一些,殲20搭配殲15B的組合在作戰能力上要超過了F35搭配F18,雖然在攜帶數量上可能會少一些,但重型機完全可以依靠重量和航程彌補數量不如中型機的劣勢,在奪取制空權方面,F35搭配F18更是要被殲20搭配殲15完全碾壓。最後就是護航戰艦上的優勢,我國的055性能比提康德羅加和阿利伯克要先進得多,是性能非常強大的第四代神盾防空艦,這種戰艦和美國在上世紀末提出的CG21防空艦相仿,但中國將其變成了現實,而美國反而拋棄了這種戰艦而是建造了DDG1000型戰艦,這種DDG1000還出現了大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