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建核動力電磁彈射航母?來讀不吹牛的技術文!

2021-02-14 軍武酷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馬偉明院士接受媒體採訪,表示:中國的電磁彈射技術已經領先美國,全電推進技術至少領先美國15年

這兩句話立即引爆了國內媒體的熱情:「領先美國整整15年啊!」這是多麼揚眉吐氣的話,我們建國初期有個口號是「超英趕美」,最高目標不過是「追趕美國」,在當時的世人看來,這已經是近乎「吹牛」了。

改開後,全體國人凡事都要不自覺的對比:若美國遇到某種情況,會如何如何?軍隊更一向以美軍作為模仿和追趕的對象,「當代共軍才是最大的美粉」這個無須遮遮掩掩,因為強軍的三步走目標,最後一步就是:到二十一世紀中葉,我軍綜合作戰能力看齊美軍的水平。

說來說去都是「力爭幾十年後看齊美軍和美國」,而馬院士兩句:電磁彈射領先美國,全電推進領先美國15年,真的有點「幸福來得太突然」!

馬院士的話可不是隨便說說,其實這兩句話說的是兩項先進技術:

全電推進技術領先美國15年,是指船舶全電綜合管理和推進技術。馬院士帶領的團隊在2000年左右就已經突破了中壓直流船舶大功率推進技術。目前已經有非常成熟的產品問世,而且即將運用到國產新型全電護衛艦上。

馬院士帶頭研發的全電推進,上來就是直流電。直流電有個最突出的優點,就是不會對外有電磁輻射,既有利於電磁隱身,也有利於全艦的電磁兼容。

而美國人的全電技術一直是交流電,交流電無可避免的要有電磁輻射外洩。美國人在2016年左右才剛剛開始攻關中壓直流全電技術,突破還不知道猴年馬月。因此馬院士說在這方面領先美國15年,還是謙虛了,應該再加上「至少」兩個字。

第一、中國電磁彈射器的陸地完全實驗設施的彈射能力超過了美國。美國人雖然在福特號上比中國更早的開始實際安裝電磁彈射器,但是問題一直不斷,最大彈射能力只有35噸,屬於勉強可用的狀態。

而遼寧興城的中國陸地電磁彈射設施,最大彈射能力可以高達45噸到48噸,遙遙領先,可以滿足未來50年內任何型號艦載機的彈射。

福特號


第二、中國的電磁彈射器已經實際彈射了重型殲15艦載機的彈射型,並且又成功彈射了大型無人機。彈射殲15是全世界第一次用電磁彈射器實際彈射起飛重量超過30噸的重型艦載機。而電磁彈射大型無人機,其實技術更牛叉,這個後面再具體講。

美國人至今沒有用電磁彈射器實際彈射重型艦載機,不論是陸地設施還是福特號的艦上電磁彈射器,福特號上至今仍然在彈射滑車做模擬實驗。而用電磁彈射器彈射大展弦比大型無人機,美國人更沒有做過,這才是逆天的技術。

第三、美國人電磁彈射的研發到目前仍然技術BUG成堆,造成福特號下水幾年了,至今遲遲不能服役。而美國人與電磁彈射同時配套研發的「先進電磁攔阻技術」,進度更慘,直接掉進了技術泥潭不能自拔,面臨徹底下馬的風險。福特號被迫回頭再用尼米茲級的油缸攔阻老設備臨時頂替。

而馬院士研發的電磁攔阻技術早就和電磁彈射技術一樣完全成功,而且研發所用時間只有電磁彈射的一半,用馬院士的原話:電磁攔阻只是把電磁彈射反過來就是了,有什麼難的?估計研發電磁攔阻的美國人看到這句話,想死的心都有了吧!

尼米茲級

以上可見,有馬偉明這個「電磁天才」的橫空出世,中國電磁技術的突破無疑是相當驚人的。那麼,問題就來了,傳聞已久的002型航母到底用什麼彈射方式呢?

網上流傳多年,被「軍事專家多次證實」,而且至今還在屢屢被「炒冷飯」的說法是:

雖然馬院士的電磁彈射和攔阻技術都已經成功了,但是「技術太新」,而且「已經趕不上」002航母的進度,因此002航母會用「更成熟」的蒸汽彈射器。

002型航母想像圖

中國的航母建造計劃,就是大家都聽說過的「048工程」。目前已經服役的001遼寧艦,甚至即將下水的001A航母都不在048工程的範圍內,001和001A都是計劃外應急的產物。

其實就是2004年8月份,當時的軍W正式批准了海軍遞交的航母發展計劃書,同意研製「美式」彈射型航母,先研發兩艘5到6萬噸的中型彈射型航母,再研發兩艘8萬噸以上的核動力彈射型航母。

未來中國航母群

但是,048工程批准立項後,世界航母技術的發展很快,尤其是馬偉明院士在電磁彈射領域「出人意料」的突破,完全讓此後的海軍陷入了「挑花眼的迷茫狀態」:首批平板彈射航母,到底是繼續用蒸汽彈射還是電磁彈射?主要問題就卡在這裡了。

048工程從2004年立項至今,已經整整過去了13年。按常理說,這麼長的時間,首批蒸汽彈射航母也應該下水了。但至今連影子也沒有看到。而只看到遼寧艦的高仿版(001A航母)即將下水,這本身就是海軍對彈射航母技術選型遲遲下不了決心的反應,而臨時加塞了一條滑躍型來應急。

海軍先是「挑花眼」,然後又陷入了對新技術的「眩暈期」。筆者認為,這個過程,至少有10年的時間,也就是說:直到2014年或2015年左右,海軍和更高層才真正下定決心到底是用電磁彈射還是蒸汽彈射。

建造中的001A航母

無論蒸汽彈射還是電磁彈射,對中國海軍都是新興技術,只有對美國海軍來說,蒸汽彈射才是所謂的「成熟」技術。

第一、蒸汽彈射,其實就是一門蒸汽大炮,彈射管本身就和炮管類似,而且是兩個管子並聯。高壓蒸汽通過電磁閥,由蒸汽包瞬間釋放到彈射管,高壓蒸汽推動活塞前進,同時帶動彈射梭,拉動艦載機起飛。

蒸汽彈射的做功主要集中在彈射開始的瞬間,而隨著活塞的向前運動,高壓蒸汽的擴散空間越來越大,壓力越來越小,溫度越來越低,因此當活塞運動到彈射管盡頭的時候,彈射動力已經成強弩之末,對艦載機已經沒有多大幫助了。

美國的飛行員對蒸汽彈射的感覺是:彈射開始瞬間拉力極大,而當彈射器接近末端時,飛機自身發動機的推力,已經遠遠超過彈射器的拉動!

由此可見,蒸汽彈射就像大炮發射炮彈一樣,剛開始的瞬間拉力和加速度很大,但越往後動力越小,幾乎就僅僅靠慣性,對飛機起飛的幫助很小。

彈射開始時,瞬間拉力和加速度都太大,往往超過4個G,高達4.5到5個G,這對機體壽命和飛行員的健康都是不利的。而蒸汽彈射器運動到末端,又幾乎是「有氣無力」的狀態,不再對起飛有多大幫助。

瞬間爆發的方式也限制了蒸汽彈射器的最大彈射能力。目前基本不超過32噸,若再想提高,只能讓蒸汽彈射器開始的爆發力更大,這是飛機和飛行員所不能承受的,因此蒸汽彈射器已經到了潛力挖掘的極限。

彈射初期高達4個G以上的加速度,更是大展弦比大型無人機無法承受的:所謂大展弦比就是翅膀很寬很薄,而且基本和機身成垂直狀態安裝,無明顯後掠角度的飛行器。這種飛行器,往往無法承受超過2個G以上的瞬間加速度。一旦超過這個值,彈射的瞬間可能就把翅膀拉掉或者機體拉斷了,因此想彈射大型無人機,最好是用電磁彈射。

艦載機蒸汽彈射瞬間

而電磁彈射的優點相比蒸汽彈射是非常明顯的:電磁彈射是電動系統逐步做功的過程,不是蒸汽彈射那種「瞬間一錘子買賣」。電磁彈射是逐步加速加力,越到彈射的末端,彈射器發力越大,速度越快。

這幾乎是「最理想」的彈射,彈射開始的瞬間,加速度幾乎超不過2個G,無論對飛機還是飛行員來說都是非常「舒適」的。然後彈射器加速越來越快,飛機在起飛的一瞬間,彈射功率開到最大,讓飛機獲得「最有力的最後一推」,騰空而起。

這種逐步加速的彈射器特別適合彈射「機體脆弱」的無人機,而無人戰機恰恰是未來空戰的主角,這個蒸汽彈射器辦不到。

電磁彈射器還可以「看機下菜碟」:彈射重量範圍可以從40噸到4噸自由調節,在控制電腦上輸入幾個參數就行了。而蒸汽彈射的調節範圍非常有限,還要人工調節無數的閥門。電磁攔阻和傳統的油缸攔阻也有巨大的技術進步,原理和電磁彈射類似。

由此可見,電磁彈射和攔阻,相比蒸汽彈射的技術進步,幾乎是革命性的。正如電力火車早早的淘汰了蒸汽火車頭,電磁彈射淘汰蒸汽彈射也是技術上的必然。蒸汽彈射是出了名的「難伺候」,美軍航母90%以上的維護工作是對4臺蒸汽彈射器的日常維護,弄得負責這項工作的美國艦員,在頭盔上寫上中文「過勞死」。

據說:中國研製的全尺寸蒸汽彈射器,在陸地試驗中,美國彈射器該有的毛病和難伺候一樣不少。而彈射能力連美國C13-2彈射器性能的80%都達不到,只能勉強彈射不到30噸的艦載機,這本身就達不到起飛重載殲15的要求,至於彈射無人機就更不用想了。

和馬院士取得巨大成功的電磁彈射器和攔阻設備相比,國產蒸汽彈射器性能不給力,技術問題重重,未來升級潛力不大,也彈射不了無人機。若酷友你是中國海軍司令,你會選擇用哪個?

因此筆者研判:048工程之所以長達13年不見動靜,就是海軍高層在「挑花眼和新技術眩暈10年後」,下決心做出了最終選擇---磨刀不誤砍柴工,畢竟航母是關係大國國運,未來要用幾十年的超級工程充分對比才能正確選擇。

筆者一直強調:以兔子軍工和軍隊的謹慎個性,大的工程一定要做足論證和地面試驗,才可能真正上艦,我們不是印度阿三。因此彈射和攔阻這些關鍵設備,無論採取哪種技術流派,是一定要在地面做完真實試驗才能在002航母上實際安裝的。

而具備完全真實試驗條件的,只有遼寧某基地,其他的上海、武漢的所謂彈射設施都不能彈射真正的飛機。興城用什麼彈射器,002航母上就用什麼彈射器。

筆者的研判是:遼寧某基地兩條新建彈射器都是電磁彈射的,因為不見蒸汽彈射的鍋爐房,只見電磁彈射的配電間。興城已經成功的彈射了殲15彈射型和大型無人機,都已經被媒體公開證實。

因此筆者最終研判:即將在江南長興總裝的002航母一號艦,會用電磁彈射和電磁攔阻。蒸汽彈射,中國海軍已經放棄!

另一個問題:002航母的噸位?生產數量?和彈射器數量?

筆者研判:002航母常規動力,滿排水噸位在7.8萬噸到8.4萬噸之間,生產數量2到4艘,首批應該是兩艘,上海、大連各造一艘,然後看國產航母核動力包的研製進度,若進度快,應該2艘常規彈射就打住,後面直接上馬12萬噸的超級核動力航母。

若核動力實驗進度拖後(實驗品其實就是宣傳多時的漂浮核電站),或者戰備形勢吃緊,那麼002常規彈射型會加造2艘,中國迅速形成擁有6艘航母的局面。002彈射型應該安裝至少3條電磁彈射器,前甲板2條,斜角甲板1條。之所以不完全模仿小鷹級上4條彈射器,是因為斜角甲板兩條,互相干擾,不能同時彈射,還不如直接上一條,更有利於甲板調度和起飛。

小鷹級

最後一個問題:電磁彈射和攔阻一定要核動力航母才能安裝嗎?核動力航母的問題有哪些?

電磁彈射和攔阻不一定非要核動力航母才能安裝,常規動力航母完全可以安裝。這個筆者已經解釋過多次了,在此再說明一下:

核動力系統和燃油鍋爐系統都是「燒」出高壓蒸汽來推動汽輪機和發電機工作和發電,兩者在產生高壓蒸汽這個關鍵產品的環節,其實是殊途同歸的。而且核動力並不一定代表動力強勁和源源不斷的輸出。

例如法國戴高樂號航母的核動力就非常「不給力」,總功率不足,蒸汽產量不夠,導致航速和電力供應都有問題。而中國的遼寧艦是燃油常規動力,卻性能強勁,可以連續以30節的高速飆車1000海裡,這是核動力的戴高樂號不敢想的。

戴高樂號航母

常規動力航母只要鍋爐給力,也可以燒出源源不斷的蒸汽來帶動發電機發電,保證全艦的用電和電磁彈射和攔阻的用電。而電磁彈射和攔阻只是瞬間功率大,總用電量卻極其有限:彈射一架三十噸的重型艦載機,實際總耗電量只有40度上下,這對發電總功率高達5萬千瓦的航母來說,不值一提。

馬院士團隊在電磁彈射和攔阻上對美國巨大的領先優勢,其秘訣之一,就在於中國研發出了超級電容。中國的超級電容,用一句廣告詞表達:充電5分鐘,通話2小時。而美國電磁彈射則問題重重,關鍵怕是電容不行:屬於充電2小時,通話5分鐘。

中國的超級電容是湖南某廠生產,這也是馬院士的定點生產廠。這個廠除了生產航母電磁彈射、攔阻的關鍵部件,還生產民品,比如用上了超級電容的公交車,只需要充電十幾分鐘,就可以跑一整天,這才是逆天技術的關鍵。有了超級電容,中國的002航母哪怕平時發電功率不太高,也可以慢慢的給電容充電,一旦工作,可以完成多次彈射。有了超級電容,常規動力航母也能用電磁彈射和攔阻技術。

雖然我國已經裝備核潛艇幾十年,但核動力航母所需要的動力包,功率和性能都要比核潛艇動力包強大得多,因此必須從頭開始研發,我國在這方面也已經突破。但是核動力畢竟是風險極大的項目,實際裝堆後沒有十幾年的運行證明絕對安全可靠和性能強大,是不會輕易安裝到國產航母上的。

而我國的水上核電站項目去年才剛剛立項,按照正常進度,沒有10年是不會做完全部實驗的。因此筆者研判,中國核動力航母,不可能在2025年以前上馬。若形勢緊張,會生產4艘甚至更多的常規動力的002航母應急。

核動力航母還有重量過大,退役拆解困難,人力成本過大的弱點。即使再好的防護,核動力包總會有一定劑量的輻射出來,因此美國的核動力航母都是兩套艦員輪流上艦,半年一輪換,總人數高達1萬人,一年僅工資就幾十億美元。

水上核電站

我國的核潛艇也是一艇兩套甚至三套人馬,人力成本都是巨大的。而常規動力航母的一套人馬可以一年幹到頭,也沒有防輻射的麻煩。一算帳,核動力航母未必能省下多少油錢和軍費。

003型國產核動力航母不會超過4艘,而常規動力電磁彈射航母,才是中國海軍未來20年內的絕對主力。

相關焦點

  • 003型航母性能:大大出乎外界的想像,採用核動力加電磁彈射技術
    讓國內軍迷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央視軍事頻道談話類嘉賓軍事專家尹卓海軍少將,在節目中就曾經非常明確地說003型航母肯定上前衛的電磁彈射技術,是一艘先進的電磁彈射型航母,確實令我等軍迷感到非常振奮。現在,上海江南造船廠並未建造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飛彈核潛艇,也未開建核動力破冰船,那麼江南造船廠發的會議通報中,關於「重點抓好核安全工作等」、以及「進一步完善核安全、核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強化核安全監管,確保核安全萬無一失。」讓軍迷真的浮想聯翩,難不成003型航母不是此前網絡上所說的採取常規動力系統,而是直接上了核動力,這個信息帶給了軍迷非常強烈的印象。
  • 中國又研製成功世界最強技術:航母可用電磁彈射 美還以為在測試
    中國艦載機將採取何種起飛方式也並未披露。不過可以肯定是中國002型核動力肯定是採用彈射!據海軍動力與電氣工程專家馬偉明少將直言,中國航母艦載機彈射起飛技術完全沒有問題,甚至不輸美國。馬明偉少將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電磁彈射器發明人,他表示,中國艦載機彈射起飛技術完全沒有問題,實踐多次也很順利,有信心運用到現實當中去。
  • 展望中國核動力航母建造,將突破哪些關鍵技術
    > 2018年2月27日,曾擔負「遼寧」號航母改裝研製任務和我國第一艘國產航母設計建造任務的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新時代中船重工高質量發展戰略綱要》一文,文中提出「加快實現核動力航母、新型核潛艇……等攻關突破,……為海軍2025年實現走向深藍遠海的戰略轉型提供高質量武器裝備」,明確表示我們正在研製核動力航母。
  • 國產航母搞定「電磁彈射」技術,狂贊!
    ↑點名關注最近,中國不斷地向世界展示自己最新的武器庫,先是殲20,接著又是長徵5號。最近,有消息稱英國簡氏防務曝出11月8日殲15艦載戰鬥機在我國第一條航母電磁彈射試驗機上完成彈射飛行,如果這則消息得到官方證實,就意味著中國從此跨入了世界航母技術最前列。
  • 解放軍少將:中國或跳過蒸汽彈射,直接發展電磁彈射航母
    未來中國可能會越過蒸汽彈射航母階段,直接發展採用電磁彈射器的航母。遼寧艦形成作戰能力需足夠的艦載機和艦載機飛行員在航母編隊中,航母有著眾多「帶刀護衛」,包括驅逐艦、護衛艦、潛艇、直升機等,這些裝備均具有較強的防衛能力,為何航母自身還需要加裝近防系統呢?尹卓表示,反艦飛彈,尤其是超音速掠海飛行的反艦飛彈,對水面艦艇威脅很大。
  • 重磅 | 中國航母有了電磁彈射系統?!
    中國人民解放軍21日在其英文網站上發布的一條消息說,中國最大的造船企業正在打造安裝了電磁彈射系統的航母,而這是美國海軍迄今為止最昂貴的「傑拉爾德·福特」號航母獨有的特色。▲CNN相關報導截圖報導稱,幾十年來,美國的航母都使用蒸汽彈射系統,蒸汽猛地推動與飛機起落架相連的活塞,為飛機提供離開甲板的動力。除了「福特」號航母外,美國另外10艘航母使用的都是蒸汽彈射系統。
  • 電磁彈射太貴了?川普想讓航母換回蒸汽彈射,忽悠誰呢!
    最近川普興奮勁來了,展開了瘋狂的「忽悠」行動,竟然口出狂言:美國的航母不搞電磁彈射了,要改回蒸汽彈射。
  • 003型航母即將下水,依舊是常規動力,為何能用電磁彈射和攔阻?
    而且核動力航母並不意味著可以源源不斷的產生無限能源,這一點從法國的戴高樂核動力航母上就可以看到,雖然是核動力航母,但是經常出現「拉胯」或者不給力的情況。然而遼寧艦雖然是常規動力航母,但是它的性能卻遠遠超過了法國的核動力航母。常規動力航母只要讓燃油鍋爐系統運轉完好,通過源源不斷的蒸汽來帶動發電機發電,那麼常規動力航母上就可以保證電磁彈射和攔阻的正常運轉。
  • 中國航母電磁彈射露了「一條縫」:和美軍比落後多少年?
    此外,還有網友轉載中國海軍內部報紙對海軍試飛大隊首任大隊長程海林的典型報導,稱程海林擔任航母建設某核心技術試驗試飛現場指揮部試飛指揮組組長兼首席試飛員,首飛實現了中國航母建設領域世界領先的重大突破。這被解讀為中國航母陸上電磁彈射殲-15取得圓滿成功。
  • 第二艘國產航母採用電磁彈射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2017年4月26日,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標誌著中國又開啟了國產航母的全新曆程。同時,國產第二艘航母已經開始建造的消息也早已不是什麼秘密。航母的戰鬥力是通過艦載機來實現的,所以艦載機的起飛和降落就是衡量航母作戰性能的重要指標。目
  • 獨家 撩開中國國產航母神秘面紗 顏值驚現
    這種上世紀70年代的飛彈,威力雖大,但單艦發射很容易攔截,實戰價值不高。而飛彈發射器本身佔據了大量航母空間,遼寧號只做了封閉處理。新國產航母如果將這個空間改為機庫,將增加至少10%的機庫空間,大大提升戰鬥力。
  • 央視官宣:003電磁彈射航母今年下水!命名有講究,廣東艦上海艦還是臺灣艦?
    但根據現有的信息來看,這麼大噸位卻選擇了常規動力,讓不少軍迷費解。儘管我國早就能建造核動力潛艇,但在水面艦艇領域應用核動力,目前還不多。如果堅持急著上核動力,還不如選擇求穩呢!況且常規動力型的戰鬥力和核動力基本沒有差距,而且出勤率還更有保證。
  • 國產第二艘航母正式在上海開工:用電磁彈射起飛
    我國第二艘國產航母將採用彈射起飛結構和更大的船體,全新設計的艦島,所以其建造難度也非常大,外國媒體分析,在興城基地的蒸汽彈射器與電磁彈射器競標工程之後,中國海軍選擇了電磁彈射器作為未來航母發展的基本道路,新型航母為此在設計上進行了必要的調整。總體上,從2017年開工開始,至2019年下半年航母將正式入船塢,至2020年下半年或2021年下水,2022年至2023年完成舾裝和試航工作,並交付海軍。
  • 中國第三艘航母會跳過常規直接上核動力嗎?
    這不免讓人好奇,正在建造的中國第三艘航母,會不會採用核動力?01咱們先從中國航母的發展路線來分析。不少人認為這是中國的第三艘航母模型,不過小兵兵倒是覺著這更像是中國的第四艘航母。畢竟從平直甲板、電磁彈射、核動力、艦載版的殲-20、不知名的隱形無人機……跨度太大了!
  • 中國最新型航母排水量11萬噸核動力驅動,連美國人都驚動了!
    四、可以節約成本這個節約成本的方面就多了,包括設計成本、試驗成本、訓練成本、形成戰力的成本等等,先來一艘遼寧艦的姊妹艦,短平快,成本要低得多。正是有了第一艘航母的製造經驗,那麼我們的第二艘國產航母,有很大概率會上電磁彈射,動力有可能還會採用柴油動力。
  • 003坐實核動力航母再添一錘 — 核反應堆即將安裝,將與福特競爭最強航母
    這基本確定了中國下一代航母必將使用核動力、直通甲板和電磁彈射技術,各方面指標直接對標美國福特級航空母艦,向世界最強航空母艦的寶座發起衝鋒。核常之爭從世界範圍內的航空母艦發展歷程來看,中國現有的山東號及遼寧號兩艘航空母艦依舊處於較為初級的狀態。
  • 全球在建航母,中國001A型戰力排名
    何不,我們來盤算下2017年,各國的航空母艦發展的情況吧,美國「福特」級航母3艘在建;英國「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2艘在建;印度「維克蘭特」號航母1艘在建;中國國產001A型航母在建。目前還有同級艦「甘迺迪」及「企業」兩艘開工在建。他們的特點炒得很熱:滿排超過11萬噸;採用綜合電力推進系統,彈射使用電磁彈射系統,兩者均為革命性的變化;在設計時充分強調艦體及島式上層建築的隱身性、降低雷達反射面積;主要艦載機是F-35C數量達75架,將首次裝備大量無人作戰飛機。「福特」級設計採用了諸多高新技術,成為新一代航母,將是本世紀美軍海上打擊的中堅力量,與此前的幾代航母形成代差!
  • 彈射真流行,巴西竟然也有蒸汽彈射航母!
    不過呢,今天咱們要給大家好好說說的是最近特別流行的電磁彈射~電磁彈射的原理是電生磁,磁生電,通過電磁感應推動物體向前進行直線運動。關於這個原理,20世紀40年代就有了電磁感應的馬達技術設計,當時還試驗了電磁飛機彈射系統,主要是在陸地上進行彈射。
  • 076果然來了,電磁彈射+攻擊11無人機,中國不需要垂直起降飛機!
    因為075的作戰任務需求非常明確,那就是作為「跨海作戰」的裝備,如果中國的兩棲艦艇想要成為類似美軍「閃電航母」的作用,既能成為大型艦隊航母的得力助手,又可以作為艦載航空兵從岸基向航母實施轉場和補充的橋梁,那075顯然不夠看,而在此基礎下,新一代兩棲攻擊艦便孕育而生,而它就是076型兩棲攻擊艦,根據之前披露的消息來看,至少是電磁彈射,可搭配攻擊類無人機以及30噸的升降機,作戰性能直接對標美國級兩棲攻擊艦
  • 004航母傳來好消息?舷號19即將安放龍骨,或採用核動力系統
    文/行人近些年來,世界的局勢發生著重大的變化,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已經趕上了美國的發展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