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8萬噸國產航母動力系統獲突破 無需核反應堆也能用電磁彈射

2021-02-08 戰爭長廊

據外媒報導稱,中國第二艘國產航母(003型航母)已經在動力系統領域獲得突破,將無需核反應堆就可支持電磁彈射系統的動力需求。

據了解,得益於海軍馬偉明少將團隊取得的技術突破,中國不僅在電磁彈射領域追平了美國,而且在中壓直流電力推進領取達到了世界領先地位。馬偉明少將曾直言不諱的表示,中國在這一領域獨步全球,我們確實領先美國一代。

專家表示,得益於劃時代的動力系統,中國國產航母不再需要核反應堆提供大功率的瞬時電力,而能夠更好的發揮動力系統。003型航母噸位約為8萬噸,能夠搭載約60餘架各型戰機,更重要的是國產固定翼預警機將能第一次登上航母。003型航母可能配備3條電磁彈射裝置,能夠在短時間內放飛24架殲15戰機組成戰鬥編組,並且全部能夠保持滿載狀態獲得近1000公裡的作戰半徑。

專家表示,003型航母服役後將成為僅次於美國尼米茲級航母和福特級航母的存在,而中國未來必然會建造類似美軍的超級航母,其戰鬥力足夠守護太平洋地區的和平。而中國目前已經升級了殲15戰機,換裝了先進的國產有源相控陣雷達和電子設備,與美軍目前主力的艦載機F18存在一定的優勢,未來更是有可能將殲20戰機上艦,中美兩國將成為唯二裝備五代艦載機的國家。

相關焦點

  • 中國核動力航母突破關鍵技術!小型核反應堆動力超尼米茲級航母
    如果進度快的話,在今年就可以看到第二艘航母山東艦的基本模樣,而第三艘航母即第二艘國產航母,肯定會採用全通直甲板和安裝彈射器等,而這就決定了它的動力系統必定是核反應堆。但是我國限制於軍用小型化核反應堆技術水平,不僅是核動力航母沒有成型,連核潛艇都被耽誤了。核潛艇的噸位普遍低於美俄兩國,攻擊型核潛艇噸位也就六七千噸,彈道飛彈核潛艇也不過剛接近萬噸門檻,反觀美俄,絕大部分排水量都在一萬七八千噸,甚至更高。
  • 國產艦用核反應堆公布!熱功率超美國福特級,005航母將發生質變
    根據目前各個渠道曝光的消息分析,003航母採用常規動力基本已經實錘了,可是作為一艘八萬噸級的大型航母,採用與遼寧艦類似的蒸汽輪機動力其實並不是最好的選擇,特別是003航母還安裝了電磁彈射裝置,電力需求大增,這樣的情況下迫切需要核動力裝置提供澎湃動力。
  • 中國最新型航母排水量11萬噸核動力驅動,連美國人都驚動了!
    而我國的003型航母,未來確實有可能使用核動力。雖然核動力在技術上很困難,但中國顯然不是「吃素的」。早在上世紀70年代,中國就已經通過建造091 / 092核潛艇牢牢掌握了艇用核反應堆的主要技術。到2016年底,中國方面宣布,將建造中廣核微型ACPR50第三代核反應堆,功率達20萬千瓦的海上浮動電站(尼米茲級航空母艦採用8座核反應堆,總功率為19萬千瓦),這表明003號核動力航空母艦的成熟技術儲備進展順利。
  • 重磅 | 中國航母有了電磁彈射系統?!
    中國人民解放軍21日在其英文網站上發布的一條消息說,中國最大的造船企業正在打造安裝了電磁彈射系統的航母,而這是美國海軍迄今為止最昂貴的「傑拉爾德·福特」號航母獨有的特色。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6月21日報導,通過電磁彈射系統起飛的飛機可以更快升空,而且可以裝載更多的燃料和彈藥,從而使它們相對於滑躍起飛的飛機而言擁有更大優勢,後者在起飛時需要依靠自身的動力。
  • 中國大建核動力電磁彈射航母?來讀不吹牛的技術文!
    而彈射能力連美國C13-2彈射器性能的80%都達不到,只能勉強彈射不到30噸的艦載機,這本身就達不到起飛重載殲15的要求,至於彈射無人機就更不用想了。和馬院士取得巨大成功的電磁彈射器和攔阻設備相比,國產蒸汽彈射器性能不給力,技術問題重重,未來升級潛力不大,也彈射不了無人機。若酷友你是中國海軍司令,你會選擇用哪個?
  • 展望中國核動力航母建造,將突破哪些關鍵技術
    雖然我國此前已經研製過核潛艇,掌握了潛艇核反應堆的相關關鍵技術,但核反應堆上航母,無論功率大小、使用要求和作業環境,都與潛艇用核反應堆有極大的差別,絕非簡單功率提升後就能移植使用,法國「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移植潛艇用核反應堆失敗,就是前車之鑑。那麼中國在大功率船用核反應堆技術上進展如何?
  • 小型核反應堆「玲龍一號」出世!中國的核動力航母指日可待了
    遼寧艦結束了我國沒有航母的時代,而山東艦是我國的第一艘國產航母,那麼第三艘航母會是什麼樣的呢?相信大家心裡都有點底,前兩艘都是常規動力航母,那麼我國的下一艘航母很有可能就是核動力航母,最起碼也是彈射起飛。那麼,中國距離核動力航母還有多遠呢?
  • 第二艘國產航母採用電磁彈射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2017年4月26日,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標誌著中國又開啟了國產航母的全新曆程。同時,國產第二艘航母已經開始建造的消息也早已不是什麼秘密。航母的戰鬥力是通過艦載機來實現的,所以艦載機的起飛和降落就是衡量航母作戰性能的重要指標。目
  • 003型航母即將下水,依舊是常規動力,為何能用電磁彈射和攔阻?
    之前就有專家表示只有核動力航母才可以裝備電磁彈射和攔阻,但是根據相關的數據表明,這種說法是錯誤的,電磁彈射和攔阻,並不一定只能在核動力航母上進行安裝,常規動力航母也可以完美的安裝運行。而且核動力航母並不意味著可以源源不斷的產生無限能源,這一點從法國的戴高樂核動力航母上就可以看到,雖然是核動力航母,但是經常出現「拉胯」或者不給力的情況。然而遼寧艦雖然是常規動力航母,但是它的性能卻遠遠超過了法國的核動力航母。常規動力航母只要讓燃油鍋爐系統運轉完好,通過源源不斷的蒸汽來帶動發電機發電,那麼常規動力航母上就可以保證電磁彈射和攔阻的正常運轉。
  • 國產第二艘航母正式在上海開工:用電磁彈射起飛
    據相關渠道消息,江南造船基地進行某大型船塢改造工程已經啟動,此外該船塢相關的1600噸級大型龍門吊和兩個堆場正在安裝設備的最後調式階段,據外國媒體轉述消息,作為備料和切割鋼板開始,我國在今年11月中旬舉行了國產第二型航母的開工儀式,我國首艘彈射型航母已經在上海開工了,雖然是今年才開工,但以中國的製造能力,在2022年左右就能下水,並在次年交付部隊。
  • 003坐實核動力航母再添一錘 — 核反應堆即將安裝,將與福特競爭最強航母
    這基本確定了中國下一代航母必將使用核動力、直通甲板和電磁彈射技術,各方面指標直接對標美國福特級航空母艦,向世界最強航空母艦的寶座發起衝鋒。核常之爭從世界範圍內的航空母艦發展歷程來看,中國現有的山東號及遼寧號兩艘航空母艦依舊處於較為初級的狀態。
  • 國產電磁彈射器即將交付使用!國產航母確定配備電磁彈射器,迎歷史性跨越
    根據這些報導,先後彈射的飛機包括殲-15彈射型艦載戰鬥機、艦載無人機等等。前者最大起飛重量30噸,後者只有數噸重,突出顯示了電磁彈射器廣泛彈射範圍,可以支持艦載機部隊編制更多種類飛機,例如艦載無人機,作戰能力更強,執行任務也更加靈活。
  • 中國又研製成功世界最強技術:航母可用電磁彈射 美還以為在測試
    中國艦載機將採取何種起飛方式也並未披露。不過可以肯定是中國002型核動力肯定是採用彈射!據海軍動力與電氣工程專家馬偉明少將直言,中國航母艦載機彈射起飛技術完全沒有問題,甚至不輸美國。馬明偉少將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電磁彈射器發明人,他表示,中國艦載機彈射起飛技術完全沒有問題,實踐多次也很順利,有信心運用到現實當中去。
  • 【熱文】國產下一代航母進度曝光,水線長度說明一切,8萬噸亞洲最大
    國產下一代航母進度曝光,水線長度說明一切,8萬噸亞洲最大國產第三艘航母正以比當年山東艦更快的速度建造,如一切順利,有望在今年下水,而其滿載排水量會有多大一直是全國網友關注的焦點,會不會超過10萬噸?關於國產第三艘航母的衛星圖片及網上照片曝光,外界估計該艦將首次採用電磁彈射技術,大幅提高艦載機的起飛效率,追近美國現役航母。
  • 中國未來核航母初探,載機80架排水量超過10萬噸!總體性能和福特持平
    而目前我國海軍裝備航空母艦為兩艘,都是常規動力航空母艦,而現在正在建的新型國產航空母艦,雖然相比遼寧山東兩艦有了非常大的突破,但是其動力系統還是採用常規動力系統。如遇特殊情況則可以用補給艦進行生活物資補給,航母的續航時間可以大大的提高,據報導,核反應堆1公斤鈾可以產生2000噸重油燃燒出來的熱量,可見其恐怖的能量轉換效率。
  • 國產航母搞定「電磁彈射」技術,狂贊!
    ↑點名關注最近,中國不斷地向世界展示自己最新的武器庫,先是殲20,接著又是長徵5號。最近,有消息稱英國簡氏防務曝出11月8日殲15艦載戰鬥機在我國第一條航母電磁彈射試驗機上完成彈射飛行,如果這則消息得到官方證實,就意味著中國從此跨入了世界航母技術最前列。
  • 003在建,004將鋪龍骨,中國10年4航母,將躋身全球兩大藍水海軍
    新裝置將使得新航母的建造工期。較此前大大縮短。目前建造003航母的上海江南造船廠,已經對船廠展開了期限為3年的擴建,投資規模達到了180億元,相關改造面積則達到了240公頃。美國海軍協會新聞網的消息顯示,中國正在擴建位於海南三亞的海軍基地。目前裝備電磁彈射系統的國產大型航母,正在緊張施工當中。新航母的艦載機上,包括了預警機,未來也會"永久駐紮"在海南三亞基地。
  • 電磁彈射上航母還有道攔路虎:我國配電系統仍較落後
    電磁彈射器,是用直線電機取代了蒸汽彈射器的大型氣缸,直接利用電磁力來加速艦載機的系統,相對於蒸汽彈射來說,能量利用效率高,拉力曲線平緩。而蒸汽彈射器開始彈射的時候以巨大力量推動飛機前進,而越加速力量越小,這樣飛機在初始階段就將承受巨大的拉力而影響結構壽命,後續加速不足又使得彈射能力有限。電磁彈射器整個彈射過程中加速度基本穩定,動作更為平緩而末端速度更高,性能具有巨大的優勢。
  • 我國能造核潛艇,為何不將核反應堆用在航母上?有兩個原因
    法國這艘核航母其實它的反應堆是從核潛艇上面搬過來的,有人可能會有一個疑問,核潛艇我國也會造啊,為什麼我國不將核潛艇的核反應堆用在航母上?這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法國這艘核航母雖然採用的很動力技術,但是它的動力是嚴重不足的,「戴高樂」號使用了兩臺核潛艇的K-15D反應堆,輸出功率在150MW左右,完全帶不動4萬噸級的航母,出海航行速度如同龜爬,還時不時出現問題,可見核潛艇的反應堆是完全無法適用於航母的。我國的大功率艦載反應堆也還不成氣候,核潛艇的反應堆只有90MW左右的輸出功率,這也是完全無法支撐一艘6萬噸級航母的。
  • 國產下一代航母進度曝光,水線長度說明一切,8萬噸亞洲最大
    關於國產第三艘航母的衛星圖片及網上照片曝光,外界估計該艦將首次採用電磁彈射技術,大幅提高艦載機的起飛效率,追近美國現役航母。它的水線總長度或達到318米,噸位可能接近8萬噸,將成亞洲史上最大的航母。目前,第三艘國產航母正在上海江南造船廠裝配,總體外形已能辨認,根據曝光的衛星圖片,預計其排水量較大,並配有電磁彈射器,可發射大型艦載機,包括反潛機、預警機,特別是預警機對航艦攻擊群的作用最大。在航母下水之後,還需要安裝從靜態試驗到海上試驗的設備,整個工作大約需要兩年時間,也就是說,它將在2024年或2025年前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