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配「太行」:最初的夢想,絕對要到達

2021-03-02 胡謅施佬

隨著「太行」發動機的推廣列裝,如今的軍迷們在看到解放軍殲擊機屁股上銀閃閃的「短噴口」的時候,已經很少再有10年前那種高興的勁頭了。畢竟渦扇-10定型至今已經15年,作為一款合格的第三代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其廣泛應用到解放軍空軍戰機上屬於理所應當。

▲ 如今的這種「理所當然」,10年前還是一種小幸福呢

誠然如此,當看到量產型殲-10C尾巴上的「太行」噴口的時候,施佬這樣的老軍迷還是覺得高興。畢竟渦扇-10配殲-10這「原湯化原食」的搭配,才是渦扇-10一開始上馬研製的第一目標。

▲ 視頻已經無法播放,施佬也只在網上找到了一幀截圖而已

儘管「太行」最早就是作為殲-10的配套發動機立項上馬的,但因為進度確實趕不上殲-10,加上從俄羅斯引進的AL-31FN作為「暫時替代」發動機性能完全符合需求,因此從殲-10的0批和1批再到殲-10A,再到殲-10B和殲-10C使用42批次的AL-31FN(也就是常說的99M1),數百臺俄制「FN」系發動機成為了中國空軍第二大三代殲擊機隊動力的全部保障。

▲ 某種程度上說,沒有AL-31FN,就沒有殲-10系列在2003年這個時間節點的成功

從1998年首架殲-10原型機試飛到殲-10C全面使用「太行」之前,渦扇-10與殲-10的結合雖然有跡可循,但確實屈指可數。殲-10原型機的1004號機曾經使用過一段時間的渦扇-10發動機;殲-10B原型機的1035號機也使用過「太行」發動機,殲-10B原型機1034號在改為TVC驗證機後,作為「必須使用國發」的型號,反而可能是殲-10原型機裡使用「太行」發動機最堅定的一架……

▲ 殲-10系列的樣機上都有過「太行」的痕跡

與此同時,「太行」發動機則因為試飛院空中試車臺的短暫「斷檔」,陰差陽錯地上了殲-11這樣的雙發機進行其多數空中試車,並在此後成為了殲-11B的正式目標動力,並在逐漸完善其可靠性後開枝散葉,成為包括殲-11BS、殲-16等國產「側衛」的動力,並在進一步提升性能之後,成為中國五代機的第二款量產型動力。

▲ 以這樣的形式終結髮動機之爭,施佬覺得不是什麼壞事

太行發動機在研製之初是給殲-10設計的,因此其發動機機匣位置一開始就是以殲-10的發動機安裝需求布置,即位於發動機的下方;而用於殲-11A/B/BS以及殲-16所使用的「太行」發動機在設計上則更改為與「側衛」系列使用的AL-31F系列一樣的上置機匣。這一改動最早出現在第2批「太行」原型機的最後一臺上,當時上置機匣「太行」還是個特例,而當第3批和第3S批「太行」被裝上殲-11進行試飛之後,上置機匣「太行」反而成為了主流。

▲ 珠海航展上展出的下置機匣「太行」,其設計就是用於殲-10系列的

不過相比在原型機上試驗「太行」的淺嘗輒止,在量產型殲-10上運用「太行」從來也沒有離開過空軍和航空工業的視野。隨著殲-11B/BS和殲-16系列的批量服役與「太行」改進型號的順利入役以及部隊發動機維護保養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早期困擾「太行」的可靠性問題也有了很大改善。中國航發工業的發展同時也讓「太行」發動機的大批量生產成為可能。在「太行」已經滿足了幾乎所有國產重型殲擊機的動力需求之後,在技術性能已經完全達標之後,讓最新的國產單發殲擊機也用上「中國心」,自然正當其時。

▲ 航博展出的上置機匣「太行」,其裝配對象是大部分的國產「側衛」

頗為有趣的是,與「太行」發動機先下置機匣,後來改為上置機匣,之後又出現下置機匣的經歷一樣,AL-31F發動機最早安裝在蘇-27原型機T-10-3和T-10-4上的時候,使用的同樣也是下置機匣結構,而上置機匣設計的AL-31F是作為設計大改的T-10K減小機體截面和阻力的一部分出現的,再到後來為了配裝殲-10戰機,AL-31F又衍生出了下置機匣的AL-31FN系列……不得不說歷史的巧合真的令人驚嘆。

在這批「太行」殲-10C之前,其實已經有小批量的殲-10B量產機裝備了國產「太行」發動機,只不過殲-10B本身產量較小,這批「太行」戰機數量更少。不過從「太行」型號發展的歷程來看,這幾架殲-10B某種意義上更像2007年空軍進行「太行」發動機「領先使用試飛」批次的那些殲-11A一樣。如果之後裝備「太行」的殲-10C能夠順利在空軍紮下根,那麼雖然替換既往的AL-31F系列發動機缺乏經濟性和可操作性,但至少中國空軍新列裝的戰鬥機裡,未來很可能就是國產發動機的天下了。

▲ 殲-10B使用「太行」的型號的量產機也功不可沒

之所以說是「中國空軍」,自然是因為這個故事裡還存有一些意外,那就是中國海軍的航母艦載機。目前現役的殲-15艦載機以及正在量產的殲-15,使用的依然都是從俄羅斯引進的AL-31F3發動機。儘管AL-31F3主要的改進只是增加了發動機的起飛推力,類似改進的「太行」海軍型也確實存在,並短暫裝上過殲-15戰機的554號原型機進行飛行試驗,但出於艦載機著艦反區操縱對於發動機響應程度極高的原因,俄制發動機暫時還會是殲-15的動力。至於下一代艦載機,那就是毫無疑問的「國機配國發」了。

▲ 殲-15的發動機也許會成為「太行」最後的遺憾,但對於中國航空工業而言,我們必須得「向前看」

當然對於另外的一些軍迷朋友而言,也許「太行」的好消息都不能算好消息了,他們期待的自然是空軍新一代的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在新一代殲擊機上的好消息。雖然一直有人用那些言之鑿鑿的「好消息」來打臉,但有一說一,中國航空工業的歷史已經證實了「新機配新發」的技術冒險,渦扇-15和殲-20的配合也需要按照充分嚴謹的流程來進行。好消息是,目前看來無論是發動機本身的試飛工作,還是量產準備工作都在順利進行。在取得階段性成果之前,「沒有消息」某種程度上就是好消息。

 

你可能感興趣的 往期文章 





相關焦點

  • 珠海航展上展出新「太行」,殲-10系列戰機終於要用上「中國心」!
    ,靜靜展出了一臺「太行」新型發動機,這架新「太行」,雖然不如1034機上的那臺矢量推力版發動機驗證機那樣出風頭,但卻具有一樣重要的分量——如果說矢量推力版技術驗證機代表著中國三代改和四代戰鬥機走向「超機動」,那麼新「太行」則是實現「超機動」的基礎,同時它還將打破殲-10系列戰鬥機對俄系發動機的依賴,讓殲-10用上「中國心」!
  • 央視官宣:「更威猛的殲-10」即將出現!隱身版殲-10要亮相了?
    除了應對美軍「同類目標」的威脅,咱們先前也說過,殲-10C和殲-16兩種戰術飛機,註定是要用上幾十年、甚至是要用到2050年代去的,別說我軍了,饒是美軍,手頭的三代半戰鬥機也要用到2045年左右。先說「下」吧,「下」可以被稱為有限改進型,也就是在當前殲-10C型戰鬥機的基礎上,更換FWS-10「太行」發動機的最新改進型,有限改進航空電子系統,畢竟現在已經小批列裝殲-20的「太行」發動機某改型已經基本成熟、且推力超過AL-31FN-M1
  • 裝配WS-10「太行」改型的殲20成功首飛
    本月初疑似換裝國產「太行」(WS-10)改進型發動機的殲-20原型機照片在網際網路上曝光後,近日國內網絡上再次爆出殲-20黃皮新機圖片
  • 國產太行發動機終於行了!殲-10C換裝太行意義重大,已經遍地開花
    在這部片中最後,一架灰色塗裝的新交付殲-10C從試飛站停機坪滑出進行試飛,然而戰機的發動機噴口卻和以往大不一樣,從長度較短、塗成暗銀色的發動機噴口來看,這顯然不是一臺俄制AL-31FN發動機,而是國產太行發動機。
  • 巴基斯坦要買殲10:性能優於陣風戰機 但也只是過渡
    巴基斯坦媒體周末發出殲-10戰鬥機照片,並表示「敬請期待」,是否表明該國即將購買殲-10戰鬥機?如果巴基斯坦購買這種戰鬥機,對於該國空軍有何意義,也值得一說。      巴基斯坦的殲-10?  巴基斯坦媒體PAF falcon網站在其社交媒體帳號上發出了殲-10C的照片並配發文字:「敬請期待」。
  • 小米10年:雷軍和他最初的夢想
    正如雷軍所說:「生活可以被疫情所影響,但我們絕對不能被疫情所擊敗。」現在整個行業都非常沉寂,我們需要在做好防禦工作的前提下,儘快恢復生產和研發,儘快地回到正常工作中來。這是此次小米率先召開在線發布會的意義,也是一個行業龍頭企業的責任。當天發布的小米10,首發1分鐘,銷售額破2億。
  • 殲-15彈射型加緊試飛,配海太行發動機 — 將配備國產彈射器航母
    艦載戰鬥機要在這麼短距離內從靜止加速到起飛,飛機受力是非常大的,這些力傳遞到飛行員身上就產生了巨大的載荷。這樣就產生兩個問題,一個是飛行員會不由自主向前傾,而飛機操縱杆、儀錶板就在前面,飛行員可能會無意識觸碰這些設備,造成誤操作。還有一個後果就是飛行員黑視,當人體受到巨大載荷,血液會聚集在下肢,造成頭部供血不足,大腦缺氧,飛行員會出現短暫視覺模糊、手腳麻木、暈厥等現象。
  • 國產太行發動機終於行了!裝上新批次殲10C開始量產,振奮人心
    在這部片中最後,一架灰色塗裝的新交付殲-10C從試飛站停機坪滑出進行試飛,然而戰機的發動機噴口卻和以往大不一樣,從長度較短、塗成暗銀色的發動機噴口來看,這顯然不是一臺俄制AL-31FN發動機,而是國產太行發動機。圖片:裝有太行的殲-10C,截圖來自成飛官微這意味著,新一批次的殲-10C,將首次採用國產太行發動機。
  • 太行發動機之殤引發的全國憤怒:太行發動機到底行不行?
    目前,渦扇10太行發動機是我國可以裝機使用最先進的發動機。但是,關於太行發動機性能的爭論卻從來沒有停止過。
  • 殲10終於要出口了?伊朗已報價,一關鍵技術突破助力贏大單!
    ,正因如此,引進一款殲10CE,幾乎足以取代伊朗空軍現役戰鬥機的所有職能。那麼這是否說明殲10CE將再次錯過出口到伊朗的良機呢?這次還真不一定,為什麼?因為就在最近,一架才出廠的黃皮殲10C搭載著渦扇10太行發動機的照片,在網上引發了廣大軍事愛好者的熱烈討論。
  • 經典戰機系列:東方猛龍——殲-10
    要說中國空軍步入現代化的元年很多人會說那是在22年前的1998年,那一年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三代戰機殲-10在四川成都首飛成功,至此中國成為世界上除美國
  • 太行發動機是中國戰鬥機的「心臟」,我們的中國心
    近日,某軍事雜誌刊登了一篇空軍工程大學李應紅院士的訪談錄,李應紅院士在談到中國發動機的現狀時表示,最新型號的殲-10戰機已改用國產發動機,也就是說殲-10戰機將不再使用俄制的AL-31FN渦扇發動機,而是換裝國產的太行(WS-10)發動機。
  • 中國航空史上最具爭議的戰機:殲8讓我們學到了這些教訓
    ,到了最近年,J8飛機已經開始大量退役,這種承載了一代人青春美好夢想和一切憤怒不甘的飛機終於走出歷史舞臺。▲空中美男子,空中蔡國慶這些稱號不知承載著多少中國人的期盼與希望殲8戰鬥機從空中美男子到和平鴿,承載著一代人的夢想,遭遇了無數的挫折
  • 頂級坑王,最好的反面教材:揭秘中國首款自研戰鬥機殲8幕後故事
    殲8戰鬥機從美男子到和平鴿,承載著一代人的夢想,遭遇了無數的挫折,成為航空工業騰飛的一個新起點J8終於退了,現在開始復盤,我們從這個機型上學到了些啥?得到了那些教訓,遠離這些過失有多塊?有沒有繼續重犯?
  • 軍情觀察|太行發動機終於行了!人民空軍可以扔掉拐杖了
    太行曾經不太行 國產戰鬥機需要拄著別人拐杖WS-10(渦扇十)——「太行」發動機是我國首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性能、大推力、加力式渦輪風扇發動機,它結束了國產先進渦扇發動機的空白。但長期以來,國產航空發動機方面的落後嚴重製約了我國整個航空工業的發展,國產「太行」發動機的發展進度更是遠遠低於配套自主三代機殲-10。
  • 渦扇-15「又」上殲-20了?呵呵
    ▲ 在上天之前,任何發動機都得要在地面經歷長時間的試車「太行」發動機在經過多年的醞釀準備之後,1987年10月正式立項研製,隨後展開的過程的順序基本上是發動機核心機2001年6月6日,在畢紅軍試飛員的駕駛下,右發裝渦扇10,左發裝AL-31F的殲-11試驗機順利實現了首飛。這臺上置機匣的「太行」,就是為蘇-27/殲-11系列的機內結構修改的。
  • 殲-10戰機,它改變了中國
    而那時候的中國空軍卻仍在靠著老舊殲7、殲6當家,迫切需要研製一款新戰機來更新換代。空軍要求新戰機空戰能力可抗衡米格-23戰鬥機,整體水平要比肩美軍F-16早期型。當時的主要方案是某飛的邊條翼布局方案和洪都的可變後掠翼方案,前者只是為殲八項目而做的替代品,後者普遍不被看好,後來半路殺出的「醬油黨」宋文驄拿出的則是鴨翼布局方案。
  • 殲-11B奪取「天鷹杯」,代表了什麼
    隨後的幾年裡,「金頭盔」難度逐年提升,接近實戰,作出了取消高度層限制、取消同型機限制、取消二代機部隊參賽資格等較大的規則革新,「金頭盔」的數量也逐年下降,從最初的10頂「金頭盔」到現在始終穩定在5到6頂,總體獲獎概率在1/30左右,嚴格控制的數量與不斷提升的訓練水平,有力地保證了「金頭盔」的含金量。
  • 殲-10性能有限 殲-11B仍是國產戰鬥機中流砥柱
    在網際網路上有這樣一種聲音,目前國產殲-10的後續改進型殲-10B/C性能已經很高,而殲-20已經開始小批量生產,既然如此,為何還要生產很多人眼中的「又貴(重型機採購價高)又舊(研製時間先對較早)」的殲-11B呢?答案其實很簡單,四代機在周邊國家已經是遍地開花。
  • 10架殲20同時出現在東南沿海,當真3架殲20打不過1架F-22?
    要知道空軍很大程度上還要依賴俄羅斯,尤其是發動機這麼精密軍工業,我們即便有了不小的發展,但是與美俄這樣的發動機強國相比還有巨大的差距,要知道不管是殲20還是運20,我們現階段更多的還是要依靠俄羅斯的發動機!雖然我們空軍與俄羅斯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但是誰能想到我們的五代戰機會走在俄羅斯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