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扇-15「又」上殲-20了?呵呵

2021-02-15 亞洲火車總站

前幾天的2019年1月11日,大家又懷念了一輪當年殲-20戰機首飛,順便也回憶了一波夕陽下的奔跑和逝去的青春的時候,又有大家喜聞樂見的熱心讀者因為看了某些網際網路軍事大佬的網文之後信心大增,跑出來甩給施佬一波「體制內的朋友提供的」有關渦扇-15的宣傳材料,憤而抽我這個「哲學國發黨」的臉。

管你抽不抽臉,施佬先把圖給看了。可惜這幾張號稱「第一個接受這幾張有關渦扇15真實信息的照片」,其實至少在一個月之前,這幾張圖片的完整版施佬就看過了——倒不是施佬有沒有體制內,而是當時就有網友發到網上了。畢竟都是正常進展的中國航發項目,施佬也就看圖收圖沒太當回事,結果一不留神這圖就變成抽臉了……既然如此,不妨給胡謅一下。

▲ 這就是用來抽臉的「體制內乾貨實錘」……的看板

▲ 實際的圖片來源麼……看看這左一層右一層都能糊牆的各家logo,就知道一個多月前施佬看到的時候已經是不知道幾手的「老圖」了

發動機研製這件事兒本質上是門科學,分析也好推測也罷,最要緊的就是有的放矢,既不能以所謂的常識推斷科研用語,更不能斷章取義自以為是——那不就成了宗教信仰了麼?

▲ 被膜拜的感覺,施佬猜是不錯的——只要你別被關在土堆或者小匣子裡

言歸正傳,這次這些個圖片裡,雖然裝滿了」XX15發動機」、「某型發動機」、「某重點型號」這樣非常科學的八股字眼,但是被當做賣點的實際上是所謂的「基於MBD的XX15發動機03批進氣機匣結構設計研究」。這其中的XX當然是渦扇了,而依據「常識」,這個項目得出的推論大概是這麼幾點:渦扇15已經完成研製定型,渦扇15已經投入批量生產;渦扇15至少有三批。順著這幾點,還有自由發揮出來的什麼「叫批就不能太少」啊,「每批至少有10臺」啊什麼的,反正大家自己也可以試著跑跑小火車。

▲ 過去幾年裡,殲-20的尾噴口每次有任何外貌的變化,換WS15這事兒就得有譜一回

所以03批發動機到底在航空發動機裡算是個怎樣的狀態呢?有關渦扇15這樣正在研製中的重要型號各個批次都是幹什麼的這樣的事兒,施佬知道不知道是一碼事,就算施佬知道,自然也是不能就此隨便亂說的。

▲ 咱們就「借古看今」吧

不過作為我國第一款自主研製並且投入量產的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太行」,渦扇10的研製進程和任務分配應該來說很有代表性,施佬也可以以此為例子,順便讓大伙兒研判一番,03批次渦扇15在航空發動機研製進度的角度,到底算個什麼狀態。

▲ 在上天之前,任何發動機都得要在地面經歷長時間的試車

「太行」發動機在經過多年的醞釀準備之後,1987年10月正式立項研製,隨後展開的過程的順序基本上是發動機核心機,發動機驗證機,發動機原型機,發動機試飛用原型機這麼四個階段……不過在航發研製的角度講,核心機並不能算發動機整機,而所謂的發動機原型機和發動機試飛原型機這樣的說法,純屬施佬為了方便大家理解生造,在實際工作中是不會刻意區分的。

▲ 雖然大家看見「太行」裝機試飛都是2004年以後了,但「太行」原型機的量產集中在上世紀90年代

按照90年代早期的規劃,「太行」發動機要製造2臺驗證機,15臺原型機和20臺壓氣機進行臺架試車、持久試車、標準試車臺、飛行臺和高空臺試車,特種試驗和按規範完成定型前的全部工作。在原計劃1998年裝機試飛,2000年設計定型的大前提下,這15臺「太行」的生產中就已經開始論「批」了:1993-1994年底完成第1批3臺份發動機的製造及首批試驗件的加工;1995-1996年8月完成2批6臺份發動機及試驗件、備件的製造加工並完成試車後第一輪的設計修改圖紙;1996年9月-1996年6月(這時間節點跟上課的學年似的……)完成3批6臺份發動機及試驗件、備件的製造加工;1998年9月提供2臺試飛發動機並完成試車後二輪修改出圖。

▲ 在制定「太行」研製計劃的時候,還指望它上殲-10呢

需要注意的是這3批15臺原型機的製造都是在設計定型前製造的,而在實際試車過程中,這些發動機都需要經過許多輪的總裝,以便進行各種複雜改進的測試和修改,畢竟研製發動機不是拿涼水煮雞蛋,只有時間這麼一個變量,加上發動機需要累積足夠的臺架試車時間,一批6臺,現在看來也並不是特別富裕。

▲ 當時的黎明廠條件也不比現在,加上90年代的大環境,老航空人不容易

後續的研製基本上也是按照這個順序走的,只不過最初規劃的時間表和產量,與實際情況有點偏差:1988年底,第一臺驗證機正式裝上試車臺架,1989年開始進入調試階段;1994年7月,第二臺驗證機總裝完成,並在當月下旬首次運轉試車;1995年12月,首臺「太行」原型機首次開車成功,算是完成了第1批3臺份的一個節點;第2批7臺「太行」的實際交付時間在1997-1998年;第3批7臺「太行」的實際交付時間在2000-2001年。

▲ 換用AL-31FN讓殲-10的研製進度比起發動機大為提前

恩,3批「太行」發動機在這時候完成了交付。這其中第1批的3臺和第2批的前6臺都老老實實用於地面試車,第2批的最後一臺則在組裝的過程中就修改設計為機匣上置。至於這個修的目的,自然是為了上天。2001年6月6日,在畢紅軍試飛員的駕駛下,右發裝渦扇10,左發裝AL-31F的殲-11試驗機順利實現了首飛。這臺上置機匣的「太行」,就是為蘇-27/殲-11系列的機內結構修改的。

▲ 最早的「太行」是「十號工程」下的項目,因此機匣位置也是照著殲-10的要求來

在第3批「太行」之後,為了滿足進一步試驗和發動機定型試飛的需求,又繼續投產了3S批,後來大家熟悉的521號殲-11A右發的「太行」和522號殲-11A的兩臺「太行」發動機,就是從第3批和3S批中選取的產品。這兩批產品中,先後有6臺發動機被用於相關的定型試飛。這一過程開始於2004年3月,最後一直進行設計定型試飛到2005年的10月,並在當年底完成了設計定型。

▲ 直到522號機的時候,「太行」才真正實現了在一架飛機上發動機的全部替換

對於試驗期間的發動機而言,由於機上所有的部件在設計、工藝、材料、裝配方法上都會做出改進,因此不要說這麼多批次發動機之間的狀態了,就算是同一臺發動機每下一次總裝線,發動機自己的狀態就會發生不小的變化,所以在設計定型前的這幾批「太行」不能說是千奇百怪,至少「一拆一修一變樣」還是比較準確的。這樣是為什麼在敘述試驗批次發動機的技術狀態時,通常都要把發動機是第幾次下總裝線也作為發動機編號的一部分。

▲ 每次總裝之後,原型機階段的發動機就能算另一種狀態了

在這以後,才有了「太行」的正式批量生產,以及量產之後2007年空軍那6架使用一臺「太行」一臺AL-31F的「領先使用試飛」批次殲-11A,以及2008年在522號殲-11上進行的「雙發小批領先試飛」。

▲ 循序漸進的「太行」實用之路一直到2008年殲-11B批量入役才算走上正軌

當然在這一時期,還有裝「太行」發動機的殲-11B型525號原型機的相關試飛,以及改進型WS10A發動機研製和原型機生產,以及相關的地面試車、使用伊爾-76試車臺進行的試車等,不過那都和「太行」原型機本身關係不大,這裡就按下不表。

▲ 伊爾-76試車臺因為來華較晚,沒有趕上「太行」的定型試飛

所以雖然有關渦扇15的消息,外面樂觀之聲如火如荼,誰敢否認就直接黃俄逆向民族主義反革命漢奸唱衰中國……一連串帽子甩過來了,但是看到如今這個03批機匣的獎項,再參考之前「太行」的研製進程,施佬實在是覺得,渦扇15目前的這個進度,想要「早已裝備殲-20」甚至「批量生產大量裝備」,顯然並不可行。在真正目標狀態的殲-20出現之前,使用俄制或者國產第三代航發的A狀態殲-20,仍然是中國空軍現在唯一可靠的實戰型五代隱身殲擊機。

▲ 目前狀態的殲-20(或者使用改進型「太行」的殲-20)將是未來一段時間這個空軍的最強力量

面對已經在推重比10級別上站穩了腳跟的美國航發或者再壽命之內依然表現滿意的俄羅斯航發,中國的航發工業還是容不得一絲的驕傲與停歇,扎紮實實加速追趕,仍然是我們這個年代中國航發無可撼動的時代主題。

▲ 想要能不斤斤計較推力損失,中國航發工業的路還很長

- 歡迎關注 -

微博|@天真賣萌Bernard

微信|胡謅施佬

讓大家看我快活地水起來吧!


風聞社區可以評論啊,施佬會在那邊解(xia)惑(hu)答(zhou)疑的!

相關焦點

  • 渦扇15傳來重要消息!殲20「心臟病」終於治好了!
    ▲殲-20戰鬥機現在使用的還是引進俄羅斯發動機不過最近網絡傳來好消息,國產殲-20戰鬥機換裝國產渦扇15發動機試驗工作可能已經完成!殲-20發動機實現了全國產化,即將大批量生產交付部隊!殲-20戰鬥機是中國第五代隱身戰鬥機,它原本計劃配套的發動機就是國產WS-15渦扇發動機,從海外資料來看,國產WS-15發動機與美國F119渦扇發動機性能相當或者相近。
  • 關鍵時刻,渦扇15傳來好消息!殲20的「心臟病」終於治好了!
    而這其中最重要的部件是,俄制AL-31航空發動機,這款發動機支撐了中國一代半戰鬥機,AL-31FN發動機作為殲10戰鬥機的主力裝備,支撐了殲10戰鬥機的試飛,批量生產;而且AL-31家族還創造了一個奇蹟,AL-31FM1發動機還支撐了殲-20戰鬥機的試飛,可以說離了俄制發動機,中國航空走不到這麼遠。不過最近網絡傳來好消息,國產殲-20戰鬥機換裝國產渦扇15發動機試驗工作可能已經完成!
  • 運20換裝國產渦扇20?美媒稱彈射型殲15曝光
    上周,央廣軍事節目中專家表示,有消息稱運-20將換裝渦扇-20發動機,推力增大、耗油減少,可使飛機起降距離變短。
  • 殲20強力「心臟」!中國渦扇15發動機終於現身,最大推力18噸
    近年來我國空軍力量發展十分迅猛,從殲5戰鬥機發展到現在的殲20,可以說綜合實力是不落後於美國F22戰機的。
  • 渦扇15發動機終於要來了,殲-20將迎來合適的心臟,成為完全體
    但是最近好消息傳來,在《2020軍工榜》評選活動中,程榮輝成為候選人之一,而程榮輝的簡介裡 醒目的寫著「航發渦扇15總設計師」,並註明 渦扇15是為殲20準備的。程榮輝能夠成為軍工榜候選人,說明渦扇15發動機的進展非常順利,在不久的將來就會量產,殲20裝上渦扇15發動機後,將成為真正的「完全體」,多方面性能都會得到加強。
  • 渦扇15發動機終於要來了,殲20將迎來合適的心臟,成為完全體
    但是最近好消息傳來,在《2020軍工榜》評選活動中,程榮輝成為候選人之一,而程榮輝的簡介裡 醒目的寫著「航發渦扇15總設計師」,並註明 渦扇15是為殲20準備的。程榮輝能夠成為軍工榜候選人,說明渦扇15發動機的進展非常順利,在不久的將來就會量產,殲20裝上渦扇15發動機後,將成為真正的「完全體」,多方面性能都會得到加強。
  • 渦扇15曝推力損失大問題,殲20還是要買蘇57的發動機?
    那麼渦扇15發動機研製真的出問題了嗎?殲20又要用回俄制發動機嗎?中國就一定會買蘇57的發動機嗎?據俄羅斯媒體topwar報導,殲-20未來將會裝配的渦扇-15「峨眉」發動機存在著一些問題。也就是說,渦扇15的整體研製時間大概在14年左右。作為對比,美國F119發動機的研製時間為12年左右。顯然,渦扇15的研製其實並不是太慢。另外從顧誦芬院士在2003年發表的文章裡也可以很明顯看到,其實我們在殲20研製之初就考慮到渦扇15發動機的進度會落後於機體平臺。
  • 殲35標配航發!別總盯著渦扇15,渦扇19它不「香」嗎?
    一時間多數人的注意力都被渦扇15這款大推力發動機吸引,卻忽視了另一款重要性不亞於渦扇15的中等推力渦扇發動機渦扇19。程榮輝參與軍工領域大獎評比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渦扇19的重要性甚至高於渦扇15! 渦扇15是殲20的標配發動機,而殲20主要裝備於空軍,主要用於國土及海岸線周邊防空,面對的潛在對手主要是各型美系先進戰機,其中威脅最大的是F35和F22。
  • F-135推力20.4噸,殲20的渦扇15還未問世就被看衰:達不到18噸
    要知道俄羅斯的發動機穩定性比較好,也非常的成熟,這是我們的發動機無法相比的,雖然說現在我們的殲20開始換裝國產太行發動機,只能說在逐漸擺脫對俄羅斯發動機的依賴,但是在根本上並沒有太大的提高!要知道俄羅斯的蘇57一直使用的都是AL-41F發動機,顯然比殲20的發動機高了一個檔次,而且蘇57一直在測試產品30發動機,這款發動機完全可以媲美美國的F-22的F-119發動機,最大推力可以達到18噸,這對於殲20來說顯然也是嚮往已久的,要知道殲20問世的十年裡,發動機一直都是殲20最被詬病的地方,而渦扇-15發動機一直被看作是殲20的標配,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大家期待已久的渦扇-15發動機依然沒有問世
  • 沒毛病,換裝渦扇15的殲20和美國F22戰機差距還很大!
    F22戰機後來,我國科研團隊經過不懈努力,終於研製出殲20戰機。然而,很多軍迷、網友認為殲20還有不少方面有待改進。比如鴨翼會影響殲20的隱身性能,而發動機也落後F22一大截,綜合性能依然落後對手不少。
  • 渦扇-15發動機有多牛?
    來源:科技日報外媒近日報導稱,殲-20戰鬥機裝備俄制AL-31F渦扇發動機,而這種發動機對於殲-20來說還不夠強大。2019年到2020年,中國將生產更加強大的渦扇-15發動機,用於裝備該型戰機。發動機被喻為飛機的「心臟」。殲-20採用何種發動機一直是媒體和軍事愛好者所關心的熱點話題。那麼,傳聞中的渦扇-15發動機如果裝備殲-20,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技術指標呢?
  • 殲-20B已開始量產?配推力矢量控制,渦扇-15兩年內問世
    而隨著殲-20的出現,中國空軍躋身世界頂尖行列。毫無疑問我們對殲-20今後的發展期盼很高,而目前大家最關心問題莫過於量產與發動機了,而就有俄羅斯媒體據稱拿到了一些「內部消息」。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13日報導稱,全球第三種可運行的第五代戰鬥機殲-20目前已經進入到了量產模式,並且因為在發動機上取得突破,中國空軍也下了大量訂單。
  • 中國航發雄起:渦扇-15已經出來了
    (印度曾在光輝戰機上就吃過發動機的虧)美國在世界範圍內擁有最先進最超前的發動機技術,號不誇張的說,即使美國人現在停止發動機研發工作,目前的技術水平也是需要中國至少二三十年時間來追趕的。航空發動機被稱作是戰機的心臟,心臟有問題那麼戰機的性能也就可想而知了。大家可能也聽說過,美國人總是喜歡說中國殲-20戰機的發動機不好,事實就是如此。
  • 【發動機講堂】WS15--殲20的心臟
    嘻嘻,瓜瓜我還是不拉仇恨了,趕快進入今天的主題吧~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一臺裝於雙發隱身重型戰鬥機殲20及殲10B的渦扇發動機——渦扇10,又叫做「峨眉」渦扇發動機。我們先來看看它的簡要信息吧: 中文名 類 型WS-15 三維大推力矢量渦輪風扇發動機牌 號 總設計師渦扇15
  • 官方證實:殲-20開始裝備國產WS-15, 性能有何大變?
    有關殲20裝備WS-15的消息一直都沒有停止過,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新聞傳出。這次,終於是等到了。日前,官方首次在節目中公開證實了這一消息:殲-20將配備國產第五代渦扇「峨眉」發動機。消息令人振奮,中國終於可以揚眉吐氣,在發動機上不用再看別人臉色和受制於人了。官方首次確認殲20戰機裝備WS-15國產發動機。
  • 說渦扇15還不行?現在連老外都不信了!
    比如最近矢量殲10B和殲20的精湛表演後,又有人在英文媒體上刊文,老調重彈式的強調通過航展,發現殲10和殲20所謂推力不足,做動作不夠花哨,因此證明中國航空發動機仍然不行;說什麼渦扇10推力不夠,然後又說什麼渦扇15裝機後,用著不行又拆了下來,因此今後殲20隻能向俄羅斯方面求購矢量發動機云云。但是沒想到這類文章後面的幾百條英文評論,居然幾乎全部是對中國發動機技術的讚揚和推崇!
  • 渦扇-15取得了突破,正在討論量產問題,引發了俄羅斯人大量圍觀
    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稱,中國宣布為新一代殲-20隱身戰鬥機製造指配的渦扇-15引擎方面取得了突破,現在正在討論渦扇-15的量產問題。  值得注意的,目前所有的殲-20隱身戰鬥機裝配的都是來自俄羅斯的AL-31F發動機,但是新的渦扇-15發動機指日可待。
  • 第五代發動機渦扇-15已交付?推力達到19噸,高於F-135
    渦扇15發動機核心機在上個世紀的80年代開始研製,90年代開始渦扇15整個項目的全面研製。關於渦扇15發動機的消息雖然一直陸陸續續的透露出來,但是好消息是越來越多。如果渦扇15發動機這個數據是真實數據,那麼我國在航空發動機方面的水平,已經趕超了美國。因為我國殲20戰鬥機使用的是雙發發動機,在飛行速度和機動性方面,遠超美國F35戰鬥機。
  • 殲-20標配發動機WS-15怎麼樣了?看看軍工榜評獎求證一下
    -15國產發動機了吧!關於WS-15發動機目前已經進展如何,目前並未有官方說法,所以很多報導其實都不過是通過一些零星消息推論出來的結果。雖然說殲-20測試國產發動機WS-15的消息,也早已經傳得沸沸揚揚了,但我們依然未能從官方得到一個明確的答案。不過目前一個軍工榜評獎活動,我們卻再次看到殲-20戰鬥機發動機WS-15的身影。
  • 國產渦扇-15航發03批次悄然交付,性能遠勝美國注水F-135發動機
    據網上消息,有關部門曝光了有關渦扇發動機的消息,那是在一份獲獎名單上,上面顯示:「基於MBD的XX-15發動機03批進氣匣結構設計研究」,上面的「XX-15發動機」不久是我們一直關注的渦扇-15發動機嘛,從上面可以看出至少的03批次。不過也有認為是渦噴-15航空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