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35標配航發!別總盯著渦扇15,渦扇19它不「香」嗎?

2021-02-20 全球軍事摘要

點擊上面免費訂閱本帳號!

:怎麼才能每天都收到這種文章呢?

答:只需要點擊箭頭上邊的《全球軍事峰報》即可!

「我的錢呢?」王員外站在原地大聲喊道,但自己有多少錢自己也不清楚,畢竟財不外漏,自己的財產還是不能輕易告訴別人。所以在這玄關之內的密封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儘管自己撕心裂肺,但外面人絲毫聽不見裡面的動靜。看著空蕩蕩的一切,王員外一臉慘白,但他還是讓忍住內心的憤怒,緩緩走出,對著周圍的人說道「你們這些人如果不在三天內將我丟失的錢找回來,我就殺了你們」聽到員外如此猙獰的表情,眾人紛紛一愣,隨後連忙點頭,但丟失了到底多少錢,這是士兵都不知道的事情,但他們也不敢問,直接低著頭然後慢慢退下。看到眾人離去,王員外一直在想自己的錢財為何會被別人盯上,而且自己的錢財只有自己知道在哪裡,其他人也不知道,難道是內部人幹的?可這時候突然想到了一個人,那就是剛剛來不久的王大拿,難道他知道內幕?想到這裡,王員外急速趕回了房間。房間中王大拿也是在焦急的等待對方的歸來,畢竟今晚的事情十分重大,如果對方家中真的丟了東西,那自己這條信息很可能讓自己在本地更加如魚得水,心想事成。這時候,門外王員外正慌慌張張的從外面跑了進來,一進門便把外面的們給關了上來。雖然一臉緊張的問道「兄弟,你剛剛所說我家是不是少了東西,你怎麼知道?」看到對方的表情,王大拿心中也是一喜雖然不知道對方的到底少了多少錢,但看到對方的表情就知道,肯定不少。心中也是暗自竊喜,這種事情不正是自己立功之時嗎。於是便說道「敢問是不是丟錢了?」王員外此時也不敢在隱瞞於是連連點頭。看到這裡,王大拿表情異常精彩起來,於是說道「大人現在是不是還不知道小偷是誰?」王員外連連點頭,畢竟那些錢可不是俸祿,都是一些見不得光的錢,王大拿也不是官場之人,所以說一下也是可以,只不過稍微一筆帶過即可。「沒錯,我正想知道呢,你有消息?」「沒錯,我這麼晚趕過來就是為了這件事情」王大拿說道。看到對方一臉認真,而且絲毫不像吹牛的樣子,員外也是有些感動,於是說道「你說我家把守如此森嚴而且還有高手坐鎮,怎麼可能在這個眼皮子底下出現被盜的事情那是不是內部人幹的?」王大拿輕輕搖了搖頭,這個時候他其實也要擺出一個高人一等的樣子,這樣對方才會漸漸的重視起自己來,畢竟之前也說過王大拿確實是一個有能力的人,要不然也會在這兵荒

最近,渦扇15總設計師程榮輝參加「2020軍工榜暨軍工風雲人物及軍民兩用領軍企業評選」評比,令眾多軍迷格外興奮。這說明渦扇15很可能已經通過設計定型鑑定了,甚至可能已經開始量產了!一時間多數人的注意力都被渦扇15這款大推力發動機吸引,卻忽視了另一款重要性不亞於渦扇15的中等推力渦扇發動機渦扇19。

程榮輝參與軍工領域大獎評比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渦扇19的重要性甚至高於渦扇15!

 

渦扇15是殲20的標配發動機,而殲20主要裝備於空軍,主要用於國土及海岸線周邊防空,面對的潛在對手主要是各型美系先進戰機,其中威脅最大的是F35和F22。

美國F35聯合攻擊機

 

我國下一代艦載戰鬥機可能面對的潛在對手包括各國已裝備或者研製當中的先進戰機。這就要求我國的艦載戰鬥機各方面性能都不能太差。由此可見,作為我國下一代艦載戰鬥機的標配航發,渦扇19的重要性甚至高於渦扇15!

 

一、缺少合適的先進中等推力發動機很可能是殲31沒有量產服役的主要原因。

 

殲31是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二款中型隱身戰鬥機,綜合性能比三代機更好,卻因發動機推力太小,嚴重製約其性能提升。根據中航工業在珠海航展公開的展板顯示,殲31的最大飛行速度僅1.6馬赫,遠低於各型三代機最大速度。由於推力不足,兩個發動機總推力都不如F35一個發動機導致殲31的最大起飛重量僅25噸,嚴重製約了其綜合性能的提升。雖然最大飛行速度僅1.6馬赫,但憑藉強悍的發動機,美國F35最大起飛重量高達31.8噸,可以安裝各種機載設備,綜合性能不容小視。

殲31

 

殲31前起落架採用雙輪設計,這說明這架戰鬥機一開始就為上艦做好準備。然而,孱弱的發動機導致殲31不適合作為我國的下一代艦載戰鬥機。我國周邊國家日本、韓國甚至連臺灣地區都可能很快就會裝備大量F35戰機。試想一下,如果殲31綜合性能和美國F35差距較大,那麼這款飛機如何抗衡周邊大量的F35戰機?上艦後又如何面對F35甚至F22戰機?

 

二、最適合我國的艦載戰鬥機是性能介於F35和F22之間的中型機。

 

我國的艦載戰鬥機可能的潛在對手中,最具有威脅的對象是美國的F35和F22兩款先進隱身戰鬥機。為了兼顧單機戰鬥力和航母裝載數量,艦載戰鬥機體型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太小則無法裝備各種機載設備,難以對抗F35,更不用說更先進的F22戰機。太大則影響航母艦載機裝載數量,從而影響航母的綜合戰鬥力。這就限定了我國的艦載戰鬥機的體型只能是中型級別,也就是美國F35這個級別。

 

實際上,最好的選擇是,體型比F35略大,綜合性能儘可能接近美國F22戰機。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基於殲31適當放大。這就需要我國研製出一款先進發動機,以便提升戰鬥機的綜合性能。

中航工業透露的未來艦載戰鬥機的大致外形酷似殲31

 

不久前,中航工業在一篇新聞稿中曾提到下一代艦載戰鬥機將於2021年首飛。根據已公開的消息來看,不出意外的話,渦扇19將是我國下一代艦載隱身戰鬥機殲35的標配發動機。有消息說,殲35將以殲31為基礎研製,並配裝兩發渦扇19,總體性能至少能達到美國F35的水平。

 

三、巾幗不讓鬚眉,在總設計師黃維娜的帶領下,渦扇19進度遠超預期!

 

渦扇19立項時間很晚,但進度卻快得驚人!

 

2016年11月24日,我國「兩機」重大專項全面啟動,傳四代中推納入兩機專項正式立項。2017年11月13日,渦輪院召開型號研製推進會,證實四代中推正式立項,並進入型號試製階段。可見渦扇19的立項時間比渦扇15晚了10年左右,然而2019年4月的一則新聞則證實渦扇19進度快得超乎想像!2019年4月,一則關於我國第22屆「四川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擬表彰名單的新聞報導令人格外振奮:僅用一年時間完成發動機設計,實現「零」的突破;僅用半年時間完成首臺發動機試驗驗證,實現國內發動機試驗效率和成功率的突破;發動機製造周期縮短了2/3,實現了國內發動機製造周期的突破。如今又有消息傳出,據說渦扇19已經開始裝機測試了!也正是因為渦扇19進展神速,總設計師黃維娜被提名為院士。

渦扇19總設計師黃維娜和研製團隊成員合影

 

配圖中就有渦扇19總設計師黃維娜,這說明這個項目就是我國的先進中等推力發動機渦扇19的研製項目!這則新聞說明最晚在2018年渦扇19就已經完成設計工作,2019年4月左右就已經完成渦扇19發動機試驗驗證!

 

如此快速度簡直不敢想像,如果不是我們主動爆料,有誰會相信渦扇19進度如此之快?

 

四、領先歐美同級別渦扇發動機,渦扇19性能超預期!

 

說起渦扇19,不得不提我國的中等推力核心機S3-2,據說它就是渦扇19的核心機。

渦扇19核心機參數

 

2011年,我們曾介紹過「S3-2型技術驗證機低壓傳動部件及整機設計研製和驗證」相關成果情況:

 

S3-2型技術驗證機是一臺雙轉子、加力式帶矢量噴管的渦輪風扇發動機,由三級風扇、中介機匣、七級高壓壓氣機、雙層壁短環形燃燒室、單級高壓渦輪、單級低壓渦輪、渦輪後支撐、加力燃燒室、軸對稱矢量噴管、全權限數控系統、下置附件機匣、外涵機匣以及相關系統組成。驗證機最大狀態推力9800kgf級(98KN),推重比9一級。此外,我們也介紹過這款核心機的渦前溫度為1600K。這個溫度下實現最大狀態推力9800kgf級和推重比9一級這兩項指標也算是很不錯了。同級別的頂級發動機是歐洲研製的EJ200,這款發動機渦前溫度為1750K,比這款核心機先進一代的情況下,其推力僅為9000kgf,推重比為9。

 

渦前溫度低於EJ200的情況下,推重比竟然也能達到後者的水平,可見渦扇19總體設計是很不錯的。關於這款核心機的詳細介紹,網上有不少更詳細的相關信息,有興趣可以自行了解。

 

相關研究資料表明,渦前溫度每提升100K,渦扇發動機的推力將增大20%,如果將渦前溫度提升至1700K的水平,則以S3-2核心機的最大推力將高達117.6kgf,也就是12噸的水平!

 

實際上,各國的量產型發動機的實際推力都會比核心機或者原型機推力更大,例如美國F35採用的F135發動機原型機推力為178KN,量產型推力為191KN。不出意料的話,渦扇19的推力必將高於98KN。

 

不久前,我國著名軍事專家王雲飛就透露渦扇19最大推力高達12噸!這也充分說明,渦扇19潛力巨大。如果將渦前溫度繼續提升到1800K的水平,那麼渦扇19的推力將高達137.2kgf的高水平!

 

五、我國下一代艦載戰鬥機殲35裝備渦扇19以後,總體性能必將超越美國F35戰機。

 

F35戰機本是美國和它的盟友共同研製的先進戰機。說是共同研製,實際上是盟友出錢,美國出技術。為了平衡眾多盟友的不同需求,F35不斷妥協再妥協,硬生生地將F35造成一款「什麼都想幹,卻什麼都幹得不怎麼好」的戰機。說是戰機,實際上稱為隱身攻擊機更為恰當一些。F35最大飛行速度僅1.6馬赫,連三代機都比不過。事實上,美國稱呼這款戰機為「F35聯合攻擊機」而不是戰鬥機。

F135渦扇發動機試車現場

 

正是由於F35為了兼顧各盟友不同需求做了太多妥協,這才給了我國很好機會可以全面趕超它。

 

若渦扇19最大推力能達到12噸,則雙發推力將高達24噸。美國發動機技術實力確實很強,但雙拳難敵四手,F35是一款單發戰機。其採用的F135發動機的第一階段改進型推力突破20噸,達到20.4噸,第二階段將繼續增加推力至驚人的21.5噸左右,但相比雙發總推力為24噸的殲35,其推力還是小了2.5噸。

 

綜上所述,如果我國的下一代艦載戰鬥機能安裝推力達12噸的渦扇19,未來很可能可以全面碾壓F35,說不定還能和F22一較高下!

  臨走前記得點【在看】↓↓

【內容來源於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沒看夠?更多好文在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渦扇-19性能究竟如何?推力或不輸F-35航發,FC-31換裝將如虎添翼
    我國一共研製了兩款隱身戰鬥機,一款是殲-20,一款是FC-31戰機,目前殲-20已經轉正,而我國的FC-31戰機雖說比殲-20晚首飛了一年,但是卻一直還沒有轉正。據小道消息稱,FC-31戰機還沒有轉正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自身定位、以及發動機的問題。
  • 渦扇-15「又」上殲-20了?呵呵
    管你抽不抽臉,施佬先把圖給看了。可惜這幾張號稱「第一個接受這幾張有關渦扇15真實信息的照片」,其實至少在一個月之前,這幾張圖片的完整版施佬就看過了——倒不是施佬有沒有體制內,而是當時就有網友發到網上了。畢竟都是正常進展的中國航發項目,施佬也就看圖收圖沒太當回事,結果一不留神這圖就變成抽臉了……既然如此,不妨給胡謅一下。
  • 國產渦扇-15航發03批次悄然交付,性能遠勝美國注水F-135發動機
    不過渦扇系列的出現,讓我們有了這塊板子,在不斷改善的同時,這塊板子也逐漸加長。據悉,渦扇-15是中國的第四代航空發動機,該發動機對標日俄的五代渦扇航發。對於渦扇發動機的消息也一直不斷,也是所有軍迷們期待的。
  • 殲20強力「心臟」!中國渦扇15發動機終於現身,最大推力18噸
    近年來我國空軍力量發展十分迅猛,從殲5戰鬥機發展到現在的殲20,可以說綜合實力是不落後於美國F22戰機的。
  • 中國航發雄起:渦扇-15已經出來了
    (印度曾在光輝戰機上就吃過發動機的虧)美國在世界範圍內擁有最先進最超前的發動機技術,號不誇張的說,即使美國人現在停止發動機研發工作,目前的技術水平也是需要中國至少二三十年時間來追趕的。航空發動機被稱作是戰機的心臟,心臟有問題那麼戰機的性能也就可想而知了。大家可能也聽說過,美國人總是喜歡說中國殲-20戰機的發動機不好,事實就是如此。
  • 渦扇15發動機終於要來了,殲-20將迎來合適的心臟,成為完全體
    但是最近好消息傳來,在《2020軍工榜》評選活動中,程榮輝成為候選人之一,而程榮輝的簡介裡 醒目的寫著「航發渦扇15總設計師」,並註明 渦扇15是為殲20準備的。程榮輝能夠成為軍工榜候選人,說明渦扇15發動機的進展非常順利,在不久的將來就會量產,殲20裝上渦扇15發動機後,將成為真正的「完全體」,多方面性能都會得到加強。
  • 渦扇15發動機終於要來了,殲20將迎來合適的心臟,成為完全體
    但是最近好消息傳來,在《2020軍工榜》評選活動中,程榮輝成為候選人之一,而程榮輝的簡介裡 醒目的寫著「航發渦扇15總設計師」,並註明 渦扇15是為殲20準備的。程榮輝能夠成為軍工榜候選人,說明渦扇15發動機的進展非常順利,在不久的將來就會量產,殲20裝上渦扇15發動機後,將成為真正的「完全體」,多方面性能都會得到加強。
  • 韓國五代隱身機首臺F414航發交付,和我國渦扇20對比性能怎麼樣?
    渦扇20從性能數據上來看,能完美解決運20目前的問題。最近有消息稱運-20已換裝疑似渦扇-20的四臺新型號發動機進行測試,如果該項目進展順利,渦扇-20也許很快就會定型投產,我國國產五代機殲20將會使用小涵道比的渦扇15。
  • 殲31有救了,四川疑似新中推曝光,性能類似F414,比渦扇19更強
    FC-31濃煙濃濃實在有損形象日前,在四川青年五四獎章表彰名單中,出現了一張中國航發渦輪院渦扇發動機研製團隊的照片。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身後,是一臺打了厚碼的新型渦扇發動機,依稀可以看到尾噴管外側擴斂片採用了鋸齒結構,似乎還具備矢量推力。外界判斷,這是我國研製的新型中等推力渦扇發動機,性能堪比F414。
  • 渦扇-15發動機有多牛?
    2019年到2020年,中國將生產更加強大的渦扇-15發動機,用於裝備該型戰機。發動機被喻為飛機的「心臟」。殲-20採用何種發動機一直是媒體和軍事愛好者所關心的熱點話題。那麼,傳聞中的渦扇-15發動機如果裝備殲-20,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技術指標呢?
  • 中國海四代真能超越F-35嗎?渦扇19決定一切,更可能是「肥鶻」
    如果鶻鷹換上了推重比與F414相當的渦扇-19發動機,假定早期型號的推重比為9,其軍推為60千牛,加力推力為100千牛,戰鬥機在加力推力時總推比為0.95,其軍推時推重比只有0.58。相比來說,F22的加力推重比為1.07,軍推的推重比是0.8,這也是該機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的原因。也就是說,海四代就算換上了渦扇-19也不可能獲得超音速巡航能力。
  • 渦扇15傳來重要消息!殲20「心臟病」終於治好了!
    殲-20發動機實現了全國產化,即將大批量生產交付部隊!殲-20戰鬥機是中國第五代隱身戰鬥機,它原本計劃配套的發動機就是國產WS-15渦扇發動機,從海外資料來看,國產WS-15發動機與美國F119渦扇發動機性能相當或者相近。
  • 第五代發動機渦扇-15已交付?推力達到19噸,高於F-135
    渦扇15發動機核心機在上個世紀的80年代開始研製,90年代開始渦扇15整個項目的全面研製。關於渦扇15發動機的消息雖然一直陸陸續續的透露出來,但是好消息是越來越多。我國渦扇15發動機的核心機是YWA 7-30-27,這款核心機最終衍生出我國最先進的戰機發動機,它的推力將達到19噸左右,推重比達到10一級。
  • 渦扇15曝推力損失大問題,殲20還是要買蘇57的發動機?
    那麼渦扇15發動機研製真的出問題了嗎?殲20又要用回俄制發動機嗎?中國就一定會買蘇57的發動機嗎?據俄羅斯媒體topwar報導,殲-20未來將會裝配的渦扇-15「峨眉」發動機存在著一些問題。也就是說,渦扇15的整體研製時間大概在14年左右。作為對比,美國F119發動機的研製時間為12年左右。顯然,渦扇15的研製其實並不是太慢。另外從顧誦芬院士在2003年發表的文章裡也可以很明顯看到,其實我們在殲20研製之初就考慮到渦扇15發動機的進度會落後於機體平臺。
  • FC-31換裝渦扇-19發動機能否轉正?戰力與F-35相比還有多少差距?
    目前世界上一共出現了五款第五代隱身戰鬥機,這五款第五代隱身戰機分別是美國的F-22和F-35、中國的殲-20和FC-31以及俄羅斯的蘇-57。在全球隱身戰鬥機當中,僅有三款第五代隱身戰鬥機才列裝部隊,也就是美國的F-22和F-35,中國的殲-20戰機。
  • 關鍵時刻,渦扇15傳來好消息!殲20的「心臟病」終於治好了!
    而這其中最重要的部件是,俄制AL-31航空發動機,這款發動機支撐了中國一代半戰鬥機,AL-31FN發動機作為殲10戰鬥機的主力裝備,支撐了殲10戰鬥機的試飛,批量生產;而且AL-31家族還創造了一個奇蹟,AL-31FM1發動機還支撐了殲-20戰鬥機的試飛,可以說離了俄制發動機,中國航空走不到這麼遠。不過最近網絡傳來好消息,國產殲-20戰鬥機換裝國產渦扇15發動機試驗工作可能已經完成!
  • 大推力軍用渦扇發動機,地球上只有三國能造:中國、美國和俄羅斯
    受此影響,我國可以研發出先進飛機,但卻造不出來與之匹配的頂尖航空發動機。這種情況到了國產渦扇-10和改進型渦扇-10B發動機時有了改善,渦扇-10發動機技術、壽命、推力和性能已經成熟很多,正在裝配於殲-16等國產戰機上。中國也因為有渦扇-10「太行」發動機,成為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後,世界第三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先進大推力小涵道比軍用渦輪風扇發動機的國家。
  • 美國航發新突破,將裝備六代機!中國的渦扇15什麼時候才能搞定?
    ,這是XA-100型變循環發動機技術驗證機被稱為「自適應發動機」的原因。「包絡」,從而降低發動機尾部噴管的熱輻射,提升戰機的紅外隱身效果;同時,根據美國《航空周刊》先前的報導,XA-100型發動機還是在研製階段就第一次貫徹了「熱管理」、「熱循環」總體設計理念的先進航空發動機,對提升發動機整體的熱能轉換效率,實現發動機更好的熱力學負荷分配有大量的、堪稱「黑科技」的獨門絕技。
  • F-135推力20.4噸,殲20的渦扇15還未問世就被看衰:達不到18噸
    很多人都會說作為名副其實的五代戰機,殲20從首飛到現在依然使用的是俄羅斯的AL-31F發動機,為何最初不使用我們的國產發動機?要知道俄羅斯的蘇57一直使用的都是AL-41F發動機,顯然比殲20的發動機高了一個檔次,而且蘇57一直在測試產品30發動機,這款發動機完全可以媲美美國的F-22的F-119發動機,最大推力可以達到18噸,這對於殲20來說顯然也是嚮往已久的,要知道殲20問世的十年裡,發動機一直都是殲20最被詬病的地方,而渦扇-15發動機一直被看作是殲20的標配,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大家期待已久的渦扇-15發動機依然沒有問世
  • 渦扇15早已開始批次交付,性能數據來源皆為官方,真實情況到底如何?
    實際上,渦噴15的機率幾乎為0。早在殲10戰鬥機研發期間,渦噴15發動機就已經存在。只是這款發動機的對應目標是渦扇10太行發動機。現如今,太行發動機已經成熟,而渦噴15發動機卻夭折。但是,非常遺憾的是,這只是相關部門從空軍得到一架殲10B「臨時使用權」驗證技術的方案,並非是YWH-25-17或者YWH-30-27核心機真正的TVC方案。所以,筆者認為這臺發動機仍舊是太行發動機,而非是渦扇15。當然,說到這裡很多人會覺得筆者在賣關子,總是繞開一些核心的數據。在此,筆者也只能給出自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