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戰機,它改變了中國

2021-03-02 新浪軍事


溫馨提示:解鎖屏幕旋轉,橫屏看大圖,效果更佳!
               伴著音樂,一起欣賞本期《出鞘》吧!
文末更有彩蛋來襲!

  20年前的1998年3月23日,一架戰機從成都溫江機場順利升空,在萬米高空的它時而俯衝,時而疾馳,引發地面陣陣高呼,當時這架正在進行首次試飛的神秘戰機就是後來我們所熟知的殲10。今天是殲10成功首飛20周年的日子,在這20年裡,殲10 的發展經歷了哪些曲折,又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啟示,本期出鞘帶您關注。

  上世紀80年代,西方國家已先後推出了F-16和幻影-2000等高機動戰機,並且大力向中國周邊國家推銷。而那時候的中國空軍卻仍在靠著老舊殲7、殲6當家,迫切需要研製一款新戰機來更新換代。空軍要求新戰機空戰能力可抗衡米格-23戰鬥機,整體水平要比肩美軍F-16早期型。當時的主要方案是某飛的邊條翼布局方案和洪都的可變後掠翼方案,前者只是為殲八項目而做的替代品,後者普遍不被看好,後來半路殺出的「醬油黨」宋文驄拿出的則是鴨翼布局方案。

  雖然宋文驄贏得方案的過程充滿戲劇性,但鴨翼布局方案的勝出卻早有鋪墊。此前在殲9的研製過程中,宋文驄等人就已經對顛覆傳統的鴨翼布局進行了深入研究,當時為了改善飛機的升力特性,研究人員大膽提出取消產生負升力的平尾,而採用了產生正升力的鴨翼。雖然殲9最終下馬,但它在結構強度、材料、系統、設備等方面留下的成果,為後來緊急攢出殲-10方案打下了基礎。

  從1970年9月在北大風洞進行第一次風洞試驗到80年代初期,成飛已對鴨翼布局進行了近萬次風洞試驗,積攢了大量數據。1975年7月在四川安縣的一次風洞試驗中,抽風機故障導致山洞裡的空氣很差,而參與風洞試驗的謝光、宋文驄等人實行三班倒,堅持一邊試驗,一邊分析。宋文驄等人身上所體現出的大膽探索和勤奮求證的科研品質,正是殲10能勝出的重要原因。

  而在殲-10的整個研製生產過程中,它和以色列「獅」式戰機間的淵源始終為人所樂道,更是部分「找爹黨」的日常談資。首先殲-10的鴨翼布局並不是從中國和以色列在 80 年代合作後才開始研究的,而是從中國自己的殲9項目;其次殲-10採用了可調進氣口,而沒有高空高速要求的「獅」式則用固定進氣口;然後在鴨翼的位置上,殲10採用中距耦合,而「獅」式採用近距耦合;最後兩者的機翼也不相同,「獅」式是三角翼後緣後掠,殲10則是三角翼後緣略微前掠。

  殲-10應該說是借鑑了部分外國的成功經驗,畢竟當年我們國內在新型航電等設備方面完全沒有經驗,只能求助於國際社會,以色列人在雷達和航電系統方面有優勢,法國達索則精通飛控。在部隊急需新型裝備換裝的情況下,對外合作有利於實現戰機快速入役,以及提高產品可靠性,這也是殲-10能夠成功研製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而在老生常談的發動機方面,殲10原本沒打算安裝AL-31FN,而是想從渦扇6改、渦噴15和太行發動機中選一款。渦噴15是測繪R-29-300發動機的型號,雖然推力指標與AL-31F相同,但重量、尺寸和耗油率都太大;渦扇6改則是為殲-13開發配套的發動機,推力雖然號稱可達12.6噸,卻從未真正落實到產品上去;而太行發動機則因太晚完成研製,生生錯過了時機,後來也僅有幾架殲-10戰機為測試而裝備過太行。

  眼看發動機又成老大難問題,中國最終選擇了從俄羅斯引進AL-31FN發動機。AL-31FN針對殲10作出了兩項小改進,一是將附件傳動箱從發動機上面移到了下面,二是拆掉了內外涵流道的分流隔板,但在潤滑設計等方面還是留下了遺憾。值得一提的是,殲10首飛曾推遲就是因為這款發動機出了問題。雖然AL-31F不是一種全新設計的發動機,但對當時的殲10和中國空軍來說可謂是場及時雨。

  敢於引進成熟技術對於殲10攻克產能問題有著很大意義。軍改之前,除了殲10B/C以外的殲10戰機數量就已達到400架,裝備的部隊則包括擁有數名金頭盔飛行員的「大紅鷹」空軍44師131團和海航4師12團。成飛也曾透露,該廠已建立了至少兩條以上殲-10系列戰機生產線,年產量可達30餘架,即每年可裝備中國空軍一個航空兵旅。

  一直以來,殲-10都是以執行奪取制空權任務的角色而出現的,三個副油箱、兩中兩近常是標準掛載。其後殲10發展出了多個改進型號,著重加強了多用途能力,一是把500公斤級的LS500雷射制導炸彈作為對地精確攻擊手段,二是可通過機翼複合掛架來攜帶多枚250公斤級炸彈,比如殲-10B執行對地攻擊任務時就曾採用了這種掛載方式。殲10戰機的發展思路其實證明了,我們海軍所常說的「小步快走」策略在空軍也是適用的。

  去年初,殲-10在空軍紅劍-16演習中罕見發射了鷹擊91反輻射飛彈。而在東北某部2014年列裝殲-10的官方新聞中,部隊飛行員也曾披露,由於採用了新型有源相控陣雷達,殲-10戰機的對地攻擊能力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搭配可用於精確打擊地面目標的反輻射飛彈和雷射制導炸彈後,殲10系列戰機可以說是已成功向一款多用途戰機轉型。

 殲-10的多用途能力與其強悍的掛載能力有關,目前殲10可進行4中2近3油4彈的掛載配置。根據官方公開過的消息,殲-10的兩側機翼上可各掛載1枚近程飛彈和1個中程飛彈複合掛架(每個掛架掛載兩枚中程飛彈),機翼內側兩個主掛架各掛載一個1400升副油箱,而進氣道下方掛架則可另外掛載一個800升副油箱和四枚炸彈。

  相比於雙發戰機殲11,作為一款單發戰機的殲10卻有著更高的可靠性和出動率,成飛後來能繼續獲得大量訂單與殲10戰機所建立的客戶信任關係是分不開的。中國許多軍工企業常有這樣的錯誤思想,不是客戶需要什麼他們造什麼,而是他們造什麼就想讓客戶用什麼,甚至由此造成各種選型之爭,攤薄了科研人員投入到產品研發中的精力。

  2016年新加坡航展上,殲-10A的出口型型號是FC-20首次被證實。和性能上略有點高不成低不就的梟龍相比,殲-10的競爭力明顯要高一個檔次,何時出口以及賣給哪國都曾是軍迷津津樂道的話題。而從2003年開始交付我軍的幾十架殲-10基本型近年來已先後到了需要提前進廠大修的時候了,有看法認為,哪個國外客戶對FC-20感興趣,並且對成本控制要求較高,中國完全可從現役序列中抽調一定數量的殲10A交給廠家進行延壽改裝,再出售給這些國家。考慮到我軍的裝備缺口,這種可能性估計會比較小。

  雖然殲20戰機已經交付空軍試訓部隊服役,但我軍飛行員與地勤對五代機仍需時間磨合形成戰力,此外由於殲20無法在短期內實現大批量生產,如何填補我軍大批老舊戰機退役而留下的空白?殲10戰機相對來說成本較低、產量較大,並且與部隊磨合程度高,後勤保障設施完善,完全可以考慮進行半隱身化改裝,並和殲20戰機進行高低搭配。這樣也可避免重新研發一款隱身戰機所帶來的風險和保障難題。

  殲10未來的隱身化改裝,可以像F-15SE「沉默鷹」方案那樣,通過在機體表面覆蓋吸波塗層,以及採用可內置武器掛架的保型武器艙,改進為一款具備部分隱身戰機特徵的戰機。這樣做的一大好處是,可在投入不大的前提下使戰機性能儘可能接近五代機。而在執行對隱身能力要求不高的作戰任務時,這種戰機的出動和保障花費也相對更小。如果再有適合的國產發動機作支撐,隱身版殲10甚至還可以推向國際市場,一改梟龍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

  殲20總師楊偉曾說,殲10的問世,探索出了一條使我國戰機發展能夠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邁進的光明大道。如今來看,殲10的研製除了為殲20的綜合航電和飛控等配套設備打下了基礎,更重要的意義在於改革了戰機科研體制。無論是型號總師-系統總師-產品總師的三級設計師系統,還是打破大鍋飯的經濟負責制,都是在殲10的研製中建立起來的。如果沒有當初的體制改革,現在殲20恐怕還在拖著黑煙試飛中。

  與中國殲10幾乎同期開展研製的印度LCA戰機則可看作是一個反面教材了。LCA項目一開始,印度人就瞄準了電傳飛控、高性能渦扇發動機、複合材料機身以及多模雷達等當時世界上最新最先進的航空技術,絲毫沒有認識到如此規模研發項目背後的工作量和資金需求。而在發現無法靠自身完成技術研發後,才轉而尋求外來援助,最終導致LCA戰機剛問世就已落後時代。

  設想一下,如果當年中國在進口蘇27的時候也順便買了米格29,殲10的命運或許會再添變數,畢竟一架蘇27的價格至少能買4架米格29,即使不採購米格29現機而選擇引進生產線也是相當划算的。當年此舉若成真,軍迷今天所吐槽的對象會否變成「西南某國企」,筆者不知,但相信中國戰機很可能會就此永遠進入了「必然世界」。

  古人常說「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從一個不被看好的「醬油黨」成了後來的方案獲勝者,從一個被嘲諷是「五分錢想上長城」的項目到頂著壓力造出全金屬樣機讓參觀者大為讚嘆,殲10走過的路也正是中國航空工業發展起伏的縮影。殲10戰機,可以說是改變了中國空軍的命運。本期出鞘就到這裡,我們下期再見。

本期彩蛋:以此視頻紀念一位從不曾離去的長者

歡迎新朋友關注【新浪軍事】查看更多精彩好文。
長按上面二維碼,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

相關焦點

  • 中國怪異戰機亮相代號殲17 一架頂10架殲10
    甚至有俄羅斯軍事專家表示,中國新型殲17戰鬥轟炸機嚴重抄襲了俄羅斯蘇34戰機,這一點讓俄羅斯勃然大怒了。不過,有軍迷表示,如果中國真在研製殲17戰機,僅從對地攻擊能力上來說,一架殲17可以抵過10架殲10戰機。隨著俄羅斯蘇-34戰鬥轟炸機在敘利亞戰場頻頻出擊,中國是否也應研發同類戰機就成了個熱門話題。
  • 經典戰機系列:東方猛龍——殲-10
    要說中國空軍步入現代化的元年很多人會說那是在22年前的1998年,那一年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三代戰機殲-10在四川成都首飛成功,至此中國成為世界上除美國
  • 殲10-B、殲20等重磅機型華麗亮相,中國戰機為何這麼牛?
    、紅鷹飛行表演隊,以及殲10-B、殲20等重磅機型亮相。我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後,第三個掌握推力矢量技術的國家中國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的殲-10戰機機群,編隊飛行時陣型嚴整,單機飛行時靈活機動。在本屆航展上,諸多航空航天科技悉數登場,但最讓人期待、讓軍迷大飽眼福的,應該屬於首次裝備矢量發動機的殲10-B了,在現場表演中,殲10-B進行了三組主要動作,包括「眼鏡蛇機動」、「榔頭機動」和「無半徑機動」。十多噸重的戰機懸空停滯數秒,引得現場觀眾的一片叫好。
  • 殲20,中國戰機崛起之路
    殲-20在全世界第五代戰機中已經坐穩了三甲位置,基本可以滿足突防第二島鏈的設計初衷。1997年,臺海曾密布的戰雲剛剛散去不久,距亞洲萬裡之外的美國天空之上,首次起飛了世界第一架第五代戰鬥機:被稱作「猛禽」的F-22。這架造型優美的鐵鳥,在其F119-PW-100低涵道比「加力渦扇發動機」仿佛能撕裂天空般的尖銳鳴叫中,宣告屬於它的空中霸主時代到來。
  • 中國殲系戰機大全,從殲1到殲31!
    「殲」系戰機一直是中國空軍的主力戰機,為中國捍衛主權和領土安全立下了汗馬功勞。自建國以來,我國共引進、仿製、自主研製和生產了幾十種殲系戰機。其中不少戰機如今戰鬥在國防一線,也有一些已經功成身退,順利的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還有很多戰機只是存在於生產線甚至圖紙上。
  • 從殲-1到殲-20:中國戰機蓽路藍縷70載……
    如今中國的「殲」字頭戰鬥機的聲譽已不亞於美國的「F」字頭戰鬥機,從殲-7在世界範圍內大賣開始,後續跟進的殲-10/11/15/16,以及世界上第二款入役的五代機殲-20,每一款戰機的問世都代表著我國軍用航空領域的進步,
  • 有了殲10和殲20,為何中國空軍殲8戰鬥機還遲遲不退役?
    雖然說,最後面打下了五架U-2,但這種被動的防禦局面讓中國空軍非常不適應。為了改變這個局面,中國的軍工科研者通過我們已經吃透了的殲七技術,用兩架拼一架的方法,研製出了殲八戰鬥機。殲八戰鬥機具有「高空」「高速」的特點,能夠完美的完成攔截U-2偵察機的任務。但是,隨著尼克森訪華,中美建交,中美關係的正常化,U-2偵察機不再來我國上空偵查,殲八戰鬥機失去了用武之地。
  • 殲-10家族又出新型號!一架只要4000萬,買它!
    沒錯,它就是上月第16屆杜拜航展上亮相的殲-10CE。殲-10CE前景如何?話題回到殲-10CE戰鬥機,小兵兵對它的市場前景還是頗為看好的。此外,殲-10CE戰機可掛載霹靂-15和霹靂-10E這兩種中國最新的空空飛彈。
  • 瞭望美國F16戰機,原來殲10C真的是它的剋星
    ,今天,我們就講講它真正性能如何?當然,其餘的F-16戰機使用的是AN/APG-66雷達,全新的AN/APG-68雷達擁有200小時的無故障時間、最大搜索距離提高到296千米、擁有25種工作模式,可以同時掃描10個目標。AN/APG-68雷達還具備地面測繪功能,能夠分辨地面2英尺大小的目標。
  • 中國殲10戰鬥機·前世今生精分析
    中國殲10戰鬥機、中國殲11戰鬥機,已經抵達博拉利空軍基地。中國殲10戰鬥機,可能在軍演之後,就地移交給巴方。聯盟衛星通訊社,給軍迷精析殲10。精析·中國J20·俄羅斯T50·美國F22俄羅斯西伯利亞航空研究所(SIBNIA),在慶祝成立70周年報導時,詳細提及到,在20世紀90年代,參與中國殲10戰鬥機。細節很能夠佐證,中國殲10戰鬥機,源於以色列幼獅。俄羅斯方面表示,中國高價購買了,以色列幼獅戰機,全套的完整資料。
  • 殲-10戰機為何難現當年殲-7大賣的場景?俄羅斯專家道出真相
    如今殲-10戰機零出口的尷尬局面只是現代中國戰機出口的一個縮影,在國際軍火市場上很多國產戰機都是叫好不叫座。
  • 輕型戰機的梟龍到底有多大?尺寸對比殲-10就明白了
    說起梟龍戰機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中國稱FC-1「梟龍」,巴基斯坦稱JF-17「雷電」的戰鬥機,它是一款由中巴聯合研製的一款多用途新型三代戰鬥機,
  • 中國殲10戰機亮相巴鐵閱兵,幕後往事卻令人心酸!|軍情晚報
    在巴基斯坦閱兵式上最吸引眼球的,竟然是一款剛滿21周歲的中國戰機——殲-10。▲閱兵式上中國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殲-10戰機飛行表演八一飛行表演隊的殲-10戰機在空中做出各種高難度特技動作,將整個閱兵式氣氛推向了高潮。
  • 伊朗會買中國的殲10嗎?
    因此伊朗急需一批先進戰機保衛領空,與對手抗衡。  伊朗空軍實力不強,短期補強只能點外賣,目前看,潛在的軍售大戶只有中國和俄羅斯。  先說中國軍售的可能性。其實伊朗和殲10的緋聞江湖傳了很久了。  在冷戰結束前後,伊朗空軍作為「戰時應急」從中國緊急進口了一批殲-7M型戰鬥機和從蘇聯/俄羅斯進口的一批米格-29A型戰鬥機,但當時和明星戰機F14「雄貓」比,自然有很多不足,於是中國戰機給伊朗人留下了落後的印象。
  • 中國殲-14戰機初露鋒芒
    【迷彩先生 迷彩軍事快評第2016265期】隨著殲-20、殲-31的接連亮相,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同時研製五代戰機的國家,雖然解放軍還沒有正式裝備一架五代戰機
  • 美軍頭疼:中國神秘「幽靈戰機」殲25曝光 美軍頭疼:中國神秘「幽靈戰機」殲25曝光
    中國第五代戰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殲20、殲31、殲14、殲18相繼出現,震驚世界。
  • 殲10能研發成功,這款落後戰機功不可沒,沒它殲10機動性大幅降低
    所以設計戰鬥機的工程師在設計戰鬥機時可謂是絞盡腦汁,有時為了戰機性能一點的提升需要花費數年的精力。在設計過程中一旦遭遇技術難關,這對於工程師而言便是一種考驗了。長期的進度卡殼對於工程師的來說也是一次抉擇,要麼選擇繼續堅持一舉攻克技術難關,要麼選擇降低要求,加快研究進度。
  • 後起之秀的中國殲-20戰機.
    殲20作為世界後起之秀的空優隱形戰機,它的問世打破了美國F-22隱形戰機獨家擁有的地位,真正做到了敵無我有,敵有我優的巨大進步和創新。在殲-20還沒有問世的時候,世界的天空一直被美國的F-22所主導,相比F22.我國研製的殲20綜合能力要遠遠的比F22強大。殲20優異的雷達掃描可以在很遠的距離先於F22發現對方。
  • 殲-10戰機的性能不敵「颱風」戰機??
    隨著第五代戰機的出現,各個國家把眼光都聚集到了美國,因為美國的第五代戰機F-22是世界上第一種進入服役的第五代戰鬥機。隨著第五代戰機的出現,各個國家也都展開了第五代戰機的研發,誰也不想屈居他人之下,所以競爭是無所不在的!既然競爭是無所不在的,曾經有人評論說 「颱風」戰鬥機的性能在殲-10之上。
  • 美媒:忘掉中國殲-20隱形戰鬥機吧,殲-10才是真的強悍
    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報導,中國空軍最新研製的多種新一代戰機中,除了殲-20之外最令美國人擔心的是其實這種經過改進後的第三代戰鬥機。據報導,美國《國家利益》網站發布了一篇名為《忘記中國的殲-20隱形戰鬥機吧,殲-10才是真正強悍的飛機》,文章中稱與美國空軍混合使用隱形戰鬥機和非隱形戰鬥機一樣,中國空軍目前正在開發一種高+低搭配的雙層戰鬥機機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