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來了!裝配WS-10「太行」改型的殲20成功首飛

2021-03-02 四代重殲

本月初疑似換裝國產「太行」(WS-10)改進型發動機的殲-20原型機照片在網際網路上曝光後,近日國內網絡上再次爆出殲-20黃皮新機圖片,從這張照片來看,似乎這架殲20新機疑似安裝了國產「太行」發動機,還有國內網站稱,該機已於19日成功進行首次試飛。

網絡上最早曝光的是一架全新的黃色殲20原型機圖片,圖片顯示前機身刷有醒目的「2021」紅色生產編號,身披黃色防鏽底漆塗裝,外界猜測這應是一架全新生產、剛剛下線的新機。網友普遍認為,這架殲20新機換裝的應該是國產「太行」改進型發動機。從發動機尾噴管外形來看,細節特徵明顯區別於殲20先前使用的俄制發動機。

9月19日,網絡上瘋傳的一則消息讓軍迷興奮不已:「當天中午12時50分左右,使用兩臺國產『太行』系列發動機的2021號殲20,成功進行了首次飛行,並於13時17分左右順利落地,首飛時間約27分鐘」。網絡照片顯示,新的「太行」尾噴管採用鋸齒狀設計。網友推測,這是在採用鋸齒狀收斂調節片設計,對殲20後半球的隱形性能有不小的提升。


殲20「換裝國產發動機」的消息,也引起外媒的高度關注。美國《大眾科學》網站近期報導稱,中國最新製造的殲20戰機配備了「WS-10X」航空發動機,新發動機採用更寬的後燃燒室和可變矢量噴口。美媒認為,新型「WS-10X」發動機可提供14噸至15噸的推力,足以保證殲20新機以1馬赫至1.2馬赫的速度巡航。

美媒推測,殲20新機發動機的進步得益於新材料技術的突破,證明中國掌握了超級合金錸的相關技術,這不僅有助於大批量製造現役戰機發動機,還可以加快研究性能更好、科技含量更高的下一代戰機。

相關焦點

  • 殲-10配「太行」:最初的夢想,絕對要到達
    ▲ 某種程度上說,沒有AL-31FN,就沒有殲-10系列在2003年這個時間節點的成功從1998年首架殲-10原型機試飛到殲-10C全面使用「太行」之前,渦扇-10與殲-10的結合雖然有跡可循,但確實屈指可數。
  • 殲20最新改進型換塗裝亮相 國產航發泛金屬光澤(圖)
    該機就是被網友們推測為殲-20第二種生產型的殲-20B,與安裝俄制發動機的早期型相比,最大改進就是換裝了我國自主研製的國產  自殲-20 10年前首飛以來,該機到底採用的是俄發還是國發就讓人們爭論不已。現在一般認為殲-20原型機和早期生產型安裝的是俄制AL-31FM2發動機,這種發動機是蘇-27 AL-31F的增推改進型,加力推力從12.5噸增加到了14.8噸,以滿足殲-20對推重比的要求。
  • 還有人說殲20裝的是"三姨夫"嗎?
    中國空軍從2005年開始,中止了與俄羅斯的整機來料組裝(包括AL31FN發動機)合同,並開始在沈飛獨立研製和生產完全是自己研發和製造的國產戰鬥機殲11B,之前進口和來料加工組裝的蘇27中國代號是殲11A。顯見,來中國的蘇27和組裝的蘇27出了問題,而且問題不小。
  • 殲20究竟用什麼發動機:央視曝光生產線給出不尋常答案
    近日央視新聞節目走進中國航發集團瀋陽黎明公司,詳細報導航發集團兩位高級技術工人的事跡,報導了殲-20戰鬥機發動機的加工和最新裝配情況。出現了這樣一段話:「.殲-20隱形戰機發動機零部件的加工和最終裝配,都是在中國航發黎明公司工裝製造廠進行的。」這段話讓不少網友歡呼,認為這是目前殲-20已經採用國產發動機的又一個有力證據。
  • 【發動機講堂】WS15--殲20的心臟
    嘻嘻,瓜瓜我還是不拉仇恨了,趕快進入今天的主題吧~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一臺裝於雙發隱身重型戰鬥機殲20及殲10B的渦扇發動機——渦扇10,又叫做「峨眉」渦扇發動機。我們先來看看它的簡要信息吧: 中文名 類 型WS-15 三維大推力矢量渦輪風扇發動機牌 號 總設計師渦扇15
  • 春節特別報導⑥|「爭氣機」殲-10的奮鬥路:發動機實現國產 空戰力克同代重型機
    總體來看,解放軍航空部裝備的第三代戰鬥機主要可以分為兩條線,以各型殲-10為主中型機,和以殲-11平臺為代表重型機,這兩者也彼此形成了「高低搭配」。和從蘇-27演變而來的殲-11系戰機不同,殲-10我國自主研發的首款三代戰機,由於從設計到製造全部由自己「操刀」,也常常被稱為「爭氣機」。
  • 渦扇-15「又」上殲-20了?呵呵
    「太行」原型機首次開車成功,算是完成了第1批3臺份的一個節點;第2批7臺「太行」的實際交付時間在1997-1998年;第3批7臺「太行」的實際交付時間在2000-2001年。2001年6月6日,在畢紅軍試飛員的駕駛下,右發裝渦扇10,左發裝AL-31F的殲-11試驗機順利實現了首飛。這臺上置機匣的「太行」,就是為蘇-27/殲-11系列的機內結構修改的。
  • 軍情觀察|太行發動機終於行了!人民空軍可以扔掉拐杖了
    圖片說明:鋸齒版尾噴殲-20(來源:新浪微博)令人欣喜的是,人民空軍成立70周年前夕,安裝了改進型「太行」發動機的殲-20、「太行」版殲-10C的照片在社交網絡上流出,一直制約著解放軍空軍發展的「心病」已經全部治癒,國產戰鬥機未來全面換上「中國芯」指日可待,產能不再受制於人。
  • 殲- 20首飛十年,期待下個X-20
    殲-20的成功研製並列裝部隊極大提高了人民空軍的裝備水平。殲-20獨特的布局凸顯了中國智慧,也讓它成為中國軍隊重要的「撒手鐧」武器。同時,1月11日也因為殲-20等重量級裝備的首飛首試,成為中國軍迷的盛大節日。殲-20率領中國軍機步入20時代,下一個X-20會在什麼時候首飛,令人期待。
  • 轟20今天首飛?空軍首次透露轟20外形,「20系生日」之際致敬殲20首飛10周年!
    亮點不止於此,視頻中首次出現八星殲20的形象,2011年1月11日,殲20首飛震驚世界,10年之後,軍迷對中國空軍新戰機的更大期待——轟20,也在視頻結尾處再次現身。甚至有分析稱:轟20將在2021年1月11日,也就是今天首飛。
  • 珠海航展上展出新「太行」,殲-10系列戰機終於要用上「中國心」!
    ,靜靜展出了一臺「太行」新型發動機,這架新「太行」,雖然不如1034機上的那臺矢量推力版發動機驗證機那樣出風頭,但卻具有一樣重要的分量——如果說矢量推力版技術驗證機代表著中國三代改和四代戰鬥機走向「超機動」,那麼新「太行」則是實現「超機動」的基礎,同時它還將打破殲-10系列戰鬥機對俄系發動機的依賴,讓殲-10用上「中國心」!
  • 太行發動機大規模服役後,美國空軍用這一舉動羞辱中國
    今天小溪就來分析其中滋味。首先,在殲10B裝備太行發動機之前,太行發動機早就裝備於中國的殲11B和殲11BS以及殲16戰機,目前正積極換裝殲11D和殲15及殲15S艦載機,並且在部分引進版蘇27中期大修期間部分換裝太行發動機,而蘇27換裝太行發動機的照片早已流諸坊間,該時間節點最早可以前推到2007-2009年,而且最早太行在現役戰機上測試,也是在一架代號為11WS的引進版蘇27戰鬥機上進行,當時採用了一側裝原裝進口
  • 殲10突破發動機矢量技術,沒有俄方幫忙,中國依舊能解決殲20動力
    殲-10 TVC測試中中國自主研發的國產第三代戰鬥機殲-10已經換裝了矢量推進發動機,並已經完成了首飛工作。如果說中國自行研發的「太行」發動機證明了,不依靠俄羅斯的幫忙中國也可以研發三代機的發動機,那麼矢量噴管的測試就意味著中國正式開始擺脫俄方的幫助,自行解決四代機的動力核心的問題,畢竟實現了矢量噴管技術的殲-20,才能算的上一款真正的四代機。(以上劃代均採用中國空軍對外宣傳稱謂)。
  • 殲-10戰機,它改變了中國
    今天是殲10成功首飛20周年的日子,在這20年裡,殲10 的發展經歷了哪些曲折,又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啟示,本期出鞘帶您關注。而那時候的中國空軍卻仍在靠著老舊殲7、殲6當家,迫切需要研製一款新戰機來更新換代。空軍要求新戰機空戰能力可抗衡米格-23戰鬥機,整體水平要比肩美軍F-16早期型。當時的主要方案是某飛的邊條翼布局方案和洪都的可變後掠翼方案,前者只是為殲八項目而做的替代品,後者普遍不被看好,後來半路殺出的「醬油黨」宋文驄拿出的則是鴨翼布局方案。
  • 經典戰機系列:東方猛龍——殲-10
    要說中國空軍步入現代化的元年很多人會說那是在22年前的1998年,那一年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三代戰機殲-10在四川成都首飛成功,至此中國成為世界上除美國
  • 央視官宣:「更威猛的殲-10」即將出現!隱身版殲-10要亮相了?
    這個解說詞,稍微有點語文功底的人都會感到「殲-10家族或將迎來更加威猛的兄弟」這句話加的非常可疑,難道是讓殲-10具備殲-20一樣的隱身能力?此外,起碼到目前為止,殲-10型戰鬥機還有一型技術改進的型號沒有出現(也就是傳的沸沸揚揚的殲-10D),而且有可能很快就要出來亮相了。
  • 殲20BS來了,雙座版正式亮相,「威龍」已有三種型號!
    以往,雙座型殲20隻是一個傳說,然而在最近航空工業公布的紀念殲20首飛10周年的宣傳片中,首次對其進行了官宣。 在這部4分31秒的宣傳片中,出現了殲20雙座型的畫面。雖然只是一張電腦渲染圖,雖然持續時間還不到半秒,但足以證明它的確存在,以後再也不用懷疑了。而從外形上看,它與以前在網友繪製的想像圖差不多,採用了無隔框風擋,又恢復到殲20驗證機的狀態。
  • 殲20首飛10周年,F35已超過600架,為何速度如此之快?
    -20隱身戰鬥機首飛10周年的紀念日,軍迷們都期待這一天還有新型戰機的首飛,這些預期包括安裝渦扇-15C發動機的完全版殲-20、殲-20的雙座型戰機,海四代艦載戰鬥機,或遠程隱身戰略轟炸機轟-20(劃掉,是轟-6Z)等等。
  • 中航工業的眾籌項目--殲-31二號機今日上午首飛成功
    上午10:20從瀋陽方面獲悉,殲-31骨頭鷹2號機成功首飛。
  • 臺灣改型F-16V戰機首飛成功 為Block 60簡化版
    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21日發表聲明,稱其F-16戰鬥機的最新改型F-16V已於本月16日首飛。  10月21日,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發表聲明,最新型F-16V戰鬥機已於10月16日完成首飛。這種戰鬥機上安裝有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研製的AN/APG-83型有源相控陣(AESA)雷達,該雷達又稱「可升級靈巧波束雷達」(SA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