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20從瀋陽方面獲悉,殲-31骨頭鷹2號機成功首飛。
這架經過大改的原型機,在本屆航展上已經展出了大比例模型,我前文說過,中航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大力推廣骨頭鷹,說明這一項目不僅沒有放棄,而是找到了出路,順利開展。
圖片鳴謝瀋陽軍友@9謝藝航6
據觀察,骨頭鷹2.0垂尾如航展模型做了切尖修型,但機首仍保留空速管,說明航電系統仍在測試,不像模型那麼一步到位,參考殲-20也是發展到試飛中後期才除去空速管。發動機目測仍採用俄制RD-93,應該說也是保證機體首飛的情況下的可靠做法,後期換發仍是必然。
都說沈飛一直在吃蘇-27引進的老本,都吃出花樣了,在此時,殲-31骨頭鷹的發展也是沈飛證明實力的一個象徵。在殲-20不可出口,國際上除了天價F-35,沒有其他五代機可選的情況下,對沈飛殲-31來說,是一個絕好的良機。極有可能獲得一些需要五代機而又購買不到F-35,同時又手握大筆現金的國家的投資,這當然不是說巴基斯坦,但巴基斯坦對五代機的迫切需求,可能促使它找到合作的投資夥伴,對中航工業來說,只要能繼續投資,殲-31絕對是可以完成得很好的五代機項目,甚至不排除將來會獲得中國軍方的認可。
也有人擔心,梟龍的推銷困境會複製到殲-31上面,但可以肯定地說,骨頭鷹只要能發展成功,一定會熱銷,梟龍面對的是大量的二手F-16,和歐洲同代戰機的競爭,並不佔太多優勢,而殲-31無論從性能,價格及後期服務都沒有同級對手。F-35不但價格高昂,而且美軍及其合作開發夥伴,還有日韓等的需求,使其十年之內不可能接其他訂單,所以才有「沉默鷹」F-15SE,「保型隱身大黃蜂」F-18I等波音版隱身大法的眾籌大忽悠遊戲,但韓國斷然否決參與,印度也努努嘴看別的去了,誰會花大價錢買個半隱身?那是買來唬別人,還是蒙自己呢?
本隱身版的「沉默鷹」
「沉默大黃蜂F-18I」
鑑於此,就是殲-31的機會,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個裝備重型隱身戰機的國家,公開亮相的殲-20向世界證明了這一點,沒有人懷疑中國有能力開發出口版的隱身戰機,只要有投資,就可以加入第二梯隊的五代機國家,而對沒有五代機的對手,這就是一個噩夢,所以,現在可以說,中航工業的眾籌成功了一半。
軍友@Lovely_Swift的骨頭鷹2.0CG圖
骨頭鷹面臨的問題,最大的是如何擺脫「隱身版米格-29」的陰影,也就是不要背上「隱身版機場保衛者」的包袱,拉黑煙的RD-93肯定得換,而渦扇-13也好,還是更好的中推也好,不拉黑煙,航程遠,內部掛載戰力優良,這是亟需證明的。
中型隱身戰機確實難度更大,外部尺寸決定了其內部彈倉小於重型戰機,為殲-20配套的機載武器,顯然大型彈是無法給殲-31使用的,內部燃油也必然會少,對巴基斯坦這樣的國家來說,倒不是大問題,其打擊縱深本來也不大。
但對於大家熱議的上航母,這就得仔細考量了,當然,適當放大也不是不可能,A/F-18E/F不就是F-18C/D的放大版嗎?彈射加隱身空中加油機,美軍已經把X-47B改成艦載無人隱身加油機咯,咱們的「利劍」是否也可以給艦載大號殲-31加油?這是一個思路,當然,空軍的殲-20,海軍也不是不可考慮。
說到底,殲-31目前的誘惑力還是不小,有殲-20的開發在先,在中航的統籌下,可能其進度要更快一些,也必須快,才能切到更大的蛋糕。
本文在看看新聞Knews,微博@主播李蘇寧同步首發!
《每日軍情》 李蘇寧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