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新型梟龍戰鬥機——梟龍雙座型今首飛成功
今天上午,我國最新一型梟龍戰鬥機——梟龍雙座戰鬥教練機在成都首飛成功,該機型是在我國梟龍單座戰鬥機基礎上研製開發,具備實戰和教學多種功能於一體的輕型戰鬥機,也是當今國際軍用戰鬥機市場上性價比較高、具有超視距空戰和精確對地打擊能力的第三代輕型多用途雙座戰鬥教練機。基於梟龍飛機問世以來的卓越表現、以及梟龍雙座機高性價比等優勢,梟龍雙座機在研製過程中就已經獲得了國外訂單。
梟龍發展家族 背後歷程坎坷
作為一款在外貿市場取得極大成功的機型,今天的「梟龍」已經到巴基斯坦服役已經整10年,從初出茅廬的雛鳥,成為了可以獨當一面的空中戰鷹。然而,「梟龍」今天的成功背後卻是一段充滿坎坷的歷程。
「梟龍」,最早的起步平臺,是源自前蘇聯米格21的殲-7戰鬥機。當時,中國的殲-7戰鬥機在第三世界國家廣受歡迎,但隨著二代機性能逐漸落後,新型的外貿機機型呼之欲出。
航空工業成飛總工程師 帥朝林:最早的來源用戶給我們提出來一些改進,在殲7的基礎之上,曾經提出了殲-7CP的方案,另外還和巴基斯坦聯合提出了sabre2,也就是佩刀2的方案。
隨後,佩刀2方案再次升級,而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中國航空人意外地獲得了第一次和太平洋對岸合作的機會。這款擁有世界最頂級航空工業能力支持的新機型,被稱為超-7。但讓中國人沒想到的是,這次合作卻隨後因為國際局勢的突變而終結。
航空工業成飛總工程師 帥朝林:後面一直到1992年在新加坡航展上和巴基斯坦重新開始合作。那麼1995年我們在國家立項,到1999年中巴兩國政府籤訂了合作協議,我們的「梟龍」研製才正式起動。
幾經周折,「梟龍」終於走上正軌。
航空工業成飛總工程師 帥朝林:在籤訂合同以後,實際相當一段時間項目進展非常緩慢。
從2001年開始,項目進入快車道,到2003年我們就實現了首飛,緊接著首飛以後,我們在這個期間也讓巴基斯坦空軍充分了解我們國內的航電設備製造商以及我們航電系統集成的成就。那麼說服巴基斯坦和我們國家籤訂了航電的整個研發合同。
最後的阻礙也已經突破,「梟龍」經過重重磨難,終於迎來了認可。作為中巴聯合研製的精品戰機,從它在巴基斯坦的名字——JF-17裡,就能感受到巴基斯坦人心中的驕傲。
航空工業成飛總工程師 帥朝林:J就是(Joint)聯合,它起名F-17,它自己(國家也)有美國的F-16,就是他們心目當中的F-17肯定是比F-16好。002402 JF-17在巴基斯坦國人心目當中的地位,巴基斯坦的大街小巷有JF-17的廣告照片。
航空工業梟龍飛機原第一副總設計師 顧偉:巴基斯坦把它叫做他們的National Pride(國家的驕傲),所以對這個飛機的評價很高。最近我剛剛看到他們又把這個飛機比做是空中的寶石(JEWEL IN THE AIR)。
2013年12月18日,第50架「梟龍」戰機下線,第二批次50架改進型「梟龍」同時開始生產,到今天雙座型梟龍成功翱翔藍天,這隻戰鷹經過漫長的前世,已經迎來今生的迅速發展。
視頻:FC-1宣傳片
巴基斯坦空軍「梟龍」戰鬥機飛行表演
「梟龍」飛機,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和巴基斯坦空軍本著「共同投資、共同開發、共擔風險、共享利益」的原則,合作研製、合作生產的一型先進多用途輕型戰鬥機。中方代號FC-1「梟龍」,巴方代號JF-17「雷電」。
巴基斯坦空軍「梟龍」戰鬥機飛行表演
「梟龍」飛機具有突出的中低空高亞聲速機動作戰能力;具有長航程、優良短距起降、優異外掛和空中加油能力;裝備先進的航電和武器系統,可以進行超視距、空對空和使用多種精確制導武器實施空對地攻擊的能力。「梟龍」飛機還具有低成本、高效費比特點,能夠滿足現代作戰需求。
2003年8月25日「梟龍」01架原型機首飛成功。2007年3月,首批「梟龍」飛機交付巴基斯坦空軍。目前,巴方已具備了飛機的總裝、試飛和零部件生產的能力。
「梟龍」項目始於1999年,先後完成了非制導武器的分離試驗,非制導武器命中精度的靶試等重大節點。
「梟龍」01架首飛成功
「梟龍」04架首飛成功
全外掛「梟龍」飛機起飛-朱鵬攝
「梟龍」04機試飛員何斌斌(中)和兩名地面指揮員
2006年年底,中巴雙方籤訂了8架「梟龍」戰鬥機的小批量生產合同;2007年中方交付了首批2架飛機,其餘6架於2008年3月份前完成交付。
「梟龍」飛機正在吊裝
「梟龍」飛機進入運輸機機艙時的情景
「梟龍」飛機正在吊裝
作為研製期間領先交付用戶的小批量生產型,8架「梟龍」在巴方使用期間保持了約70%的完好率,這對於一種新機型來說可謂難能可貴。領先交付的目的是為了讓飛機在試用期間儘可能的暴露出可靠性、維護性、零部件質量、設計缺陷等方面的問題,從而使這些問題能夠在批生產階段得以解決。
2007年3月,首批「梟龍」交付巴基斯坦,穆沙拉夫總統坐進座艙
航空工業第一批駐巴專家組成員在剛參加完巴基斯坦國慶閱兵式的「梟龍」飛機前合影-唐治強攝
2009年3月7日,中國和巴基斯坦在巴首都伊斯蘭瑪巴德籤署了「梟龍」戰鬥機批產一攬子合同。合同內容包括三個方面:第一,自2009年至2012年,中方將向巴基斯坦空軍交付42架「梟龍」;第二,中巴雙方合作進行「梟龍」機體的生產,其中40架在巴基斯坦進行總裝和試飛,總裝工作由巴基斯坦航空聯合體(PAC)承擔;第三,中巴雙方合作生產四項航電設備。
「梟龍」飛機總設計師楊偉向巴基斯坦總理介紹梟龍航電DSI試驗臺-張祖德攝
首架由巴基斯坦航空聯合體總裝的JF-17「雷電」下線
作為航空工業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主力外貿機型,「梟龍」項目給中國航空工業的軍貿模式和軍用飛機的發展模式都帶來了質的變化。「梟龍」飛機的研製有非常強的針對性,其戰技指標完全是巴基斯坦空軍根據其作戰需求給出的。以前殲6、強5和殲7在出口前已經被中國空軍裝備,它們的出口屬於「有什麼賣什麼」的模式,而「梟龍」項目則是「客戶需要什麼,我們才設計、生產、銷售什麼」的模式,實現了軍貿模式的創新。
國家主席習近平2015年4月20日乘專機到巴基斯坦進行國事訪問,巴基斯坦空軍派出8架「梟龍」戰機組成編隊在巴境內上空為習近平的專機護航。
「梟龍」的整個研製過程,創造了多項世界第一。按照慣例,研製一個嶄新的機型,一般需要十幾年甚至20年時間。而「梟龍」戰機從籤訂研製合同到完成首飛,僅僅用了4年時間;從凍結技術狀態到首飛成功,僅僅用了23個月時間,創造了中國航空發展史上的奇蹟。
截至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軍用飛機發展項目都要依賴國家的資金,所以被稱為政府項目,而很少有由企業自主投資的項目。「梟龍」則是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自己出資,並引入客戶投資,中巴雙方平股合作的一個項目,實現了軍用飛機發展模式的創新。
2017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國慶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中巴聯合研製的「梟龍」飛機總設計師楊偉在伊斯蘭瑪巴德總統府接受馬姆努思·海珊總統授予的「卓越之星」國家榮譽獎章。
巴基斯坦非常看重梟龍飛機合作,他們不僅得到一種滿足使用要求的好飛機,同時學到了一些現代飛機研製技術和經驗,通過合作生產等途徑,逐步發展巴航空工業。所以「梟龍」飛機成功合作,為傳統的中巴友誼增添了新的內容。
中國空軍網
投稿郵箱 | kj81cn@163.com
新聞交流討論群 | 597212312
快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啊
一路走來,感謝有您!
感覺不錯請點讚,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裝備科技、中航工業
本期編審:牛銳利
責任編輯:白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