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F最新改進型T-5「勇鷹」今天首飛成功,發動機推力還是笑柄

2021-02-15 逸傑評說車

昨天上午對岸剛剛HIGH過,今天又迎來一件更HIGH的事情,對岸在原F-CK-1戰鬥機,也就是著名的IDF(I Don't Fly?)基礎上研製的T-5「勇鷹」高級教練機首飛成功。這次首飛在臺灣著名的「清泉崗」基地舉行,圍牆外大批航迷圍觀,應該比昨天的事情更HIGH。

T-5「勇鷹」首飛成功,圖片來自:蔡醫生

F-CK-1大家非常熟悉,是種自研的單座雙發中型戰鬥機,自上世紀80年代在美國的技術支援下作為「自製防禦戰機」(英語:Indigenous Defense Fighter,這才是IDF的正解)的「鷹揚計劃」研發。1988年12月10日首機下線,1989年5月29日首飛成功,1994年開始服役直到現在。該機最為人詬病的就是其兩臺霍尼韋爾F125發動機(之前的民用編號為TFE-1042,後期才取得美軍編號)推力弱小,嚴重影響IDF的飛行性能。但總體來說,IDF具備一定的中距超視距作戰能力,機動能力尚可,在當時的空中對抗中尚可一戰。F-CK-1共生產103架單座A型,28架雙座B型,到目前已墜毀4架。

IDF在某些角度倒也不難看

在本世紀以後,IDF經歷了「翔升」及其最後實際落地開展的「翔展」升級計劃,可掛載更先進的「青雲」油氣彈,「萬劍」防區外布撒器,「天劍」2A反輻射飛彈,「天劍」2C中距飛彈,作戰性能有一定提升。該機被命名為F-CK-1A/B MLU(中期壽命升級)。而「翔升」計劃最終希望達成的F-CK-1C/D型號,始終停留在了兩架原型機上面。

F-CK-1C「雄鷹」下線

對岸的AT-3教練機(也是自研的哦)和F-5戰鬥機已經超級老舊,服役已將近40年,尋求一種更先進的替代品也非常正常。對岸早在2008年就和當時的義大利阿萊尼亞.馬基公司(現在合併合併再合併,成為萊昂納多公司,著名的AW系列直升機也是他們公司產品)接觸聯合生產M346高級教練機,後來無疾而終。2016年決定在IDF基礎上自行研製高級噴氣式教練機,就得到了今天首飛成功的T-5「勇鷹」高級教練機。

對岸聲稱,雖然T-5是在IDF基礎上研製,但機體80%經過重新設計,其中複合材料使用比例超過30%,這已經是個非常驚人的數字。F-22的複合材料佔比是24%,而F-35是36%,民用的空中巴士A350達到世界最高的52%。另外對翼型、機體結構和電子設備都做了修改。除了承擔教學任務,T-5還能和AT-3一樣作為攻擊機使用。T-5的發動機來自美國,起落架來自英國。

T-5在2019年9月24日下線,2020年6月2日進行滑跑試驗,6月10日首飛成功。

但IDF最大的發動機推力不足問題保留至今,而且T-5安裝的還是F125的無加力版F124,最大推力: 6280磅(28千牛),而F125則為軍用推力6000 磅(26.8千牛),最大推力9250 磅(41.8千牛)。T-5的重量數據還未公布,但參考IDF是空重6492公斤,正常起飛重量9072公斤,T-5也差不多。對比之下,安裝同樣兩臺F124發動機的M346空重461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9500公斤。T-5的飛行性能如何,通過這個很簡單的對比大家就能自有分數。

T-5「勇鷹」首飛成功,圖片來自:蔡醫生

T-5計劃生產66架,這會使整個IDF家族的產量達到197架。

不管怎麼說,也得恭喜對岸的首飛成功,這樣使得我們搞不好以後就多了一種「教練-11」噴氣式高級教練機。(T-5這個塗裝還是不錯的)

相關焦點

  • 臺灣最新噴氣式高級教練機T-5「勇鷹」首飛,它能挽救臺灣航空工業嗎?
    之所以啟動該計劃,首先是為了替代由臺灣航太工業發展公司數十年前研製的AT-3高級教練機,該機一直被視作臺灣航空工業崛起的象徵和驕傲,但近年來已經性能老舊落後,不能適應臺灣空軍裝備的現役第四代改進型F-16V戰鬥機的飛行員訓練班任務。與此同時,臺灣空軍用於保持機隊規模的第三代F-5輕型戰鬥機,在歷經多年改進之後,已經「改無可改」再無升級的空間,只能退役。
  • 殲20最新改進型換塗裝亮相 國產航發泛金屬光澤(圖)
    該機就是被網友們推測為殲-20第二種生產型的殲-20B,與安裝俄制發動機的早期型相比,最大改進就是換裝了我國自主研製的國產  自殲-20 10年前首飛以來,該機到底採用的是俄發還是國發就讓人們爭論不已。現在一般認為殲-20原型機和早期生產型安裝的是俄制AL-31FM2發動機,這種發動機是蘇-27 AL-31F的增推改進型,加力推力從12.5噸增加到了14.8噸,以滿足殲-20對推重比的要求。
  • 【薩沙講史堂第一千三百零六期】勇鷹教練機是未來臺軍的訓練支柱:新式教練機正在完成驗收訓練(軍事系列第413講)
    F-5E/F也同樣老舊。目前F-5戰鬥機已經全部淘汰,僅有1個聯隊還在臺軍服役,主要用於日常巡邏。對於現代化空軍來說,飛行員極為重要,而教練機也同樣重要。M346的原型為,俄羅斯90年代新式教練機雅克-130,性能還是相當不錯的。中國洪都的L-15高級教練機的原型,也是雅克-130。臺灣認為,M346屬於的第5代高級噴氣教練機,很想購買。不過,蔡英文政府上臺以後,反對購買先進的義大利飛機,希望能夠自己製造。於是M346方案被推翻,出現的就是AT-5勇鷹教練機。
  • 歐洲颱風戰鬥機要升級:上推力矢量發動機
    (EJ200發動機是世界現役綜合性能最高的發動機之一,但是這款發動機不具備推力矢量能力) 颱風戰鬥機第一架原型機於1994年首飛,到本世紀初期,颱風戰鬥機開始交付。(即便沒有推力矢量發動機,颱風的空戰能力、機動能力也很突出) 直到2007年,換裝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的颱風改進型才得以首飛,前文提到的颱風最新的改進計劃,預計將會繼續升級雷達系統,當然也包括航電和信息化系統。
  • 轟20還沒飛都怪發動機?渦扇20推力大且省油,卻不是最佳選擇
    1月5日空軍發布轟20最新畫面根據公開資料和新聞報導,中航工業集團幾年前就開始研發一種飛翼布局的隱身轟炸機,搭載4個引擎。4個什麼引擎?WS-18是我國在俄羅斯D-30KP2型發動機基礎上進行測繪仿製,優化設計而來的一款渦扇發動機,WS-18並不是D-30KP2的簡單複製,其推力比原版D-30發動機增加了約700千克,達到了13.2噸,但自重只有約2噸,比D-30減輕了約300千克,而且最重要的是,油耗比D-30降低了足足20%,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 運20B成功首飛!渦扇20航發正式上線,和西方差距還有多大?
    微信推送規則變更,不想錯失虎哥的看官們,請點擊頂部藍字「迷彩虎」進
  • 臺灣改型F-16V戰機首飛成功 為Block 60簡化版
    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21日發表聲明,稱其F-16戰鬥機的最新改型F-16V已於本月16日首飛。據悉,這種F-16V飛機安裝有AN/APG-83有源相控陣雷達,其機體結構則按照美軍F-16A/B Block 15型的SLEP升級方案進行升級。這一改進型是應臺灣方面需求研製的,未來韓國、新加坡的F-16C/D戰鬥機也可能使用AN/APG-83雷達。
  • 經過漫長的前世,我國最新一型梟龍戰鬥機首飛成功
    我國最新型梟龍戰鬥機——梟龍雙座型今首飛成功   今天上午,我國最新一型梟龍戰鬥機——梟龍雙座戰鬥教練機在成都首飛成功
  • F35發動機推力首次超過20噸!對華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
    ,成功的將推力提升到20.4噸,這是戰鬥機發動機推力首次突破20噸大關。F135發動機F135發動機是普惠公司2005年在F119發動機的基礎上研製成功的,它被使用在F-35隱身戰鬥機上,而後者是F-22戰鬥機所使用的發動機。其量產型的推重比就達到了10,推力達到了19.5噸。這個數據已經遠遠好於俄羅斯的117和117S發動機了,但普惠公司仍然得升級,原因就在於來自GE公司的壓力太大了。
  • 臺灣新試飛「勇鷹戰機」,稱能對抗解放軍.....
    10日上午9點30分,臺灣「勇鷹」教練機在臺中清泉崗機場進行了首次飛行測試。臺軍方官員表示,「勇鷹」教練機在今年5月完成首飛前的審查,6月開始執行首飛任務。在2026年前,研製方將向臺軍方交付66架「勇鷹」教練機以及26套地面輔助訓練系統。「勇鷹」教練機資料圖。
  • 我國首款自研三代機,如今被改裝為高教機,IDF能否再戰20年?
    該機是由漢翔航空負責主要研發,以國產IDF戰機為基礎改裝的高級教練機,初步命名為「勇鷹」,計劃於下半年進行首飛,距離真正服役還需要很久。那麼IDF到底是一款什麼樣的飛機,其性能究竟如何呢?臺灣省新一代高教機「勇鷹」說起IDF我們還要從它坎坷的經歷說起,上世紀70年代末我國臺灣省空軍普遍裝備的F-5和F-104等戰機已經很難滿足作戰需要,按照慣例此時臺灣省從美國購買F-16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但由於種種原因,美國單方面否決了這項採購合同,有錢不賺美國人自然有自己的考量。
  • 臺灣「新戰機」成功首飛,號稱可對抗解放軍,臺網友都看不下去了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臺灣「勇鷹」高級教練機成功首飛,這款被臺灣標榜「自造」的戰機自曝光以來就備受關注,在首飛成功之後甚至還有綠媒吹捧稱這款教練機可以掛彈對抗解放軍
  • 美國空軍最新黑鷹直升機首飛,用途十分特殊,直20尚無同類機型
    ,作為直-20的「前輩」,美國的「黑鷹」直升機不僅曾裝備我陸航部隊,在美軍也是大量使用和多次改進,其最新改進型日前就完成首飛。前兩天,「黑鷹」的生產商——美國西科斯基公司為美國空軍開發的新一代HH-60W"黑鷹"作戰救援直升機(CRH)在佛羅裡達州西棕櫚灘的工廠試驗場內成功完成首飛,這種新型搜救直升機美國空軍苦盼多年,用於取代服役30多年的HH-60G「鋪路鷹」。
  • 推力35噸!國產最大渦扇發動機亮相 CR929將有強勁中國心
    ,中國航發在本次航展帶來多個發動機參展,其中最震憾的就是AEF3500大涵道渦扇發動機,它是中國迄今為止推力最大的航空發動機。     根據中國航發產品命名規則,AEF3500裡面的AE代表航空發動機、F代表風扇,編號*10就是發動機推力,因此可以推測AEF3500起飛推力達到35000公斤,也就是35噸,從這個指標來看,它的起飛推力與美國GE公司GENX、英國羅羅公司遄達1000相當或者相近,後面這兩種發動機是波音787客機配套發動機,因此可以推測AEF3500應該是中俄聯合研製的CR929客機配套發動機。
  • 發動機推力增加30千牛,產量不再受限制
    殲-20戰鬥機於2011年首飛,由於當時的渦扇-10「太行」發動機還沒有完全成熟,因此試飛與早期量產時使用的是AL-31發動機。
  • 美空軍最新高級教練機: T-7A
    教練機必須滿足七項基本訓練的要求: 基本飛機控制; 飛行技術; 編隊, 儀表和導航; 高級空對空作戰; 高級空對地作戰, 高級機組和座艙資源管理. 還有五項高級訓練科目要完成: 持續大過載飛行, 空中加油, 夜視儀使用, 空空截擊, 數據鏈作戰等.
  • 波音T-X高教機首飛
    完成波音T-X高教機首飛後志得意滿的史密夫·施密特施密特表示:「我自項目開始就是隊伍中的一員,能夠參與T-X的首飛確實很讓人興奮。這架飛機達到了所有的預想,它設計優異且具有絕佳的操縱特徵。座艙也十分友好。
  • 「全球最強渦扇發動機」——F135-PW-100
    JSF的設計必須包含常規起降型(Conventional Takeoff and Landing,CTOL)、艦載型(Carrier Variant,CV)和短距起飛/垂直降落型(STOVL)等三種不同型號。
  • 推力14噸、推重比8、全壽命超3000小時,渦扇-10發動機已堪大用!
    放眼全球,目前能獨立研製大推力航空發動機的國家只有5個(美俄英法中),而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卻至少有9個,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航空發動機是比核武器更重要的戰略產業,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是否進入工業強國的重要標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