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力14噸、推重比8、全壽命超3000小時,渦扇-10發動機已堪大用!

2021-03-02 戰略高地
大器晚成的渦扇-10發動機

如果把現代作戰飛機比作工業上的皇冠,那作為飛機核心的航空發動機則是「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因為它的研發難度並不亞於核武器。放眼全球,目前能獨立研製大推力航空發動機的國家只有5個(美俄英法中),而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卻至少有9個,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航空發動機是比核武器更重要的戰略產業,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是否進入工業強國的重要標誌之一。

而由於我國在航空發動機領域的起步較晚,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嚴重落後於主流強國,特別是在上世紀70年代,全球開始逐步進入第三代航空渦扇發動機時代,此時我國在航空發動機領域與世界主流強國的差距被拉到二十年之上。面對航空界的嚴峻局面,此時我國也開始下決心,研發屬於自己的第三代大推力軍用航空渦輪風扇發動機,也就是渦扇-10系列發動機。

渦扇-10(WS-10)「太行」發動機立項於1987年,以當時的技術水平想要全新研製出一款大推力、高推重比的發動機並不容易,所以渦扇-10的核心機是CFM56-3的測繪仿製版(美軍F110 核心機的民用版),結合了研製渦扇-6留下的技術積累。1992年渦扇-10的第一臺驗證機在地面進行試驗、2001年裝機首飛、2005年完成定型審查考核,也就是最初型號的渦扇-10A。

渦扇-10的具體技術細節

渦扇-10是一種採用三級風扇,九級整流,一級高壓,一級低壓,即所謂的3+9+1+1結構的大推力高推重比低涵道比先進發動機。其中三級風扇為帶進氣可變彎度導向葉片的跨音速氣動設計,採用懸臂支撐,不帶進氣變彎度導向葉片;超塑成形擴散連接的進氣機匣、氣冷高溫葉片、鈦合金精鑄中介機匣等是國內在該方面設計技術的全新突破;

而在材料上,目前渦扇-10發動機的改進型渦輪葉片也已經採用了鎳基單晶高溫合金(大概率是DD6單晶合金),並採用了對流、前緣撞擊加氣膜「 三合一」的多孔回流複合冷卻先進技術,使渦輪葉片的冷卻效果提升了不少,渦輪盤則開始應用FGH95粉末冶金。

渦扇-10發動機在研發成功之後,也一直在改進升級中,其中在2005年定型的渦扇-10A發動機加推力為12.5噸,性能不夠穩定所以該型號未進行大批量生產;到了2010年左右,渦扇-10B基本定型,此時該發動的加推力達到了13.5噸,已經基本夠用並進行了大批量生產。

而目前渦扇-10發動機性能最先進且已經批量生產的型號,則是殲-20戰機所用的渦扇-10X(渦扇-10B的增推鋸齒版),該型號的最大加推力達到14噸(138KN)、推重比達到了8,、渦輪前溫度1800K左右,涵道比0.78,而這樣的渦扇-10X在第三代發動機中也是屬於頂尖的存在。

另外,衡量一款航空發動機性能的標準不只是看該發動機的推力和推重比,還要看該發動機的使用壽命。從一些「八股文」的描述中可以推斷出,目前渦扇-10發動機的全壽命已經超過了3000個小時,這一性能已經明顯超過了俄制AL-31F系列,但遜於F110-GE-132發動機。

綜合來說,無論是在最大推力上,還是推重比,亦或者渦輪前溫度和使用壽命,目前的渦扇-10X已經不弱於AL-31FM2(最大推力14.5噸、推重比不足8)以及F110-GE-132這裡兩款美俄主流第三代發動機(最大推力14.5噸、推重比0.78、渦輪前溫度1800K)。另外,渦扇-10發動機也推出了三元矢量版(TVC),這則是AL-31與F110所不具備的。

渦扇-10發動機已堪大用

渦扇-10發動機從立項研發至今已有30年的時間,如今可以說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目前,渦扇-10發動機已經生產了約500臺左右,其中殲-11系列戰機部分採用了渦扇-10A/B;殲-10A/B也曾少量採用,到了第4批殲-10C則已經開始批量換裝;而超過120架的殲-16則全部採用的渦扇-10B發動機。

而近一段時間,有不少媒體引用外媒的報導,稱全新型號的殲-20B戰機將於近期開始量產,並且會採用矢量發動機(有說是AL-31F的矢量版)。而在布武看來這個矢量發動機很有可能就是渦扇-10 TVC的增推版,畢竟渦扇-10 TVC早在兩年前就已經在安裝到殲-10B中進行公開展示。

總的來說,經過30年的研發,作為我國的第一款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如今的渦扇-10「太行」發動機已堪大用。當然,單單一款渦扇-10取得成功還不夠,期待我國的渦扇-15、渦扇-19以及渦扇-20發動機也都能取得成功,然後在航空發動機領域徹底突破「瓶頸」!

相關焦點

  • 推力可達18噸,渦扇15亮點多多,維修壽命首次超過俄羅斯!
    長久以來,大推力軍用渦扇發動機的缺失,一直是制約我國空軍快速發展的最大瓶頸之一。而為了突破這一瓶頸,我國科研人員也是一項技術一項技術的攻關,從航空發動機的尾噴口到燃燒室材料再到發動機葉片,而努力終會有回報。
  • 推力35噸!國產最大渦扇發動機亮相 CR929將有強勁中國心
    ,中國航發在本次航展帶來多個發動機參展,其中最震憾的就是AEF3500大涵道渦扇發動機,它是中國迄今為止推力最大的航空發動機。     根據中國航發產品命名規則,AEF3500裡面的AE代表航空發動機、F代表風扇,編號*10就是發動機推力,因此可以推測AEF3500起飛推力達到35000公斤,也就是35噸,從這個指標來看,它的起飛推力與美國GE公司GENX、英國羅羅公司遄達1000相當或者相近,後面這兩種發動機是波音787客機配套發動機,因此可以推測AEF3500應該是中俄聯合研製的CR929客機配套發動機。
  • 第五代發動機渦扇-15已交付?推力達到19噸,高於F-135
    不過隨著我國3000億美金的巨資投入,太行系列發動機也將開出希望之花,趕超美軍發動機。
  • 中國殲31戰鬥機,將更換新型渦扇19發動機,最大推力可達11噸!
    因為殲31戰機所使用的發動機是俄羅斯較為落後的RD-93發動機。這款發動機在加力時容易導致戰機尾部出現黑色的厭惡,而且在殲31戰機之前中國空軍已經擁有了殲20戰機,所以說殲31生不逢時,自從問世以來就不被空軍看好。目前,沈飛方面準備為殲31戰機更換新型渦扇19發動機,從而改變殲31戰機的困境。
  • 大推力軍用渦扇發動機,地球上只有三國能造:中國、美國和俄羅斯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在航空發動機領域都是落後於美國俄羅斯等國家的。受此影響,我國可以研發出先進飛機,但卻造不出來與之匹配的頂尖航空發動機。這種情況到了國產渦扇-10和改進型渦扇-10B發動機時有了改善,渦扇-10發動機技術、壽命、推力和性能已經成熟很多,正在裝配於殲-16等國產戰機上。
  • 中國渦扇15發動機終於現身,最大推力18噸
    此前我國的殲20和FC31一直裝配的是三代大推力小涵道比的渦扇發動機,而美國F22和F35、俄羅斯的蘇57都是使用第四代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所以說四代發動機是殲20是四代機的象徵。  四代機要滿足4S標準,即隱身、優越的電子設備、超音速機動、超音速巡航,其中後兩項都與發動機有關。
  • 渦扇20航空發動機終於研製成功了!運20即將換發
    俄制D30發動機是一款涵道比只有2.42、推力只有12.5噸的老掉牙發動機。其採用的技術是上世紀60年代的技術,各方面性能都已經嚴重落後。渦扇20則是一款整體技術水平相當於上世紀90年代初的CFM56-5C型號的發動機,也就是說渦扇20推力至少達到14噸,推力比D30大12%。這意味著什麼呢?
  • 【航空科普】世界十大軍用戰鬥機航空發動機排名,中國三款型號上榜
    F135發動機推比10.5、加力推力19噸級別、軍推13噸級別、質量1700千克,其19噸的加力推力目前沒有任何實際裝備戰鬥機的加力式渦扇發動機能夠企及。不過值得一提的是,F135相對於F119雖然推力大幅度提高,但是實際上是在同樣核心機基礎上用流量、高速性能換推力。F135雖然推力超群,但是其高速性能卻是下降的。
  • 中國發動機大戰即將展開,中科院對航發,誰將笑傲江湖?
    這是中科院熱工所的1噸推力渦扇發動機中科院熱工所研發的1噸推力發動機參數如下:最大推力1000公斤,起飛耗油率≤0.48KG/daN.h,巡航推力250公斤,巡航耗油率≤0.78KG/daN.h,推重比4.0
  • 噴氣渦輪機的推重比上限能到20嗎?
    全球正在使用的所有渦扇噴氣發動機和渦噴噴氣發動機,其實都是渦輪機;實際上包括船用燃氣輪機,渦槳航空發動機和直升機上用的渦軸發動機,
  • 渦扇15曝推力損失大問題,殲20還是要買蘇57的發動機?
    中國的發動機技術就是這樣被鍛造出來的。」那麼渦扇15發動機研製真的出問題了嗎?殲20又要用回俄制發動機嗎?中國就一定會買蘇57的發動機嗎?隨後俄羅斯媒體話鋒一轉,表示因為渦扇-15存在這一缺陷,因此中國正在認真考慮蘇-57的新發動機「產品30」,「產品-30」發動機中的氣體的工作溫度達到1800攝氏度,推力達到18噸,可以滿足殲-20的需求。
  • 【行業動態】霍尼韋爾宣布F125系列渦扇發動機達到一百萬小時裡程碑
    導讀:2017年3月30日,霍尼韋爾公司宣布,旗下的F124和F125渦扇發動機產品線已經達到了實際運行100萬小時的裡程碑
  • 4到6噸推力的教練機發動機也必須自產嗎?
    如果把巡航飛彈的渦輪機也算上,那麼各種渦輪機的推力從幾百公斤到50多噸的推力都有,可以說跨度有2個數量級之大。而對軍用飛行器來說,巡航飛彈的渦輪機推力一般在2噸以下已經足夠,因為大部分巡航飛彈的自重都在3噸以下,只需要30%左右的推重比的渦輪發動機已經可用。推力更大一些的渦扇或者渦噴的推力在4到6噸的級別。多用於教練機和早期的一二代噴氣戰機。
  • 新一代高推重比發動機加力燃燒室技術
    在上一世紀,採用加力燃燒室的軍用發動機,在重量及複雜性上並未給發動機帶來很大害處困難,但在新一代的隱形飛機發動機設計中,減少發動機排氣的輻射性以及可調噴管(包括喉部尺寸及推力向量)的要求,使加力燃燒室的設計比以前大為複雜,因此帶來耗油率以及噪聲的增大。帶加力燃燒室的戰鬥機有渦噴發動機和低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其中以後者為主。
  • 中國渦扇15發動機,為何遲遲出不來,看美國就知道差距多大!
    大家都知道,航空發動機是一種非常複雜的裝備,項目上馬之前需要10年左右的技術預研,對國產渦扇15發動機來說,1996年中國渦輪院開始對渦扇15進行基礎部件預研,主要集中在高壓壓氣機,燃燒室,高壓渦輪這三大件上,經過10年的努力,2006年2月,渦扇15發動機正式立項,時間和中國空軍四代隱身重型殲擊機競標節點相近,迄今為止時間過去14年,仍然沒有取得成功!
  • 「全球最強渦扇發動機」——F135-PW-100
    F135-PW-100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極高的推重比,發展到現在其最大推力超過19噸。另外F135-PW-100具有極高的涵道比,F119-PW-100的涵道比為0.3,而F135-PW-100則達到了0.57。
  • 我國何時能造出世界一流航空發動機?值得驕傲!井噴時代悄悄來臨
    其實中國已經是世界航空發動機強國,中國現在就能製造國際一流的航空發動機,例如國產渦扇-10和改進型渦扇-10B發動機。很多公眾都不知道,中國是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後,世界第三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先進大推力小涵道比軍用渦輪風扇發動機的國家。目前國際上能搞火箭、飛彈、核彈的國家有很多,能搞飛機的也有十幾個國家。
  • 渦扇-15發動機有多牛?
    其中,俄羅斯蘇-27裝備的AL-31F發動機就是很重要的一款發動機。該發動機是由俄羅斯「土星」科研生產聯合體股份公司研製的帶加力燃燒室的渦扇發動機。蘇-27問世以來曾經創造了多項世界紀錄,首創了著名的高難度「眼鏡蛇」機動飛行動作。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其「幕後英雄」——AL-31F發動機。這種發動機尺寸小、推力大、穩定性高、維修簡便、使用壽命長。
  • 硬貨 | 「米格-23、米格-27、米格-29、蘇-27」退役發動機,適合科研!
    米格-23最初生產型米格-23S,裝備一具最大推力68.04千牛,加力推力97.84千牛的圖曼斯基R-27-F2M-300發動機(靜推力6,900公斤;加力推力1,0000公斤)。1978年,我國從埃及搞到一架米格-23戰機,等於也搞到了配套的兩臺蘇聯R-29發動機的簡化版R-27型渦噴發動機。這是中國首次接觸到大推力殲擊機用發動機。
  • 韓國五代隱身機首臺F414航發交付,和我國渦扇20對比性能怎麼樣?
    運20目前用的是俄制D60發動機,這款發動機現在看來已經非常落後和破敗了,推力也不怎麼夠。渦扇20從性能數據上來看,能完美解決運20目前的問題。最近有消息稱運-20已換裝疑似渦扇-20的四臺新型號發動機進行測試,如果該項目進展順利,渦扇-20也許很快就會定型投產,我國國產五代機殲20將會使用小涵道比的渦扇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