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來,網上陸續有關於渦扇20的官方、非官方消息,近年來還有疑似安裝渦扇20大涵道比發動機的運20被衛星拍到,但至今卻沒有運20換裝渦扇20的官方正式消息。渦扇20真身遲遲不露面引來國人各種猜測。不少人懷疑渦扇20研製失敗了,直到最近的一則新聞報導才徹底打消人民的疑慮。
疑似渦扇20裝上伊爾76進行高空飛行測試
近日,航空工業一飛院官微發布的一則新聞證實了「胖妞」運20的專用配套發動機渦扇20已經研製成功,正在裝機測試。
標題為《時間過半 任務過半 戮力同心加油幹》的新聞
為何這麼說呢?
首先,一飛院是運-20「鯤鵬」的研發單位,而需要一個專業團隊安裝發動機居然需要調試11天,說明文中提到的發動機是新型發動機。其次,文中還提到:「短艙」「電磁幹擾」。「短艙」是大涵道比發動機才有的附屬裝置,運20目前裝備的D30或者仿製的渦扇18都沒有。而且D30控制系統採用的是落後的機械液壓控制系統,並不存在複雜的「電磁幹擾」問題。只有採用全權限數式控制系統「FADEC」,才需要考慮「FADEC」電子元器件和飛機的電磁兼容問題。此外,我國為運20配套的發動機並不是D30或者仿製的渦扇18,而是涵道比、性能與CFM56這款發動機相似的渦扇20,因此可以判斷文中提到的這款發動機一定是渦扇20!
CFM56民用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
這則新聞也說明渦扇20已經走完核心機、原型機、以及地面試驗、高空飛行臺試驗等流程,已經基本成熟,即將大批量裝備運20大型運輸機!預計今年就能看的換裝渦扇20的運20大型運輸機翱翔藍天!
那麼換裝更先進的大涵道比發動機渦扇20以後,「胖妞」運20綜合性能將會有多大提升呢?
我國自主研製的220噸大型運輸機運20
第一,推力提升至少12%,起飛距離將大幅度縮短。
俄制D30發動機是一款涵道比只有2.42、推力只有12.5噸的老掉牙發動機。其採用的技術是上世紀60年代的技術,各方面性能都已經嚴重落後。渦扇20則是一款整體技術水平相當於上世紀90年代初的CFM56-5C型號的發動機,也就是說渦扇20推力至少達到14噸,推力比D30大12%。
這意味著什麼呢?假設裝備D30發動機的運20最大起飛重量為220噸,換裝渦扇20以後,運20最大起飛重量將提升到246.4噸!也就是說若運20結構承受得了,換裝渦扇20以後,其最大載重能提升26.4噸!當然了,運輸機載重量首先跟設計的結構承載能力有關,其次才是發動機。因此,提升的最大起飛重量不能全部轉換成載重量,部分要用來加強機身結構才能承受更大的載重量。但不管怎麼說,換裝推力更大、性能更先進的發動機,也將使運20載重能力提升不小。根據西飛公司的說法,目前的運20載重量為66噸。即使不提升載重能力,更大的推力也將帶來更好的加速性能,大幅度縮短運20的起飛距離,大大提升運20的起飛性能和飛行性能。
第二,渦扇20比D30多了反推力裝置、全權限數式控制系統,將大幅度減小運20的降落滑跑距離,並提升運20飛行性能。
相比D30,技術水平更先進的渦扇20還多了反推力裝置。運20在降落時,開啟渦扇20的反推力裝置將能發動機氣流方向反射到前方,實現氣動減速,大幅度降低運20的降落滑跑距離。全權限數式控制系統則可以降低發動機重量,提升發動機操控更加精準靈活,將有效提升飛機的飛行性能。
第三,相比D30,渦扇20涵道比更大,油耗降低幅度達到20%,將有效提升運20航程。
渦扇20整體性能相當於CFM56-5C發動機,油耗也相當。D30巡航油耗率為 0.73,而CFM56-5C發動機涵道比為6.6,油耗僅為0.577,也就是說渦扇20油耗比D30低20%左右。換裝渦扇20以後,運20航程可以提升25%。燃油效率更高,使用成本更低。
我國自主研製的渦扇20軍用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模型
第四、渦扇20壽命更長,全壽命周期使用成本更低。
D30發動機壽命僅有3000小時,而CFM56-5C發動機達到20000小時。即使渦扇20的壽命達不到20000小時,也能達到10000小時,一臺渦扇20至少相當於3臺D30。運20換裝渦扇20以後基本能做到全壽命周期內不用換發動機。這將大幅度降低運20的維護、使用成本。
我國自主研製的CJ1000A民用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
綜上所述,整體技術水平比D30至少提升30年的渦扇20將給運20帶來巨大的綜合性能提升。而且根據CFM的發展經驗,今後只需要換裝更大的風扇以及做好高低壓渦輪匹配,渦扇20的推力將很容易從14噸提升到16噸。若更換材料,提升渦扇20的渦前溫度,這款發動機的推力還將繼續提升。因此,渦扇20不僅僅能給運20帶來巨大的綜合性能提升,還將為我國今後研製更先進的發動機提供寶貴的經驗。比如已經成功點火的更先進民用發動機CJ000A,以及推力達35噸的CJ2000A。目前CJ2000A的核心機已於今年4月15日一次性點火成功!
我國正在研製的推力達35噸的CJ2000A民用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模型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作為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款大涵道比發動機,渦扇20的研製成功著實不易,僅原型機試驗時間就已達到8年。雖然它也僅相當於30年前美法共同生產的CFM56-5C發動機,但它的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相當於完整走完了大涵道比發動機的研製流程,今後我國研製更加先進的航空發動機將輕車熟路,相信未來我國將能更快研製出CJ1000A、CJ2000A等先進航空發動機!
以上圖文來源:原創 細說科技,原載網際網路,節能君想說:一滴水可以蕩漾整個湖面,一篇文章分享可以觸動整個心靈,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將即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