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扇20航空發動機終於研製成功了!運20即將換發

2021-02-15 節能在線
渦扇20航空發動機終於研製成功了!運20即將換發

2012年以來,網上陸續有關於渦扇20的官方、非官方消息,近年來還有疑似安裝渦扇20大涵道比發動機的運20被衛星拍到,但至今卻沒有運20換裝渦扇20的官方正式消息。渦扇20真身遲遲不露面引來國人各種猜測。不少人懷疑渦扇20研製失敗了,直到最近的一則新聞報導才徹底打消人民的疑慮。

疑似渦扇20裝上伊爾76進行高空飛行測試

近日,航空工業一飛院官微發布的一則新聞證實了「胖妞」運20的專用配套發動機渦扇20已經研製成功,正在裝機測試。

標題為《時間過半 任務過半 戮力同心加油幹》的新聞

為何這麼說呢?

首先,一飛院是運-20「鯤鵬」的研發單位,而需要一個專業團隊安裝發動機居然需要調試11天,說明文中提到的發動機是新型發動機。其次,文中還提到:「短艙」「電磁幹擾」。「短艙」是大涵道比發動機才有的附屬裝置,運20目前裝備的D30或者仿製的渦扇18都沒有。而且D30控制系統採用的是落後的機械液壓控制系統,並不存在複雜的「電磁幹擾」問題。只有採用全權限數式控制系統「FADEC」,才需要考慮「FADEC」電子元器件和飛機的電磁兼容問題。此外,我國為運20配套的發動機並不是D30或者仿製的渦扇18,而是涵道比、性能與CFM56這款發動機相似的渦扇20,因此可以判斷文中提到的這款發動機一定是渦扇20!

CFM56民用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

這則新聞也說明渦扇20已經走完核心機、原型機、以及地面試驗、高空飛行臺試驗等流程,已經基本成熟,即將大批量裝備運20大型運輸機!預計今年就能看的換裝渦扇20的運20大型運輸機翱翔藍天!

那麼換裝更先進的大涵道比發動機渦扇20以後,「胖妞」運20綜合性能將會有多大提升呢?

我國自主研製的220噸大型運輸機運20

第一,推力提升至少12%,起飛距離將大幅度縮短。

俄制D30發動機是一款涵道比只有2.42、推力只有12.5噸的老掉牙發動機。其採用的技術是上世紀60年代的技術,各方面性能都已經嚴重落後。渦扇20則是一款整體技術水平相當於上世紀90年代初的CFM56-5C型號的發動機,也就是說渦扇20推力至少達到14噸,推力比D30大12%。

這意味著什麼呢?假設裝備D30發動機的運20最大起飛重量為220噸,換裝渦扇20以後,運20最大起飛重量將提升到246.4噸!也就是說若運20結構承受得了,換裝渦扇20以後,其最大載重能提升26.4噸!當然了,運輸機載重量首先跟設計的結構承載能力有關,其次才是發動機。因此,提升的最大起飛重量不能全部轉換成載重量,部分要用來加強機身結構才能承受更大的載重量。但不管怎麼說,換裝推力更大、性能更先進的發動機,也將使運20載重能力提升不小。根據西飛公司的說法,目前的運20載重量為66噸。即使不提升載重能力,更大的推力也將帶來更好的加速性能,大幅度縮短運20的起飛距離,大大提升運20的起飛性能和飛行性能。

第二,渦扇20比D30多了反推力裝置、全權限數式控制系統,將大幅度減小運20的降落滑跑距離,並提升運20飛行性能。

相比D30,技術水平更先進的渦扇20還多了反推力裝置。運20在降落時,開啟渦扇20的反推力裝置將能發動機氣流方向反射到前方,實現氣動減速,大幅度降低運20的降落滑跑距離。全權限數式控制系統則可以降低發動機重量,提升發動機操控更加精準靈活,將有效提升飛機的飛行性能。

第三,相比D30,渦扇20涵道比更大,油耗降低幅度達到20%,將有效提升運20航程。

渦扇20整體性能相當於CFM56-5C發動機,油耗也相當。D30巡航油耗率為 0.73,而CFM56-5C發動機涵道比為6.6,油耗僅為0.577,也就是說渦扇20油耗比D30低20%左右。換裝渦扇20以後,運20航程可以提升25%。燃油效率更高,使用成本更低。

我國自主研製的渦扇20軍用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模型

第四、渦扇20壽命更長,全壽命周期使用成本更低。

D30發動機壽命僅有3000小時,而CFM56-5C發動機達到20000小時。即使渦扇20的壽命達不到20000小時,也能達到10000小時,一臺渦扇20至少相當於3臺D30。運20換裝渦扇20以後基本能做到全壽命周期內不用換發動機。這將大幅度降低運20的維護、使用成本。

我國自主研製的CJ1000A民用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

綜上所述,整體技術水平比D30至少提升30年的渦扇20將給運20帶來巨大的綜合性能提升。而且根據CFM的發展經驗,今後只需要換裝更大的風扇以及做好高低壓渦輪匹配,渦扇20的推力將很容易從14噸提升到16噸。若更換材料,提升渦扇20的渦前溫度,這款發動機的推力還將繼續提升。因此,渦扇20不僅僅能給運20帶來巨大的綜合性能提升,還將為我國今後研製更先進的發動機提供寶貴的經驗。比如已經成功點火的更先進民用發動機CJ000A,以及推力達35噸的CJ2000A。目前CJ2000A的核心機已於今年4月15日一次性點火成功!

我國正在研製的推力達35噸的CJ2000A民用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模型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作為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款大涵道比發動機,渦扇20的研製成功著實不易,僅原型機試驗時間就已達到8年。雖然它也僅相當於30年前美法共同生產的CFM56-5C發動機,但它的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相當於完整走完了大涵道比發動機的研製流程,今後我國研製更加先進的航空發動機將輕車熟路,相信未來我國將能更快研製出CJ1000A、CJ2000A等先進航空發動機!

以上圖文來源:原創 細說科技,原載網際網路,節能君想說:一滴水可以蕩漾整個湖面,一篇文章分享可以觸動整個心靈,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將即時刪除!

相關焦點

  • 中國渦扇20發動機終於曝光了!一張圖就讓軍迷徹底沸騰了
    歐美及俄羅斯航空工業也大多採用這一方式,以一款非常成熟優秀的噴氣式發動機核心機為基礎,衍生出不同用途的型號。正如最初渦扇-10「太行」大推力軍用渦扇發動機是為殲-10第三代輕型戰鬥機配套研製一樣,渦扇-20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也是為運-20大型運輸機配套研製的。雖然現在首批生產下線並裝備中國空軍航空兵部隊的運-20大型運輸機裝備的還是俄羅斯提供的D30-KP2渦扇發動機。但是從總的研製進度來看,渦扇-20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全面裝備到運-20大型運輸機上的時間應該也不會很晚了。
  • 國產運20或已換裝渦扇20引擎:還有一個更大好消息傳來
    在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發布的《長風破浪》宣傳片中,運-20生產線首次曝光。此前,唐長紅已透露運-20今年將換裝中國國產發動機。若運-20換裝國產發動機,其產能將不受發動機的制約,將快速進入批量生產階段。有軍事觀察家根據最新發布的圖片推測,我國自行研製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渦扇20已初步完成由伊爾76運輸機改裝的發動機飛行試驗臺的試飛考核任務,即將在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上進行該型發動機的適航審查試飛工作,也就是說
  • 運20B成功首飛!渦扇20航發正式上線,和西方差距還有多大?
    微信推送規則變更,不想錯失虎哥的看官們,請點擊頂部藍字「迷彩虎」進
  • 中國渦扇20發動機試驗畫面
    ,相比其他三臺D30型發動機,新型發動機顯得更加「豐滿」,可以肯定,這是國產新型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從當前媒體猜測的情況來看,這應該就是中國正在試驗的渦扇20大推力發動機。關於國產渦扇20發動機的消息其實早有報導,2013年末,網上就曝光了一張疑似渦扇20發動機的試車照,當時就有分析人士指出,從該發動機的外形和結構可以看出,中國渦扇20在設計上和美國CFM56系列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基本一致,後者現在被作為波音
  • 渦扇20有好消息?運20終於迎來真正國產航發,性能再度提升!
    運20終於迎來了真正的國產大推力發動機,空運空投性能再度提升!運-20作為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款大型運輸機改變了我軍過去幾十年嚴重缺乏戰略運送力量的「窘境」,現在又有了渦扇-20的加持,整體能力將再上一層樓。
  • 運20換上國產發動機後,美國開始酸了,俄卻說:1970年的水平
    圖為運20近日,據媒體報導,最近一張運20照片在網上被廣為流傳,隨後有美國軍事專家聲稱,運20明顯是已經換上了國產渦扇20發動機,在運20換上國產發動機後,未來將進入大量生產階段,因此美國開始酸了,俄專家卻說
  • 運20換裝國產渦扇20?美媒稱彈射型殲15曝光
    上周,央廣軍事節目中專家表示,有消息稱運-20將換裝渦扇-20發動機,推力增大、耗油減少,可使飛機起降距離變短。
  • 轟20還沒飛都怪發動機?渦扇20推力大且省油,卻不是最佳選擇
    所以,確認發動機的數量和性能,往往可以大致推斷出飛機的基本性能。D-30KP2是運20和轟6k最初原型機的通用發動機,2015年以前,中國航空工業一共引進了239臺D-30KP2發動機,按照俄媒的報導,2016年以後我國又購買了224臺,以每年大約40臺左右的速度持續交付中國。
  • 渦扇15傳來重要消息!殲20「心臟病」終於治好了!
    而這其中最重要的部件是,俄制AL-31航空發動機,這款發動機支撐了中國一代半戰鬥機,AL-31FN發動機作為殲10戰鬥機的主力裝備,支撐了殲10戰鬥機的試飛,批量生產;而且AL-31家族還創造了一個奇蹟,AL-31FM1發動機還支撐了殲-20戰鬥機的試飛,可以說離了俄制發動機,中國航空走不到這麼遠。
  • 運20將換裝渦扇20?2021年第一架已經交付,未來到底多少才夠?
    >
  • 國產運20威武霸氣,性能優越不負盛名,國產發動機取代俄國貨
    文/得閒飲茶運-20是我國自主研製的戰略運輸機,自2013年1月在西安閻良基地成順利完成首飛、2016年正式交付以來,生產速度一直保持在較快水平
  • 渦扇15曝推力損失大問題,殲20還是要買蘇57的發動機?
    中國的發動機技術就是這樣被鍛造出來的。」那麼渦扇15發動機研製真的出問題了嗎?殲20又要用回俄制發動機嗎?中國就一定會買蘇57的發動機嗎?也就是說,渦扇15的整體研製時間大概在14年左右。作為對比,美國F119發動機的研製時間為12年左右。顯然,渦扇15的研製其實並不是太慢。另外從顧誦芬院士在2003年發表的文章裡也可以很明顯看到,其實我們在殲20研製之初就考慮到渦扇15發動機的進度會落後於機體平臺。
  • 渦扇15發動機終於要來了,殲-20將迎來合適的心臟,成為完全體
    直到近些年來 才算終於擺脫了 對俄制航發的依賴,這就導致我國的殲-20隱身戰鬥機直到批量生產之後,仍在使用俄制AL-31FN發動機,不得不說 這確實有點寒酸了。之所以說寒酸,這是因為首先這款發動機提供的動力不足,達不到殲-20的性能要求,只能湊合使用,這就導致我國的殲-20戰機在五代機競爭中陷入不利的局面。
  • 殲-20殲-35運-20都有驚喜 最大意外是H-20
    殲-20的發動機尾噴口有了鋸齒形狀第13屆中國航空航天博覽會(珠海航展)於9月28日在廣東珠海隆重開幕,這場深受疫情影響
  • 渦扇15發動機終於要來了,殲20將迎來合適的心臟,成為完全體
    AL-31F發動機直到近些年來 才算終於擺脫了 對俄制航發的依賴,這就導致我國的殲-20隱身戰鬥機直到批量生產之後,仍在使用俄制AL-31FN發動機,不得不說 這確實有點寒酸了。程榮輝能夠成為軍工榜候選人,說明渦扇15發動機的進展非常順利,在不久的將來就會量產,殲20裝上渦扇15發動機後,將成為真正的「完全體」,多方面性能都會得到加強。
  • 渦扇20到底有多先進?中國發動機不再受制
    可遺憾的是運20的發動機卻不是中國研究的,而是用的俄羅斯研發的D-30KP-2,所以中國人非常期待可以自己研發出發動機,一切自力更生,不再需要國外的設備來幫助,不可否認的是俄羅斯的渦扇發動機確實非常優秀,近十年來中國一直在從俄羅斯進口這種發動機,中國目前所研製的所有武器裝備,用的全部都是俄羅斯的這款渦扇發動機。
  • 2021第一架運-20飛機交付,未來總產量有望超300架
    不僅研製速度快,而且運-20的生產速度同樣很快,這主要得益於西飛的脈動生產線。根據公開資料介紹,西飛早在2010年就建立了中國航空工業第一條脈動生產線,即殲轟-7飛機脈動生產線,相信運-20應該也採用了脈動生產線。
  • 渦扇-15「又」上殲-20了?呵呵
    這其中的XX當然是渦扇了,而依據「常識」,這個項目得出的推論大概是這麼幾點:渦扇15已經完成研製定型,渦扇15已經投入批量生產;渦扇15至少有三批。順著這幾點,還有自由發揮出來的什麼「叫批就不能太少」啊,「每批至少有10臺」啊什麼的,反正大家自己也可以試著跑跑小火車。
  • 關鍵時刻,渦扇15傳來好消息!殲20的「心臟病」終於治好了!
    而這其中最重要的部件是,俄制AL-31航空發動機,這款發動機支撐了中國一代半戰鬥機,AL-31FN發動機作為殲10戰鬥機的主力裝備,支撐了殲10戰鬥機的試飛,批量生產;而且AL-31家族還創造了一個奇蹟,AL-31FM1發動機還支撐了殲-20戰鬥機的試飛,可以說離了俄制發動機,中國航空走不到這麼遠。不過最近網絡傳來好消息,國產殲-20戰鬥機換裝國產渦扇15發動機試驗工作可能已經完成!
  • 運20用國產航發後有哪些變化 最大起飛重量或超255噸
    來源:浩漢防務  眾所周知,國產自主研製的運20運輸機雖然早在2016年就已經服役投入使用,且該機據傳一直有著最大起飛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