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國產運20或已換裝渦扇20引擎:還有一個更大好消息傳來

2021-02-15 世界先進位造技術論壇

3月中旬,中國運-20重型軍用運輸機總設計師唐長紅在接受央視《東方時空》欄目採訪時表示,運-20已正式批量生產。他還表示,「飛機交付部隊以後完成了很多新的試驗,像運載、空投、空降等」。在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發布的《長風破浪》宣傳片中,運-20生產線首次曝光。

此前,唐長紅已透露運-20今年將換裝中國國產發動機。若運-20換裝國產發動機,其產能將不受發動機的制約,將快速進入批量生產階段。

有軍事觀察家根據最新發布的圖片推測,我國自行研製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渦扇20已初步完成由伊爾76運輸機改裝的發動機飛行試驗臺的試飛考核任務,即將在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上進行該型發動機的適航審查試飛工作,也就是說渦扇20發動機或已經裝備某運20飛行實驗臺。

當該項試飛結束後,也意味著制約我國大型軍用運輸機的最後一個瓶頸被順利攻克,大型軍用運輸機動力受制於人,或完全依靠仿製的局面將得到根本性的改變,歷經50年曲折的大飛機國產航空動力「中國夢」終於得到實現。本文根據國內公開資料披露大型軍用運輸機動力的相關研製歷程。

早在1969年,我國的瀋陽發動機研究所就開始了渦扇-6甲發動機的方案研究工作,該發動機由為殲9戰鬥機配套研製的渦扇-6發動機核心機改進而來,重新設計了風扇葉片、增壓級和內、外涵固定噴管,去掉了加力裝置。因其推力較大(起飛推力達11噸),經濟性較好,計劃用於噴氣式運輸機(70年代上馬的代號運9的四發大型軍用運輸機)和轟炸機(70年代計劃研製的轟6大改)的動力裝置。總共製造了三臺渦扇-6甲發動機。並於1970年3月首次完成地面臺架運轉,總運轉時間達42.5小時。

1972年攻克了喘振和超溫兩大技術關鍵,實現了高轉速穩定運轉,性能接近設計指標要求。正當科研人員以極大的熱情推動該發動機繼續研製工作時,由於國內環境突變,以及相關人為原因,1973年3月上級機關決定渦扇-6甲發動機停止研製,使我國的大飛機動力從此與國外拉開了極大的差距。該事件的嚴重後果直到今天仍在體現。

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由於國家的發展重點發生了重大轉移,大飛機用渦扇發動機型號整整20年沒有立項,技術力量和隊伍士氣被嚴重削弱,即使這樣,我國的有關技術人員仍然沒有停止相關探索,利用對外開放的有利時機,從80年代中期開始,先後與英、美、法、德、俄等國著名航空發動機公司進行了廣泛的技術合作,針對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的關鍵部件技術開展了一系列的預先研究和設計技術培訓工作。

進入21世紀後,我國開始重新重視國防科技力量的發展,先後研製成功了渦噴14「崑崙」加力式雙轉子渦噴發動機和渦扇10「太行」加力式雙轉子渦扇發動機。瀋陽發動機研究所針對在兩型軍機機研製中積累的大量先進技術和工程經驗以及如何向燃氣輪機和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推廣應用的問題,開展了一系列相關研究工作。

在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方面,以進口的大型俄制運輸機伊爾一76和未來的國產大型軍用運輸機為應用目標,在渦扇10「太行」發動機核心機基礎上,進行了中、高涵道比兩種渦扇發動機的方案研究。

第一種方案保持「依爾一76」運輸機的發動機短艙尺寸不變,新研製的發動機能夠與俄制D-30KP-2中等涵道比發動機安裝互換,但起飛和巡航耗油率分別比D-30KP-2發動機的降低8~10%和4~5%,主要用於伊爾一76運輸機動力國產化替代,飛機的改裝工作量最小。

第二種方案在起飛推力與D-30KP-2發動機相當(12噸)的前提下,起飛和巡航耗油率分別比其降低30%和12~15%,燃油經濟性有較大幅度的改善,大幅提高運輸機航程,但發動機最大直徑由D-30KP-2的1.46米加大到1.7米以上,需重新設計發動機短艙。

從目前的公開資料可以判斷,渦扇20發動機採用了第二種研製方案,其性能基本與俄羅斯研製的PS-90A-76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持平。PS-90A-76作為D-30KP-2的換代發動機,起飛推力和最大推力均大幅增加,飛行平均油耗降低15%以上,並已實現視情維修,沒有絕對的總壽命和翻修間隔規定。同時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根據最新披露的劉永泉總師先進事跡和王華明院士的世界最大3D列印鈦合金部件來推斷,隨著我國大型隱形轟炸機配套動力的需要,第一種方案並沒有被放棄,反而被列入了最高等級研製計劃,並對原研製方案上做了大量技術改進,也就是被命名為渦扇30的中等涵道比大推力發動機。

由於瀋陽發動機研究所同時要負責渦扇10太行系列改進型,渦扇15原型機,渦扇20原型機,渦扇30原型機,渦扇XX變循環發動機預研型號,六代機發動機核心機的研製工作,研製人手估計嚴重不足,這也許是渦扇20發動機研發緩慢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正所謂好事多磨,現在渦扇20發動機已經箭在弦上,蓄勢待發!

大家怎麼看?歡迎一起留言交流~

內容來源:土星軌道觀察室,侵權煩請聯繫刪除。

本期編輯:AMTForum(加編輯微信,入技術交流群)

商務合作:021-37709287

投稿郵箱:info@amtbbs.org

【關注公眾號 · 留言送軍刀】

關注本公眾號後,發送關鍵字「軍刀」可獲取活動詳情!

【上期獲獎 · 瑞士軍刀】

上期留言點讚數最高文章,原文連結《承兌匯票害死無數企業!人大代表呼籲全面取消!》,感謝壇友支持。

【免費學習 · 機械軟體】

壇友們可以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在手機上觀看各類機械軟體全套視頻教程。

推薦一個優質公眾號,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渦扇20有好消息?運20終於迎來真正國產航發,性能再度提升!
    有消息稱我國某型飛機換裝新型發動機,國際社會推測可能是渦扇-20大涵道渦扇發動機。
  • 運20換裝國產渦扇20?美媒稱彈射型殲15曝光
    上周,央廣軍事節目中專家表示,有消息稱運-20將換裝渦扇-20發動機,推力增大、耗油減少,可使飛機起降距離變短。
  • 渦扇15傳來重要消息!殲20「心臟病」終於治好了!
    ▲殲-20戰鬥機現在使用的還是引進俄羅斯發動機不過最近網絡傳來好消息,國產殲-20戰鬥機換裝國產渦扇15發動機試驗工作可能已經完成!殲-20發動機實現了全國產化,即將大批量生產交付部隊!殲-20戰鬥機是中國第五代隱身戰鬥機,它原本計劃配套的發動機就是國產WS-15渦扇發動機,從海外資料來看,國產WS-15發動機與美國F119渦扇發動機性能相當或者相近。
  • 運20B成功首飛!渦扇20航發正式上線,和西方差距還有多大?
    微信推送規則變更,不想錯失虎哥的看官們,請點擊頂部藍字「迷彩虎
  • 殲-20殲-35運-20都有驚喜 最大意外是H-20
    同時,這次航展的展館數量也從上屆的8個增加到了11個,包括升級版殲-20和殲-16D與大批尖端無人機等參展的新機型新裝備明顯增多。但最好的消息,也不斷傳來,甚至還包含轟-20的好消息,實在令人振奮。不排除殲-20會在閉幕式上表演落葉飄首先第一個好消息來自殲-20,該機首席設計師楊偉在航展期間透露,殲-20已換裝國產發動機,且開始量產。而這次參展表演的殲-20,就裝備了國產發動機,在開幕當天的飛行表演中,新升級的殲-20以多個動作,充分展現了優越的低空高速,小半徑轉彎和大迎角飛行能力,這一系列動作具有極強的實戰意義。
  • 渦扇20航空發動機終於研製成功了!運20即將換發
    運20即將換發2012年以來,網上陸續有關於渦扇20的官方、非官方消息,近年來還有疑似安裝渦扇20大涵道比發動機的運20被衛星拍到,但至今卻沒有運20換裝渦扇20的官方正式消息。渦扇20真身遲遲不露面引來國人各種猜測。不少人懷疑渦扇20研製失敗了,直到最近的一則新聞報導才徹底打消人民的疑慮。
  • 運20將換裝渦扇20?2021年第一架已經交付,未來到底多少才夠?
    >
  • 轟20還沒飛都怪發動機?渦扇20推力大且省油,卻不是最佳選擇
    目前中國可以用於大型軍用飛機的國產發動機有兩種:WS-18和WS-20兩種渦扇發動機。WS-18還有一個優勢:它已經研製成功並在轟-6K和運-20兩款大型飛機上使用多年,性能成熟可靠;WS-20是一款新發動機,雖然目前已經研製定型,但是要真正成熟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如果考慮技術風險和研製周期的話,那麼自然應該選擇WS-18型發動機。
  • 關鍵時刻,渦扇15傳來好消息!殲20的「心臟病」終於治好了!
    而這其中最重要的部件是,俄制AL-31航空發動機,這款發動機支撐了中國一代半戰鬥機,AL-31FN發動機作為殲10戰鬥機的主力裝備,支撐了殲10戰鬥機的試飛,批量生產;而且AL-31家族還創造了一個奇蹟,AL-31FM1發動機還支撐了殲-20戰鬥機的試飛,可以說離了俄制發動機,中國航空走不到這麼遠。不過最近網絡傳來好消息,國產殲-20戰鬥機換裝國產渦扇15發動機試驗工作可能已經完成!
  • 運20用國產航發後有哪些變化 最大起飛重量或超255噸
    但是,紙面數據終歸是紙面,由於從俄羅斯購買的俄制D-30KP-2渦扇發動機推力不足,國產配套新型渦扇發動機尚在研發,我國運-20運輸機的運載能力和最大起飛重量其實一直都未能達到220噸/66噸的設計指標。
  • 運-20兩年8出國門,航程8萬公裡,已成空運主力
    就目前官方公布的消息來看,兩架運-20是從廣州起飛,飛過上萬公裡航程後,在湯加當地機場降落,卸下總共約33噸的救援物資,順利完成整個人道救援任務的前期任務。這是運-20服役以來,首次執行超過一萬公裡的超遠程運輸任務,同時也是運-20第一次前往大洋洲的戰略行動。
  • 殲20換裝WS15發動機後 將實現超音速巡航?
    中國殲-20的問世標誌著中國躋身於世界前列。但是從飛行訓練,技術分析上看,中國殲-20戰機確實存在著一個大問題,這也是中國一直以來難以解決的棘手問題。眾所周知,中國在航空發動機技術方面的研究有所欠缺,並且由於五代機同三代四代機有著巨大區別,對航空發動機也同樣有著巨大要求。中國殲-20原型用的是俄制的AL-31F-M1發動機,後來逐漸用上了中國國產渦扇-10發動機。
  • 中國渦扇20發動機試驗畫面
    ,從當前媒體猜測的情況來看,這應該就是中國正在試驗的渦扇20大推力發動機。關於國產渦扇20發動機的消息其實早有報導,2013年末,網上就曝光了一張疑似渦扇20發動機的試車照,當時就有分析人士指出,從該發動機的外形和結構可以看出,中國渦扇20在設計上和美國CFM56系列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基本一致,後者現在被作為波音
  • 運20換上國產發動機後,美國開始酸了,俄卻說:1970年的水平
    圖為運20近日,據媒體報導,最近一張運20照片在網上被廣為流傳,隨後有美國軍事專家聲稱,運20明顯是已經換上了國產渦扇20發動機,在運20換上國產發動機後,未來將進入大量生產階段,因此美國開始酸了,俄專家卻說
  • 韓國五代隱身機首臺F414航發交付,和我國渦扇20對比性能怎麼樣?
    那麼這款美制的F414發動機和我國國產渦扇20對比性能怎麼樣?運20目前用的是俄制D60發動機,這款發動機現在看來已經非常落後和破敗了,推力也不怎麼夠。渦扇20從性能數據上來看,能完美解決運20目前的問題。最近有消息稱運-20已換裝疑似渦扇-20的四臺新型號發動機進行測試,如果該項目進展順利,渦扇-20也許很快就會定型投產,我國國產五代機殲20將會使用小涵道比的渦扇15。
  • 殲20強力「心臟」!中國渦扇15發動機終於現身,最大推力18噸
    發動機作為戰鬥機的「心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很長一段時間,殲20因未裝配四代發動機而被外媒嘲笑,所以作為殲20 官方配置的渦扇15換裝量產已經是迫在眉睫。  不久前,傳來消息,來自航發集團的渦扇15總設計師程榮輝登上中國軍工企業評獎榜首,這可見中國軍迷、主流媒體和國防領域對渦扇15的高度評價和認可。據傳,未來殲20換裝之後機動性將超越美國的F22戰鬥機。
  • 運20將會裝備200架,運輸實力讓人點讚,國產引擎替代俄式製造!
    在2013年的時候運20完成首飛,我國終於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國產大型運輸機。從外形上來看,這款運輸機外觀比較龐大,不少網友都喜歡稱其為「胖妞」。距離運20首飛已經過去8年時間,那麼這些年來,運20到底演變成什麼樣子?
  • 2021第一架運-20飛機交付,未來總產量有望超300架
    於是,就出現了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那就是飛機等發動機,所以,不斷有衛星圖片顯示,大量的運-20停在西飛的機場上,機翼下並沒有發動機,明顯是在等待發動機到貨。而目前並沒消息報導中國再次進口俄羅斯發動機,估計後期的運-20都要裝國產的發動機了。
  • 運20或將生產200架,換裝國產發動機後,性能上又有哪些突破?
    最近,我國空軍又迎來了一個「大傢伙」的喜訊-運20將量產。此前,美國專家還相當自信的對外宣稱,中國的運20實現量產還遙遙無期。按照外界的預測,未來運20量產將達到200架,那另一個隨之而來的問題是,俄制發動機恐難滿足需求。
  • 中國運-20採用俄發動機,D-30真有那麼好嗎?安全不太好!
    很多俄羅斯航空愛好者拍攝了無數的運-20靚照,對運-20優秀的表面工藝質量表示讚嘆,但是某些朋友也指出,這一款中國最新型大型飛機,還是採用俄羅斯上個世紀60年代設計的落後發動機,這就是D-30KP2航空發動機,這款發動機也長時間在圖-154客機上運行,安全性並不好,這讓不少朋友都擔心,運-20何時能夠換裝新型渦扇-20發動機,提高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