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襲的中國隱身戰機:殲20和殲31誰將成為我國航母下一代保護神?

2022-01-30 萬眾星球

作為我國自型研製的首款第四代隱形戰機,殲20在2011年1月11號剛剛首飛,就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它不僅代表了我國航空工業的最高水準,而且還早為認定為我國空軍未來空中優勢的締造者。和殲20截然相反,我國另一種第四代隱形戰機殲31從一面世開始,就伴隨著不斷的爭議。

殲31 鶻鷹戰機

有的人十分看好它的未來,聲稱它不但能夠與殲20組成高低搭配,兼顧高性能和龐大數量的需求,同時殲31還存在上艦的先天優勢,可以成為我國航母未來的保護神。而且有些人就對殲31的未來並不樂觀,甚至認為外形類似F22和F35蘇合體的殲31,根本就不是四代機,最多就是以 一隱形飛機,而且隱形性能也並不強,距離殲20所樹立的中國四代機標準是相差很遠的。

2012年10月31日,殲31從瀋陽飛機工業集團的機場跑道上拔地而起,成功進行了首飛。兩年之後,2014年11月,它又從瀋陽飛到遙遠南方,航程2400公裡,參加了第十屆珠海航展,在中外媒體前公開亮相。然而作為我國研製的第二款隱形四代機,殲31從誕生那一刻起就遭受了大量非議,有人甚至列舉了殲31十宗罪來表達對其的不滿,引發各種不滿,最主要原因之一就在於殲31僅是企業自主研製的中型隱身戰鬥機,並未取得國家立項,因此沒有資格與國家立項的重點型號殲20相提並論。

從外形上看,它與F22和F35非常類似,可以看作美國這兩種四代機的結合體,但是由於國內薄弱的發動機技術水平,導致殲31的性能遠在F22和F35之下。不僅如此,在殲31公開亮相之後,有網友通過高清照片發現殲31所謂的黑色隱身塗裝,僅僅只是普通的黑色塗料,其機翼加工水平也比較低,機身和機翼連接處蒙皮細節較為粗糙,甚至在珠海航展現場持續進行了多日的飛行測試之後,及時外表發生了顯著變化。

殲31 鶻鷹戰機

據網友發布的圖片顯示,殲31戰機在兩側機翼的背面竟然出現了兩道人字型線條,這可能是氣流長時間吹刷,機翼蒙皮導致的結果,因此,許多媒體和專家對殲31是並不樂觀的態度。甚至有人稱殲三一根本就不是四代機,最多就是一型隱形飛機,而且隱形性能也不強,殲30距離殲20所樹立的中國四代機標準相差甚遠。

但是也不得不說,因為殲31,它是沈飛自籌資金來搞的,所以他就不像殲20的那麼名正言順,就比如說我們國家就說把它正式作為我們的四代機,而殲31就有點類似於說我自己研製,我自己搞的,那麼將來他的身份怎麼定?

所以說從目前來看,儘管殲31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但是對於他的研製單位來說卻不會輕言放棄,很快他們就研製出了一個全新版本的殲31。

雖然殲31亮相珠海航展並沒有取得預想中的效果,但是在室內展廳靜態展示的一款大模型,卻為他的未來發展加分不少。據悉,這款名為fc31的飛機模型,實際上就是殲31的未來改進版本,相比殲31首架原型機,他已經有了非常多的變化,,甚至許多方面與殲20十分類似。

試飛中的殲31戰機

據媒體報導,殲31的大比例模型的主起落架艙門已經發生了改變,去掉了原先的紅色底色,所佔用空間也有明顯縮小,垂尾也改為與殲20非常類似的全動式設計。除此之外,該機的垂尾頂部也和殲20一樣進行了切角設計,發動機尾噴口和主機外形也與殲20十分類似。

有媒體報導稱,在殲31 2.0版模型的身上,甚至還發現了與殲20十分類似的EOTS組件,只不過被切成了土豪金的顏色,EOTS是裝備在四代機身上的一種先進的光學系統,還有7元表面鍍膜的藍寶石晶片組成,可提供360度全向視野,飛行員憑藉它不但能夠看透飛機的機身,而且還可以鎖定空中與地面目標。

2014年11月11日,殲在第十屆珠海航展上高調亮相,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而比殲31公開亮相,更值得大家關注的是這種四代隱形戰鬥機未來的命運,與橫空問世的我國第一種隱身戰鬥機殲20不同,殲31在曝光之初就被媒體貼上了,與F35類似的航母艦載機的標籤。

殲三一高調亮相較小的體型,是否真的能夠成為上艦的先天優勢?

艦載版殲31戰機

和美國正在研製的F35一樣,殲31在曝光之初就被貼上了艦載機的標籤,不僅在民間和軍事論壇的中早已畫出了殲31艦載機的想像圖,甚至連研製殲31的單位也曾公開承認艦載機是自己瞄準的目標之一。

而這些支持現在要成為艦載機的種種論調當中,經常強調的理由就是殲31體積相比殲20要小,有利於航母搭載更多的數量,可是對於一款以隱形為主要手段的四代機而言,殲31偏小的體型到底是優點還是缺點?殲31的體型真的能夠成為他上艦的先天優勢嗎?

自從殲三一守下原型機問世的那一刻起,將其發展為中國未來航母艦載機的呼聲就不絕於耳,不過要想從旱鴨子變成鹹水雞,殲31必須面對一個強勁對手的挑戰,他就是註定要在未來中國空軍挑大梁的殲20。

在這項選擇,中國軍民總體上更傾向於殲20,其理由是殲20集中了我國最先進的技術與智慧,是不惜血本打造的國家級重點工程。在航母載機數量很有限的情況下,單機性能尤為重要,殲20機體較大,載荷,航程和作戰半徑出色,能夠讓航母見躲在相對安全的區域,有利於艦隊的生存。

而資深專家卻更看好殲31,因為殲20為了獲得絕佳的瞬間盤旋性能,採用了獨特的鴨式布局,與此同時,卻造成了他在航母上低速起降非常困難的缺陷,駕駛殲20在航母上起降,飛機很可能反應十分遲鈍。不僅如此,殲20的一對大後掠角的三角翼並不適應在航母上頻繁的低空低速起降,也不適合進行摺疊。

而殲31常規布局的機翼摺疊起來就很方便,不過更為關鍵的因素是,據外媒推測,鶻鷹殲31全長不到17米,明顯比20米出頭的殲20更適應艦載環境,能夠在航母上部署更多的數量。

外媒製作 艦載版殲31想像圖

應該說體積小肯定是一個優勢,因為體積小,重量就輕,相對來說,航母上可以搭載的這種飛機就會多一些,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我們其實要考慮一個飛機他是否能夠上艦,是很多因素的一個考慮,比如說幾何的外形,機翼的可摺疊。

如果機翼不可摺疊,那麼肯定是不行的,另外要有一些特殊的設計,要和整個這個著艦系統要配合,你要有尾鉤。另外機翼升力要足夠大,最重要的,我覺得飛機強度必須要達到一定的強度,否則的話,你想在這麼搖晃的航母上著艦的話,飛機達不到一定的強度是不行的。

所以我們說g20和殲31應該說各自都有各自的優勢。那麼究竟最終誰會上線,還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不過我們看到最近又有消息說呢呃,未來我們國家的隱形艦載機既不是殲20,也不是殲312,是一款全新的戰鬥機。

就在大家為殲31和殲20誰更適合上艦,這個問題爭論不休的時候,2013年5月,據外媒報導,中國第四代艦載戰鬥機的選型工作已經結束,中國海軍從眾多的競爭者中選擇了最適合自己未來需求的艦載四代機方案,出人意料的是這個最終中標的艦載四代機方案既不是殲31,也不是殲20。

殲20威龍戰機

而是一種此前大家都從未聽說過的新型戰鬥機,這種新型艦載戰鬥機目前處於絕密狀態中,外界無法獲取有關它的任何信息。據加拿大媒體透露,新型艦載戰鬥機競標項目的最終贏家是生產殲31的瀋陽飛機工業集團,他是目前中國唯一一家具備艦載機研製經驗的單位,這幾乎成為他的最終勝出的決定因素,不過瀋陽飛機工業集團參與競標的並非殲31,也不是傳言中的殲31大改,而是一種全新外形的隱形飛機,可能結合了此前在空軍四代機競標中落敗的雪鴞戰機的部分性能。

實際上早在殲20面世之前,網絡上就曾經出現了一種名為潛龍的新型戰機想像圖,其科幻的外形讓人們過目難忘,機身採用了與殲20類似的鴨翼和雙發雙垂尾設計,但是總體結構卻遠比殲20更加先進。有網友聲稱,潛龍戰機就是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和中航工業成飛公司,為未來中國航母研製的一種四代隱形艦載機方案。這種先進艦載機一旦服役,其性能要遠遠超過設計保守的美國F35戰機。

不過時隔多年之後,媒體最終證實,所有的潛龍戰機僅僅只是網友的一種想像,絕不可能真實存在。不過雖然有關潛龍的想像圖最終證明只是網友的即興之作,但是他卻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我國未來艦載機的發展方向。首先必須具備隱形高機動以及可能太小的體系。

除此之外,更為關鍵的是我國下一代艦載機的性能必須全面超越F35,因為按照最快的艦載機服役計算,我國下一代艦載機全面在航母上服役,也必須到2025年之後,那個時候我國周邊已經有許多國家裝備了F35或者與其性能類似的第四代戰鬥機,如果我國下一代艦載機的性能還不如F35,必將使我國航母編隊處於一個非常危險的地位!

F35艦載機版

隱形艦載機是否一定要超過F35?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知道F35它現在就已經基本上開始服役了,而我們國家將來這麼研製的這個艦載機,在上線的時候呢,估計這已經是過了一段時間了,可能是10年或者更長的時間,在這麼長的時間裡,從技術發展的角度,我們的對手也都已經都是F35了,如果我們的這個艦載機還達不到這個F35這個水平,那你肯定滿足不了作戰需求。

另外我們知道現在這個航電系統它的發展速度都是非常快的,從這個角度來看,極有可能我們的艦載機那個時候要比F35更先進,更具有後發優勢。但是不能說我們所有的性能都比F35先進,我覺得這樣的一個話就在說的不客觀,因為我們要認識到有些技術方面可能中國並不落後,但是。有些技術,我們是有薄弱環節的,所以說我們只能說針對我們國家的特點,有所為有所不為。然後儘量的提高他整個的綜合的作戰能力,所以這樣說來,未來我們國家的隱身艦載機不一定要全面超過F35。

就在網絡曝光了一張圖204客機的照片,引發了媒體的關注,從外形上看,這架客機除了在機首刷有769這個特殊的編號之外,在機頭上部還有一對極不尋常的鴨翼。除此之外,從外觀上的特徵也可以看出這架經過改裝的圖204絕不是普通的民航客機!

改裝後的圖204客機

圖204是俄羅斯圖波列夫航空科學技術聯合體研製的雙發中程客機,其基本性能大致相當于波音737或者空客320,該機於1989年一月首飛,我國民航曾經向俄羅斯訂購了5架圖204等貨運型號,其中包括這次被曝光的769號。

據媒體報導,該機隸屬於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機頭部分已經被改裝成為國產第四代隱形戰鬥機殲20雷達罩的形狀,內部安裝有一臺相控陣雷達,從外形上看,它好像一架客機中的戰鬥機。除此之外,據媒體透露,該機的艙內還有一整套殲20的座艙顯示系統,因此又被稱為肚子裡藏著一架殲20,這表明殲20的綜合航空電子系統已經開始試飛,這將大大加快殲20的試飛進展。

就在圖204雷達電子試驗機曝光後不久,2015年7月,網絡上再次曝光了兩架殲20的雷達電子試驗機,有專家甚至認為兩架雷達電子驗證機現身,意味著殲20的改進型號已經在研製過程當中,如果屬實,這將意味著殲20的研製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不僅如此,目前殲31仍在對平臺飛行性能進行試驗,遠沒有到達雷達電子實驗這一步,殲20雷達電子試驗進度的提升,對殲31的未來發展也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就在網絡曝光了日本心神驗證機的最新畫面,這架在幾個月前還打著馬賽克,羞於露面的第四代隱形戰鬥機的驗證及如今卻向人們展示了他的尾部構造,在心神驗證機的尾部發動機噴口處安裝有由三片導流板組成的矢量推力裝置,這種外形看起來來並沒有多少經驗之處的神秘裝備,卻有著出人意料的作用。它不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遮蔽發動機尾部炙熱的噴氣,減少其紅外信號,而且還可以大幅提高戰機的機動性,讓心神在未來的空戰中佔據能量機動模式。

而實際上無論是美國的F22 F35還是俄羅斯T50,都採用了類似的矢量推力發動機,甚至俄羅斯早在十多年前出口印度的蘇30mki身上就已經採用了可以360度轉動的矢量噴管,相比之下,在目前世界已經出現了四代機中,只有我國殲20和殲31沒有矢量推力。

那麼世界研製四代機,比如說美國的F22和F35以及俄羅斯的T50,甚至是日本的心神,他們無疑都採用了矢量推力發動機,但是我們國家的殲20和殲31都沒有採用,怎麼去解釋?

其實要從兩個方面來看,一個方面應該說是矢量推進的這種發動機,它的難度還是非常大的,這種技術,目前來講其實也只有美國和俄羅斯相對來說發展的要好一些,而且我們不要那麼簡單的看,他僅僅就是一個矢量推進這個技術,除了矢量噴管和整個飛機的推進,飛機的控制,飛機的一體化。其實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單項技術突破的一個問題。所以說這是一個方面。

另外一個方面也不得不承認,我們國家在航空發動機的發展上相對來說是滯後的,我們在目前這個狀態上,不可能說跨越式的一步到位發展,這種技術體制非常先進的,我覺得也是非常難的。而且我們在這方面,我們需要大量的進行實驗來不斷的進行驗證,提高這個發動機的可靠性,安全性,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再提高我們自身的這個技術水準。

那麼我國有沒有必要仿照美國、俄羅斯,來大力發展矢量推力發動機?

國產渦扇15矢量發動機

其實我們發展了矢量推力發動機,不是仿照誰,而是必然趨勢。在美國搞矢量推力發動機的時候,實際上在之前俄羅斯已經搞了,那你說美國是仿造俄羅斯的嗎?

其實這個東西是一個技術趨勢的東西,所能夠帶來的收益是極為可觀的,最早的話應該是美國當時搞x31技術實驗機的時候,就感受出推力矢量他所能帶來的飛機機動性的那種完全超乎你傳統概念的那種變化。所以我認為殲20到終極的一個裝備型號的話,肯定要上使用推力發動機。早早晚晚的事,那麼這個早晚取決於我們科研的一個進展,但是這樣的一個目標肯定不會動搖。

曾幾何時,當我們面對美國F22時,感覺四代機還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然而時間僅僅過去幾年,我國不但先後有兩種四代機面世,而且在隱形艦載機方面也有了新的進展,雖然殲20和殲31還有著許多不足,但是對於我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來說,他們是一個真正值得自豪的開始。

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相關焦點

  • 中國將研製新型5代艦載機,殲20和殲31為何慘遭落選?
    圖為殲15戰機 如今中國航母事業正在蓬勃發展,國產航母如今已經服役,而下一代航母也開始建造,對於中國新一代航母艦載機,各方也開始了遐想,有專家指出,中國很可能將研製新型第5代艦載機,超越F35不是夢,難道說殲20與殲31
  • 殲20與FC-31相比,誰是下一代航母艦載機?殲20優勢更明顯
    目前中國下一代航母艦載機成為了熱門話題,因為自從FC-31戰機得到改進後,這款戰機的綜合性能與國產殲20戰機也不相上下,那麼中國下一代航母艦載機到底該如何選擇呢
  • 殲-20成為航母艦載機?不可能,殲-31是唯一選項
    作為艦載機的殲-15,在中國航母上成功著艦標誌著海軍航母戰鬥機的提升,可以說是一個中國海軍一個裡程碑。不過在中國未來多艘航母上,殲-15是不是會繼續擔任艦載機還是一個謎題。因為即使未來殲-15作為中國航母艦載機的主力軍,但是一旦航母配備上彈射器,殲-31艦載型就將成為主力。
  • 殲31戰機新照曝光,機體出現重大改進,這一性能比殲20還強
    FC-31起步較晚具有後發優勢,因此借鑑了許多殲-20和F35的成功經驗。此外,FC-31的空氣動力學布局相當簡潔,機身面積也比殲-20小得多,其隱身性能可能要優於殲-20。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國的FC-31將成為世界上第五款批量生產的五代隱身戰機。
  • 殲31將成新航母艦載機,隱身格鬥樣樣出色,戰鬥力不輸美國F35!
    除此之外,美國還記將F-35部署在亞太地區,這樣一來將會對我國的防空系統形成嚴重威脅和挑釁。當然對付隱身戰機最佳辦法,依然是隱身戰鬥機。所以我國也不甘落後,最近幾年也在大力研發隱身戰鬥機,就在我國空軍研發出殲20隱身戰機之際,也正在研發殲31戰機。
  • 殲-31新照已看不到空速管,或將接近研發完成,未來很可能上航母
    另一個是沈飛的FC-31,也有網友將其稱為「殲-31」。在空軍下一代主力戰機選拔中,重型的且更加成熟的殲-20被選中,目前已經在批量生產中,裝備了數個作戰旅。相比之下,FC-31「鵠鷹」戰機就落寞許多,但終歸來說,中國還是再需要一款中型的五代機給航母配備,就像是美國的F-35C海軍航母艦載機版本。殲-15是目前我國海軍航母絕對的主力,據說還在繼續推出更新的型號。
  • 中國殲系戰機大全,從殲1到殲31!
    「殲」系戰機一直是中國空軍的主力戰機,為中國捍衛主權和領土安全立下了汗馬功勞。自建國以來,我國共引進、仿製、自主研製和生產了幾十種殲系戰機。其中不少戰機如今戰鬥在國防一線,也有一些已經功成身退,順利的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還有很多戰機只是存在於生產線甚至圖紙上。
  • 我國被周邊海量F35包圍,殲20數量不足,我們需要殲35戰機
    海陸空的一體化進程越發成熟,制約敵方的空中力量可採用的手段不只是空中力量,我們可以利用原本的劣勢,亞太地區離我國本土近的情況,通過部署在東南沿海的S-400和紅旗-9等防空系統利用F-35隱身能力弱的缺點對其進行有效打擊,而殲-20重點針對敵方的預警機,我國海量的三代機通過數量彌補裝備質量差距,有效的動員起全國的空軍作戰力量,而且在提前預警敵方動作前也要利用好路基彈道飛彈,我國的航母戰鬥群對其做到第一步的毀滅性打擊
  • 除殲-20外,中國又一款第四代隱身戰鬥機高調亮相!
    當前典型的隱身戰機機身塗有雷達波吸收材料(Radar-Absorbing Material,RAM),能吸收雷達信號,且通過特殊的外型設計來降低雷達反射;此外,設計時也考慮到抑制飛機本身所發出電子信號、熱能和噪音。 目前,世界上只有中、美、俄三個國家有能力研製生產隱身戰鬥機,而中國除了眾所周知的殲-20戰機外,還有一款隱身戰機,那就是殲-31戰機。
  • 從殲-1到殲-20:中國戰機蓽路藍縷70載……
    (十二)殲-15,我國首款艦載機殲-15是我國第一款艦載機。該機以蘇-33艦載機和殲-11戰鬥機為基礎研發,目前是我國航母的主力機型。 和後發優勢,國產第四代重型隱身殲擊機殲-20一舉趕超美俄,無可爭議地成為目前全球最先進的戰機。
  • 殲-20和FC-31哪款會成為海四代?或許大家都錯了!絕不是這兩款?
    圖為殲-20隱身戰機  殲-20和FC-31哪款會成為海四代?或許大家都錯了。
  • 殲31外形大變,或為國產航母而準備!
    中國國產航母001A 的下水,極大地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在眾多接踵而來的針對001A 的評論中,有不少評論提及未來001A 航母的艦載機問題。有不少聲音集中在原遼寧號航母艦載機的缺點上,認為遼寧艦的艦載機殲15屬於第三代戰機。
  • 殲31最新試飛照曝光!這是要上航母的節奏?
    眾所周知,關於中國海軍下一代隱身艦載機的選擇,一直以來都是廣大軍事愛好者討論的熱點,有人支持成飛
  • 殲-20要上艦?殲-31要涼?殲-20將發展「一機多型」,FC-31的壓力更大了
    而杜文龍的評價也很直接,從最近中航雙座型殲-20S戰鬥機的宣傳畫面出發,認為殲-20隱身戰鬥機未來將會走「一機多型」的發展道路。這幾個型號待會兒再來說所謂的「一機多型」,就是以某一款戰機為基本型,根據不同的任務環境,發展出針對不同作戰環境的特定機型。杜文龍認為,殲-20隱身戰鬥機,憑藉著本身的優勢,未來很有可能發展出殲轟型、加油型、電子戰型和艦載型。
  • 中國海軍殲15已過時?重大改進型或能壓制隱身戰機
    不少軍迷認為,在世界範圍內航母艦載戰鬥機已全面進入隱身時代,殲-15作為一款典型三代艦載戰機,完全無法與隱身艦載戰機抗衡,應該儘快棄用,並推出我國自己的隱身艦載戰機。這一觀點的結論當然是正確的,贊同者的急迫心理也完全可以理解。不過,最新消息顯示,我國軍工在很可能已啟動國產隱身艦載機研製工程之餘,仍在對殲-15進行繼續改進,並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推出一款重大改進型。
  • 中國怪異戰機亮相代號殲17 一架頂10架殲10
    此外,網際網路媒體近日有各種傳聞稱,FC-31已經被解放軍海軍「看中」,將成為中國下一代艦載機平臺,但「迷彩派」對此認為,「鶻鷹A2」儘管已經開始頻繁的試飛工作,但距離其「轉正」仍然尚需時日。從前文F-22和殲-20的研發過程來看,媒體和大眾應該以平靜的心態給予FC-31「鶻鷹」足夠的信心和時間。
  • 殲31外形有三點明顯變化 被指將成航母標配艦載機
    「鶻鷹」殲-31的首次國際秀最大的意義在哪裡?本次展出的戰機模型和之前珠海航展上亮相的驗證機又有哪些區別,殲-31與殲-20、F-22、F-35之間又有哪些有趣的關聯呢?記者邀請到軍事專家杜文龍展開介紹和分析。  彰顯中國高端航空工業發展趨勢  記者:殲-31戰機它的真名應該是FC-31「鶻鷹」戰鬥機,FC就是我國的出口系列版本,殲-31應該說是網友的愛稱。
  • 殲31現身"航母"甲板,開始上艦測試?那殲20還有機會嗎?關鍵看這一點
    細心的網友可能會發現該「航母」並非真航母,而是武漢中國艦船設計研究中心內「航母樓」,從中可以看到,此次曝光的新型艦載戰鬥機,外形上和中國沈飛研製的殲31戰機十分相似。據測算,即使是002型航母作為裝載平臺,機庫最多只能裝30架殲-20,而若換為殲-31,則至少能裝36架,載機量多出20%,這在實戰中是個不小的數字,或將扭轉局部戰局。
  • 全新多用途艦載機殲25刷屏:殲31再不努力,航母上就沒你位置了
    伴隨著我國第十三屆珠海航展的展開,極其罕見的40%比例的全新裝備,引發了全球範圍的熱烈討論。
  • 擔心F-35戰力不足,日本壓寶F-3隱身戰機,目標是超越中國殲-20
    據環球網報導,據《歐亞時報》12月20日報導稱,隨著中國軍力不斷成長,特別是以殲-20為代表的新一批多款戰機的列裝入役,迫使日本在研發隱身戰機事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