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被周邊海量F35包圍,殲20數量不足,我們需要殲35戰機

2021-03-02 雷姐的機械空間

前不久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年初透露出,F-35戰鬥機的生產線將會在2024年達到頂峰,雖然這次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放棄了年產200架的目標,希望在2024年達到年產180架左右。這一數字也是非常震撼的,在2019年,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就生產了134架F-35戰鬥機,而且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還要在2021年達到年產165架的目標。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F-35生產線

現今F-35戰鬥機的總訂單在3400架左右,而美國政府將會採購2456架,剩餘的F-35戰鬥機由十三個國家分別採購,當前的美國空軍已經裝備了約500架F-35戰鬥機,我國的周邊國家,日本、韓國、澳大利亞也購買了數量不少的F-35戰鬥機,最近剛剛和美國組成軍事同盟的印度也將會大概率選擇購買今F-35戰鬥機,目前部署在亞太地區的F-35戰鬥機約240餘架,同時這一數字還會不斷的增長。

F-35 脈動總裝生產線

而且現今的美國政府也在不斷的調整亞太戰略,會部署更多的兵力在亞太地區,F-22也將會現身在美國的亞太軍事基地中。從當下的國際形勢來看,美國不斷調整步伐,開始進軍亞太,同時美國的動作不斷,對我們的威脅會越來越大,短期內至少會有500架F-35戰鬥機部署在我國的周邊。

我國該如何應對這一局勢?

當前的我國最尖端的殲-20戰鬥機的數量面對數量龐大的F-35戰鬥機是絕對的劣勢方面,而且在F-22部署到亞太后,我們的殲-20戰鬥機身上的擔子會更重的,雖然F-22已經停產很多年了,但美國還有187架在役的F-22,而且殲-20的造價非常昂貴,殲-20本身作為雙發重型四代機,如果盲目生產太多的話,會給財政帶來巨大的壓力,短期內殲-20的產量也無法滿足我軍的需求。如果按照最樂觀的情況看我軍在5年後殲-20可以列裝150架左右,但是面對亞太地區的威脅,我們對等裝備的缺口還是很大,在現在局勢非常緊張的情況下我們應當採取更加合理的措施。

殲-20身上的擔子比較重

首先我們必須要認識到面對周邊的威脅,同時也要承認我國與美國之間的差距,盲目的戰狼精神和義和團的效果沒有區別,在目前裝備優劣勢的情況下,我們應當制定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戰略部署,現代作戰體系裝備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緊密。海陸空的一體化進程越發成熟,制約敵方的空中力量可採用的手段不只是空中力量,我們可以利用原本的劣勢,亞太地區離我國本土近的情況,通過部署在東南沿海的S-400和紅旗-9等防空系統利用F-35隱身能力弱的缺點對其進行有效打擊,而殲-20重點針對敵方的預警機,我國海量的三代機通過數量彌補裝備質量差距,有效的動員起全國的空軍作戰力量,而且在提前預警敵方動作前也要利用好路基彈道飛彈,我國的航母戰鬥群對其做到第一步的毀滅性打擊,如果戰略部署的好,海陸方面的作戰力量會有效減輕空軍的壓力。

殲-16戰機

在近幾年我國對於國防力量的投入也越來越大,新型裝備的不斷列裝也扭轉了原本劣勢的地理位置,最為關鍵的也是要提高我軍的戰略容錯率,我們的容錯率越高勝算就越大。關於目前我國空中威脅,各位軍迷也應當拋棄原先的慣性思維去理解,制約敵人空中力量最好的肯定是通過空中力量去制約,但是在短期我國空軍無法做到時,我們就應當多從其他方面去考慮。

同時我們還應當加強我們的預警能力,預警能力的加強將會使我國的地面威懾能力極大的增強,在開戰伊始我們就能給敵方造成毀滅性打擊。同時我們還要從經濟上考慮,不要盲目的和美國展開軍備競賽,我們應當考慮更具性價比的戰略裝備,在這些裝備也會使美國方面的軍備擴張將其帶入漩渦之中。

等待殲-35列裝我軍,改變這一狀態

我們並不是現在才認識到F-35戰鬥機的優勢,這款戰鬥機的先進之處並不單單是其性能,而是其作戰理念的先進,F-35戰鬥機常常叫人詬病的機動性差和隱身能力弱等缺點,並不能壓蓋該機型的亮眼之處。

FC31可以說殲35的初始原型

而我們現在在開發中的殲-35戰鬥機,筆者認為該機定位與F-35相同,雖然沒有定型,可以叫殲-35來代替想像中的戰機。也將會採用F-35的理念來設計,同時還要加強原先的短板能力,殲-35戰鬥機的定位是一款制空型四代機,而且我國的殲-35戰鬥機將會擁有更加出色的隱身能力。未來的殲-35戰鬥機的隱身能力可以達到F-22的水平,近距離格鬥水平也會高於F-35,同時還要真正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加上這些年我國源相控雷達水平已經達到了一流水平,在殲-35身上裝備的源相控雷達的性能也會更上一層樓,在面對美國的F-35時會優先發現對方,進行超視距打擊。畢竟在空對空武器方面,我們的戰機也不弱。

航展上的殲-31原型機

而且殲-35的造價要低於殲-20很多,殲-35的定位就是一款高性價比的四代機,我國可以做到大量量產,用以抗衡在亞太地區的"包圍圈",在殲-35正式列裝後,也會極大的減輕了殲-20的壓力,使殲-20可以去針對更重要的戰略目標。並且可以作為下一代艦載機以及兩棲攻擊艦上的固定翼戰機使用,完全補充這一短板。

網友想像中的下一代艦載機

殲-35在列裝後不僅僅可以提升我國空軍的五代機數量,殲-35還可增加我國海量的三代和三代半戰機的戰略水平,殲-35也不單單是一款空優型戰鬥機,同時對於三代和三代半戰機,殲-35可以做到"A射B導"的能力,在殲-35列裝後會大幅提升我國空軍面對亞太地區的數量優勢,"A射B導"能力會使我們空軍的三代和三代半戰機增強和F-35等飛機的作戰能力,亞太地區四代機數量優勢也會縮減不少。

補充短板

從當下來看殲-35最快也要在3年內才可以列裝我軍和具備戰鬥能力,在殲-35正式亮相後,我們也要考慮如何做到像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那樣快速的生產F-35,當下制約殲-20產量最關鍵的就是航空發動機。如果我國不跨過這一難關,就不可能快速批量列裝殲-35,而且我們還要從多角度去考慮制約亞太地區數量龐大的四代機。但是只要殲-35列裝我軍,我國面對亞太地區的威脅就會少很多,希望殲-35儘早和廣大軍迷見面。

相關焦點

  • 擔心F-35戰力不足,日本壓寶F-3隱身戰機,目標是超越中國殲-20
    日本政府認為,僅靠現階段F-35機群,在應對殲-20時,並無任何優勢。為此,應儘快研製國產隱身戰機F-3,使之總體作戰性能,特別是武器掛載能力,達到美制F-22戰機水平,以此才能對殲-20形成壓制。理想雖好,可裹足不前的F-3,真能對殲-20形成壓制嗎?自從美制F-22隱身戰機服役之後,對其垂涎三尺的國家不在少數,而日本就是一個。
  • 剛到貨沒多久,日本F35就墜毀了,中國:還想包圍我?
    而在美軍的模擬演習和軍旗推演環節中F-35和F-15的作戰效能比是20:1。中國今天雖然有了殲20,但主力戰機仍舊是三代機,這三百架F35沿著第一島鏈虎視眈眈形成一個巨大的包圍圈。F-35一直被外界稱為向成本妥協版本的F-22,因此在有些演習中會出現F-35被F-16追著打時,對此,美軍的辯解是F-35的主要任務是對地攻擊。所以,在四代機方面,我們根本沒必要害怕F-35,要知道我們可是有殲-20的。
  • 有了殲-20,我們還需要蘇-35嗎?
    蘇-35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三代戰機,也有可能永遠是最先進的三代機。因為四代機正逐漸佔領世界舞臺,擁有技術和經濟實力的國家,不再會把精力用在三代機的研發上。美國用上了F-22,自己的小兄弟也會相繼用上F-35。
  • 逆襲的中國隱身戰機:殲20和殲31誰將成為我國航母下一代保護神?
    它不僅代表了我國航空工業的最高水準,而且還早為認定為我國空軍未來空中優勢的締造者。和殲20截然相反,我國另一種第四代隱形戰機殲31從一面世開始,就伴隨著不斷的爭議。殲31 鶻鷹戰機有的人十分看好它的未來,聲稱它不但能夠與殲20組成高低搭配,兼顧高性能和龐大數量的需求,同時殲31還存在上艦的先天優勢,可以成為我國航母未來的保護神。
  • 500架五代機包圍中國,殲20卻不到100架,成飛緊急開啟第4條生產線
    日本的F35近些年來,我國周邊國家開始大量採購、裝備五代機,日本在未來裝備超過100架F-35A/B型戰機,韓國也採購了40架F-35A型戰機,還會採購艦載型的F-35B,還有澳大利亞和新加坡都會裝備F-35戰機,
  • 殲35迎來比F35更難纏機型?6代艦載機研發,或殲20H應對
    目前國產第五代隱身戰機殲20已經入列很久,不過WS-15發動機還未到位,而國產艦載機也只有四代半的殲-15飛鯊戰機。
  • 五代機時代來臨,日本購買147架F35,中國需要多少殲20才能跟得上?
    加上在2018年,日本向美國購買的42架F35,這樣一來,日本的F35戰機數量就達到了147架。不僅如此,就連韓國都有40架F35,新加坡的F35數量為12架,澳大利亞空軍也將裝備72架F35A。可以算一下,我國周邊國家F35戰機的數量就達到了271架,這還不包括美國軍事基地的F35戰鬥機。
  • 從殲-1到殲-20:中國戰機蓽路藍縷70載……
    新中國的空軍裝備從殲擊機開始,從一無所有、蘇聯購買、引進仿製到自主研製,從殲-1到殲-20,從無到有、從低到高、從弱到強,從第一代發展到第四代,從仰望美蘇到平視美軍,血淚和著汗水,蓽路藍縷,一路走來,終有一天我們會所向無敵!
  • 五架殲-20戰機有多大威力?
    世界隱身戰機現狀殲-20戰機是五代隱身戰機,「隱身」二字主要相對於四代機、三代機和二代機。殲-20的列裝服役對於中國空戰部隊而言需要摸索的東西還太多,也就是中國當前遇到了跟美國在十年前同樣的問題,那就是在條件還不具備的前提下獲取不到五代機VS五代機(比如殲-20VSF-22)實戰對抗甚至模擬的任何準確數據。
  • 繼殲20之後,我國又一主力戰機亮相,現已裝備上百架!
    此前,還傳出殲20四條生產線已開足馬力,有望進入量產。不過,因其動力原因,以及依照我國目前空中力量的發展需求來看,殲20目前還無法在短時間內達到大規模生產。基於此,殲20之下的另一款王牌戰機-殲16,理所當然的成為我軍迫切需要的主力戰機。(殲16)殲16是沈飛在殲11戰機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升級而來,屬於四代半戰機。
  • 美日韓有F-35了,我們的殲-15還能應對嗎?
    CVN-78「福特」號航母(圖源:Wikipedia) 但相比美國,我們的實力差距仍然巨大。相比新銳的十萬噸福特級核動力航母和F-35艦載戰鬥機,我們的不足是顯而易見的。大家都懂的(圖源:Wikipedia) 而殲-11D、殲-16等機型的出現,也證明我國完全具備對蘇-27系戰機的升級能力。
  • 【世界網友】世界上哪個國家會買殲-31戰機?
    殲-31(英文:Shenyang J-31,中國代號:鶻鷹),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瀋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簡稱:沈飛)研製的第四代(亦稱第五代)雙發中型隱形戰鬥機,採用雙發、單座、固定雙斜垂尾、蚌式進氣道。該機將與中國重型隱形戰鬥機殲-20形成高低搭配,並且擬推出隱形戰機出口型號,還有發展為替代殲15戰鬥機的新一代隱形艦載戰鬥機的潛力。
  • 日本炫耀軍力:未來裝備147架F-35戰機,殲-20戰機能否一戰?
    但F-35戰鬥機存在缺陷,最大速度相當有限,而且隱身模式下有效載荷,而F-15戰鬥機最大最大攜載量將從8枚增加到18枚(4個4聯裝掛架加兩個翼梢掛架),在F-15戰鬥機退役前,日本航空自衛隊將全面形成F-35和F-15戰鬥機卡相搭配,抵消F-35戰鬥機作戰有限,同時在戰機數量上的劣勢。
  • 雜談殲-20戰鬥機座艙
    現在大體說一下,我們國家第一個側杆駕駛,就是殲-20戰鬥機,過去飛機都採用了傳統的中杆操縱,殲10戰鬥機在航電設計上,大幅度借鑑了以色列的的LAVI戰鬥機,座艙傾斜角度,不像F-16那麼極端的20度,而是中庸的22度,這種設計可以儘量提高飛行員的抗負荷能力,同時也儘量降低飛行員後靠帶來的座艙儀錶板面積大幅度縮水的麻煩。
  • 為什麼說殲16才是我國最急切需要的戰機?比殲20需要的可能還多
    戰鬥機是現代軍隊最主要的空中作戰力量,在體系化作戰當中制空權的奪取相當重要,而為了減少人員傷亡,空中打擊是一種十分必要的方式,所以在綜合作戰的要求下,各國都在研發先進戰機,中國作為世界大國當然也在其中。殲20是中國目前最先進的戰鬥機,可是殲20的生產速度並不能在短時間內滿足中國的戰略需求,所以中國最急切需要且有最大缺口的戰機絕非是殲20。
  • 我國周邊又有新對手!韓國國產五代機下線,自認比殲20還強
    韓國的五代機KF-X採用了目前最先進的隱身塗料,號稱國產化程度較高,相比F-22擁有更先進,是目前亞洲最先進的五代機,要強於殲-20、蘇-57。但其實背後一直離不開美國的幫助,其氣動設計就吸收了美國F-22、F-35的優點,還有很多關鍵技術都來自美國等西方國家,韓國國產五代機整體水平實在一般。
  • 殲10B為何僅生產兩年就停產:殲10C裝備數量已超60架
    圖說:我國首型三代半戰機殲-10B於6月21日獲官方公開。  我國首型自主研製的全天候、超音速多用途三代半戰鬥機——殲-10B戰機,於6月21日獲首次解密公開。雖然該型戰機早於去年11月在珠海國際航展已首次公開展示,但當時官方對其性能三緘其口。而且在地面展示時,該型戰機的座艙被遮得嚴嚴實實,令觀眾難以一窺其內部「真容」。
  • 世界新銳戰機壽命多久?F35一萬小時,蘇35六千,殲20呢?
    圖為F35戰鬥機雖然在實戰當中,一架戰機的使用壽命長短,可能對戰鬥的結果造成不了任何影響,但是在非戰爭時期,這個指標卻直接關心到一架戰機的運行成本,世界各國對於戰機壽命的追求因為觀念不同長短不一,在世界各國的王牌戰機當中,F35的壽命長達10000小時,蘇35僅有6000小時,那麼殲20是多少?有專家表示:殲20的壽命則令國人放心。
  • 殲20大批服役,俄方急了,蘇35放開出售,我們用行動給出了證明
    有俄方代表表示,如果中國提要求,俄羅斯馬上就可以提供更多批次的蘇三五戰鬥機給中國。然而中國還需要那麼多嗎? 航空競賽中國戰機的表現或許就給俄方提了個醒來。俄媒報導顯示,中國近期派出規模可觀的參賽隊伍參加俄方主導的國際軍事比賽2021,其中殲10B 和運20運輸機等進行代表的隊伍參加了航空飛鏢項目,僅從中方參賽陣容來看,就可以看出中國空軍裝備水平的現代化成果了。運20胖妞
  • 還想對華推銷蘇35?美媒分析:不會再買,俄應慶幸殲16不出口
    最近這段時間,我國在航空領域可謂是喜事連連,前有出現在空軍招飛宣傳片中的轟-20,後有出現在官方紀念視頻中的雙座型殲-20,還有取得重大進展的國產發動機,這使得國際上有關我國國防建設的話題著實不少,而近日有消息聲稱俄羅斯想要向中國推銷更多的蘇-35戰鬥機,但是中國卻一直在拒絕。根據環球網的報導,美國《軍事觀察雜誌》發表文章分析了中國為何會拒絕購買蘇-35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