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向Up
眾所周知,殲20作為我國自主研製的首款五代隱身戰鬥機,有著不可替代的劃時代意義,是我國名副其實主力戰機。此前,還傳出殲20四條生產線已開足馬力,有望進入量產。不過,因其動力原因,以及依照我國目前空中力量的發展需求來看,殲20目前還無法在短時間內達到大規模生產。基於此,殲20之下的另一款王牌戰機-殲16,理所當然的成為我軍迫切需要的主力戰機。
(殲16)
殲16是沈飛在殲11戰機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升級而來,屬於四代半戰機。據了解,殲16早在2011年實現首飛,並於2016年正式入列服役。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款多用途機型,殲16不僅裝備了有源相控陣雷達,同時還具備完善的電子戰系統。這也就是說,殲16擁有較強的對空對地打擊能力,堪稱我國對地打擊的主力機型。不得不說的是,殲16所裝備的渦扇10「太行」發動機,使其整體性能足以媲美F-15E戰機。同時,殲16作為極具代表的戰鬥機,也一度被外界認為是強力四代機。
(殲20)
不可置否,殲16與殲20這樣的隱身五代機相比,前者除了不具備隱身性能之外,實際上和五代機相差不二。要知道,殲16除了裝備有上述的現代化作戰系統之外,還擁有不可小覷的載彈能力,甚至掛彈數可能超越了轟6K。另外,再加上殲16在航程上突出表現力,其也可以充當轟炸機使用。目前,我軍殲16在裝備數量早已超過200架,而且還在不斷的生產中。這不禁讓人疑惑,殲20性能明顯優於殲16,為何不優先生產殲20?
可以預見的是,四代機在未來30年仍然是各國不斷生產的主力機型。就中國而言,殲20和殲16都是我軍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但是,僅從生產成本上來看,殲16比殲20更具性價比,在整體戰力相當的情況下,造價也更加的低廉。另外,殲20作為我國最先進的機型,是實際空戰中的先鋒隊,繼而為後續打擊力量的深入鋪路。相比之下,儘管殲16在自衛能力上稍顯不足,倘若和殲20相互配合,就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打擊效果。不得不說的是,殲16完全可以在殲20的輔助下,將其所擁有的作戰能力發揮到極致。
(殲20)
如此看來,殲16是除殲20之外,我國著力研製的重點機型,而兩款戰機配合作戰可謂相得益彰。眼下,我國裝備的殲16數量還在不斷增長,但就我軍發展的實際需求而言,未來殲16的數量只多不少。至於殲20,也只有解決了動力問題,才能夠進入大規模量產。而今,為了適應未來戰爭的需要,世界各國都在競相發展本國空中力量,欲在制空權上佔據優勢。不得不說的是,我國軍力已經躋身世界前三,未來還會不斷展現出強大的發展潛力。我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相關技術的成熟,我國一定會趕超其他軍事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