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窄焦點 殲20的亮相,開啟中國空軍的五代機時代

2021-02-24 寬窄之道

寬窄說

霹靂一聲騰空,二零傲視蒼穹。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成都製造傲嬌,中國驕子英雄!待到山花爛漫,再看巴蜀風情!

11月1日,第十一屆中國航展在珠海盛大開幕:

殲10B來了,這是媲美世界主流的先進戰機,翼尖的森森飛彈能讓任何敵人膽寒;運20來了,這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大型運輸機之一,它使得中國空軍擁有了戰略空軍能力,快速投送能力大幅增強;空警500來了,這是先進強大預警飛機,它可以驅散戰場迷霧,並使各種空中武器融為一體;彩虹無人機來了,這是走向世界的中國品牌,甚至代表未來戰爭的發展方向;最令無數中國人感慨而激動的是——殲20來了,這是中國人終於站在了世界前列的標誌。

沒機會到現場,戳視頻看吧↓↓↓

殲20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款隱身戰鬥機,這是它首次公開亮相,殲20的出現,開啟了中國空軍的五代機時代。

殲20裝備部隊,讓中國空軍的裝備水平站到了世界頂級。其實在60年前,我國空軍實力也曾位列世界前列。殲20與F22並肩,是制空型四代機的標杆之作。從戰略角度來看,這意味著中國空軍在時隔60多年之後,在裝備水平上再度攀升到世界頂級水平。這期間,中國經歷了從完全進口到仿製,再到獨立自主研發的蛻變。

在朝鮮戰場上,剛剛誕生的中國空軍就和美國空軍展開了殊死戰鬥。當時美國使用的主力戰鬥機是F86,而中國雖然本國航空工業在當時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在蘇聯的援助下,主力裝備以米格15為主。直到殲20服役之前,50年代初期反而一直是中美空軍裝備水平差距最小的年代;而在2000年之前的十幾年中,中美空軍的裝備水平差距大到令人絕望。實際上不只是空軍,在80-90年代,保證中國主權的唯一有限手段,只有攜帶核彈頭的戰略飛彈。美國當時裝備的F86和米格15相比,在爬升和加速能力上不如,而在盤旋性能上勝出——這對於後來的美蘇飛機性能對比是難很想像的,美國飛機居然沒有在動力性能上獲得優勢。因此空戰的勝負,更多的區取決於戰術水平的優劣,以及飛行員個人能力水平。而恰巧當時各國都是剛剛開始裝備噴氣式飛機,對於戰術的運用都處於摸索階段。

由於噴氣式飛機飛行的速度和高度都更大,為了完整發揮戰鬥機的機動性能,每架飛機都必須獨自佔據更大的空域。傳統螺旋槳飛機的密集空戰戰術,已經完全不適用於新飛機。而即使是美國在這一點上,認識的速度也並不比當時中國快。無論美國的「流體四機」戰術,採取若干「指尖隊形」的四機編隊在不同間隔和高度進行大速度巡邏,還是我國類似的由四機編隊組成12-16機疏開蛇形編隊、「一域多層四四制」的機群空戰戰術;最終都是以解放出小型的戰鬥隊形,發揮戰鬥機的高速機動性能為目的,而這兩種戰術幾乎同時出現。因此很多人一提起韓戰,就認定中國一定裝備遠遠落後於對手;至少在空軍這一方面是完全錯誤的。無論是裝備水平,還是戰術認識水平,那都是中國和美國最接近的時代,直到今天。志願軍空軍的米格15機群,當年中國空軍不但裝備先進,甚至比美軍更早使用噴氣機空戰的小機群戰術。

二戰結束不過寥寥數年,韓戰就驟然爆發,中國不得不被捲入其中。這個時候戰鬥機剛剛從螺旋槳時代進入噴氣式時代,高速飛機應該如何設計,從氣動外形到發動機具體結構,各國都認識的很不清楚,各種五花八門的設計遍地開花。在這個階段,戰鬥機設備簡單,電子電氣化程度低,這使得戰鬥機的作戰效能水平,幾乎只取決於飛機本身的機械性能。因此不僅強國之間、特別是美國和蘇聯之間的航空水平差異,還不足以使戰鬥機出現代差級別的性能差距;另一方面,這也使得當時戰機的仿製工作很容易展開,特別是在強國的支援幫助下,基礎工業能力很弱的國家也能在不太長的時間內,製造出在當時性能相當出色的戰鬥機。


在60年代以後,中國仿製米格21的進展並不順利,反倒是在蘇聯裝備體系中屬於過渡性質型號、本身存在大量問題的米格19,在中國才是剛剛拉開「殲六萬歲」漫長歲月的帷幕。而與此同時,以F4為代表,機載設備複雜、作戰功能完善的先進重型戰鬥機開始大量生產服役。雖然由於部分設計思想和當時技術水平局限,F4戰鬥機的很多功能在使用中表現出了極大的局限性,早期的實戰表現並不見得多好——比如在中國殲5和美國F4的交戰中,由於誤傷問題導致1架飛機被擊落,而中國的殲5反而無一損失。但這樣的戰例並不能說明殲6比F4優越——恰恰相反,殲10的前身、最終流產的殲9,其最核心的超視距作戰系統(當時稱為攔射系統)就是通過越戰殘骸等渠道,在F4的雷達和AIM7飛彈基礎上仿製的。殲9的超視距作戰系統,就是F4戰鬥機的弱化山寨版。

但是隨著電子工業的發展,特別是數位化時代、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時代的來臨,戰鬥機性能發展對於整個國家的工業能力要求,無論在廣度還是深度上,都變得前所未有的苛刻。早期的戰鬥機,工業能力跟不上,很大程度上還能依靠縮減部件壽命等指標、容忍更高的故障率等變通的辦法,實現幾乎持平、甚至部分方面更優秀的性能。電子工業是先進的雷達的立身之本。各種制導武器的發展也離不開尖端電子技術。而在國內,從50年代開始延綿不斷的各種社會運動,使得科研和工業發展遭受到了極大的破壞。缺乏長期性、系統性的基礎研究規劃,使得中國一直沒有在設計規範、設計手段、材料和工藝體系上出現自主性質的大突破。而那30年,正是西方航空發動機突飛猛進,奠定壟斷優勢的關鍵30年。

在70年代末期改革開放以後,長期處於封閉狀態的中國科研和工業系統開始大量接觸西方產品和設計體系。今天的人已經很難想像建國前三十年中國科研、工業體系由於長期封閉,在錯過冷戰時期科技革命高潮以後,和世界水平的差距到底有多大了。中國機載雷達的平板縫隙陣列天線和數位訊號處理都是改革開放期間從西方引進的,這是後來中國雷達水平迅速超越俄羅斯的歷史基礎。而在戰鬥機設計上,中國在和西方的接觸中,電傳飛控技術、數位化綜合航電技術、計算機設計製造等全新的技術引入,使得中國迅速跳過了原本需要數十年發展積累才能獲得的西方三代機設計製造能力。事實上現在的殲10除了發動機以外,在包括設計製造規範等所有方面,都是一架不折不扣的西方標準三代機。如果沒有改革開放的對外交流,中國絕對沒有機會在短時間內以驚人的速度將科研能力提升到今天的水平。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殲10。

另一方面,如果自己不爭氣的話,那麼就算外部的技術引進再多也沒有用。而幸運的是,在80年代初曾被中央寄予厚望在國內另立戰鬥機研製中心,要做成「中國達索」的成都飛機集團,聚集了一群專業能力出眾、而且敢于堅持技術原則的技術精英。沒有他們數十年克服各方面的努力,絕無今日的殲10、FC-1、殲20飛機。比如專門負責戰鬥機總體方向規劃、具體設計工作的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是由殲9飛機設計團隊南遷三線而來——這在當時等同於流放和發配。而這支隊伍的骨幹成員,幾乎都是因為堅持技術原則而被捲入運動鬥爭中被排擠失勢的技術精英。比如殲10總師宋文驄先生,當年由于堅決反對殲8採用機頭進氣設計等原因,被調動到當時前景極不明朗的殲9設計隊伍中去了。

而即使是經歷了再多的苦難和曲折,這一批人從未放棄過對於戰鬥機設計摸索的追求。在文革一結束,成都飛機設計所立刻就開始聯繫西工大、空軍等單位,正式展開對於超視距空戰的理論探索研究和地面模擬實驗;從那時直到今天,這一群人始終真正的在緊盯著世界空戰發展的最前沿,並且努力追趕從未鬆懈過。真正熟悉飛機研製、熟悉成都飛機集團歷史沿襲的人,並不難看出殲20的發展脈絡。成都飛機集團最早在殲9時代正式開始對於鴨式布局和超視距作戰能力的研究,但是必須指出的是,在70年代的這些研究過程中,其技術成果的成熟程度都非常低;只能用於定性指導發展路線規劃,而還不到定量用於具體機型、特別是高性能機型設計的程度。

成都特有的五大優勢:一是較完整的航空產業體系。成都市已初步建立起較完整的航空產業體系,是國家確定的民用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和我國重要的殲擊機、航空發動機研發製造基地。是全國僅有的兩個同時具備航空發動機研發和製造能力的城市之一。二是航空人才資源高地。截至目前,成都全市有航空產業企事業單位52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8戶。成都全市航空領域直接從業人員近5萬,間接參與人員達到30萬。三是產值增長快,今年1-8月,航空產業工業增加值增速達20.6%,主營業務收入36.9億元,同比增長23.3%,增長速度居成都全市14個工業行業之首。成都市提出,到2020年,力爭實現產業規模過千億。四是雙機場第三城。當前正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天府國際機場建成後,成都將成為繼北京、上海後,國內第三個擁有雙機場的城市,這些將為航空產業發展提供更大機遇。五是成都航空產業園。位於新都區石板灘鎮的9平方公裡「成都航空產業園」規劃已經完成並已啟動建設。

11月1日上午10:21,兩架殲-20劃破珠海航展的上空,進行了幾分鐘的飛行表演,這短短的瞬間驚豔了全世界,也讓一座城市因此榮耀倍增。殲20首席飛行員何斌斌,四川人,人稱「 飛行天才」「 中華側杆第一人」,近20年的試飛生涯中 , 何斌斌科研試飛時間共計2500多小時 , 為中國軍機研發做出巨大貢獻。

殲20由中航工業研製,成飛製造。而成都,歷來是中國航空工業的重鎮。成飛公司創建於1958年。在軍機方面,研製生產了殲5、殲7、梟龍、殲10 等系列飛機數千架,殲10飛機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國外軍機用戶達十多個國家。在民機方面,與成飛民機公司一道承擔了大型客機C919、新支線客機ARJ21、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機頭的研製生產。

在第11屆中國航展上進行飛行展示的,還有空軍飛行員駕駛的運20飛機,運20將首次面向社會公眾靜態展示。空軍運20飛機是中國依靠自己力量研製的一種200噸級大型、多用途運輸機,可在複雜氣象條件下執行各種物資和人員的長距離航空運輸任務。運20飛機列裝空軍,標誌著空軍戰略投送能力邁出關鍵性一步。成飛公司就承擔並漂亮完成了運20機頭研製任務。

殲10▼


殲10戰鬥機是我國自行研製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第三代先進多用途戰機。該機機動性高、起降性能好,可外掛多種對空、對面作戰武器,作戰半徑大,並具有空中加油能力。配備先進的航空電子系統,適應21世紀的電子戰環境。

梟龍▼

梟龍(FC-1/JF-17)飛機是中國和巴基斯坦聯合研製,飛機具有突出的中低空高亞聲速機動作戰能力;具有長航程、優良短距起降、優異外掛武器裝載和空中加油能力;裝備先進的航電和武器系統,可以使用超視距空空飛彈、近距空空飛彈等執行任務。

殲7▼


殲7系列飛機是我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裝備的一線戰鬥機,是我國出口數量最大、裝備範圍最廣的機種。其中,殲7E型飛機1990年首飛成功,是為適應我軍20世紀90年代作戰需求而研製的輕型殲擊。殲7M型飛機1983年首飛成功,是我國首次被授予大型複雜武器裝備金牌的殲擊機。殲7D型飛機1991年首飛成功,是我國的單座、中高空、高速全天候殲擊機。

殲5▼


殲5飛機是中航工業成飛的「發家機」。其中,殲5甲飛機1964年首飛成功,為高亞音速全天候殲擊機,主要用於夜間和複雜氣象條件下的作戰。殲教5型飛機1966年首飛成功,為高亞音速噴氣式殲擊教練機。

中國新一代噴氣公務機▼

中國新一代噴氣公務機是一款長航程、大客艙、高巡航速度的高端大型公務機。

天翅-1無人機▼

隨著成都航空產業快速蓬勃的發展

未來成都必將誕生更多中國航空業的奇蹟

為成飛加油

為成都加油

文/馬光遠

來源:中國軍事(ID: fbi517549070) 印象金堂(ID: yinxiangjintang) 觀察者網(ID: guanchacn)

↓↓↓點擊屏幕最下方閱讀原文給文章打分吐槽,贏驚喜大禮!

(點擊右上角「﹍」→查看公眾號,即可按下圖演示操作)


↓↓↓點擊閱讀原文給文章打分吐槽,贏驚喜大禮!

相關焦點

  • 殲20的亮相,開啟中國空軍的五代機時代
    沒機會到現場,戳視頻看吧↓↓↓殲20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款隱身戰鬥機,這是它首次公開亮相,殲20的出現,開啟了中國空軍的五代機時代。殲20裝備部隊,讓中國空軍的裝備水平站到了世界頂級。其實在60年前,我國空軍實力也曾位列世界前列。殲20與F22並肩,是制空型四代機的標杆之作。
  • 經略圖說 殲20:壯志凌雲的中國五代機
    在美軍的多次演習中,F-22曾經連續戰勝四代機,累積下144:0的驚人戰績。以美軍訓練水平而論,這個數字即便有水分,也足以彰顯五代機作為「奇蹟戰機」的卓越能力。如果殲10遇上F22,會是什麼結果呢?這個問題讓中國人輕鬆不起來。(關於九十年代以來中國空軍的發展,可參考《日落共青城》(貝德勒·普耶洛夫斯基著,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 500架五代機包圍中國,殲20卻不到100架,成飛緊急開啟第4條生產線
    今年是殲20首飛十周年,最近,外媒報導中國第4條殲-20戰鬥機生產線即將全面開啟,面對周邊國家將裝備
  • 印度國產五代戰機亮相,不屑於模仿殲20,氣動外形卻抄襲殲31?
    在這條全世界最成熟且低風險的路上,五代機成了各國空軍競相發展的機型。這其中最讓人驚嘆的是中國,殲20作為我國的第一款隱身戰鬥機,卻另闢蹊徑地選擇了鴨式布局,可謂是後來者居上。而另一個把中國始終作為「假想敵」的鄰國-印度,擁有全球第四大空軍,自然在五代機的研發製造上也是不甘落後的。
  • 印空軍退役將軍:中國殲20不是真正五代機,相比之下陣風戰力更強
    據印度媒體《亞歐時報》網站1月17日報導,印度防務專家、空軍退役將軍阿尼爾·喬普拉近日對媒體表示,中國的殲-20並非是真正的五代機,其作為五代戰機的資格「仍然有待觀察」,而相比之下印度從法國採購的「陣風」戰機戰力更加強大,因此在空中力量方面印軍要更勝一籌。
  • 中國最先進隱形戰機殲20首次亮相珠海航展,視頻看100遍都不夠!
    ,空軍試飛員駕駛殲-20飛機進行飛行展示,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隱身戰鬥機首次公開亮相。殲20雙機編隊突然臨空,進行了大機動表演後絕塵而去,留下滿場被震撼的觀眾。中國空軍殲20戰鬥機在萬眾矚目中飛抵珠海航展現場,這也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款隱身戰鬥機,殲20的出現也開啟了中國空軍的五代機時代。
  • 厲害了我的機!殲-20首次亮相航展,咻——
    圖為殲10國產隱身戰機殲-20首次公開亮相,空中起舞。殲-20是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研製的新一代隱形戰機。對於中國未來第一款正式服役的隱形戰鬥機來說,殲-20最重要的任務是讓中國空軍了解並吃透隱形戰鬥機對空中作戰理論、軍事裝備和作戰方法帶來的巨大的影響,而不是苛求其隱身性、動力系統等一些單項性能。
  • 殲20總師:空中不止15架,在地上還有許多!
    在航空工業展廳, 「20時代」三款國之重器殲20、運20、直20位於展廳正中央在本屆航展,中國航空「20時代」的三大重器——隱身戰鬥機殲20、大型運輸機運20、戰術通用直升機直20首次齊聚珠海中國航空工業館。
  • 在五代機中,為什麼只有殲-20沒有安裝固定機炮
    解放軍空軍殲-20掛載霹靂-15飛彈對於為什麼殲-20沒有安裝固定機炮,美國空軍顧問泰勒·羅格維在智庫網站《防務新聞》上表示,殲-20是一架幾乎不存在弱點的戰機,但無法理解為何沒有安裝機炮。殲-20擁有五代機中最大的尺寸,機體內部有充足的空間為機炮預留位置,殲-20擁有多種型號機炮可供選擇,包括殲-10戰機使用的雙管23毫米口徑機炮、殲-16使用的單管30毫米口徑機炮。不過,機炮的使用距離是有限制的,只適合在近距離內進行使用,其在戰機進行對抗過程中,如追逐或搏鬥中,還是會發生作用的。
  • 殲16打造攻防兼備空軍核心 空軍現役殲擊機中僅次殲-20
    去年7月30日慶祝建軍九十周年的朱日和大閱兵上,殲-16首次以5機楔形編隊公開亮相。目前,殲-16已裝備空軍多支殲擊航空兵部隊。可空戰兼具空艦空地攻擊今年八一建軍節前夕,殲-16戰機與殲-10、殲-11B戰機在東部戰區開展了一場空戰對抗。殲-16對藍軍殲-10實施空中攔截、跟蹤、佔位、攻擊,從中距到近距展開格鬥。
  • 殲-20正式亮相!曾被美國瞧不起,現如今……
    對於中國未來第一款正式服役的隱形戰鬥機來說,殲-20最重要的任務是讓中國空軍了解並吃透隱形戰鬥機對空中作戰理論、軍事裝備和作戰方法帶來的巨大的影響,而不是苛求其隱身性、動力系統等一些單項性能。但我們有理由相信,憑藉其優異的隱身設計和先進的航電、武器系統,現有狀態下的殲-20有能力抗衡可能出現在中國周邊的任何第四代戰鬥機,而隨著殲-20的批量生產和後續的持續改進發展,以殲-20為代表的多種新型戰機,將給中國空軍帶來革命性的進步,也必將引領中國空軍進入嶄新的「隱形時代」。為期6天的航展到底準備了哪些獨有「佳餚」?除了飛行表演,又有哪些地面裝備首秀?
  • 中國殲20已被超越?伊朗五代機終於亮相試飛,外形比F35更像FC31
    之前俄羅斯和中國都可以向伊朗出售蘇-57和殲-31五代戰鬥機,而目前伊朗的空軍主要配備的是米格-29和蘇-24攻擊機,其次還有中國的殲-7戰鬥機
  • 頭條 F-35單價兩倍於殲-20!港媒解析兩款五代機誰更強
    >香港《南華早報》12月15日發表題為《美國F-35戰機和中國殲-20:哪個更好、更便宜、更隱形?》F-35首次亮相是在2006年12月15日。在十年後的2016年8月2日,美國空軍宣布其首個F-35A戰鬥機中隊已作好戰鬥準備。這一第五代戰鬥機是為實施地面攻擊和執行空中防禦任務而設計的。殲-20隱形戰鬥機首次公布是在2011年。今年11月在珠海航展上,殲-20進行了首次公開飛行。據信,它是中國軍隊正在研製的最先進的戰鬥機。
  • 這款戰機才是中國空軍主力,殲-20還排不上號,一口氣造了400架!
    這款戰機才是中國空軍主力,殲-20還排不上號,一口氣造了400架!
  • 比殲20造價更加高昂的四代機,隱身版殲16,技術特點獨樹一幟
    如今的殲-20已經成為中國空軍的核心戰鬥力量,是攻破敵方的防空系統的一把利刃。那麼由沈飛公司在殲-11戰機基礎上,研發出來的新一代雙座雙多用途戰鬥機殲-16,就是能配合殲-20將敵人防空系統體系擊潰的絕佳搭檔。
  • 中國空軍殲20隱形戰鬥機究竟是第幾代戰鬥機?
    -20隱形戰鬥機的文章,每每說起殲-20第四代戰鬥機的定性時,總有網友不停的提出應該是第五代戰鬥機,那麼究竟是第四代還是第五代戰鬥機呢?從國產自行研製的殲-10戰鬥機開始是第三代戰鬥機,而殲-20隱形戰鬥機是第四代戰鬥機,我們在官方的宣傳報導中,也經常看見官方將殲-20稱為第四代戰鬥機。
  • 印五代半戰機首飛進入倒計時,大手筆敲定126架,能否趕超殲20?
    再好的飛機可能到了印度也很難保全名聲,不管是美國的還是俄羅斯的還是印度本土的,能摔的都摔過,所以這就給人產生一種幻覺,如果說印度空軍足夠強大的話,怎麼會如此頻繁的摔機呢?而且即便印度的空軍比巴基斯坦空軍強很多,但是在之前的較量中我們看不到印度空軍佔據所謂的優勢,而兩架軍機被巴基斯坦空軍擊落還活生生俘獲了印度的飛行員,印度空軍讓人大跌眼鏡,所以印度空軍強不強大還是受到了大家的質疑!
  • 十年礪劍,飛行不止,殲-20首飛十年大事記
    空軍指揮學院教授王明志說:「五代機的列裝,將使我們空中戰場的遊戲規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也拉開了中國空軍裝備轉型的序幕。」這次殲-20列裝作戰部隊,意味著該機已經完成部隊試飛,正式進入作戰部隊開始進行作戰訓練,逐步形成戰鬥力,承擔起歷史使命。正如空軍發言人申進科所言,空軍正向全疆域作戰的現代化戰略性軍種邁進,成為有效塑造態勢、管控危機、遏制戰爭、打贏戰爭的重要力量。
  • 為什麼飛行員會說,進入超音速就是殲20的天下?
    20列裝標誌著中國空軍進入了五代機時代飛行員證實殲20強大超音速性能建軍90周年大閱兵,中國空軍殲-20戰鬥機震憾登場,表明中國空軍已經進入五代戰鬥機時代,這是中國空軍乃至人民解放軍作戰能力一個飛躍。殲-20飛行員接受記者採訪明確指出殲-20超音速性能突出,「一進入超音速就是它的天下」,超音速性能突出正是五代戰鬥機一個突出特點。
  • 四代機時代,殲-11日子怎麼過
    對於關注中國空軍發展的人來說,現在正是這樣的時代。一方面,殲-20已經入役;另一方面,殲-11B「剛年輕就老了」。在第四代戰鬥機展翅的天空裡,還有殲-11的位置嗎?殲-11B是中國空軍的制空主力,但面臨「剛年輕就老了」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