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向Up
眾所周知,在美國空軍的F22和F35戰機的帶路下,飛機多採用常規布局和兩側進氣設計。在這條全世界最成熟且低風險的路上,五代機成了各國空軍競相發展的機型。這其中最讓人驚嘆的是中國,殲20作為我國的第一款隱身戰鬥機,卻另闢蹊徑地選擇了鴨式布局,可謂是後來者居上。而另一個把中國始終作為「假想敵」的鄰國-印度,擁有全球第四大空軍,自然在五代機的研發製造上也是不甘落後的。
說到印度處處硬剛中國,就不得不提說中國的第二款隱身戰鬥機-FC-31「鶻鷹」戰鬥機,它沒有像殲20那樣不走尋常路,而是採用了神似F35的外形設計,區別於F35的單發超大推力設計,「鶻鷹」則採用雙發中推的設計,這讓很多難於得到大推力的的國家大開眼界,而「鶻鷹」也成了各國相互參照的隱身戰鬥機模板,例如土耳其、韓國也都推出過類似「鶻鷹」的戰機模型。最近,印度空軍也跟風開發國產五代機,奇葩的是,這款AMCA中型隱身戰鬥機,將酷似F22戰機的外形改成了「鶻鷹」。
從印度的方案中,我們不難看出,AMCA體現了「鶻鷹」的大部分設計元素,例如拍扁尖銳的機頭、超音速無隔道進氣道等。另外,不得不說的飛機的平尾和垂尾幾乎處於同一平面,而垂尾採用了傾斜設計,平尾則是類似「鶻鷹」戰機,但後緣有兩個對稱的折角,和左右機翼後緣平行,這種布局第一次出現是在中國的殲20戰機上。除此之外,這款飛機的機翼區別於「鶻鷹」的襟翼副翼相結合的布局,而是採用了單獨的襟翼和副翼,兩部分的分割線恰好超出平外外援一點。可以預見的是,在機翼的此位置摺疊,再加上加強版的起落架和尾鉤,這款飛機也可以作為航載機。最難以置信的是,這款飛機使用了兩臺並列發動機,中間用一個整流罩隔開,這是一種減阻的設計,同時解決了讓人頭疼的雙發空隙,以此降低機尾的雷達反射信號。從正面來看更見端倪,可以看到駕駛艙的位置特別的寬敞,這不禁讓人猜疑,印度難不成也想研製雙座戰鬥機?
如此看來,這款印度國產的五代機並沒有完全照搬「鶻鷹」,而是借用其成熟的布局,再融入自己的想法。但是,很明顯的是印度沒有做足功課,要知道第一架「鶻鷹」戰機在2012年首飛,亮相於兩年後的珠海航展,再次之前還要進行多次的試驗。然而印度去年才曝光類似「鶻鷹」的模型,沒有大量的試驗方案,成功的機率就大大降低。如果印度有足夠的時間,完成這款戰機也不是不可能,而且印度人等得起,要知道前者的光輝戰機可是耗費了36年,所以大可不必杞人憂天,再說了印度空軍做的搞笑事兒還少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