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除東方前哨老師的原創文章外,本公眾號所刊登文章均為轉載其他媒體公開報導,目的是提供多樣化看問題的視角,不代表本公眾號認同文章觀點最近寫了不少關於中國空軍殲-20隱形戰鬥機的文章,每每說起殲-20第四代戰鬥機的定性時,總有網友不停的提出應該是第五代戰鬥機,那麼究竟是第四代還是第五代戰鬥機呢?我們今天就來說道說道。
當今國際上對於戰鬥機的分代,嚴格的說是針對二戰以後裝備的噴氣式戰鬥機的。以前國際上對戰鬥機分代的標準分西方標準和俄羅斯標準兩種,兩者的區別在於第二代戰鬥機的分代標準差異,所以俄標準要比西方標準多一代。在俄標準中,米格-23這種被西方定義為第二代的戰鬥機,單獨列為第三代。在俄戰鬥機發展序列中,米格-23的複雜程度和設計理念確實和米格-21有巨大差異,相對應的技術進步也非常大,所以俄單獨將其列為一代是合理的。反觀西方國家,在第一代機頭進氣噴氣式戰鬥機之後,戰鬥機發展立刻就轉向兩側進氣、機頭安裝較複雜完善機載雷達系統的方向,而不像俄那樣繼續發展米格-21那樣的機頭進氣、兩倍音速、簡單雷達火控的戰鬥機,所以西方國家的二代機,如F-4鬼怪戰鬥機事實上和米格-23這樣的俄第三代機的性能相近,按俄標準就是三代機。
也許是提出西方標準的美國空軍對於俄戰鬥機始終「高」一代的狀況有些不甘,所以美國空軍近年來也將戰鬥機分代標準進行調整,按俄標準進行重新劃分,這樣起碼在分代上不再「輸」俄一代了。在美國新標準中,亞音速的戰鬥機被劃為第一代;像美國空軍F-100「超佩刀」、F-101「巫毒」,海軍F11F-1「虎」、F-8「十字軍戰士」這樣的初代超音速戰鬥機被劃為第二代,這代戰鬥機屬於剛剛邁入超音速行列,且只具備簡單火控系統,武器為機炮為主,配以少量近距空空飛彈。
F-4「鬼怪」這樣的兩倍音速、擁有完整複雜雷達火控系統,且以飛彈為主要武器的戰鬥機被劃為第三代戰鬥機。由於航空電子系統的重要性越發提升,實踐也證明可以帶來起碼半代差距的效果,再加上本身飛行性能的提升,所以將其重新分代,也算一種合理的解釋。至於後面F-15這類原第三代戰機,相應升級為第四代,而F-22戰鬥機被升級成第五代,西方標準和俄標準基本就一致了。
中國空軍早期裝備的戰鬥機基本都是仿製的型號,包括仿製米格-17的殲-5和仿製米格-19的殲-6,這些戰鬥機被劃為第一代。仿製米格-21的殲-7戰鬥機和在殲-7戰鬥機上再設計提高的殲-8戰鬥機屬於第二代戰鬥機。從國產自行研製的殲-10戰鬥機開始是第三代戰鬥機,而殲-20隱形戰鬥機是第四代戰鬥機,我們在官方的宣傳報導中,也經常看見官方將殲-20稱為第四代戰鬥機。
中國空軍的這套分代標準結合了自己的實際國情,也和國際上西方以前的分代標準類似。由於在一段時間內中國空軍裝備發展的停滯,實際在中國空軍的戰鬥機序列中,沒有大規模裝備過類似米格-23和F-4這樣的國際新標三代機,事實上中國空軍是直接從國際新標二代機時代跨入了國際新標四代機時代的。唯一和國際新標三代機標準接近的是殲-8II系列戰鬥機,但這也僅是二代機的改進型,將其單獨列為一代並不合適。所以按中國空軍的標準,戰鬥機分代依然只有四代,而非國際新標的五代。
那麼,殲-20到底是四代機還是五代機呢?如果按國際新標來劃分,那殲-20就是標準的五代機,甚至比俄羅斯的蘇-57還要符合五代標準。但是按照中國空軍自己的分代標準,就是四代機。所以說她是四代也對,說她是五代也可以。不過既然是中國自己國產的戰鬥機,還是按中國空軍自己的標準來定義比較好,幹嘛要用外國的標準呢?咱們完全可以自信一點,就是四代機嘛,不過就是一個稱謂嘛,其本質就是國際標準五代機,沒啥好爭議的!這裡還要說下未來的事。國際上現在已經開始進行下一代戰鬥機的研發,雖然還沒有進入實質研製階段,但是各種早期概念研究已經開始。中國空軍也已經開始同步進行第六代戰鬥機的研發工作。這裡注意一點,是第六代而不是第五代!在殲-20這種第四代戰鬥機和未來第六代戰鬥機之間,少了一個第五代國產戰鬥機。那麼這究竟只是為和國際標準接軌而跳過了第五代,還是這其中有其它的故事,大家自行腦補吧!
歡迎關注「東方軍事評論」微信公眾號,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請轉發分享,謝謝!!!
請長按二維碼關注「東方軍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