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殲20和FC31的上艦之爭,似乎到了暫告一個段落的時候了,很多人信誓旦旦地「預測」,FC31的大改上艦版,不管是叫殲31也好,還是叫殲35也好,很快就要露面了,甚至連名字都從「鶻鷹」改成了「海東青」。不過,就在這個時候,也有消息傳出,我國海四代的競爭,似乎出現了「第三者」,除成飛和沈飛之外,研製運20和轟20的西飛,也可能涉足其中。
除了運輸機和轟炸機之外,西飛也能研製戰鬥機,意外不意外,驚喜不驚喜?
西飛造艦載戰鬥機?還要競爭海四代?這個消息足以讓很多人驚掉下巴。不管真假,但實際上,作為運20和轟20的研製單位,西飛的確是有這個能力的,我國能造戰鬥機的單位,遠不止成飛和沈飛兩家,還包括西飛、洪都和貴飛。
洪都也能生產戰鬥機,比如L15B
大家都知道,殲轟7和殲轟7A「飛豹」就是西飛研製的,它雖然是戰鬥轟炸機,但據日本航空自衛隊的多次「交手」經驗,「飛豹」比純粹的戰鬥機殲8II更靈活,轉彎半徑比殲8II小很多,機動性和敏捷性都更好。在我國空軍的演習中,「飛豹」也多次在中距空戰和近距格鬥中「擊敗」殲8II,這些都是公開報導的消息,大家可以去搜索。
飛豹的空戰能力不亞於梟龍
更重要的是,在進入新世紀之後,西飛還以「飛豹大改」的名義,推出了一款隱身版的戰鬥轟炸機,它就是殲17。雖然殲17型號名為「飛豹大改」,或者叫「隱身飛豹」,但除了串列雙座座艙之外,它和「飛豹」已經沒有太大的關係,整架飛機更類似採用正常氣動布局,沒有鴨翼的殲20。
飛豹隱身大改,也就是殲17
殲17整體類似沒有鴨翼的殲20
在飛機性能上,殲17有一個硬性指標,那就是必須在內部彈艙容納鷹擊12大型超音速反艦飛彈。因此,它擁有當今世界戰術飛機最大最深的內埋彈艙,曾經有照片曝光過殲17的模型,打開的內埋彈艙一目了然。而且殲17機身也因此非常長,這點看起來仿佛又得到了殲20的真傳。
殲17內部彈艙非常巨大
與此同時,殲17還恢復了「飛豹」原先設計的空中加油能力,在具備較強的內掛和外掛武器性能的同時,還和「飛豹」一樣,保留了非常強的空戰能力,這一點和殲16非常相似。殲17的空戰能力足以壓制包括殲16在內的當今世界大部分三代機,可以和F22這樣的第四代戰鬥機抗衡。
飛豹原先是有空中加油能力的
當然,由於航空工業布局的調整,殲17最終無奈下馬,西飛造戰鬥機的夢想被迫擱淺。不過,今天之所以拿殲17舊事重提,不是吹噓它的性能到底有多厲害,而是想說西飛的確是具備研製戰鬥機,特別是隱身戰鬥機的能力的。而且轟20正在西飛研製,由此可見西飛在隱身方面的造詣也是相當了得,它和成飛可是目前我國唯二真正具備隱身飛機研製能力的單位。
這個只是飛豹小改,不是大改,結果連這個小改都沒面世
說了研製隱身戰鬥機的能力,我們再說說西飛研製艦載機的能力。初一聽,似乎西飛和艦載機沒啥關係,我國艦載機研製經驗最為豐富的單位是沈飛。但是,凡事都會變的,當年成飛還研製不了重型戰鬥機呢,現在它卻是中國最好的重型戰鬥機研製單位,西飛也一樣。
殲17渲染圖
況且,在891航母工程期間,除了殲10上艦之外,當時還有另外一個備份的艦載機方案,那就是殲8II和「飛豹」聯合上艦,殲8II擔負艦載戰鬥機的工作,而「飛豹」則是艦載攻擊機,所以西飛的艦載機經驗並非為零。
遠處的就是飛豹上艦
殲8都上艦了,何況飛豹乎?
有經驗、有項目,在第四代艦載機競標中,西飛完全可以一試身手。我們的目的是選擇出最好的艦載機,而不是非要保住飯碗,地球離開誰都照樣會轉。是騾子是馬,都可以拉出來溜溜,實機PK,才能真正做出最佳選擇。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支持實機PK